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能自动炒菜的灶具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4:54: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炒菜功能的电加热(磁)炉、燃气灶具,以及与动力台架、底部具有防转功能的自动炒菜锅具,组合构成的炒菜机。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自动炒菜功能的炒菜机开始作为新型厨电进入人们的厨房,这些炒菜机均是专门设计的电器、种类多样,如采用电磁加热的滚筒式、锅盖设有搅拌电机式,或电热盘加热的电饭煲外形式样等等,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炒菜机配套使用不同的锅具,这些炒菜机一般结构复杂,价位高,有些程序智能、wifi控制,但对于三两分钟就能完成的炒菜任务,并不能减少人工的参与,且因功率、火候等原因,炒出来的菜和人们采用传统炉灶手工炒菜的品味还有差异,且炒菜后炒菜机部件清洁洗刷相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更好的满足更多人们需求,提供一种能自动炒菜的灶具,让人们通常使用的电磁炉、燃气灶(包括集成灶、卡式炉等)在不改变原有外形、不改变原有功用的情况下增设动力、传动及控制,使用配套炒菜锅具,就能实现自动炒菜功能。在不增加任何附加装置的情况下,相配套的炒菜锅具可以在拨片翻炒食材时,锅体保持稳定静止,且炒菜锅具能在炉、灶炒菜机上通用。因该传动方法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加装容易,采用传统炉、灶自动炒出来的菜更符合人们的传统口味,且清洁洗刷方便等,更利于炒菜机推广使用,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美好人们的生活。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5.本实用新型的能自动炒菜的灶具包括驱动电机、炉灶本体、以及放置在炉灶本体上的炒菜锅;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轴套管连接并定位在炉灶本体的下方,驱动电机轴套管和穿装在其内的驱动电机轴向上延伸穿过炉灶本体中心孔,驱动电机轴套管和驱动电机轴上端分别经由止转外套管、传动内套管与放置在炉灶本体上的炒菜锅体和穿装在炒菜锅回转轴座内的回转轴结合,驱动电机轴带动回转轴转动,再通过轴盖帽带动拨片旋转,止转外套管与炒菜锅体结合,阻止炒菜时锅体的转动;所述回转轴座由加工有阶梯孔的突台构成、且位于锅体底部中心,阶梯孔的下部台阶孔与其内嵌的止转外套管之间、回转轴与传动内套管之间均通过相互配合的截面形状插装连接,止转外套管的下端经电机轴套管与驱动电机相结合,驱动电机轴与回转轴之间通过传动内套管相结合。
6.进一步说:本实用新型在回转轴座与回转轴间设有耐高温的硅胶圈,以及用于限制回转轴窜动、防止锅内拨片移位窜出的相互配合的卡槽和卡簧。
7.所述电机轴套管与阶梯孔的下部台阶孔之间通过止转外套管连接在一起,所述止转外套管的外壁与电机轴套管、阶梯孔的下部台阶孔的孔壁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结构(优选正六边形)插装在一起。
8.所述止转外套管与电机轴套管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旋装或固结为一体。
9.所述炉灶本体为燃气灶具、电磁炉或任意其它适用的加热炉具中的任意一种;且炉灶本体的中心具有垂向炉灶体中心的贯通管或孔。
10.炉灶本体设置在炒菜机动力台架上方,驱动电机安装在炒菜机动力台架内;且炒菜机动力台架、炉灶本体与配套锅具三者间能够方便的进行分散组合。
11.所述传动内套管与驱动电机轴、回转轴通过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结构(优选正六边形)插装在一起。
12.传动内套管与驱动电机轴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旋装或固结为一体。
13.更具体说:本实用新型的在上述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可分为两种:
14.一种是一体式:炒菜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电源等加装在炉灶体上,与炉灶体固为一体,自动炒菜时,炉灶能同时提供热源和动力。
15.另一种是分体组合式:炒菜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电源安装在专用台架上,炉灶落放在台架上,电机动力通过传动件穿过炉灶体,驱动放置在炉灶上的炒菜锅具内的转轴拨片转动,翻炒食材,其炉灶提供热源,台架提供动力。
16.锅体底部中心设置由加工有阶梯孔的突台构成的回转轴座,回转轴下端底面不突出锅体底面,不影响锅的平放。
17.对于专门用于自动炒菜的炉、灶,驱动电机轴与传动内套管,电机轴套管与止转外套管均可以固结为一体,不需要插拔。
18.对于一体式炒菜机,通过电机轴套管,用一至两个螺纹孔就可以快速完成驱动电机在炉灶体上的定位安装,改变电机轴套管的长度,可调整驱动电机和炉灶本体间的距离而不受灶体的限制,有利于改善驱动电机工作温度,提高其使用性能;同时,驱动电机通过电机轴套管吊挂安装,能有效减小驱动电机通电工作时与炉、灶腔体间形成的共振产生的让人无法接受的噪音,电机轴套管又能使炉、灶台面与炉、灶内腔隔离开,外部的油、水杂物不会落入炉、灶内腔,而使其保持卫生洁净。驱动电机优选低压直流减速电机。
19.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受力特点如下:
20.具有自动炒菜功能的电磁炉、燃气灶具,其炉、灶体的炉灶本体中心须形成具有上、下贯通炉、灶体的管孔,动力穿过管孔驱动炒菜锅拨片旋转,同时驱动轴外的套管阻止炒菜锅体的转动。
21.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的方案中,驱动电机轴的轴心位于炉灶加热区的垂向中心位置,电机轴套管与驱动电机轴同心,套装在驱动电机轴上,下部与驱动电机连接固定在一起,电机轴套管外壁设有安装面与炉灶体安装结合在一起,这样驱动电机就通过电机轴套管固定在炉灶体上。
22.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组合式的方案中,电机轴套管与驱动电机轴同心,下部与驱动电机连接固定在一起,并一同固定在台架上,台架上的炉灶只承受锅体和锅内食材的重力,不受驱动电机动力扭矩影响。
23.两种方案其动力传递路线均为:驱动电机轴

