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BDMC-04S型姿态仪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6:22: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bdmc-04s型姿态仪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姿态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dmc-04s型姿态仪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姿态仪-常年应用于航空、舰船以及车辆等领域,作为航向、行驶的姿态参考装置,其中大多采用的是卫星
‑‑
组合惯导定位系统,即系统包含卫星定位系统(gps/北斗/gnss)和惯性定向定位导航系统(ins)的定向定位导航系统。
3.组合惯导系统,具有精度高,可通讯的特点,但是需要从外界获取信息;而惯性定向定位导航系统,是通过内部的惯性器件(陀螺、加速度计),获取当前位置信息,是密闭的,不需要和外界通讯,因此其独立性强。
4.姿态仪安装在船体上工作时,因为船体长时间在水中,受到海浪颠簸,这样长时间以后,容易导致姿态仪的导航精度下降,甚至在剧烈的颠簸中容易导致一些内部零部件损坏,从而导致姿态仪失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dmc-04s型姿态仪的连接器,解决姿态仪安装在船体上工作时,受到海浪颠簸,容易导致姿态仪的导航精度下降,甚至内部零部件损坏,从而导致姿态仪失灵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bdmc-04s型姿态仪的连接器,包括姿态仪本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多个弹性柱,第一固定板的上侧和姿态仪本体相连,下侧和弹性柱的上端相连,弹性柱的下端和第二固定板的上侧相连,第二固定板固定于船体上。第一固定板包括边框和多个设置于边框内的分隔条,弹性柱的上端和分隔条或者边框相连。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姿态仪本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将姿态仪本体固定于边框上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上下通透的连接孔,连接板贴合于边框上时,有螺丝从连接孔的上方穿进连接孔,用以固定连接板和边框,连接孔内在螺丝的上侧设置有用于防止螺丝从连接孔中脱落的防脱结构连接孔包括上下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螺丝设置于第二孔段中,防脱结构和第一孔段的孔壁卡扣相连。
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第二孔段的孔径,并且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之间设置有椭圆槽,椭圆槽的槽口和第一孔段相连通,槽底和第二孔段相连通。
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防脱结构通过锁扣板和第一孔段的孔壁卡扣相连,第一孔段的孔壁上设置有锁扣槽,锁扣板的一端和防脱结构的侧面相连,另一端卡设于锁扣槽内。
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防脱结构包括支撑板、滑动杆、限位板、弹簧、第一弹力板和第二弹力板,第一弹力板和第二弹力板分别竖向设置于支撑板两侧的下侧,锁扣板设置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第一弹力板和第二弹力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支撑板上设置有上
下通透的滑动孔,滑动杆滑动设置于滑动孔内,滑动杆的上端穿出滑动孔置于支撑板的上方,下端穿出滑动孔,并且和限位板相连,弹簧在支撑板和限位板之间套设于滑动杆的外壁上,限位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弹力板和第二弹力板相贴合,限位板的下侧连接有两根拉绳,两根拉绳的一端均和限位板相连,另一端在限位板的下方分别与第一弹力板和第二弹力板相连。
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孔段的孔壁上设置有螺纹部,螺纹部和螺丝的螺纹相啮合。
1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滑动杆在支撑板的上方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环扣相连有拉环,连接环和拉环之间转动相连。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多个弹性柱相配合,能够在姿态仪本体和船体之间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多个弹性柱的设置,不仅能够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缓冲更加均匀,还能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解决姿态仪安装在船体上工作时,受到海浪颠簸,容易导致姿态仪的导航精度下降,甚至内部零部件损坏,从而导致姿态仪失灵的问题。通过将第一固定板设置为边框和分隔条相连的结构,这样能够在第一固定板贴合于姿态仪本体下侧的时候,通过分隔条之间的间隙能够散发姿态仪本体下侧的热量,避免姿态仪本体在工作的时候温度过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bdmc-04s型姿态仪的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bdmc-04s型姿态仪的连接器的边框和分隔条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bdmc-04s型姿态仪的连接器的防脱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18.图标:1-姿态仪本体,2-连接板,201-第一孔段,202-第二孔段,203-椭圆槽,204-锁扣槽,3-防脱结构,301-锁扣板,302-支撑板,303-滑动杆,304-限位板,305-弹簧,306-第一弹力板,307-第二弹力板,308-滑动孔,309-拉绳,310-连接环,311-拉环,4-第一固定板,401-边框,402-分隔条,5-第二固定板,6-弹性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实施例:
