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内灯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3-05 04:45: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内灯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重视商用车驾驶员的使用感受,而商用车作为现代社会的生产资料,是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运输工具,因此提高商用车驾乘体验,符合新一代驾驶员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商用车具体指的是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作为生产资料其市场从本质上区别于乘用车市场。商用车包含了所有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等五类;不过,商用车的概念主要是从其自身用途不同来定义的,一般习惯把商用车划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但是,不管是客车类还是货车类,其驾驶室内的灯光系统均主要用于满足乘客的日常照明需求,且在驾驶室内照明光源一般包括顶灯、前阅读灯、下卧铺阅读灯、上卧铺阅读灯等,以及在特殊场景下使用的杂物盒灯、工具箱灯、门灯、前面罩维修灯等。
3.在相关技术中,对驾驶室内灯的控制方式比较简单,主要依靠用户操作物理按键实现室内灯亮灭的机械控制;比如,目前主流商用车驾驶室的灯光控制类似家用廊灯电路设计,即采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与灯源串联,组成回路控制回路,控制开关主要在仪表台、卧铺休息区,用于满足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乘客在卧铺休息区对驾驶室室内顶灯的控制,由此可见,其只能满足用户单一场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内灯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物理按键实现室内灯的机械控制而导致的使用场景单一的问题。
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内灯光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获取驾驶员身份信息;
7.根据所述驾驶员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确定出灯光控制策略,所述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包括灯光位置、灯光亮度和灯光色调;
8.基于所述灯光控制策略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获取驾驶员身份信息,包括:
10.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获取驾驶员人脸信息;
11.根据所述驾驶员人脸信息从人脸数据库中确定出驾驶员身份信息,所述人脸数据库包括驾驶员身份信息与驾驶员人脸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根据所述驾驶员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确定灯光控制策略的之前,还包括:
13.基于光照传感器或阳光雨量传感器采集室外光照强度信息;
14.根据所述室外光照强度信息检测当前环境为白天还是夜间;
15.若当前环境为白天,则所述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为白天模式下的灯光位置、灯光亮度和灯光色调;
16.若当前环境为夜间,则所述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为夜间模式下的灯光位置、灯光亮度和灯光色调。
1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若当前环境为夜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18.获取门碰开关信号;
19.根据所述门碰开关信号检测车门处于关闭状态还是打开状态;
20.当所述车门处于打开状态,则开启踏步灯和/或前阅读灯。
2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22.获取驾驶员根据预设句式输出的实时语音灯光控制信息;
23.根据所述实时语音灯光控制信息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
2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25.获取驾驶员根据预设手势或预设手部动作输出的实时手信息;
26.根据所述实时手信息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
2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所述灯光控制策略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包括:
28.基于所述灯光控制策略控制驾驶室内照明灯和/或氛围灯的状态。
29.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内灯光控制装置,包括:
30.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驾驶员身份信息;
31.确定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驾驶员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确定出灯光控制策略,所述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包括灯光位置、灯光亮度和灯光色调;
32.控制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灯光控制策略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
33.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内灯光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的车内灯光控制方法。
34.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的车内灯光控制方法。
3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不仅可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灯光需求,且可增加驾驶员的驾驶乐趣。
3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内灯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驾驶员身份信息;根据所述驾驶员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确定出灯光控制策略,所述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包括灯光位置、灯光亮度和灯光色调;基于所述灯光控制策略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本技术通过根据驾驶员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确定出的灯光控制策略来自主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且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包含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灯光的状态,使得灯光控制策略也是对应的进行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灯光状态的控制,不仅满足了不同使用场景的灯光需求,且增加了驾驶员的驾驶乐趣。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内灯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内灯光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4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内灯光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内灯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物理按键实现室内灯的机械控制而导致的使用场景单一的问题。