传动内套管

炒菜锅(回转轴

拨片

翻炒食材

炒菜锅体1

炒菜锅底部中心凹槽(下部台阶孔))

止转外套管

电机轴套管

驱动电机。两种方案,炉、灶体各部件均不参与驱动电机轴扭力的传递,使传动过程最为简洁。
24.如果没有止转外套管的存在,当锅底与炉灶支撑面板或锅支架的摩擦力矩小于拨片推动食材的力矩(此时电机的扭矩)时,锅体会随拨片一起发生转动,使炒菜无法进行,因为有止转外套管的存在,其上端插入炒菜锅底部中心凹槽并与之配合,阻止了炒菜锅体的转动,将拨片推动食材的力矩(电机的扭矩)经炒菜锅底部中心凹槽(下部台阶孔)、止转外套管、电机轴套管传递到驱动电机上,实现驱动电机受力的力矩平衡。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6.本实用新型的能自动炒菜的灶具,可让人们通常使用的电磁炉、燃气灶(包括集成灶、卡式炉等)在不改变原有外形、不改变原有功用的情况下增设动力、传动及控制,使用配套炒菜锅具,就能实现自动炒菜功能。在不增加任何附加装置的情况下,相配套的炒菜锅具可以在拨片翻炒食材时,锅体保持稳定静止,且炒菜锅具能在炉、灶炒菜机上通用。因该传动方法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加装容易,采用传统炉、灶自动炒出来的菜更符合人们的传统口味,且清洁洗刷方便等,更利于炒菜机推广使用,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美好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8.图2是图1的a-a局部剖视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电磁炉上的应用主视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燃气灶上的应用主视图。
31.图5是炒菜机动力台架、电磁炉、炒菜锅组合成的炒菜机示意图。
32.图6是炒菜机动力台架、燃气灶、炒菜锅组合成的炒菜机示意图。
33.图中序号:1、炒菜锅体,2、拨片,3、阶梯孔的下部台阶孔,4、回转轴座,5、轴盖帽,6、回转轴,7、硅胶圈,8、卡簧,9、锅手把,10、传动内套管,11、止转外套管,12、驱动电机轴套管,13、电机轴套管与炉、灶体安装孔座,14、驱动电机轴,15、驱动电机,16电磁炉,17、电磁炉面板,18、电磁炉线圈盘,19、硅胶垫,20螺纹环座,21、电磁炉底面,22、分隔防水筒,23 、落水孔,24、燃气灶锅支架,25、内火盖,26、外火盖,27、炉头,28、炒菜机动力及控制台盒,29、动力电源,30、电机调速控制元器件,31、电机调速控制旋钮,32、炒菜机动力台架,33、台架平面,34、炉灶体中心贯通管、孔,35、厨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35.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能自动炒菜的灶具,它包括驱动电机15、炉灶本体、以及放置在炉灶本体上的炒菜锅;所述驱动电机15通过驱动电机轴套管12定位在炉灶本体的下方,驱动电机轴套管12和穿装在驱动电机轴套管内的驱动电机轴14向上穿过炉灶本体中心孔驱动电机轴套管和驱动电机轴上端分别经由止转外套管11、传动内套管10与放置在炉灶本体上的炒菜锅体1和穿装在炒菜锅回转轴座4内的回转轴6结合,驱动电机轴14带动回转轴6转动,回转轴6通过轴盖帽5再带动拨片2旋转,完成对炒菜锅内加热的菜品进行翻炒搅拌;驱动电机轴套管12与炒菜锅体1结合,阻止炒菜时锅体的转动;所述回转轴座4由加工有阶梯孔的突台构成、且位于锅体1底部中心,且所述阶梯孔的上部台阶孔的孔径小于下部
台阶孔的孔径,回转轴6穿装在回转轴座4阶梯孔内,上端通过轴盖帽5与位于锅内的拨片2相连接;在阶梯孔的下部台阶孔3内嵌装有止转外套管11,止转外套管的下端与电机轴套管12连接,电机轴套管12的下端与驱动电机15相结合;所述驱动电机轴14与回转轴6之间通过传动内套管10相结合。
