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矫正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8:08: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矫正器具。


背景技术:

2.一直以来,提出了下述各种矫正器具,其用于因脑卒中偏瘫、小儿麻痹等损伤或者其他损伤而导致身体的机能降低、损失从而肌肉、关节无法自行自由活动的人,以防尖足、挛缩、侧弯症等变形、功能改善、提高日常动作为目的,上述矫正器具以金属、塑料等硬的固定式器具为主流,对患部的固定力、矫正力优异。
3.此外,还提出了使用柔软的原材料的矫正器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能够在不禁止脚的活动的情况下将脚尖向上方抬起的脚矫正用矫形器。具体而言,为下述技术,包括:穿戴在人的脚上的第1穿戴体、穿戴在人的大腿上的第2穿戴体、和以穿设于这两者之间的方式安装的橡胶带等伸缩体,若以拉伸该伸缩体的方式进行穿戴,则该伸缩体所具备的弹性力以使第1穿戴体和第2穿戴体接近的方式发挥作用,其结果,脚朝向小腿前侧而被弹性地施予力,从而使得脚尖向上方抬起。此外,还公开了下述技术:施力以脚能够进行某种程度的活动的程度进行,在不损害使脚尖降低的功能的情况下,能够克服施力而以自身的力量使脚尖降低。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1355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8.然而,对于使用了金属、塑料等硬质、或半硬质的硬原材料的固定式矫正器具而言,不仅在穿戴上述矫正器具时与肌肤接触而产生的不适感、在移动身体时由于碰到硬的部分而产生的疼痛、外观不良等患者的身体上及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从看护人员角度出发也存在拆装性差、饮食困难等诸多问题。
9.此外,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矫正用矫形器通过利用伸缩体使2个穿戴体靠近来发挥作用,存在穿用2个穿戴体和穿戴伸缩体会浪费时间的问题。此外,伸缩体由以橡胶带为代表的弹性伸缩的原材料形成,其施力为脚能够进行某种程度的活动的程度,因此存在矫正部位的固定不充分,无法得到所需的矫正力这样的问题。
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下述矫正器具,其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同时实现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所需的矫正力、和对作出动作时产生的矫正部位与矫正器具的摩擦、压迫等的追随性,并且穿戴容易且不会损害穿戴时的外观,而且可长时间保持适度的固定力、矫正力,能够持续地使用。
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有下述任意构成。
13.(1)矫正器具,其具有在穿戴上述矫正器具时产生矫正力的区域b,上述区域b包括:针对任意的矫正部位而覆盖矫正部位的区域b1;作为用于使矫正力发挥作用的支承区域的区域b2;和连接上述区域b1与区域b2的区域b3,并且,用于区域b的结构体为具有伸缩性的织物结构体,载荷100n/5cm时的伸长率在经向及纬向、或在其任一方向上为1.0%以上20%以下。
14.(2)如(1)所述的矫正器具,其还具有覆盖上述矫正部位周边的区域a,上述区域a包括至少1种以上具有伸缩性的结构体。
15.(3)如(1)或(2)所述的矫正器具,上述区域b中使用的织物结构体在载荷100n/5cm时伸长50次后的伸长恢复率在经向及纬向、或在其任一方向上为80%~100%。
16.(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矫正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区域b1与区域b3中使用的织物结构体的弹簧常数为10n/mm以上100n/mm以下。