4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内灯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45.步骤s10:获取驾驶员身份信息;
46.示范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驾驶员身份信息可以通过驾驶员人为的在仪表板上进行录入,或者也可通过手机、平板等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信息录入并通过wifi(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移动数据(比如3g、4g或5g等)等传输至车载t-box(telematicsbox,远程信息处理器),车载t-box再通过b-can(车身can网络)传输至bcm(bodycontrolmodule,车身控制模块),使得bcm可以根据驾驶员身份信息对车内灯光作出进一步的控制策略决策。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驾驶员身份信息的获取可以人为输入,也可以智能获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设定,在此不作限定。
47.步骤s20:根据所述驾驶员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确定出灯光控制策略,所述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包括灯光位置、灯光亮度和灯光色调;
48.示范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驾驶员可以预先通过仪表板或者智能移动终端将自己对于车内灯光控制喜好进行设置并保存;比如,针对白天和夜间设置不同模式的灯光喜好,白天模式下和夜间模式下均可进行灯光位置、灯光亮度以及灯光色调的设置。其中,灯光位置包括仪表板顶灯、前阅读灯、上卧铺阅读灯、下卧铺阅读灯等,灯光亮度可以是等级设置,也可以是具体亮度值设置,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设定,在此不作限定,以等级设置为例:灯光亮度包括一级至五级,一级为非常亮,二级为较亮,三级为亮,四级为较暗,五级为暗;灯光色调包括冷色调和暖色调,当然还可以进一步对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具体颜色进行进一步的细分,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例如白天模式下的车内灯光控制喜好信息为:灯光位置为仪表板顶灯、灯光亮度为四级亮度、灯光色调为冷色调;而夜晚模式下的车内灯光控制喜好信息为:灯光位置为上卧铺阅读灯、灯光亮度为二级亮度、灯光色调为暖色调。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喜好的设置仅是实施例的呈现,还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具体设定,比如可以对呼吸灯的律动进行喜好设定。
49.此外,车内灯光控制喜好不仅仅可以通过驾驶员进行预设,也可通过整车控制器
进行预判确定;比如,通过车载感知器件识别车辆周边环境,根据车辆周边环境采集驾驶员的灯光控制动作,进而实时预判驾驶员场景需求,进而再根据驾驶员场景需求确定灯光控制喜好。以白天车辆进入隧道为例:当车载感知器件检测到车辆从亮度较亮的隧道外进入到亮度较暗的隧道内时,整车控制器检测车内各个灯对应的开关的状态;假设此时驾驶员打开了仪表板顶灯,那么整车控制器就会检测到仪表板顶灯的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于是,整车控制器可以进行以下预判:当车辆处于从亮度较亮的隧道外进入到亮度较暗的隧道内的场景时,该驾驶员有打开仪表板顶灯的需求。由此可见,整车控制器可根据该场景需求自主预判设定该驾驶员的灯光控制喜好。因此,可以通过车载感知器件识别车辆周边环境,当车辆周边环境在达到用户预设或车辆标定的相关场景的边界时,即可触发该场景下的室内灯光控制。
50.不同的驾驶员可以设置不同的车内灯光控制喜好,且不同的车内灯光控制喜好会生成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为驾驶员设置身份id(identitydocument,身份标识号)以及为其车内灯光控制喜好设置编号,使得驾驶员身份id与车内灯光控制喜好的编号之间具有映射关系,同时为车内灯光控制喜好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设置策略id(该策略id可以为随机生成的一组数,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设定),使得车内灯光控制喜好的编号与车内灯光控制策略的策略id之间具有映射关系,以使得bcm在获取到驾驶员身份信息后,可根据驾驶员身份id找到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喜好的编号,然后再根据车内灯光控制喜好的编号找到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的策略id,最后根据策略id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进行灯光控制即可。
51.步骤s30:基于所述灯光控制策略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
52.具体的,所述基于所述灯光控制策略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包括:基于所述灯光控制策略控制驾驶室内照明灯和/或氛围灯的状态。
53.示范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假设驾驶员身份id为01x(其中,“01”代表驾驶员姓名,“x”代表驾驶员性别为女性),其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喜好的编号为3,编号为3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喜好信息包括夜晚模式下的灯光位置为前阅读灯、灯光亮度为三级亮度、灯光色调为冷色调,编号为3的车内灯光控制喜好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的策略id为012967,策略id为012967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包括打开上卧铺阅读灯,将灯光亮度调节至二级亮度,灯光色调调节至暖色调。因此,bcm就可以根据该车内灯光控制策略进行驾驶室内灯的状态的控制。其中,驾驶室内的灯可以为照明灯,也可以为氛围灯,或者既可以有照明灯,也可以有氛围灯,即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54.本技术通过根据驾驶员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确定出的灯光控制策略来自主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且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包含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灯光的状态,使得灯光控制策略也是对应的进行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灯光状态的控制,不仅满足了不同使用场景的灯光需求,且增加了驾驶员的驾驶乐趣。
55.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获取驾驶员身份信息,包括:
56.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获取驾驶员人脸信息;