36.进一步说:本实用新型在回转轴座4与回转轴6间设有耐高温的硅胶圈7,以及用于限制回转轴窜动、防止锅内拨片移位窜出的相互配合的卡槽和卡簧8。
37.所述电机轴套管12与阶梯孔的下部台阶孔3之间通过止转外套管11连接在一起,所述止转外套管11的外壁与电机轴套管12、阶梯孔的下部台阶孔3的孔壁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结构(优选正六边形)插装在一起。
38.所述止转外套管11与电机轴套管12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旋装或固结为一体。
39.如图3、4、5、6所示,所述炉灶本体为燃气灶具、电磁炉或任意其它适用的加热炉具中的任意一种;且炉灶本体的中心具有垂向炉灶体中心的贯通管或孔34。
40.炉灶本体设置在炒菜机动力台架32上方,驱动电机15安装在炒菜机动力台架32内;且炒菜机动力台架32、炉灶本体与配套锅具三者间能够方便的进行分散组合。
41.所述传动内套管10与驱动电机轴14、回转轴6通过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结构(优选正六边形)插装在一起。
42.传动内套管10与驱动电机轴14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旋装或固结为一体。
43.进一步说,本实用新型的在上述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可分为两种:
44.一种是一体式:炒菜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电源等加装在炉灶体上,与炉灶体固为一体,自动炒菜时,炉灶能同时提供热源和动力。
45.另一种是分体组合式:炒菜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电源安装在专用台架上,炉灶落放在台架上,电机动力通过传动件穿过炉灶体,驱动放置在炉灶上的炒菜锅具内的转轴拨片转动,翻炒食材,其炉灶提供热源,台架提供动力。
46.锅体1底部中心设置由加工有阶梯孔的突台构成的回转轴座4,回转轴下端底面不突出锅体底面,不影响锅的平放。
47.对于专门用于自动炒菜的炉、灶,驱动电机轴14与传动内套管10,电机轴套管12与止转外套管11均可以固结为一体,不需要插拔。
48.对于一体式炒菜机,通过电机轴套管12,用一至两个螺纹孔就可以快速完成驱动电机15在炉灶体上的定位安装,改变电机轴套管12的长度,可调整驱动电机15和炉灶本体间的距离而不受灶体的限制,有利于改善驱动电机15工作温度,提高其使用性能;电机轴套管又能使炉、灶台面与炉、灶内腔隔离开,外部的油、水杂物不会落入炉、灶内腔,而使其保持卫生洁净。驱动电机优选低压直流减速电机。
49.更具体说,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受力特点如下:
50.具有自动炒菜功能的电磁炉、燃气灶具,其炉、灶体的炉灶本体中心须形成具有上、下贯通炉、灶体的管孔,电机动力穿过管孔驱动炒菜锅拨片旋转,同时驱动电机轴外的套管阻止炒菜锅体的转动。
51.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的方案中,驱动电机轴14的轴心位于炉灶加热区的垂向中心位置,电机轴套管12与驱动电机轴14同心,套装在驱动电机轴14上,下部与驱动电机连接固
定在一起,电机轴套管外壁设有安装面13与炉灶体安装结合在一起,这样驱动电机就通过电机轴套管固定在炉灶体上。
52.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组合式的方案中,电机轴套管与驱动电机轴同心,下部与驱动电机连接固定在一起,并一同固定在台架上,台架上的炉灶只承受锅体和锅内食材的重力,不受驱动电机动力扭矩影响。
53.两种方案其动力传递路线均为:驱动电机轴14