17.(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矫正器具,上述区域b1或/及区域b2具备在穿用时能够任意地调节束紧力的机构。
18.(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矫正器具,其具备在穿用时能够开闭的机构。
19.(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矫正器具,其中,上述区域a与区域b连接而一体地形成。
20.(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矫正器具,其用作康复用的矫形器。
21.(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矫正器具,其为上肢矫形器。
22.(10)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矫正器具,其为躯干矫形器。
23.(11)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矫正器具,其为下肢矫形器。
24.发明的效果
25.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下述矫正器具,其能够同时实现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所需的固定力、矫正力、和对作出动作时产生的矫正部位与矫正器具的摩擦、晃动、压迫等的追随性,并且穿戴容易,不会损害穿戴时的外观,而且可长时间保持适度的固定力、矫正力,能够持续地使用。
26.根据本发明的矫正器具能够优选用于以防止身体的变形、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的动作为目的的治疗用、康复用的上肢矫形器、躯干矫形器、下肢矫形器等矫形器类,但其适用范围不限于此。
附图说明
27.[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区域b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8]
[图2]为实施例1中制成的矫正器具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在本发明中,矫正器具是以防止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提高日常生活的动作为目的,用于产生以将身体状态引导为正常的状态的矫正力的矫形器,能够用于治疗用、康复用等。例如,可以作为穿戴于上肢、躯干或者下肢等的上肢矫形器、躯干矫形器或者下肢矫形器等矫形器类而使用。并且,通过穿戴矫正器具,在产生矫正力的同时进行日常生活的动作,或者通过进行用于防止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的康复,由此将身体的状态引导为更正常
的状态,使穿戴者能够在更舒适的状态下或者更持续地进行生活或活动。
[0030]
本发明的矫正器具由穿戴矫正器具时产生矫正力的区域b构成。在优选方式的矫正器具中,由覆盖矫正部位的周边的区域a和穿戴上述矫正器具时产生矫正力的区域b构成。
[0031]
覆盖上述矫正部位周边的区域a与区域b相邻,作为矫正器具而言,具备用于舒适地穿用的功能。
[0032]
上述区域a中优选使用至少1种以上具有伸缩性的结构体。作为该结构体没有特别限定,为了赋予伸缩性,优选使用针织物原材料。针织物原材料有经编原材料和圆编原材料,但只要伸缩性良好,也可以采用任意材料。
[0033]
此外,所使用的纱也可以是短纤维、长纤维中的任意。纱的材质方面也有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等,没有限定,可使用各种纤维。具体而言,可以适当使用聚酯、聚酰胺等合成纤维、人造丝、棉等纤维素纤维、羊毛、丝绸等天然纤维。上述原材料也可以通过交叉编织、插入、拉齐等进行混合而使用。此外,为了赋予伸缩性,优选在上述原材料中混合有作为伸缩原材料的弹性纤维。作为混合的弹性纤维,可以使用聚氨酯弹性纤维、聚酯弹性体纤维、ptt系复合加工纱(以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为主成分的并列结构的双金属纱)等。
