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可收折的导纸器的影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3:16: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可收折的导纸器的影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设备自动化的发展,影像形成装置(例如扫描仪或事务机)为了增加工作效率而配备了自动送纸器,自动送纸器可提供单页或多页纸张依序进入或退出影像形成装置,大幅减少操作人员繁琐的操作,使用者可以一次将一迭纸张放在托盘结构(例如进纸托盘)上,再由自动送纸器将单页或多页纸张送入影像形成装置的内部,以进行如扫描、打印等事务工作,而自动送纸器上的托盘结构通常配置有导纸器,用以导引相同宽度的纸张,以确保在进纸或出纸的过程中,不会因纸张歪斜而造成卡纸的现象。另外,一般考虑防尘以及收纳空间的因素,影像形成装置在未持续使用的情况下,需要另行收纳,然而托盘结构较占空间,因此会有折叠收纳的设计。当托盘结构折叠时如果忘记先将其上的导纸器收折,有可能会造成导纸器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收折的导纸器的影像形成装置,包含壳体、第一托盘结构及导纸器,导纸器包含第一底座以及第一导纸板。导纸器可相对于第一托盘结构在使用位置与收折位置之间切换,当导纸器位于使用位置时,第一导纸板与第一底座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当第一托盘结构收折时,第一导纸板可在第一托盘结构收折的过程中与影像形成装置干涉而受力收折,从而避免导纸板断裂受损。
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一个技术手段,是使前述一种影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壳体、第一托盘结构以及导纸器,壳体上形成有媒体网关开口,第一托盘结构设置于壳体上且邻接于媒体网关开口,导纸器包括有第一底座以及第一导纸板,第一底座设置于第一托盘结构上,第一导纸板枢接于第一底座上,导纸器可相对于第一托盘结构在使用位置与收折位置之间切换,当导纸器位于使用位置时,第一导纸板与第一底座之间的夹角在导纸器位于使用位置时小于90度。
5.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导纸器还包括第二底座及第二导纸板,第二底座设置于第一托盘结构上且相对于第一底座,第二导纸板枢接于第二底座上。
6.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第一导纸板与第二导纸板的上侧均包括斜面,第一导纸板与第二导纸板可通过该些斜面与影像形成装置的干涉分别朝第一收合方向与第二收合方向枢转收合。
7.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第一导纸板与第二导纸板各自还包括定位结构,第一导纸板与第二导纸板可通过该些定位结构使第一导纸板与第一底座之间和第二导纸板与第二底座之间的夹角在导纸器位于使用位置时小于90度。
8.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第一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一弹性臂及第一限位件,第一弹性臂位于第一导纸板上,第一限位件位于第一底座上。
9.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第一弹性臂上形成有第一导引结构,第一限位件上形成有第二导引结构,在导纸器由使用位置切换至收折位置时,第一导纸板通过第一导引结构与第二导引结构的滑动配合而收折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第二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臂及第二限位件,第二弹性臂位于第二导纸板上,第二限位件位于第二底座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第二弹性臂上形成有第三导引结构,第二限位件上形成有第四导引结构,在导纸器由使用位置切换至收折位置时,第二导纸板通过第三导引结构与第四导引结构的滑动配合而收折。
1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收折的导纸器的影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壳体、第一托盘结构以及导纸器,壳体上形成有媒体网关开口,第一托盘结构设置于壳体上且邻接于媒体网关开口,导纸器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导纸板以及第二导纸板,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设置于第一托盘结构上,第一底座相对于第二底座,第一导纸板及第二导纸板分别枢接于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上,当第一导纸板与第二导纸板于第一托盘结构在使用位置时倾斜相对,使得第一导纸板与第二导纸板各自的虚拟延伸线交会出夹角。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导纸器可在影像形成装置由使用状态切换至收合状态的过程中被干涉而受力收折,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避免导纸器断裂受损。
14.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6.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影像形成装置在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导纸板和第二导纸板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导纸板和第二导纸板的剖面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导纸板和第二导纸板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影像形成装置在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号说明:
22.1:影像形成装置;
23.10:壳体;
24.101:容置空间;
25.102:第一媒体网关开口;
26.103:第二媒体网关开口;
27.11:第一托盘结构;
28.111:滑槽;
29.12:第二托盘结构;
30.13:导纸器;
31.131:第一底座;
32.132:第二底座;
33.133:第一导纸板;
34.1332:第一表面;
35.134:第二导纸板;
36.1331、1341:斜面;
37.1342:第二表面;
38.135:第一定位结构;
39.1351:第一弹性臂;
40.1352:第一限位件;
41.1353:第一导引结构;
42.1354:第二导引结构;
43.136:第二定位结构;
44.1361:第二弹性臂;
45.1362:第二限位件;
46.1363:第三导引结构;
47.1364:第四导引结构;
48.r1:第一收合方向;
49.r2:第二收合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5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优选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51.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52.请参考图1至图3,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影像形成装置1在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影像形成装置1可以为扫描仪、打印机或者多功能事务机。如图1至图3所示,影像形成装置1包括壳体10、第一托盘结构11以及第二托盘结构12,壳体10包括容置空间101、第一媒体网关开口102以及第二媒体网关开口103,第一媒体网关开口102可以为允许媒体(例如纸张)离开影像形成装置1内的媒体网关的出口,第二媒体网关开口103可以为用以允许媒体进入影像形成装置1的媒体网关的入口。影像形成装置1内设有自动走纸装置,第一托盘结构11是设置在影像形成装置1内且邻近出口处的,即第一托盘结构11为用以承载媒体的出纸托盘,第二托盘结构12是枢接于壳体10且设置于邻近入口处的,即第二托盘结构12为用以承载媒体的进纸托盘。
53.第二托盘结构12可相对于壳体10在如图1所示的展开位置与如图2所示的收合位
置之间枢转切换。当第二托盘结构12枢转至收合位置时,第二托盘结构12覆盖壳体10的容置空间101;当第二托盘结构12枢转至展开位置时,第二托盘结构12的一侧邻接于第二媒体网关开口103,以允许媒体进入第二媒体网关开口103,而第一托盘结构11的一侧邻接于第一媒体网关开口102,以允许媒体离开第一媒体网关开口102。