传动内套管10

炒菜锅(回转轴6

拨片2

翻炒食材

炒菜锅体1

炒菜锅底部中心凹槽(下部台阶孔)3)

止转外套管12

电机轴套管12

驱动电机15。两种方案,炉、灶体各部件均不参与驱动电机轴扭力的传递,使传动过程最为简洁。
54.如果没有止转外套管11的存在,当锅底与炉灶支撑面板或锅支架的摩擦力矩小于拨片推动食材的力矩(此时电机的扭矩)时,锅体会随拨片一起发生转动,使炒菜无法进行,因为有止转外套管11的存在,其上端插入炒菜锅底部中心凹槽并与之配合,阻止了炒菜锅体1的转动,将拨片2推动食材的力矩(电机的扭矩)经炒菜锅底部中心凹槽(下部台阶孔)3、止转外套管11、电机轴套管12传递到驱动电机15上,实现驱动电机15受力的力矩平衡。
5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炒菜机使用的操作过程如下:
56.将传动内套管10套装在驱动电机轴14上,止转外套管11下端套插在电机轴套管12上,将炒菜锅体1落放在炉灶支撑面板或锅支架的加热位置,此时,止转外套管上端插入炒菜锅底部中心凹槽(阶梯孔的下部台阶孔)3,同时传动内套管10上端套在回转轴6下端头上;
57.炉灶加热,手动调节调速旋钮或程序自动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扭力,驱动电机轴14旋转扭矩通过传动内套管10带动炒菜锅回转轴6转动,再带动拨片2转动,推动锅内食材翻炒;炉灶可以设定定时、声光提示,或程序控制,翻炒时间到,自动停止加热,轻抬锅把,使炒菜锅与内外传动止转套管脱离,将食材移出,炒菜锅也易于清洗。
5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组合式炒菜机使用的操作过程如下:
59.把炉灶放置在炒菜机动力台架上,炉灶体中心贯通管孔34的中心对准台架上电机轴套管12的中心,将合适长度的传动内套管10、止转外套管11,从炉灶体中心贯通管孔34的上方,分别插放在驱动电机轴14、电机轴套管12上,将炒菜锅体1落放在炉灶支撑面板或锅支架的加热位置,此时,止转外套管11上端插入炒菜锅底部中心凹槽3,同时传动内套管10上端套在回转轴6下端头上;
60.炉灶加热炒,手动调节炒菜机动力台架上的调速旋钮或设置程序自动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扭力,驱动电机轴14旋转扭矩通过传动内套管10带动炒菜锅回转轴6转动,再转动带动拨片2转动,推动锅内食材翻炒;炒菜结束,锅具、炉灶和台架三者组合可随意散开。
61.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在电磁炉上的应用:
62.如图3所示,电磁炉16的面板17加热区域中心开有孔眼,面板中心孔眼嵌铆有螺纹环座20,分隔防水筒22从电磁炉底面21向上穿过电磁炉线圈盘18的中心孔,抵近面板17下平面,套卡在螺纹环座20下突部分的外侧,与两者之间加有耐高温硅胶垫19,分隔防水筒22的下平面与电磁炉底面21连接固定,分隔防水筒22的下平面还设有落水孔23,以及安装电机轴套管12的螺纹孔座13;将驱动电机15与电机轴套管12固定,电机轴套管12外壁有上、下两段螺纹,将电机轴套管12下段螺纹拧装在分隔防水筒22的下平面螺纹孔座13上,此时电