[0034]
区域a只要能覆盖矫正部位的周边即可,没有特别限制,通过在矫正部位的身体侧与区域b的至少一部分之间设置于矫正部位的周边(矫正部位及/或其周边),能够缓和对矫正部位的接触。例如,在矫正器具为下肢用的情况下,优选能够以袜子样的形态,在区域b1~b3的至少一部分的内侧覆盖矫正部位。在上肢用的情况下,优选能够以长手套状的形态在区域b1~b3的至少一部分的内侧覆盖矫正部位。在躯干用的情况下,优选能够以衬衫样的形态在区域b1~b3的至少一部分的内侧覆盖矫正部位。
[0035]
区域b具有在穿戴上述矫正器具时在矫正部位产生矫正力的功能。区域b由针对任意的矫正部位而覆盖矫正部位的区域b1;作为用于使矫正力发挥作用的支承区域的区域b2;和连接上述区域b1和区域b2的区域b3构成。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区域b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区域a未图示。
[0036]
具体而言,区域b1(1)具有通过覆盖并固定矫正部位来防止矫正部位向所期望的矫正方向以外移动的功能。
[0037]
区域b2(2)相对于所期望的矫正力,不会发生错位、破损、过度伸长等矫正力降低的情况,具有作为维持矫正力的支点的功能。
[0038]
区域b3(3)连接区域b1(1)和区域b2(2),为了使矫正力发挥作用,具有能够通过调节连接长度等而设定为所期望的矫正力的功能。与区域b1和区域b2的连接方法只要满足所期望的矫正力即可,可以适当选择。具体而言,可使用由缝纫机等进行的缝制、面接合件、布带、按扣等。
[0039]
在上述中矫正部位是指,对于如尖足、挛缩、侧弯症等身体变形、步行等功能降低的情况,为了促进矫正而成为原来的正常位置或改善功能而发挥作用的部位。
[0040]
具体而言,可以是成为症状即身体的变形、步行等功能降低的原因的部位,也可以是即使不是症状的原因而通过发挥作用也能够间接地改善症状的部位。
[0041]
从用于产生矫正力的固定力、尺寸稳定性的观点考虑,区域b的结构体中使用织物结构体。
[0042]
此外,区域b中使用的织物结构体具有伸缩性,载荷100n/5cm时的伸长率、即载荷100n/5cm的条件下伸长而测定时的伸长率在经向及纬向或在其任一方向上为1.0%~20%,进一步优选为2.0%~20%,更优选为3.0%~20%。通过将伸长率设为上述范围内,不会过度固定矫正部位。此外,通过上述织物结构体适度地伸长,矫正部位与矫正器具的摩擦降低,对于动作时的矫正部位的晃动、矫正力发挥作用时引起的对区域b所覆盖的部位的压迫等的追随性变得更好,容易抑制穿戴时的疼痛、不适感,因此优选。而且,在动作时,上述织物结构体承受穿戴者施加的力,由此容易使肌肉活动,对功能恢复、提高日常动作有效,因此优选。
[0043]
上述织物结构体的织物组织只要满足本发明中规定的范围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用途而适当选择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组合了上述组织的双重组织等组织。
[0044]
此外,使用的纱只要满足本发明规定的范围即可,可以为短纤维、长纤维中的任意。对于纱的材质,只要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即可,不限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等,可以使用各种纤维。
[0045]
具体而言,可以适当使用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合成纤维、人造丝、棉等纤维素纤维、羊毛、丝绸等天然纤维。上述原材料可以通过交叉编织、插入、拉齐等混合而使用。
[0046]
此外,为了赋予伸缩性,优选向上述原材料中混合有作为伸缩原材料的弹性纤维。作为混合的弹性纤维,可以使用聚氨酯弹性纤维、聚酯弹性体纤维、ptt系复合加工纱(以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为主成分的并列结构的双金属纱)等,从容易得到尺寸稳定性、高弹性的伸缩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聚酯弹性体纤维。