21.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22.一种bdmc-04s型姿态仪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姿态仪本体1、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和多个弹性柱6,第一固定板4的上侧和姿态仪本体1相连,下侧和弹性柱6的上端相连,弹性柱6的下端和第二固定板5的上侧相连,第二固定板5固定于船体上。第一固定板4包括边框401和多个设置于边框401内的分隔条402,弹性柱6的上端和分隔条402或者边框401相连。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和多个弹性柱6相配合,能够在姿态仪本体1和船体之间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多个弹性柱6的设置,不仅能够使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
定板5之间的缓冲更加均匀,还能使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解决姿态仪安装在船体上工作时,受到海浪颠簸,容易导致姿态仪的导航精度下降,甚至内部零部件损坏,从而导致姿态仪失灵的问题。通过将第一固定板4设置为边框401和分隔条402相连的结构,这样能够在第一固定板4贴合于姿态仪本体1下侧的时候,通过分隔条402之间的间隙能够散发姿态仪本体1下侧的热量,避免姿态仪本体1在工作的时候温度过高。
23.姿态仪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将姿态仪本体1固定于边框401上的连接板2,连接板2上设置有上下通透的连接孔,连接板2贴合于边框401上时,有螺丝从连接孔的上方穿进连接孔,用以固定连接板2和边框401,连接孔内在螺丝的上侧设置有用于防止螺丝从连接孔中脱落的防脱结构3。连接孔包括上下连通的第一孔段201和第二孔段202,螺丝设置于第二孔段202中,防脱结构3和第一孔段201的孔壁卡扣相连。通过设置连接孔和螺丝,能够使姿态仪本体1稳定的固定于船体上,通过设置防脱结构3,能够有效防止螺丝从连接孔中脱落,这样就能能够防止螺丝随着船体在海浪中颠簸,导致螺丝从连接孔从松动脱落,解决以往姿态仪和船体的连接处长时间在海浪中颠簸容易松动,导致姿态仪脱落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的问题。通过将连接孔设置为第一孔段201和第二孔段202,这样螺丝设置于第二孔段202,防脱结构3卡设于第一孔段201,一方面能够防止螺丝沿第二孔段202、第一孔段201掉落出去,另一方面还提升了防脱结构3和连接孔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24.第一孔段201的孔径大于第二孔段202的孔径,并且第一孔段201和第二孔段202之间设置有椭圆槽203,椭圆槽203的槽口和第一孔段201相连通,槽底和第二孔段202相连通。在常规情况下,螺丝大多包含螺杆和螺帽,当将螺丝的螺杆设置于第二孔段202内的时候,螺丝的螺帽刚好设置于椭圆槽203内,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在螺丝拧紧的时候更加美观,另一方面还能使螺丝的螺帽不占用第一孔段201的空间,这样有利于防脱装置更好的设置于第一孔段201内。
25.防脱结构3通过锁扣板301和第一孔段201的孔壁卡扣相连,第一孔段201的孔壁上设置有锁扣槽204,锁扣板301的一端和防脱结构3的侧面相连,另一端卡设于锁扣槽204内。通过设置锁扣板301和锁扣槽204,进一步提升了防脱装置3和第一孔段201之间连接的牢固度,提升了整体连接的稳定性。
26.防脱结构3包括支撑板302、滑动杆303、限位板304、弹簧305、第一弹力板306和第二弹力板307,第一弹力板306和第二弹力板307分别竖向设置于支撑板302两侧的下侧,锁扣板301设置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第一弹力板306和第二弹力板307远离支撑板302的一侧,支撑板302上设置有上下通透的滑动孔308,滑动杆303滑动设置于滑动孔308内,滑动杆303的上端穿出滑动孔308置于支撑板302的上方,下端穿出滑动孔308,并且和限位板304相连,弹簧305在支撑板302和限位板304之间套设于滑动杆303的外壁上,限位板304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弹力板306和第二弹力板307相贴合,限位板304的下侧连接有两根拉绳309,两根拉绳309的一端均和限位板304相连,另一端在限位板304的下方分别与第一弹力板306和第二弹力板307相连。在常规设置中,锁扣板301设置的位置一般都齐平于第一弹力板306和第二弹力板307下端的位置,这样的设置,当螺丝拧紧以后,安装人员用手提拉滑动杆303的上端,使滑动杆303的上端远离支撑板302,这样就能通过滑动杆303带动限位板304朝向支撑板302移动,这时限位板下端的两根拉绳309随着限位板304向上移动的时候,受到拉力从而带动两根拉绳309的下端分别拉动第一弹力板306和第二弹力板307的下端相互靠拢,这样
就能使两个锁扣板301相互靠拢,直到两个锁扣板301之间最远的距离小于第一孔段201的孔径的时候,将第一弹力板306和第二弹力板307放入到第一孔段201中,并且使两个锁扣板301和锁扣槽204对齐,然后松开滑动杆303的上端,此时限位板304收到弹簧305的推力,是限位板304远离支撑板,移动到靠近第一弹力板306和第二弹力板307下端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两根拉绳309也逐渐不对第一弹力板306和第二弹力板307下端进行拉扯,使第一弹力板306和第二弹力板307恢复到竖直状态,从而使两个锁扣板301卡设于锁扣槽204内。此时,限位板304通过贴合于第一弹力板306和第二弹力板307相对应的一侧,能够避免锁扣板301从锁扣槽204中脱落。限位板304的下侧借助弹簧305的推力也能顶住螺丝的螺帽,避免螺丝从第二孔段202中脱落。当需要取出防脱结构3的时候,通过手提拉滑动杆303的上端,使滑动杆303的上端远离支撑板302,从而使锁扣板301从锁扣槽204中脱离,进而将防脱结构3从第一孔201段取出。
27.第二孔段202的孔壁上设置有螺纹部,螺纹部和螺丝的螺纹相啮合。这样的设置,提升了螺丝和第二孔段202连接的牢固度,同时避免了螺丝在第二孔段202中转动,导致连接板2从船体上松动。
28.滑动杆303在支撑板302的上方连接有连接环310,连接环310环扣相连有拉环311,连接环310和拉环311之间转动相连。通过设置连接杆310和拉环311,能够便于安装人员提拉滑动杆303。
29.锁扣槽204在水平方向沿第一孔段201的孔壁呈环形设置。这样的设置,便于锁扣板301更加容易放入到锁扣槽204内,同时又不影响锁扣板301和锁扣槽204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30.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