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转角连接件和折叠躺椅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13:36: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角连接件。


背景技术:

2.目前,两个杆件在其端处转动连接时,往往通过一个转角连接件连接,以实现一个杆件相对于另一个杆件在连接处转动。如躺椅的坐板和小腿板之间的连接,小腿板用于放置小腿,与坐板翻转连接,其中坐板由两个坐板支杆和两个坐板支杆之间的条形板构成,小腿板由两个小腿板支杆和两个小腿板支杆之间的条形板构成。小腿板支杆和坐板支杆之间即通过转角连接件构成。
3.现有的转角连接件为一个铁片。铁片一端转动小腿板支杆,铁片另一端固定连接坐板支杆,小腿板支杆相对于铁片转动,即实现相对于坐板支杆转动。在长时间使用时,由于铁片连接在小腿板支杆和坐板支杆的一侧,多次晃动后容易造成铁片的损坏或者铁片与小腿板支杆和坐板支杆之间连接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角连接件,连接更加稳固,使用寿命更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角连接件,用于转动连接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一端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杆件固定或铰接的第一置物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二端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二杆件铰接的第二置物槽。
7.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置物槽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和与所述第二置物槽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置物槽连通的第三安装孔和与所述第二置物槽连通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销钉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销钉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
8.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为弧形板。
9.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为一体设置。
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躺椅,包括坐板、小腿板、靠背板和椅架,所述坐板的第一侧与所述靠背板铰接,所述坐板的第二侧通过转角连接件与所述小腿板连接,所述转角连接件为以上任一所述的转角连接件;所述靠背板和所述椅架铰接,所述小腿板底面铰接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小腿板的一端与所述靠背板底端铰接。
11.可选地,所述椅架包括前支架、和所述前支架交叉设置的后支架和扶手板,所述扶手板的一端与所述靠背板铰接,所述前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后支架的一端铰接后均抵在所述
扶手板上。
12.可选地,所述扶手板底部设置滑槽,所述滑槽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卡槽,所述前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后支架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滑槽。
1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角连接件,连接板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在一起,第一杆件的一端伸入连接板一侧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并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杆件的一端伸入连接板另一侧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并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铰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位于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两侧,减少在转动中产生的晃动,连接更加稳固,使用寿命更长。
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转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折叠躺椅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折叠躺椅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连接板;4、第一置物槽; 5、第二置物槽;6、靠背板;7、椅架;71、前支架;72、后支架;73、扶手板;8、坐板;9、小腿板;10、连杆;11、滑槽;1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22.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角连接件,如图1所示,用于将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之间在转角连接件处发生相对转动。转角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和连接板3,连接板3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之间,连接板3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的侧边上,连接板3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固定板2的侧边上。这样,分别位于连接板3两侧的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之间形成置物槽。置物槽由第一置物槽4和第二置物槽5组合而成,其中位于连接板3左侧的为第一置物槽4,位于连接板3右侧的为第二置物槽5。
23.安装时将第一杆件的连接端伸入第一置物槽4中,将第一杆件侧壁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板1固定连接,将第一杆件侧壁的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板2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杆件的一端固定夹持在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之间。将第二杆件的连接端伸入第二置物槽4
中,将第二杆件铰接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之间。这样第一杆件的连接端固定夹持在第一固定板1 和第二固定板2之间的第一置物槽4中,第二杆件的连接端夹持在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之间的第二置物槽5中,并能够在第二置物槽5中转动。减少在转动中产生的晃动,连接更加稳固,使用寿命更长。