57.根据所述驾驶员人脸信息从人脸数据库中确定出驾驶员身份信息,所述人脸数据库包括驾驶员身份信息与驾驶员人脸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58.示范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商用车已配备的智能座舱或dms
(drivermonitorsystem,驾驶员监测系统)中的人脸识别功能,对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进而获取驾驶员身份信息,也可以在bcm内进行人脸识别功能的嵌入,具体人脸识别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来获取驾驶员身份信息更为方便和快捷,无需进行繁琐的信息录入,可进一步提高用户的用车体验。
59.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驾驶员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确定灯光控制策略的之前,还包括:
60.基于光照传感器或阳光雨量传感器采集室外光照强度信息;
61.根据所述室外光照强度信息检测当前环境为白天还是夜间;
62.若当前环境为白天,则所述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为白天模式下的灯光位置、灯光亮度和灯光色调;
63.若当前环境为夜间,则所述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为夜间模式下的灯光位置、灯光亮度和灯光色调。
64.示范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车上自动大灯自带的光照传感器或者雨刮功能自带的阳光雨量传感器进行光照强度的采集,bcm可通过子网获取该光照强度信息,并根据该光照强度信息判定当前环境为夜间还是白天,然后再进一步判断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比如当前环境为白天,那么bcm就可以确定车内灯光控制喜好信息为白天模式,且灯光位置为仪表板顶灯、灯光亮度为四级亮度、灯光色调为冷色调,然后根据该车内灯光控制喜好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开启仪表板顶灯,并将仪表板顶灯的亮度调节至四级亮度,灯光色调调节至冷色调。
65.此外,还可以设置根据光照强度自动点亮车内操作器件及指示器件背光灯,也可进一步拓展至监测配电非off档或车速、转速来识别车辆状态,进而控制夜间停车休息场景自动开启车内灯光且进行车内灯光明暗度调节等。
66.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若当前环境为夜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67.获取门碰开关信号;
68.根据所述门碰开关信号检测车门处于关闭状态还是打开状态;
69.当所述车门处于打开状态,则开启踏步灯和/或前阅读灯。
70.示范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前车内对于踏步灯的控制方式为检测到门碰开关信号处于自由状态,说明车门处于打开状态,即开启踏步灯,由此可见,只要车门打开,踏步灯就会被开启;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只有处于夜间或亮度较暗的情况下,才会需要踏步灯辅助照明,而处于白天状态时,车内亮度足以照亮驾驶员进行安全上下车,此时无需踏步灯辅助照亮车门处,以致白天开启踏步灯只会进一步产生额外的耗能。
71.因此,本实施例中,只有在光照传感器检测到当前环境为夜间(此处的夜间不仅包含夜晚,还包含白天亮度很低的情况),同时dcm(door controlmodule,车门控制模块)检测到门碰开关信号处于自由状态时,即车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才会开启踏步灯和/或前阅读灯来辅助照亮车门处,进而为驾驶员安全上下车提供辅助照明,且可有效避免由于踏步灯引起的额外耗能问题的出现。
72.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73.获取驾驶员根据预设句式输出的实时语音灯光控制信息;
74.根据所述实时语音灯光控制信息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
75.示范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了可以根据驾驶员身份信息来确定车内灯光控制策略,进而实现车内灯光的控制之外,还可以通过语音进行车内灯光的控制;比如bcm中存储有预设的语音灯光控制策略,例如预设语音内容为开启上卧铺阅读灯,则其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为将上卧铺阅读灯开启;再比如预设语音内容为开启下卧铺阅读灯、下卧铺阅读灯二级亮度、下卧铺阅读灯暖色调,则其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为将下卧铺阅读灯开启,并将下卧铺阅读灯的灯光亮度调节至二级亮度,下卧铺阅读灯的灯光色调调节至暖色调。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预设语音内容及其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的设置仅是实施例的呈现,还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具体设定,在此不作限定。
76.由此可见,驾驶员可以根据预设的句式进行实时语音灯光控制信息的输出,具体的,可以通过智能座舱内的智能语音功能进行驾驶员语音的录入和识别,当然也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语音输出,在此不作限定;以智能座舱内的智能语音功能进行驾驶员语音的录入和识别为例:假设驾驶员输出的实时语音灯光控制信息为开启下卧铺阅读灯、下卧铺阅读灯二级亮度、下卧铺阅读灯暖色调,通过智能座舱识别到该语音信息后,就会通过b-can传输至bcm,bcm就会根据该语音信息找到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即将下卧铺阅读灯开启,并将下卧铺阅读灯的灯光亮度调节至二级亮度,下卧铺阅读灯的灯光色调调节至暖色调,最后bcm就会根据该车内灯光控制策略进行驾驶室内灯光的控制,进而有效提升驾驶员的驾驶乐趣。此外,用户在高速行车过程中,使用智能语音进行车内灯光控制可避免因操作物理按键分神而引发的行车风险。
77.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78.获取驾驶员根据预设手势或预设手部动作输出的实时手信息;
79.根据所述实时手信息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
80.示范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预设的手势或手部动作进行车内灯光的控制,比如bcm中存储有预设手势和预设手部动作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例如预设手势为伸出一根手指,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为打开仪表板顶灯,预设手势为伸出两根手指,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为打开上卧铺阅读灯,预设手部动作为从左向右滑,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是降低灯光亮度;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预设手势、手部动作及其对应的车内灯光控制策略的设置仅是实施例的呈现,还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具体设定,在此不作限定。因此,可以通过智能座舱的手势识别功能对驾驶员实时输出的手信息进行识别和确定,并将实时手信息通过b-can发送至bcm,bcm即可根据实时手信息确定出车内灯光控制策略,并根据该车内灯光控制策略进行驾驶室内灯光的控制,进而有效提升驾驶员的驾驶乐趣。
8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内灯光控制装置,包括:
82.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驾驶员身份信息;
83.确定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驾驶员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确定出灯光控制策略,所述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包括灯光位置、灯光亮度和灯光色调;