[0047]
作为区域b中使用的纤维的纤度,优选为30分特~1500分特,更优选为50分特~1000分特。在使用上述弹性纤维和其他纤维(非弹性纤维)的情况下,弹性纤维的纤度优选为50分特~1500分特,更优选为156分特~1000分特。就作为其他纤维的非弹性纤维的纤度而言,优选为30分特~1000分特,更优选为50分特~500分特。
[0048]
优选在如上所述使用的纱的一部分中使用弹性纤维。具体而言,通过采用经纱或纬纱的任一者或两者的至少一部分中使用弹性纤维的构成,由此具备织物所具有的尺寸稳定性和弹性纤维所具有的伸缩性、伸长后的良好恢复性,可以适当调节用于在矫正部位产生矫正力的固定力、尺寸稳定性、对动作的追随性。
[0049]
在上述情况中,使用的弹性纤维的使用比例在可得到所期望的特性的范围内适当确定,作为经纱或纬纱、或者织物整体而言,优选为30重量%~70重量%左右。
[0050]
此外,在上述织物结构体中,在使用作为弹性纤维以外的纤维的其他纤维(非弹性纱)的情况下,通过适当调节其卷曲率,可以调节其伸长率。经纱或纬纱的任一者使用非弹性纤维,将其卷曲率设为5%以上30%以下时,能够得到所期望的伸长性。优选为10%以上30%以下。
[0051]
此外,在经纱或纬纱的任一者使用弹性纤维和非弹性纤维的情况下,优选使非弹性纤维的卷曲率为5%以上30%以下。由此,在弹性纤维伸长时,非弹性纤维也根据卷曲率而追随,并且能够阻止由弹性纤维引起的过度伸长。
[0052]
此时的弹性纤维的卷曲率也可根据所期望的特性而适当设定,优选为0%以上5%以下。
[0053]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织物结构体的织密度而言,经纱密度、纬纱密度分别优选为
20根/英寸(2.54cm)~150根/英寸(2.54cm),更优选为30根/英寸(2.54cm)~100根/英寸(2.54cm)。
[0054]
上述区域b中使用的织物结构体在载荷100n/5cm时的重复伸长50次后的伸长恢复率在经向及纬向或在其任一方向上,优选为80%~100%,进一步优选为85%~100%,更优选为90%~100%。通过使重复伸长50次后的伸长恢复率处于上述范围,在动作时,对穿戴者所施加的力而言,返回到原来的矫正位置的力适度发挥作用,从而保持适当的矫正位置,具有恢复功能、提高日常动作的效果,因此优选。而且,通过长时间保持适度的固定力、矫正力,能够持续使用本发明的矫正器具,对功能恢复、日常动作提高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效果。
[0055]
在本发明的矫正器具中,上述区域b1和区域b3中使用的结构体的弹簧常数在经向、纬向或其任一方向上,优选为10n/mm以上100n/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n/mm以上100n/mm以下,更优选为30n/mm以上100n/mm以下。通过将弹簧常数设为上述范围,能够对矫正部位进行适度地矫正,相对于与矫正器具的摩擦、压迫等的追随性变得更好,容易抑制穿戴时的疼痛、不适感,因此优选。
[0056]
为了得到具有上述弹簧常数的织物结构体,优选在所使用的纱的一部分中使用弹性纤维。具体而言,通过制成在经纱或纬纱的任一者、或两者的至少一部分中使用弹性纤维的构成,具备弹性纤维所具有的伸缩性、伸长后的良好的恢复性,通过对使用弹性纤维的比例进行调节,可得到所期望的弹簧常数。作为织物组织,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用途而适当选择组合有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上述组织的双重组织等组织。作为弹性纤维,可以使用聚氨酯弹性纤维、聚酯弹性体纤维、ptt系复合加工纱(以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为主成分的并列结构的双金属纱)等,从容易得到高弹性的伸缩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聚酯弹性体纤维。
