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侧导向轨道运行车辆的牵引救援车及其导向前进方法与流程

2022-03-05 03:05: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侧导向轨道运行车辆的牵引救援车及其导向前进方法,属于一种轨道机车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2.轨道交通设备目前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中,很多城市都开通了地铁,将城市的公共交通覆盖范围扩大。目前国内常见的轨道交通设施为规范化的标准米轨铁路,而磁悬浮列车采用特殊的专用轨道。无论哪种轨道标准,在轨道交通的铺设及后期维护中,都需要专用的牵引车,以用于设备的输送和后期的维护。
3.在一些特殊的轨道环境中,比如具有下凹结构的轨道运行环境中,由于内凹轨道两侧存在结构,常规的牵引救援设备不能顺利的按照原有的轨道路径顺利的转向,这时需要能够导向的牵引车,以实现顺利的前进。市场中没有相关专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侧导向轨道运行车辆的牵引救援车及其导向前进方法,实现在内凹槽状道路环境中牵引车辆运行转向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下凹轨道槽运行车辆的低速牵引救援车,下凹轨道槽为凹槽状结构,凹槽状的轨道底部设置一对支撑轨,凹槽状的轨道两侧面设有导向轨,包括牵引车体,牵引车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机构,牵引车体的两侧的导向机构对称布置,牵引车体的后部设置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将牵引车体与待牵引的磁悬浮列车相连,牵引车体在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轨道中,导向机构与磁悬浮列车轨道中的两侧导向轨接触实现牵引车体的运行导向。
6.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机构在牵引车体的每一侧分别设置两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的末端设有导向轮,导向轮以滚动方式在导向轨上运动。
7.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转动部、导向转动液压驱动缸,转动部的底部铰接于所述的牵引车体,导向转动液压驱动缸的缸体端部铰接于牵引车体,导向转动液压驱动缸的的伸出杆端部铰接于转动部的中部位置。
8.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牵引车体的同侧的两导向机构中的一个转动部铰接端在后,末端的导向轮在前,另一导向机构中的转动部铰接端在前,末端的导向轮在后。
9.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牵引车体的两侧留出导向机构放置腔用于导向结构的存放,牵引车体两侧的导向机构放置腔对称布置,前部的两导向机构之间为驾驶室,后部的两导向机构之间为载货平台,载货平台与驾驶室之间为液压泵站,液压泵站的两侧设有电控装置。
10.作为优选,所述牵引车体的底部设有两对驱动轮,每队驱动轮在轮轴中部与驱动电机相连,其中牵引车体前部的两驱动轮具有转动功能。
11.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导向轮为尼龙材质。
12.根据所述的用于下凹轨道槽运行车辆的低速牵引救援车的牵引救援导向前进方法,工作步骤为,1)牵引救援车与待牵引的车辆通过牵引装置相连,牵引救援车的动力系统带动驱动轮组在支撑轨上移动,牵引救援车两侧的导向机构伸出,轨道的两侧设有竖向的导向轨;2)当遇到转弯位置时,支撑轨发生轨道弯曲,导向轨同时随支撑轨发生弯曲变化,牵引救援车移动时,导向机构两侧的导向轮与导向轨发生接触;3)牵引救援车继续前进,导向轮与导向轨发生摩擦,导向轮转动,同时导向轨给予导向轮反作用力,导向机构收到挤压,导向机构及牵引救援车收到作用力,牵引救援车随导向轨发生转向,实现弯曲位置的牵引救援车随导向轨转向。
13.根据用于下凹轨道槽运行车辆的低速牵引救援车的牵引救援导向前进方法,牵引救援车的行进过程中,驱动轮始终处于支撑轨上,导向轮始终与导向轨间接触。