24.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杆件也可以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铰接。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可以设置为折线形。
25.关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的连接方式,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转角连接件还包括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第一固定板1上开设两个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一置物槽4连通;开设一个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二置物槽5连通。第二固定板2 上开设两个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与第一置物槽4连通并与第一安装孔同轴对齐;开设一个第四安装孔,第四安装孔与第二置物槽5连通并与第二安装孔同轴对齐。
26.在第一杆件的连接端侧壁上开设两个第一通孔,将第一杆件伸入第一置物槽4后,第一杆件上开设的两个第一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孔同轴对齐,取两个第一销钉,将第一销钉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一杆件上开设的第一通孔和第三安装孔中固定,从而将第一杆件的连接端固定夹持在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之间的第一置物槽4中。在第二杆件的连接端侧壁上开设一个第二通孔,将第二杆件伸入第二置物槽5后,第二杆件上开设的第二通孔与第二安装孔同轴对齐,取一个第二销钉,将第二销钉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第二杆件和第四安装孔。
27.设置与第一置物槽4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和与第二置物槽5连通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固定板2上设置与第一置物槽4连通的第三安装孔和与第二置物槽5连通的第四安装孔,第一销钉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一杆件和第三安装孔,第二销钉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第二杆件开设的第二通孔和第四安装孔,使得第二杆件能够绕第二销钉转动,从而将第二杆件的连接端夹持在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之间的第二置物槽5中,并能够在第二置物槽5 中转动。
28.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板 3为弧形板。连接板3向远离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的方向拱起。连接板3从中间向两侧高度依次降低。如此设置,第二杆件的连接端在转动时,防止连接板3造成干涉。
29.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和连接板3为一体设置,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30.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躺椅,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靠背板6、椅架7、坐板8和小腿板9。其中靠背板6由两侧的靠背板支杆和连接在两个靠背板支杆之间的条形板构成,坐板8由两侧的坐板支杆和连接在两个坐板支杆之间的条形板构成,小腿板9由两侧的小腿板支杆和连接在两个小腿板支杆之间的条形板构成。椅架7为小于折叠躺椅中常用的可折叠的椅架结构。将靠背板支杆铰接在椅架7上,使得靠背板支杆能够相对于椅架 7发生转动,用于折叠收纳,将坐板支杆的一端铰接在靠背板支杆上,将坐板支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角连接件连接小腿板支杆,从而可以将坐板8和小腿板9折叠收纳。其中转角连接件为以上描述的转角连接件。在将坐板8和小腿板9折叠收纳时,减少转动中产生的晃动,连接更加稳固,使用寿命更长。
31.值得说明的是,两侧的坐板支杆均为弧形,更加贴合人体。
32.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小腿板9底面的底面上设置铰接座,在铰接座上铰接连杆10,将连杆10 远离小腿板9的一端铰接在靠背板支杆的底端。如此设置,靠背板6向后翻转时,推动连杆10向前移动,连杆10将小腿板9推起。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坐在坐板8上后,向后倚靠靠背板6,使得靠背板6向后翻转,此时连杆10推动小腿板9翻起,一次性完成躺椅的展开,无需额外翻转小腿板9,操作更加方便。
33.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椅架7包括前支架71、后支架72和扶手板73,。前支架71和后支架72交叉设置并在一端铰接在一起,使得前支架71与后支架72之间能够发生转动。前支架71包括两个前支架支杆和连接在两个前支架支杆之间的第一横杆;后支架72包括两个后支架支杆和连接在两个后支架支杆之间的第二横杆。一个前支架支杆与一个后支架支杆在一端铰接,另一个前支架支杆与另一个后支架支杆在一端铰接。靠背板6的靠背板支杆铰接在后支架72的后支架支杆上,扶手板73的一端铰接在靠背板支杆上,其中扶手板73设置两个,分别铰接在两侧的靠背板支杆上。扶手板73底面抵在前支架支杆与后支架支杆的铰接端。如此设置,坐在坐板8上时,手臂可以放置在扶手板73上,减少疲劳感。
34.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扶手板73底部设置滑槽11,在滑槽11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卡槽12,前支架 71的一端与后支架72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即在前支架支杆和后支架支杆上分别开设安装孔,将铰接轴依次穿过前支架支杆上安装孔、滑槽11和后支架支杆上的安装孔。使得前支架支杆和后支架支杆的铰接端可以在滑槽11 中滑动。前支架支杆和后支架支杆的铰接端在滑槽11中的滑动过程中可以卡入卡槽12而抵紧,此时为图2的状态,后支架支杆、扶手板73和靠背板支杆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而固定,从而限制靠背板的后仰角度。当需要调整靠背板的后仰角度时,将前支架支杆和后支架支杆的铰接端从卡槽12中推出,在滑槽11中滑动至另一个卡槽12中,调整至图3的状态,即可改变靠背板的后仰角度。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调整靠背板的后仰角度,达到较为舒适的效果。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9.在本技术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40.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