[0057]
本发明中最优选的织物结构体为下述平纹织物,即经纱或纬纱中的任一者由具有10%以上30%以下的卷曲率的非弹性纤维形成,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由具有0%以上5%以下的卷曲率的弹性纤维形成。此外,织密度优选经纱密度、纬纱密度中为30根/英寸(2.54cm)~100根/英寸(2.54cm)。
[0058]
此外,对于纤度而言,优选非弹性纤维为50分特~500分特、弹性纤维为156分特~1000分特。
[0059]
本发明的矫正器具优选上述区域b1或/及区域b2中具备在穿用时能够任意地调节束紧力的机构。通过任意调节束紧力,在穿用本发明的矫正器具而进行动作时,区域b1或/及区域b2不会从规定的位置偏离、脱落等,在区域b1中能够稳定地覆盖、握持矫正部位,在区域b2中,区域b1、b3作为产生矫正力的支承体而适当地发挥作用。上述调节机构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用途而适当选择带、钩、布带、钮扣、带扣等。
[0060]
本发明的矫正器具优选具备在穿用时能够开闭的机构。在穿用时能够开闭的机构是指,在拆装本发明的矫正器具时,以扩大开口部的方式进行开闭,或者在穿用时能够开闭通常不开口的部位而容易地拆装的机构。作为设置能够开闭的机构的部位,只要是不损害矫正功能、拆装容易的部位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设置在区域a(使用区域a的情况)、区域b1~3中的任一者或者其连接部中的任一者。通过具备在穿用时能够开闭的机构,尖足、挛缩等这样的变形强的穿用者、高龄穿用者等能够独自拆装,此外,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拆装操作也得到减轻,不会回避使用,并可以持续地使用。若能够持续地使用本发明的矫正器
具,则更有效地发挥功能恢复、提高日常动作的效果。上述能够开闭的机构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用途适当选择线接合件、面接合件等接合件、布带、按扣、圆头钉钮扣等钮扣等等。
[0061]
本发明的矫正器具在上述区域b中,只要满足所期望的矫正力、拆装性等特性即可,也可以仅使用区域b。此外,在上述区域a和区域b中,只要满足所期望的矫正力、拆装性等特性即可,可以分别作为不同的部件来使用,也可以将一部分连接。其中,更优选上述区域a与区域b连接而一体地形成。通过将上述区域a与区域b连接而一体地形成,在穿用时不花费功夫,能够与普通服装以相同的方式穿用。由此,能够减轻穿用者、护理人员的负担,能够持续地使用本发明的矫正器具,更有效地发挥功能恢复、提高日常动作的作用。作为上述连接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用途而适当选择缝制、粘接等。
[0062]
这样得到的矫正器具有改善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所需的矫正力,具有对作出动作时产生的矫正部位与矫正器具的摩擦、压迫等的追随性,可以持续使用,穿戴容易且不会损害穿戴时的外观,因此可以适用于上肢矫形器、躯干矫形器、下肢矫形器等矫形器类。其穿戴用途不仅适合作为日常生活用的矫形器,而且作为康复用的矫形器也极为有用。
[0063]
实施例
[0064]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一起进行说明。
[006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各种特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0066]
(1)纤度
[0067]
纤度基于jis l 1013:2010 8.3.1公量纤度(a法)进行测定。
[0068]
(2)载荷100n/5cm时的伸长率
[0069]
区域b中使用的织物结构体的伸长率根据jis l 1096:2010 8.14.1jis法的条带法(a法)进行测定。即,沿纵向、横向分别各采集5片5cm
×
