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5:44: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数码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伴随着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移动终端支架也成为不可缺少的伴生产品。
3.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终端支架主要包括磁吸式和卡爪式,磁吸式支架通过磁铁吸引移动终端实现固定的效果。卡爪式支架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卡爪,另一端为底座,底座与卡爪之间通过球头及球窝实现万向连接。两种手机支架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且适用的场景也不相同,而现有的移动终端支架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不能同时兼容两种支架,使用不够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支架,旨在解决现有移动终端支架兼容性差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用于分别固定所述移动终端。
6.作为本技术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种改进,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固定装置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固定装置位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支撑装置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固定装置位置及角度的调节装置。
7.作为本技术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种改进,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所述支撑装置与固定装置的连杆机构,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杆机构转动连接。
8.作为本技术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种改进,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支撑装置转动连接。
9.作为本技术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固定座可相对所述连杆机构在第一平面内旋转,所述连杆机构可相对所述支撑装置在第二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互垂直。
10.作为本技术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种改进,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底杆及顶杆,所述底杆与所述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
11.作为本技术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底杆根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底杆端部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顶杆根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顶杆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转轴及第三转轴沿水平方向设置。
12.作为本技术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接头为可与球窝相适配的球
头,所述第二接头为固定有磁铁的磁吸接头。
13.本技术还公开了另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包括用于将所述支架固设于载体上的支撑装置,以及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固定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所述支撑装置还设有用于收纳数据线的容纳腔。
14.作为本技术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数据线缠绕于收纳盒内,所述收纳盒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数据线至少一端可在所述容纳腔外自由伸缩
15.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移动终端支架,由于固定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这样该支架至少存在两种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接头,兼容多种固定方式,还可以随时切换接头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增加了支架的兼容性,使用更为便利;支撑装置存在可自由抽拉数据线的收纳腔,既方便了数据线的使用,同时便于数据线的管理和携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纳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本技术以下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相机等数码产品。
22.实施例一
23.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如图1-图2所示,包括:固定装置1,该固定装置1至少包括第一接头11及第二接头12,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分别位于固定装置1不同的方向上。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分别一两种不同的方式固定移动终端,因而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均可以单独固定移动终端。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头11为磁吸接头,第二接头12为固设于固定装置1其中一个安装面上的球头。第一接头11设有磁铁,适用于金属外壳或装配有金属配件的移动终端,通过磁吸作用固定移动终端;第二接头12适用于外壳上搭配有球窝结构的移动终端,该球窝结构与第二接头12的球头相适配。
24.当然,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至少包括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但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上不局限于两个接头,还可以设置更多的接头,例如还可以设置卡爪,通过卡爪固定移动终端。
25.由于固定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接头11及第二接头12,这样该支架至少存在两种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接头,因而可以兼容多种固定方式,可以根据移动终端自身配件的不同选
择相匹配的接头,还可以随时切换接头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应用于车载手机支架时,对于路况较好行驶平稳的路况适用于放取更方便的第一接头11,但由于磁吸接头稳定性对比第二接头12较弱,因而行驶在颠簸的路面上更适用第二接头12。
26.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该支架还包括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设置于支架(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固定装置1设置于支架的另一端,支撑装置2用于将固定装置1固定在载体上,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例如,将固定装置1固定在桌面上或汽车操作台上。固定装置1与支撑装置2之间还设有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用于调节固定装置1的位置及角度。
27.调节装置3包括设置于支撑装置2与固定装置1之间的连杆机构,以及固定座10,其中固定座10具有两个相正对的安装面(正反两面),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分别设置于两个安装面上。固定座10与连杆机构顶端转动连接,这样通过转动固定座10即可实现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位置的变换,以及调整第一接头11或第二接头12的角度。连杆机构底端与支撑装置2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连杆机构底端可以调整固定装置1的位置。
28.具体地,固定座10可相对连杆机构的端部在第一平面内旋转,连杆机构的底端可相对支撑装置2在第二平面内转动,且第一平面(竖直面)与第二平面(水平面)相互垂直。由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因而可以实现第一接头11或第二接头12朝向的万向调节。
29.如图2所示,连杆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底杆31及顶杆32,底杆31根部与支撑装置2转动连接,固定座10与顶杆32的端部转动连接。其中,顶杆32端部形成叉状结构,固定座10与叉状结构的两个分支铰接。由于底杆31与顶杆32铰接,通过控制二者之间的旋转角度即可调整固定装置1的高度及伸展半径,从而将移动终端调整至最佳的距离及角度。
30.具体地,底杆31根部通过第一转轴310与支撑装置2转动连接,底杆31端部通过第二转轴320与顶杆32根部转动连接,固定座10通过第三转轴13与顶杆32端部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转轴310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转轴320及第三转轴13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转轴320及第三转轴13上均设有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通过摩擦阻力保持调整后的连杆机构及固定座10保持位置及角度不变。
31.本实施例中的载体可以是桌面或其他可以固定该支架的物体,支撑装置2可以是用于固定在桌面或汽车操作台表面的底座,还可以是用来夹持在载体上的夹子,例如:支撑装置2可以作为底座通过涂胶固定在汽车操作台表面,还可以是可以夹持在汽车空调出风口百叶窗上的夹子。
32.实施例二
33.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支架包括固定装置1及支撑装置2,其中固定装置1位于支架的顶端,支撑装置2为设置于支架底端的底座。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2还设有用于收纳数据线4的容纳腔20,容纳腔20还开设有用于数据线4两端接头穿过开口。
34.其中,数据线4缠绕在收纳盒5内,收纳盒5内设有绕线盘50,以及用于提供绕线盘50向收卷方向转动的发条。绕线盘50的一面设有与数据线一个接头电连接的两个导电弹片51,收纳盒5的壳体内部还设有环形印刷电路板52,环形印刷电路板52的各导电环与导电弹片51上的导电针脚一一对应。导电弹片51上的针脚始终与环形印刷电路板52上的导电环导通,当数据线伸缩而带动绕线盘50时,随着绕线盘50的转动导电弹片51在导电环表面滑动,
起到电刷的作用。环形印刷电路板52的边缘处还设有与数据线另一端电连接的导电端子53,该导电端子53的各针脚分别与各导电环对应电连接,这样,通过环形印刷电路板52与导电弹片51的配合实现了数据线4自由拉伸的同时,其两端仍然保持导通。
35.本实施例中,由于数据线4收纳在收纳盒5内,通过更换收纳盒5就可以更换数据线,还可以将收纳盒5取出单独使用,其使用灵活便捷。当然,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数据线还可以直接收容在容纳腔20内,即容纳腔20的外壳充当了收纳盒。
36.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移动终端支架,由于固定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这样该支架至少存在两种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接头,兼容多种固定方式,还可以随时切换接头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增加了支架的兼容性,使用更为便利;支撑装置存在可自由抽拉数据线的收纳腔,既方便了数据线的使用,同时便于数据线的管理和携带。
3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