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10:04: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2.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热风对食物进行烹饪的厨用电器。在烹饪过程中,热风一方面通过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食物,另一方面通过快速空气循环带走食物表面的水分,带给食物以表面酥脆内部松软的炸制口感。
3.现有的空气炸锅通常采用抽屉式炸桶在下而空炸组件在上的布局方式,由空炸组件中的加热管和热风风扇产生向下吹送的热风,对抽屉式炸桶内部的食物进行空炸烹饪。然而,由于空气炸锅内的热风吹送方向是从上向下的,因此食物中与热风直接接触的上表面相较于不易与热风接触的底部之间就容易出现较大的温差,影响食物的烹饪效果和加热效率。尤其当抽屉式炸桶内的食物堆叠过多时,还容易出现上表面几乎焦煳而下部依旧夹生的现象,导致加热效果不良,而且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并且,现有的空气炸锅虽然将炸桶与外壳间隔设置,以期隔绝从炸桶向外壳的热量传递,但是由于热风容易从炸桶内部流动到炸桶与外壳之间,使外壳的温度升高,依旧容易对用户产生烫伤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能够优化食物烹饪腔室内的空气循环,使食物的上表面、底部与侧部都能均匀受热,提高烹饪效果与加热效率,还能够阻止热风向炸桶与外壳之间流动,防止外壳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
6.壳体,其一侧设有开口结构;
7.空炸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上部,并位于所述开口结构的上方;
8.抽屉式炸桶,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被从所述开口结构中推入或拉出;以及
9.炸篮,放置在所述抽屉式炸桶的内部,其侧壁和底壁与所述抽屉式炸桶的内壁间隔设置,并且其上沿高度低于所述抽屉式炸桶的内壁的上沿高度。
10.优选地,所述炸篮的侧壁和/或底壁上设有多个通风孔。
11.优选地,所述空炸组件包括:
12.加热管,设置在所述抽屉式炸桶的上方;
13.热风风扇,设置在所述加热管的上方;以及
14.隔热罩,罩设在所述热风风扇的上方并向下延伸至所述加热管和所述热风风扇的外侧,且其下沿位于所述抽屉式炸篮的上方。
15.优选地,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
16.隔热板,与所述壳体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并分布在所述开口结构的对侧、两个旁侧和底侧,其中位于所述开口结构对侧和旁侧的所述隔热板与所述隔热罩相连接。
17.优选地,所述隔热罩的下沿相对地位于所述抽屉式炸桶的内壁的内侧。
18.优选地,所述隔热罩的下沿相对地位于所述炸篮的侧壁的外侧。
19.优选地,所述隔热罩的下沿与所述抽屉式炸桶的上沿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隔热罩的下沿与所述炸篮的上沿之间的间隙。。
20.优选地,所述热风风扇为中心径向进气四周离心出气的离心式风扇,所述热风风扇的进气侧向下设置,以使空气被从所述热风风扇的下方吸入后再沿径向向外吹送。
21.优选地,所述隔热罩呈阶梯状结构,所述隔热罩在所述热风风扇外侧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隔热罩在所述加热管外侧的横截面积,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
22.出风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开口结构的一侧,并与位于所述热风风扇外侧的所述隔热罩相连通。
23.优选地,所述炸篮还包括立设于所述炸篮内部的分隔板,从而将所述炸篮的内部分隔为两个烹饪区域。
24.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炸篮与抽屉式炸桶的内壁间隔设置,并使炸篮的上沿高度低于抽屉式炸桶的内壁的上沿高度,使得空炸组件产生的热风能够从炸篮和抽屉式炸桶的内壁之间流动至炸篮侧壁和底壁上设置的通风孔,从而能够优化食物烹饪腔室内的空气循环,使食物的上表面、底部与侧部都能均匀受热,提高烹饪效果与加热效率,还能够阻止热风向炸桶与外壳之间流动,防止外壳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
附图说明
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壳体;2-空炸组件;21-加热管;22-热风风扇;23-隔热罩;3-抽屉式炸桶;4-炸篮;41-通风孔;42-分隔板;5-隔热板;6-出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30.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上部的空炸组件2、可从壳体1的开口结构中被推入或拉出的抽屉式炸桶3、以及放置在抽屉式炸桶3内部的炸篮4。其中的空炸组件2包括:设置在抽屉式炸桶3上方的加热管21、设置在加热管21上方的热风风扇22、以及罩设在热风风扇22上方并向下延伸至加热管21和热风风扇22外侧的隔热罩23。
31.空气炸锅的基本工作原理为:空炸组件2中的加热管21加热空气,热风风扇22将被
加热的空气吹送至下方的抽屉式炸桶3内而形成热风,热风通过提高食物的温度并带走食物表面的水分来进行空炸烹饪。由此,食物的顶部首先接触到由空炸组件2向下吹送的热风,将具有较快的成熟速度,而食物的底部和侧部则难以与热风相接触,因此成熟速度较慢。而为了使食物的底部和侧部成熟,就需要增加烹饪时间,利用炸篮内的高温环境将这些不与热风直接接触的区域烤熟。可见,传统的空气炸锅中的热风循环方式容易导致食物各个区域的受热不均,使空气炸锅的烹饪效果和加热效率均较差。
32.为了使食物的底部与和侧部能够与食物顶部具有相近的成熟速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炸篮4的侧壁和底壁与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间隔设置,从而在炸篮4与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环绕着炸篮4的可供热风流动的空腔,再通过使炸篮4的上沿高度低于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的上沿高度,使该空腔的上部形成一个开口向内的进气口,从而更好地将热风引入到炸篮4与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之间,使热风对靠近炸篮4侧壁和底壁的食物进行加热。