30cm的试验片。使用带有自动记录装置的定速伸长型拉伸试验机,将夹具间隔设为20cm,除去试验片的松弛、张力而固定至夹具。以2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拉伸至100n,测定此时的夹具间隔,利用下式求出伸长率la(%),以5片的平均值来表示。
[0070]
伸长率la(%)=[(l1-l)/l]
×
100
[0071]
l:夹具间隔(mm)
[0072]
l1:拉伸至100n时的夹具间隔(mm)
[0073]
(3)载荷100n/5cm时伸长50次后的伸长恢复率
[0074]
区域b中使用的织物结构体的伸长恢复率参考jis l 1096:20108.15.1jis法的条带法(a法)进行测定。即,沿纵向、横向分别各采集5片5cm
×
30cm的试验片。使用带有自动记录装置的定速伸长型拉伸试验机,将夹具间隔设为200m(lb)并进行标记,除去试验片的松弛、张力而固定至夹具。以2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拉伸至另行求出的伸长率(前项la)的值,放置1分钟后,以相同速度返回至原来的位置,放置3分钟。将该操作重复50次后,除去载荷,放置3分钟,然后,除去试验片的松弛、张力,测定标记间的长度(lb1),利用下式求出伸长恢复率lb(%),以5片的平均值来表示。
[0075]
伸长恢复率lb(%)=[lb-(lb1-lb)/lb]
×
100
[0076]
(4)弹簧常数
[0077]
参考jis-k-6400-2:2012e法,使用片材用静载荷挠曲试验机(nidec-shimpo corporation制fgs-tv特,2轴手动运行规格),使带有r30的椭圆板(短径250mm
×
长径
)的加压夹具的中心与布帛的中心位置对准,将接触的位置设为初始位置(0n),开始试验。以270mm/分钟的加压速度加压至200n以上的载荷,分别针对5个样品测定200n载荷时的载荷与下沉量[mm]的曲线切线的斜率,算出其平均值。
[0078]
(5)穿用评价
[0079]
将所制作的矫正器具穿用于需要矫正的单脚上,在步行1小时的状态下评价矫正力、压迫感、摩擦这3项。通过穿用者的感官评价来实施评价,以5、3、1这3个等级进行评价。
[0080]
a.矫正力
[0081]
5:矫正后的状态得到保持,在施加力时,区域b稍有追随。
[0082]
3:矫正的状态被较强地保持,即使施加力,区域b也无变化。
[0083]
1:矫正后的状态保持较弱,若施加力则区域b追随。
[0084]
b.压迫感
[0085]
5:在步行中,在区域b所覆盖的部分有不适感,但为不会在意的程度。
[0086]
3:在步行中,区域b所覆盖的部分感受到压迫感,但无疼痛。
[0087]
1:在步行中,区域b所覆盖的部分强烈地感受到压迫感,有疼痛。
[0088]
c.摩擦
[0089]
5:在步行中,在区域b的周边未感到疼痛。
[0090]
3:在步行中,在区域b的周边未感到疼痛,但有摩擦这样的不适感。
[0091]
1:在步行中,在区域b的周边与皮肤摩擦而感到疼痛。
[0092]
(6)织密度
[0093]
根据jis l 1096:2010 8.6.1(a法)进行测定。将试样置于平坦的台上,除去不自然的褶皱、张力,针对不同的5处数出1英寸(2.54cm)间存在的经纱及纬纱的根数,算出各自的平均值。
[0094]
(7)卷曲率
[0095]
对于从织物抽出的经纱及纬纱,根据jis l1096 8.7b法来实施。针对20根纱进行测定,以其平均值来示出。
[0096]
[实施例1]
[0097]
在区域a中使用了将54分特的聚酯纤维和作为弹性纤维的156分特的聚氨基纤维这2种纤维交叉编织而成的特里科针织物。在区域b中,作为经纱,使用作为非弹性纱的167分特的聚酯纤维,作为纬纱,使用作为弹性纱的480分特的聚酯弹性体“hytrel”(注册商标)单丝,制作经纱密度39根/英寸(2.54cm)、纬纱密度43根/英寸(2.54cm)的平纹织物。将得到的织物于180℃的温度进行2分钟热处理,得到经纱密度45根/英寸(2.54cm)、纬纱密度46根/英寸(2.54cm)的织物结构体。经纱、纬纱的卷曲率各自为20%、3%。
[0098]