机轴套管12的上段螺纹拧入电磁炉面板中心的螺纹环座20内,并止于面板的上平面;再将传动内套管10,止转外套管11插放到位,落放上炒菜锅体1,此状态电磁炉处于炒菜待机状态;驱动电机15的驱动电源和控制电路增设于电磁炉腔内,接通电磁炉工作电源,设置加热功率、温度、加热时间、驱动电机转速控制等,就可以定时自动完成炒菜工作。
63.炒菜结束,移走炒菜锅,拔取出传动内套管10,止转外套管11,电磁炉的面板17恢复为平面,不影响放置任何加热厨具,也不影响电磁炉原有的任何功能。
64.分隔防水筒22和电机轴套管12可以起到双重防护,阻止水汽等进入炉体内的电子元件区域。
65.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在燃气灶上的应用:
66.如图4所示燃气灶的炉头27本体中心开有孔眼,并加工为螺纹孔座13;驱动电机15与电机轴套管12连接固定,电机轴套管12的上端加工有安装螺纹,将电机轴套管12上端螺纹拧装在炉头本体中心的螺纹孔座13内,此时驱动电机15位于燃气灶体底面之下,通过电机轴套管12,吊挂固定在炉头27本体中心的下方;插放上传动内套管10,止转外套管11,内传动、外止转套管,同心向上穿过燃气灶内火盖25,外火盖24迸发出的炽热焰火,与落放在燃气灶锅支架26上的炒菜锅体1联接,带动炒菜锅内拨片的旋转翻炒和阻止锅体的转动;增设驱动电机调速旋钮于燃气灶台面,结合燃气灶具有的定时燃烧、火焰大小调节功能,实现燃气灶的自动炒菜。炒菜结束,移走炒菜锅,夹取出传动内套管10、止转外套管11,燃气灶锅支架上放置任何加热厨具不受影响,也不影响燃气灶原有的任何功能,当然,不愿取出传动内套管10、止转外套管11,只需使燃气灶锅支架的高度可调,适当增加高度,一样不影响放置任何加热厨具。
67.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传动方法制成的炒菜机动力及控制台盒,炒菜机动力台架和炉灶与锅具组合成的炒菜机:
68.如图5、6所示,采用本炒菜机动力传动方法,可以制成炒菜机动力及控制台盒28,台盒内设有电源29,电机调速控制元器件30,外设电机调速控制旋钮31,可快速旋拧、插卡、叠放组合在安装面相匹配炉、灶下,配套专用锅具,使炉灶具有自动翻炒功能,用过后可随时拆解,便于携带,适用于小巧、便携炉灶,如卡式炉等。
69.也可以将炒菜机动力及控制台盒28,安装固定在一个架子上,组成炒菜机动力台架32;炒菜机动力台架32放置在厨台面35上,炒菜机动力及控制台盒28固定在台架平面33下方,台架平面有开孔,露出驱动电机轴和电机轴套管12;燃气灶炉头或电磁炉面板的中心设有上、下贯穿炉灶体且可以隔离水、汽的炉灶体中心贯通管孔34,将燃气灶或电磁炉落放在炒菜机动力台架平面33上,此时电机轴套管12中心对准炉灶体中心贯通管孔34的中心,安装合适长度的传动内套管10、止转外套管11,使用配套锅具,就具有了自动炒菜功能;此种情况,炉、灶体上不需要设有电机轴套管的安装座,仅需要有炉灶体中心贯通管孔;将炉灶从炒菜机动力台架上取下,则是中心有贯通孔的普通炉灶,放上去则可以组合成炒菜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