54.导纸器13包括第一底座131、第二底座132、第一导纸板133以及第二导纸板134,第一底座131及第二底座132设置于第一托盘结构11上且彼此相对,第一托盘结构11包括滑槽111,滑槽111允许第一底座131及第二底座132可相对于第一托盘结构11移动而彼此远离或靠近。第一导纸板133及第二导纸板134分别枢接于第一底座131及第二底座132上,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用来抵靠纸张的边缘,且可以根据纸张的大小而随着第一底座131和第二底座132同步移动。
55.当欲将影像形成装置1切换至如图1所示的使用状态时,第二托盘结构12可枢转展开至如图1所示的展开位置,此时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二导纸板134可以枢转打开,并且倾斜相对,即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一底座131之间和第二导纸板134与第二底座132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也就是说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二导纸板134的虚拟延伸线会交会出夹角。
56.当影像形成装置1欲折叠收纳成如图2所示的收合状态时,可将第二托盘结构12枢转至收合位置,此时第二托盘结构12覆盖影像形成装置1的容置空间101,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受到第二托盘结构12的外力作用而收折,并分别贴合至第一底座131和第二底座132(如图3所示),由于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在影像形成装置1在使用状态时为倾斜相对,即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一底座131之间和第二导纸板134与第二底座132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因此可以让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被第二托盘结构12通过干涉分别朝不同的收合方向枢转收合于容置空间101。本实施例中,导纸器13包含有复数个底座与复数个导纸板,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导纸器也可仅包含有一个底座以及一个导纸板,从而以单边导引媒体。
57.请参考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的剖面图。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的上侧表面可分别设计成斜面1331、1341,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二导纸板134可通过斜面1331、1341与第二托盘结构12的干涉而更容易分别朝第一收合方向r1与第二收合方向r2枢转收合,使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可以在收折时更顺畅。
58.此外,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如图6所示,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一底座131相邻的第一表面1332及第二导纸板134与第二底座132相邻的第二表面1342为圆弧表面,当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二导纸板134因与第二托盘结构12干涉而收合时,第一表面1332与第二表面1342可避免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一底座131之间及第二导纸板134与第二底座132之间因为干涉而无法收合。
59.如图4至图6所示,导纸器13还包括第一定位结构135以及第二定位结构136,当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二导纸板134在第二托盘结构12在展开位置而相对于第一托盘结构11枢转打开时,第一定位结构135与第二定位结构136可分别使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二导纸板134打开无法超过90度,即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呈现倾斜相对的状态。第一定位结构135包括第一弹性臂1351及第一限位件1352,其中第一弹性臂1351形成于第一导纸板133
上,第一限位件1352形成于第一底座131上。当第一导纸板133在第二托盘结构12在展开位置而相对于第一托盘结构11枢转打开时,第一导纸板133上的第一弹性臂1351可以卡扣在第一底座131上的第一限位件1352,可确保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一底座131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第二定位结构136包括第二弹性臂1361及第二限位件1362,其中第二弹性臂1361形成于第二导纸板134上,第二限位件1362形成于第二底座132上。当第二导纸板134在第二托盘结构12在展开位置而相对于第一托盘结构11枢转打开时,第二导纸板134上的第二弹性臂1361可以卡扣在第二底座132上的第二限位件1362,可确保第二导纸板134和第二底座132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
60.如图6所示,为了让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在收折时更加顺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纸板133的第一弹性臂1351上形成有第一导引结构1353,第一限位件1352上形成有第二导引结构1354,在导纸器13由使用位置切换至收折位置时,第一导纸板133通过第一导引结构1353与第二导引结构1354的滑动配合而收折。同样的,第二导纸板134的第二弹性臂1361上形成有第三导引结构1363,第二限位件1362上形成有第四导引结构1364,在导纸器13由该使用位置切换至该收折位置时,第二导纸板134藉由第三导引结构1363与第四导引结构1364的滑动配合而收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引结构1353、第二导引结构1354、第三导引结构1363以及第四导引结构1364可为圆弧曲面结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
61.请参考图7,图7为影像形成装置1在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影像形成装置1除了折叠收纳的问题之外,当遇到故障需排除时,可能需掀开第一托盘结构11进行检修,此时若未先将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二导纸板134收折,在打开第一托盘结构11时有可能会造成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二导纸板134受损甚至断裂。由于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二导纸板134在导纸器13位于使用位置时为倾斜相对,即第一导纸板133与第一底座131之间和第二导纸板134与第二底座132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所以在第一托盘结构11往上掀开时,即使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未先收折,第一导纸板133和第二导纸板134可与第一托盘结构11干涉而受力收折。
62.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举例来说,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托盘结构与第二托盘结构可分为枢接于壳体的进纸托盘与固设于壳体的容置空间的出纸托盘,当第一托盘结构由展开位置朝收合位置枢转时,设置于第一托盘结构上的第一导纸板与第二导纸板可与第二托盘结构或位于容置空间内的其他结构干涉而分别朝不同收合方向枢转收合。
6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导纸器可在影像形成装置由使用状态切换至收合状态的过程中被干涉而受力收折,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避免导纸器断裂受损。
6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