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行星齿轮传动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8:53: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齿轮传动总成。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机械化的发展,电机成为各种传动中必不可少的驱动源。利用电动机将电能变为机械能,以驱动机器工作的传动。电力传动由电动机、传输机械能的传动机构和控制电动机运转的电气控制装置组成。电力传动可以分为交流电动机传动和直流电动机传动。电力传动所需的电能易于传输和集中生产,它本身又便于远距离自动控制。电动机的功率范围比较宽,从数瓦到1万千瓦以上,它已成为现代工业的主要动力机。
3.但是,现有的电机传动存在以下缺陷:
4.1、市面上的传动结构正转反转一般通过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这样在切换正反转的时候会影响电机输出动力,换挡不平顺,换挡效率低。
5.2、对电机的要求较高,且电机的输出轴长时间运作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传动总成,其能解决换挡不平顺、换挡效率低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行星齿轮传动总成,包括驱动件、第一离合器、第一从动件、同步轮,所述驱动件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同步轮转动,所述行星齿轮传动总成还包括中部转动组件、行星轮组件、外部壳体组件、第二离合器、第二从动件;所述行星轮组件包括行星轮框架、转动安装于行星轮框架的行星轮主体;所述外部壳体组件内侧设置有与行星轮主体啮合传动的齿轮圈;所述中部转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中部转动组件与所述行星轮主体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从动件与所述行星轮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外部壳体组件与所述同步轮固定,所述第二离合器运作使所述第二从动件、行星轮框架固定,使所述中部转动组件带动所述行星轮主体自转,所述行星轮主体带动所述同步轮转动。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器为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一吸板,所述第一吸板正对所述第一从动件。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离合器为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二吸板,所述第二吸板正对所述第二从动件,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分布于所述外部壳体组件的两侧。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板呈圆盘状,所述同步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吸板与所述行星轮组件之间。
12.进一步地,所述行星轮组件设置有2-10个行星轮主体,行星轮主体环绕设置于所述行星轮框架上。
13.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传动总成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中部转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的端部设置有侧部散热风扇。
15.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传动总成还包括法兰组件,所述法兰组件设置于所述行星轮组件和所述第二从动件之间,所述法兰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轮组件和所述第二从动件固定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壳体组件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
17.进一步地,所述中部转动组件包括转轴和齿轮本体,所述齿轮本体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设置有泄压孔。
1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同步轮转动,所述行星齿轮传动总成还包括中部转动组件、行星轮组件、外部壳体组件、第二离合器、第二从动件;所述行星轮组件包括行星轮框架、转动安装于行星轮框架的行星轮主体;所述外部壳体组件内侧设置有与行星轮主体啮合传动的齿轮圈;所述中部转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中部转动组件与所述行星轮主体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从动件与所述行星轮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外部壳体组件与所述同步轮固定,所述第二离合器运作使所述第二从动件、行星轮框架固定,使所述中部转动组件带动所述行星轮主体自转,所述行星轮主体带动所述同步轮转动。驱动件通过第一离合器实现同步轮第一方向的运转,驱动件通过外部壳体组件、第二离合器、第二从动件的配合实现同步轮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反向的运转,无需变换驱动件的转动方向既可以完成两个方向的运转,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便于推广。
2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星齿轮传动总成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22.图2为图1所示行星齿轮传动总成的剖视图;
23.图3为图1所示行星齿轮传动总成的立体图;
24.图4为图1所示行星齿轮传动总成的另一立体图;
25.图5为图1所示行星齿轮传动总成的又一立体图;
26.图6为图1所示行星齿轮传动总成的分解图;
27.图7为图1所示行星齿轮传动总成的另一分解图。
28.图中:10、驱动件;11、驱动轴;20、第一离合器;21、第一吸板;30、第一从动件;40、同步轮;50、中部转动组件;51、泄压孔;60、行星轮组件;61、行星轮框架;62、行星轮主体;70、外部壳体组件;71、齿轮圈;72、散热片;80、第二离合器;81、第二吸板;90、第二从动件;91、法兰组件;92、侧部散热风扇;93、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0.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2.请参阅图1-7,一种行星齿轮传动总成,包括驱动件10、第一离合器20、第一从动件30、同步轮40,所述驱动件10设置有驱动轴11,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20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30、同步轮40转动,所述行星齿轮传动总成还包括中部转动组件50、行星轮组件60、外部壳体组件70、第二离合器80、第二从动件90;所述行星轮组件60包括行星轮框架61、转动安装于行星轮框架61的行星轮主体62;所述外部壳体组件70内侧设置有与行星轮主体62啮合传动的齿轮圈71;所述中部转动组件50与所述驱动轴11固定连接,所述中部转动组件50与所述行星轮主体62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从动件90与所述行星轮组件60固定连接,所述外部壳体组件70与所述同步轮40固定,所述第二离合器80运作使所述第二从动件90、行星轮框架61固定,使所述中部转动组件50带动所述行星轮主体62自转,所述行星轮主体62带动所述同步轮40转动。驱动件10通过第一离合器20实现同步轮40第一方向的运转,驱动件10通过外部壳体组件70、第二离合器80、第二从动件90的配合实现同步轮40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反向的运转,无需变换驱动件10的转动方向既可以完成两个方向的运转,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便于推广。
33.具体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整个装置会处于三个运行状态:
34.正转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吸板21吸住所述第一从动件30,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20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30、同步轮40转动。
35.空转状态,此时,所述第一从动件30与所述第一吸板21分开,所述第二吸板81与所述第二从动件90分开,驱动件10运作使所述行星轮主体62沿行星轮组件60的中心转动,行星轮主体62沿齿轮圈71滚动。
36.反转状态:此时,述第一从动件30与所述第一吸板21分开,所述第二吸板81吸住所述第二从动件90,使所述第二吸板81、所述第二从动件90行星轮框架61相对固定,所述中部转动组件50带动行星轮主体62自转,行星轮主体62自转带动所述外部壳体组件70沿第二方向运转。
37.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合器20为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20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一吸板21,所述第一吸板21正对所述第一从动件30。所述第二离合器80为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80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二吸板81,所述第二吸板81正对所述第二从动件90,所述第一离合器20和所述第二离合器80分布于所述外部壳体组件70的两侧,结构对称,稳定性好。
38.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板21、第二吸板81呈圆盘状,所述第一吸板21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吸板81的表面平行。所述行星轮组件60设置有2-10个行星轮主体62,行星轮主体62环绕设置于所述行星轮框架61上。所述行星齿轮传动总成还包括连接轴93,所述连接轴93穿过所述中部转动组件50与所述驱动轴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93的端部设置有侧部散热风扇92。解决了运转过程中的散热问题。
39.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传动总成还包括法兰组件91,所述法兰组件91设置于所述行星轮组件60和所述第二从动件90之间,所述法兰组件9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轮组件60和所述第二从动件90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40.优选的,所述外部壳体组件70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72,所述中部转动组件50包括转轴和齿轮本体,所述齿轮本体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设置有泄压孔51,所述泄压孔51设置于转轴上并位于所述齿轮本体的侧部。设置所述泄压孔51的目的在于:平衡变速器内的压力,将高速转动的高温气压排掉,平衡内外部压力。
41.具体的,所述外部壳体组件70设置有两个用于进油出油的油孔。
42.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