得到的织物结构体在载荷100n/5cm时的伸长率为经5%、纬15%,伸长恢复率为经85%、纬95%,弹簧常数为50n/mm。使用上述区域a、区域b的布帛来制作袜型的矫正器具。图2是该矫正器具的侧视图。区域a(4)制成单脚的从脚覆盖至膝盖的袜子形状。区域b1(1)以脚的宽度方向与所得的织物结构体的纬向一致的方式覆盖住脚的跖骨周围,区域b2(2)以膝盖的周向与所得的织物结构体的纬向一致的方式覆盖住包括膝盖窝在内的膝盖的周围。对于区域b3(3)而言,以区域b3的长度方向与所得到的织物结构体的纬向一致的方式,将从区域b2(2)的以膝盖侧为中心的两侧面、直至区域b1(1)的跖骨的拇指外侧和小指外侧连接
起来。具体而言,b1侧利用面接合件(trusco公司制“magic tape”(注册商标)tmsh-1005-w)、b2侧利用缝纫机的缝制将区域b3与区域b1、b2连接起来。其连接长度调节为在除去力的状态下脚与身体的朝向成为90
°
,区域b2以膝部适合步行的角度进行覆盖。在区域b1中,通过缝纫机的缝制将脚背部分以外的部分与区域a连接,在区域b2中,通过缝纫机的缝制将膝盖窝以外的部分与区域a连接,在区域b1与b2的各自中,通过面接合件将周向端部进行粘接,由此能够调节为所期望的束紧力。
[0099]
在制成的矫正器具中,在实施穿用试验时,矫正力为5、压迫感为5、摩擦为5,作为矫正器具,能够同时实现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所需要的固定力、矫正力、和对作出动作时产生的矫正部位与矫正器具的摩擦、晃动、压迫等的追随性,此外,变形时的恢复也是充分的,由于能够持续地使用本矫正器具,因此显示出优异的性能。此外,在穿用矫正器具并穿上鞋时,可以穿上与脚的尺寸一致的鞋。此外,由于是袜状,拆装也简便,区域b3的位置调节也容易。
[0100]
[实施例2]
[0101]
区域b3的两端分别通过缝纫机的缝制而连接至区域b1、区域b2,除此以外,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袜型的矫正器具。
[0102]
在制成的矫正器具中,实施穿用试验时,矫正力为5、压迫感为5、摩擦为5,作为矫正器具,能够同时实现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所需要的固定力、矫正力、和对作出动作时产生的矫正部位与矫正器具的摩擦、晃动、压迫等的追随性,此外,变形时的恢复也充分,由于能够持续使用本矫正器具,因此显示出优异的性能。此外,在穿用矫正器具并穿上鞋时,可以穿上与脚的尺寸一致的鞋。此外,由于预先调节了区域b3的位置和尺寸,因此拆装也简便。
[0103]
[实施例3]
[0104]
在脚踝前侧通过缝纫机的缝制将区域b3连接至区域a,除此以外,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袜型的矫正器具。
[0105]
在制成的矫正器具中,在实施穿用试验时,矫正力为5、压迫感为5、摩擦为5,作为矫正器具,能够同时实现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所需的固定力、矫正力、和对作出动作时产生的矫正部位与矫正器具的摩擦、晃动、压迫等的追随性,此外,变形时的恢复也充分,可以持续地使用本矫正器具,因此显示出优异的性能。此外,在穿用矫正器具并穿上鞋时,可以穿上与脚的尺寸一致的鞋。此外,拆装也简便,区域b3贴附在脚上,穿戴外观也进一步提高。
[0106]
[实施例4]
[0107]
将区域b3以在脚的前侧交叉的方式连接至区域b1和区域b2,除此以外,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袜型的矫正器具。
[0108]
在制成的矫正器具中,在实施穿用试验时,矫正力为5、压迫感为5、摩擦为5,作为矫正器具,能够同时实现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所需的固定力、矫正力、和对作出动作时产生的矫正部位与矫正器具的摩擦、晃动、压迫等的追随性,此外,变形时的恢复也充分,可以持续地使用本矫正器具,因此显示出优异的性能。此外,在穿用矫正器具并穿上鞋时,可以穿上与脚的尺寸一致的鞋。此外,拆装也简便。
[0109]
[实施例5]
[0110]
在脚踝的前侧通过缝纫机的缝制将区域b3连接至区域a,除此以外,使用与实施例
4同样的袜型的矫正器具。
[0111]