84.控制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灯光控制策略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
85.本技术通过根据驾驶员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确定出的灯光控制策略来自主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且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包含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灯光的状态,使得灯光控制策略也是对应的进行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灯光状态的控制,不仅满
足了不同使用场景的灯光需求,且增加了驾驶员的驾驶乐趣。
86.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87.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获取驾驶员人脸信息;
88.根据所述驾驶员人脸信息从人脸数据库中确定出驾驶员身份信息,所述人脸数据库包括驾驶员身份信息与驾驶员人脸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89.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90.基于光照传感器或阳光雨量传感器采集室外光照强度信息;
91.根据所述室外光照强度信息检测当前环境为白天还是夜间;
92.若当前环境为白天,则所述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为白天模式下的灯光位置、灯光亮度和灯光色调;
93.若当前环境为夜间,则所述预设的灯光控制喜好信息为夜间模式下的灯光位置、灯光亮度和灯光色调。
94.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若当前环境为夜间,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95.获取门碰开关信号;
96.根据所述门碰开关信号检测车门处于关闭状态还是打开状态;
97.当所述车门处于打开状态,则开启踏步灯和/或前阅读灯。
98.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99.获取驾驶员根据预设句式输出的实时语音灯光控制信息;
100.根据所述实时语音灯光控制信息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
101.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102.获取驾驶员根据预设手势或预设手部动作输出的实时手信息;
103.根据所述实时手信息控制驾驶室内灯的状态。
104.更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105.基于所述灯光控制策略控制驾驶室内照明灯和/或氛围灯的状态。
106.以下结合图2和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车内灯光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和说明。
107.本实施例立足于商用车电子电气架构特点,以ipo(input processingoutput,输入数据

处理数据

输出结果)模型进行车内灯控制架构的设计,基于用户对车内灯光使用不同场景需求,拓展用户使用场景,提升驾驶室员驾驶乐趣。具体的,可将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集成至bcm中,并保留传统车内按键开关,其具体定义可以为:k1-仪表板顶灯控制开关,k2-仪表板室内灯光明暗度调节( ),k3-仪表板室内灯光明暗度调节(-),k5-上卧铺阅读灯控制开关,k6-卧铺区顶灯控制开关,k7-下卧铺阅读灯控制开关,k8-前阅读灯控制开关;且传统车内按键开关以及车内照明灯均与bcm进行硬线连接,而dcm、光照传感器、智能座舱(智能座舱包括智能语音功能、手势识别功能和人脸识别功能等)以及室内氛围灯均与bcm进行总线连接。
108.本实施例中通过dcm监测门碰开关状态,通过智能座舱实现驾驶员的语音识别、手势识别以及人脸识别,以及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控制信号的远程传输;其中,当dcm监测到门碰开关信号时,会将门碰开关信号广播至b-can,而智能座舱也会将语音识别结果、手势识别结果以及人脸识别结果广播至b_can,移动终端的控制信号既可以基于蓝牙传输技术通
过智能座舱传输至b-can,也可以基于wifi、移动数据等方式通过t-box传输至b-can,然后再由b-can将上述相关信息传输至bcm中,而光照传感器则通过子网将采集到的光照强度传输至bcm,即门碰开关信号、总线开关信号、语音识别信号、手势识别信号、人脸识别信号以及光照强度信号作为输入数据;然后基于总线通讯技术、以bcm作为控制模块识别有效信息,实现车内灯光不同场景的控制,即将车内照明灯、车内氛围灯等作为输出结果。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以ipo为模型实现车内灯光控制的总线架构,进而完成整车灯光控制的场景优化,且对整车物理层的改动较小。
109.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车内灯光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110.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灯光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4所示的车内灯光控制设备上运行。
11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内灯光控制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存储器、处理器和网络接口,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的车内灯光控制方法的全部步骤或部分步骤。
112.其中,网络接口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发送分配的任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113.处理器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是计算机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的各个部分。
114.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计算机装置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视频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视频数据、图像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11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车内灯光控制方法的全部步骤或部分步骤。
116.本技术实施例实现前述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
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117.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服务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1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19.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120.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12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