3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炸篮4的侧壁和/或底壁上设有多个通风孔41,从而进一步地将在炸篮4与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之间流动的热风通过通风孔41引入到炸篮4的内部,与从上方进入炸篮4的热风一同对食物进行全方位地加热。
34.炸篮4在侧壁上开设的通风孔41优选地呈沿炸篮4高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通孔形状,从而一方面更好地利用炸篮4侧壁的高度来提高通风孔41的通风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增加炸篮4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炸篮4的承重能力和耐用性。而相对地,炸篮4在底壁上开设的通风孔41则不宜具有过大的孔径,以防食物从通风孔41中掉落。当然,可以在炸篮4的底壁上方加设一层隔板,并使隔板与炸篮4底壁上的通孔互不重合,从而在从炸篮4的底部导入热风的同时防止食物掉落。
35.为了使热风在炸篮4区域的循环更为合理,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热风风扇22为中心径向进气四周离心出气的离心式风扇,热风风扇22的进气侧向下设置,以使空气被从热风风扇22的下方吸入后再沿径向向外吹送。并且,为了对热风进行引导,隔热罩23呈阶梯状结构,隔热罩23在热风风扇22外侧的横截面积小于隔热罩23在加热管21外侧的横截面积。
36.基于上述热风风扇22和隔热罩23的结构特点,在热风风扇22的驱动下,离开热风风扇22的热风将首先具有沿径向向外的流动速度,随后在隔热罩23的阶梯状结构的引导下,逐级向下流动而具有向下且向外的流动速度,从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与炸篮4之间空腔的上方开口中进入该空腔中。由此,一部分热风将从炸篮4侧壁上开设的通风孔41中进入炸篮4的内部,另一部分热风将一直流动至炸篮4的底壁,并从底壁上开设的通风孔41中进入炸篮4的内部,从而对炸篮4的底壁与侧壁处的食物均匀加热。
37.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中的热风风扇22的进气侧向下设置,使炸篮4的上方形成一个相对的低压区域,从而在炸篮4的内部与上方这两个区域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力差,驱使从侧壁和底壁进入炸篮4的热风从炸篮4的内部向上运动,并重新流动至热风风扇22中,完成一个整体的热风循环。
38.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炸篮4区域的热风循环方式,使炸篮4内食物的侧部、底部和顶部都能与热风充分地接触,提高了空炸烹饪的均匀性与加热效率。
3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能够同时烹饪不同种食
物,炸篮4还包括立设于炸篮4内部的分隔板42。分隔板42能够将炸篮4的内部分隔为两个烹饪区域,防止不同的食物相互接触,从而实现对不同种食物同步烹饪的需求。此外,分隔板42本身还能起到一定的间隔作用,使食物在分隔板42两侧的间隙加大,以供更多的热风流经分隔板42,进一步提高对食物进行空炸烹饪的均匀性和加热效率。
40.为了防止热风使壳体1温度升高而烫伤用户,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空气炸锅内还设有隔热板5,隔热板5间隔地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并分布在开口结构的对侧、两个旁侧和底侧,从而能够有效阻隔从炸桶向壳体1的热量传导。并且,位于开口结构对侧和旁侧的隔热板5与隔热罩23相连接,进而能够防止热风流动到隔热板5与壳体1的间隙中而对壳体1进行对流加热。
41.相应地,抽屉式炸桶3靠外的一侧也可以设置隔热结构,将抽屉式炸桶3的外壳与内壁相阻隔,以防止热量传递至抽屉式炸桶3外壳的把手侧而烫伤用户。并且,在抽屉式炸桶3推入至壳体1的内部时,隔热罩23和隔热板5可以与抽屉炸桶中的隔热结构相互配合。由此,位于顶部的隔热罩23、位于后部和两个旁侧的隔热板5、和位于前部的隔热结构将共同地形成对抽屉式炸桶3内壁的全方位包围隔热,阻止抽屉式炸桶3内的热量外溢,降低空气炸锅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从而降低壳体温度防止用户烫伤,并提高加热效率。
42.隔热罩23的下沿相对地位于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的内侧,并位于炸篮4的侧壁的外侧,使热风在隔热罩23的引导下正对炸篮4与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并且,隔热罩23的下沿与抽屉式炸桶3的上沿之间的间隙小于隔热罩23的下沿与炸篮4的上沿之间的间隙,也能减少热风进入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与隔热板5之间的比例。进一步地,通过控制抽屉式炸桶3的上沿与隔热罩23的下沿相接触,能够使炸篮4被包围在抽屉式炸桶3和隔热罩23所围成的烹饪空间中,从而进一步防止热风外泄,增加烹饪效率。
43.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能够提高热风进入炸篮4与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之间的比例,使更多的热风参与空炸烹饪,并减少热风对壳体1温度的影响。
44.而为了防止从空气炸锅内部向外界环境排出的热风对用户产生烫伤风险,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的出风通道6设置于壳体1远离开口结构的一侧,使排出空气炸锅的热风远离用户容易接触的抽屉式炸桶3。此外,出风通道6与位于热风风扇22外侧的隔热罩23相连通,还能有效地避免热风在排出空气炸锅的过程中流动至隔热罩23与壳体1之间而对壳体1加热。
45.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炸篮4与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间隔设置,并使炸篮4的上沿高度低于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的上沿高度,使得空炸组件2产生的热风能够从炸篮4和抽屉式炸桶3的内壁之间流动至炸篮4侧壁和底壁上设置的通风孔41,从而能够优化食物烹饪腔室内的空气循环,使食物的上表面、底部与侧部都能均匀受热,提高烹饪效果与加热效率,还能够阻止热风向炸桶与外壳之间流动,防止外壳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
46.至此,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