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携式电磁信号屏蔽和声信号干扰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2:43: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屏蔽和干扰智能终端信号的装置。


背景技术:

2.信息时代对于特定信息在特定范围内的保密要求逐步成为一个重要遵循。很多行业和单位明确提出不得将智能电子设备带入会议室、办公室等重要办公场所,以防重要信息被智能电子设备录音以及通过无线电磁信号的传输被非法窃取。
3.为了防止手机等智能设备的电磁信号被非法截获,造成信息泄露,很多单位都在会议室或办公室外配备电子设备屏蔽柜等办公设施,在实际使用中,很多人会因为嫌麻烦等原因,经常偷偷地把手机等电子设备藏在口袋里,不放入屏蔽柜,偷偷带手机等电子设备进入重要场所而不易被发现。针对上述问题,专利202021072074.3《一种便携式可视化电磁信号屏蔽装置》,提出利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便携的盒子,放置于会议室或办公室桌面上,这样既屏蔽了电磁信号,又便于放置手机等电子设备。该专利主要是阻止屏蔽盒外的电磁信号进入屏蔽盒,同时具有可视功能便于看见盒内的电子设备。该专利考虑了电磁信号的屏蔽问题,但并未考虑实际使用中手机等电子设备还具有录音功能,在会议进行中或者办公室谈话中,手机等电子设备可先录音并存储在设备中,待电磁信号恢复后再传输出去,这也会导致重要信息被非法窃取。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便携式可视化电磁信号屏蔽装置仅屏蔽电磁信号,但是不能屏蔽声信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磁信号屏蔽和声信号干扰装置,具有多功能、易放置、易使用的特点。
5.一种便携式电磁信号屏蔽和声信号干扰装置,包括声信号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具有开口的封闭壳体。封闭壳体上开有缝隙,缝隙处敷设透声波的导电或吸波材料,所述导电或吸波材料与壳体完全接触,使声信号干扰装置释放的声干扰信号可以传输到封闭壳体内。所述封闭壳体采用导电或吸波材料制成。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电或吸波材料制成一个封闭壳体,通过壳体的开口将需要被屏蔽和干扰的电子设备放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阻断电子设备的电磁信号的传播。通过壳体上开有的缝隙可发射声干扰信号破坏电子设备声信号的录入,从而防止信息的泄露;另外,缝隙处敷设透声波的导电或吸波材料,防止了电磁信号通过缝隙进行传播。此外,制造本实用新型的材料价格不高,成本较低,有利于本实用新型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根据使用需要,可以做的大小尺寸各不相同,既可以便携使用也可以固定使用。本实用新型目前已经做出了样本,经过使用验证,效果优良,可以充分满足保密等办公要求。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单体屏蔽盒;
9.图2是实验中壳体使用的金属网栅导电材料整体结构示意图;
10.图3是实验中壳体使用的金属网栅导电材料结构俯视图;
11.图4是实验中使用电磁屏蔽和声干扰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封闭壳体尺寸仅容放置2-3部手机或其他类型的通讯设备。图1中的封闭壳体是一个六面体,六面体的上表面可以打开,上表面装了一个小把手,便于打开。当开口关上时,壳体形成封闭状态,因此称为封闭壳体。封闭壳体也可以为抽屉式等结构。壳体下表面开有两个圆形缝隙,圆形缝隙处敷设镂空的透声波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与壳体接触,使声信号干扰装置释放的声干扰信号可以传输到封闭壳体内,同时保证壳体良好的电磁屏蔽特性。缝隙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缝隙的尺寸根据通常不会太大,只要不阻挡声信号干扰装置发出的声信号的传播即可。
14.在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壳体的材料包括两层,一层材料为隔音材料(如硅玻璃、有机玻璃、聚四氟乙烯板等),另外一层材料为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金属网栅、金属薄膜、金属板、非金属导电膜等)。两层材料只要紧密贴合在一起即可。使两层材料紧密贴合在一起的方式可以包括三种方式:一是使用胶水把两层材料粘在一起;另外一种方式是在外层隔音材料上利用镀膜技术,把内层导电材料镀在其上。还有一种方式是在外层隔音材料上利用压印、磁控溅射等技术,把内层导电材料压印或溅射在其上。不管壳体采用何种材料,均可通过上述方式紧密贴合在一起。另外,采用的壳体的材料还可以是三层或者是更多层,每层材料都是上述两种材料中的一种。每层材料之间也都是紧密贴合。
15.为了验证本实用新型的电磁信号屏蔽特性,进行了实验。在实验中,封闭壳体的形状为图1所示,在壳体下表面开有两个圆形缝隙。两个圆形缝隙的直径均为1.0cm。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声信号干扰装置放在封闭壳体的下方,使得声信号通过这两个圆形缝隙进入封闭壳体。圆形缝隙处敷设有250目镂空的金属材料,优先选用铜。壳体采用两层材料,壳体内层材料为金属网栅导电材料(即导电材料),金属网栅导电材料包括双层金属六边形结构和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其中双层金属六边形结构附着在pet材料的上下两面。如图2所示,中间是的pet材料,pet材料的厚度为10um至150um(包括端点),优选为100um。上下两层金属六边形结构完全一致,两层金属六边形结构包括若干个相同的周期排列的小六边形,小六边形的边采用金属制作,优选的金属为铜、铜铬合金。金属的厚度(垂直方向z轴)为1um至15um之间(包括端点),优选4.5um。上下两层金属六边形结构完全对正,即从任意一边看,只能看到一边的金属六边形结构,实验发现这样的结构下屏蔽效能优良。如图3所示,小六边形的边长为108um,线宽(水平方向x轴或y轴)均为5um;壳体外层材料为有机玻璃材料(即隔音材料),有机玻璃厚度为2mm。两层材料使用胶
粘合在一起。其中利用上述壳体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具体实施例所示的单体屏蔽盒,尺寸为长26cm,宽15cm,高8cm。
16.在实验中,将某型5g手机放在具体实施例中,测试具体实施例的电磁信号屏蔽特性。在目前我国手机工作的0.8-6.0ghz频率范围内,利用具体实施例,首先将5g手机放置于封闭壳体外面,手机测得信号强度为-72dbm;然后将5g手机放置于封闭壳体里面,手机显示无信号,根据已知知识,当手机显示无信号时,其测得的信号强度低于-130dbm。由此可知,封闭壳体使电磁信号强度衰减了58db以上,具体实施例具有非常好的电磁信号屏蔽特性。
17.在实验中,将声信号干扰装置放在保护壳内,保护壳与封闭壳体固定在一起,同时使声信号干扰装置的喇叭靠近并对着圆形缝隙。如图4所示,保护壳为五面体,无上表面。保护壳的壳体材料可采用与封闭壳体一致的材料,也可采用其他的材料。声干扰装置发射声干扰信号并经过圆形缝隙传输到封闭壳体内,干扰频率在100hz-20000hz。将某型5g手机打开录音功能放在封闭壳体内,测试5g手机接收的声信号特性。声干扰装置释放声干扰信号,讲话人同步在朗读文章,5g手机经过30秒的录制,关闭声干扰装置,又经过30秒的录制,然后将5g手机取出,关闭录音功能。打开保存的录入的音频文件,当打开声干扰装置时,只听见一片“嗡嗡”噪声,无法录制到讲话人的朗读内容,后来关闭声干扰装置后,可清晰听见讲话人的朗读内容,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非常好的声信号干扰特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