在制成的矫正器具中,在实施穿用试验时,矫正力为5、压迫感为5、摩擦为5,作为矫正器具,能够同时实现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所需的固定力、矫正力、和对作出动作时产生的矫正部位与矫正器具的摩擦、晃动、压迫等的追随性,此外,变形时的恢复也充分,可以持续地使用本矫正器具,因此显示出优异的性能。此外,在穿用矫正器具并穿上鞋时,可以穿上与脚的尺寸一致的鞋。此外,拆装也简便,区域b3贴附在脚上,穿戴外观也进一步提高。
[0112]
[实施例6]
[0113]
不使用区域a,在区域b中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布帛来制作踝足用的矫正器具。区域b1(1)以使脚的宽度方向与所得到的织物结构体的纬向一致的方式覆盖在脚的跖骨周围,区域b2(2)以使膝盖的周向与所得到的织物结构体的纬向一致的方式覆盖在包括膝盖窝在内的膝盖的周围,区域b3(3)以使区域b3的长度方向与所得到的织物结构体的纬向一致的方式,从区域b2(2)的以膝盖侧为中心的两侧面连接至区域b1(1)的跖骨的拇指外侧和小指外侧,其连接长度调节为在除去力的状态下脚与身体的朝向成为90
°
,区域b2以膝部适合步行的角度进行覆盖。在区域b1和b2的各自中,通过面接合件将周向端部粘接,由此能够调节为所期望的束紧力。
[0114]
在制成的矫正器具中,在实施穿用试验时,矫正力为5、压迫感为5、摩擦为3,作为矫正器具,能够同时实现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所需的固定力、矫正力、和对作出动作时产生的矫正部位与矫正器具的摩擦、晃动、压迫等的追随性,此外,变形时的恢复也充分,可以持续地使用本矫正器具,因此显示出优异的性能。此外,在穿用矫正器具并穿上鞋时可以穿上与脚的尺寸一致的鞋。
[0115]
[比较例1]
[0116]
区域b使用市售的橡胶带,区域b1(1)以使脚的宽度方向与橡胶带的经向一致的方式覆盖在脚的跖骨周围,区域b2(2)以膝盖的周向与橡胶带的经向一致的方式覆盖在包括膝盖窝在内的膝盖的周围,区域b3(3)以区域b3的长度方向与橡胶带的纬向一致的方式,将从区域b2(2)的以膝盖侧为中心的两侧面直至区域b1(1)的跖骨的拇指外侧和小指外侧连接,除此以外,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袜型的矫正器具。市售的橡胶带在载荷100n/5cm时的伸长率为经70%、纬25%,伸长恢复率为经95%、纬80%,弹簧常数为5n/mm。
[0117]
在制成的矫正器具中,在实施穿用试验时,矫正力为1、压迫感为5、摩擦为5,作为矫正器具,区域b在载荷100n/5cm时的伸长率过大,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所需的固定力、矫正力不充分,是不合适的。
[0118]
[比较例2]
[0119]
使用厚度为3mm的聚丙烯制片材来制作的靴型踝足矫形器来作为矫正器具。聚丙烯制片材在载荷100n/5cm时的伸长率为经0.5%、纬0.5%,伸长恢复率为经30%、纬30%,弹簧常数为150n/mm。
[0120]
在使用的矫正器具中,实施穿用试验后,矫正力为3、压迫感为3、摩擦为1,作为矫正器具而言,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所需的固定力、矫正力过强,相对于作出动作时产生的矫正部位与矫正器具的摩擦而产生疼痛。此外,在丙烯制片材变形时,无法恢复为变形前的形状,因此在持续使用方面不充分,是不合适的。
[0121]
[比较例3]
[0122]
使用以厚度3mm的不锈钢板为支柱的两侧支柱型踝足矫形器来作为矫正器具。不锈钢板在载荷100n/5cm时的伸长率为经0%、纬0%,伸长恢复率、弹簧常数在上述测定条件下无法测定。
[0123]
在制成的矫正器具中,实施穿用试验时,矫正力为3、压迫感为1、摩擦为1,作为矫正器具,身体的变形、功能改善所需的固定力、矫正力过强,相对于作出动作时产生的矫正部位与矫正器具的摩擦、压迫等而产生疼痛,是不合适的。
[0124]
[表1]
[0125][0126]
附图标记说明
[0127]
1.区域b1
[0128]
2.区域b2
[0129]
3.区域b3
[0130]
4.区域a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