1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产品能够在下凹槽状的道路环境中中运行,通过牵引车体两侧的导向轮来适应了下凹结构两侧限制结构,以实现牵引车的在下凹槽道路中的转弯顺利运行,实现行进中大导向。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侧面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导向结构伸出时的俯视图一,图3是本发明的导向结构未伸出时的俯视图二,图4是本发明的牵引车图的驱动机构图,图5是本发明在下凹轨道槽中的结构图,图6是本发明在下凹轨道槽截面图,附图标记:1、牵引车体,2、导向机构,201、导向轮,202、转动部,203、导向转动液压驱动缸,3、导向机构放置腔,4、驾驶室,5、载货平台,6、液压泵站,7、电控装置,8、驱动轮,9、驱动电机,10、牵引装置,11、下凹轨道槽,12、支撑轨,13、导向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是一种用于下凹轨道槽运行车辆的低速牵引救援车,下凹轨道槽为凹槽状结构,凹槽状的轨道底部设置一对支撑轨,凹槽状的轨道两侧面设有导向轨,如图6所示为下凹轨道槽结构。下凹轨道槽结构的导向轨为铺设的橡胶层材料。
17.本发明牵引救援车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牵引车体1,牵引车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机构2,牵引车体1的两侧的导向机构2对称布置,牵引车体1的后部设置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将牵引车体1与待牵引的车辆相连,牵引车体1在凹槽状的运行轨道中,导向机构2与下凹轨道槽的两侧导向轨接触实现牵引车体1的运行导向。
18.导向机构2在牵引车体上导向时伸出,不导向时缩回,因而需要在牵引车体1的两侧留出导向机构放置腔,以用于导向结构的存放。如图5所示,在牵引车体两侧设置导向机
构放置腔。由于牵引车体1两侧的分别设置导向机构2,考虑到车体两侧的重心布置,因而导向机构放置腔对称布置。
19.牵引车体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前部的两导向机构2之间为驾驶室4,后部的两导向机构2之间为载货平台5,载货平台5与驾驶室4之间为液压泵站6,液压泵站6的两侧设有电控装置7,牵引车体1的后部设牵引装置10,牵引装置10与待牵引的车辆相连接。
20.导向机构2如图2中所示,包括转动部202、导向转动液压驱动缸203,转动部202的底部铰接于所述的牵引车体1,导向转动液压驱动缸203的缸体端部铰接于牵引车体1,导向转动液压驱动缸203的的伸出杆端部铰接于转动部202的中部位置。导向机构2的末端设有导向轮201,导向轮201以滚动方式在导向轨上运动。导向轮201选用具有弹性可形变的尼龙材质,耐磨性好。
21.导向转动液压驱动缸203与牵引车体上的液压泵站6通过管路相连,液压泵站6为导向转动液压驱动缸203的伸出与缩回提供液压动力。
22.导向机构2在牵引车体1上的摆动幅度为从导向机构放置腔到牵引车体1外部的导向轨位置。导向机构2伸出时,导向转动液压驱动缸203的伸出杆伸出,将转动部的中部推出导向机构放置腔,转动部前端的导向轨随之发生移动,并呈弧形运动至与下凹轨道槽的导向轨间接触。导向轮没有设专门的驱动旋转结构,牵引车体1在前进时,导向轮与导向轨间接触,发生摩擦,导向轮随之转动。
23.当遇到转弯位置时,导向轨发生弯曲变化,牵引车体1移动时,带动导向轮向导向轨趋势移动,导向轨的材料形变,并给与导向轮力反馈,当导向轨形变至极限位置,导向轨受力向牵引车体1方向移动,导向轮带动转动部挤压导向转动液压驱动缸203,导向转动液压驱动缸203内液压油受压,给与牵引车体侧向力,牵引车体随导向轨弯曲方向转弯,实现弯曲位置的牵引车体转向。
24.导向机构2在牵引车体1的每一侧分别设置两导向机构2,牵引车体1的同侧的两导向机构2中的一个转动部202铰接端在后,末端的导向轮201在前,另一导向机构2中的转动部202铰接端在前,末端的导向轮201在后。
25.牵引车体1的底部设有两对驱动轮8,每对驱动轮8在轮轴中部与驱动电机9相连,两对驱动轮分别设置一组驱动电机。其中牵引车体1前部的两驱动轮8具有转动功能。牵引车体1通过底盘的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车体内的动力电池供电。
26.对本发明的低速牵引救援车的具体牵引救援导向前进步骤进行说明:具体的工作步骤为,1)牵引救援车与待牵引的车辆通过牵引装置相连,牵引救援车的动力系统带动驱动轮组在支撑轨上移动,牵引救援车两侧的导向机构伸出,轨道的两侧设有竖向的导向轨;2)当遇到转弯位置时,支撑轨发生轨道弯曲,导向轨同时随支撑轨发生弯曲变化,牵引救援车移动时,导向机构两侧的导向轮与导向轨发生接触;3)牵引救援车继续前进,导向轮与导向轨发生摩擦,导向轮转动,同时导向轨给予导向轮反作用力,导向机构收到挤压,导向机构及牵引救援车收到作用力,牵引救援车随导向轨发生转向,实现弯曲位置的牵引救援车随导向轨转向。
27.牵引救援车的行进过程中,驱动轮始终处于支撑轨上,导向轮始终与导向轨间接触。
28.本装置能够在下凹结构的轨道及通道环境中运行,通过牵引车体两侧的导向轮来适应下凹结构两侧限制结构,以实现牵引车的顺利运行。适合于带有弯道及较窄轨道内的行驶及牵引。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