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3-02 00:15: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assive mimo)(还可以称为大规模多天线)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通信的关键技术在无线网络中获得广泛应用,mimo场景中,无线资源可以从空域维度空分为不同的空间层数(layer),或者说空域层数。目前,通常根据计算得到的小区无线资源利用率来评估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情况。因此在mimo场景下,通过计算小区无线资源利用率来评估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情况时,应该考虑小区空域的可用层数。
3.现有方案在计算mimo场景下小区的无线资源的利用率时,引入了空分因子(空间因子)alpha来表征小区空域的可用层数。目前,仅规定空分因子为一个配置的常数,且该常数要使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小于1。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小区的情况不同,因此不同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可能并不相同,且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还可能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因此若将固定常数作为空分因子来计算mimo场景下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会导致空分因子无法如实地反映出不同小区的实际空间(空分)能力,进而导致计算得出的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无法反映出mimo场景下小区无线资源的实际负荷情况。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以反映出mimo场景下小区无线资源的实际负荷情况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目前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无法如实反映出mimo场景下小区无线资源的实际负荷情况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执行,该方法包括:获取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采样数据;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根据采样数据和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其中,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用于评估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
7.本技术提供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在确定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时是基于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确定的。因为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是根据采样周期内的采样数据确定的,所以若小区情况发生变化,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也会随着小区空间能力的变化自动改变,换言之,本方案中,根据采样数据确
定的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可以实时表征目标小区的实际空间能力。进一步的,根据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确定的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可以实时反应不同小区或不同用户分布场景下小区无线资源的实际负荷情况。综上,本方案相比用于表征小区空域可用层数的空分因子alpha为配置的固定常数的现有方案,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方案容易出现空分因子alpha数值设置不合理而导致无线资源利用率无法反映实际资源占用的问题,可以更准确合理的反映在mimo场景下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情况,另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方案需要随着时间、场景、用户分布的变化频繁多次的调整空分因子alpha的问题,可以减少由于外在干扰而引入的人工误差。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包括: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根据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和第一计算规则,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第一计算规则满足如下关系:lm(t)=maxj(l
avg,j
);其中,lm(t)表示采样周期t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l
avg,j
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maxj(l
avg,j
)表示从每个采样时刻j对应的l
avg,j
中,取数值最大的l
avg,j

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采样数据包括:m1
i,j
(t),l
i,j
(t)和prbj,m1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接入目标小区的终端设备i占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l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调度的prb占用的空间层数;prbj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占用的prb个数;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包括:根据采样数据和第二计算规则,确定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第二计算规则满足如下关系:其中,l
avg,j
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i表示对所有i求和。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采样数据包括:m1
i,j
(t),l
i,j
(t),n(t)和p(t),m1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接入目标小区的终端设备i占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l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调度的prb占用的空间层数;n(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的数量;p(t)表示采样周期t内,每个采样时刻,目标小区的每层业务信道的可用prb数量;根据采样数据和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包括:根据采样数据和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和第三计算规则,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第三计算规则满足如下关系:其中,me(t)表示采样周期t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表示对所有i求和;表示对所有j求和。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小区的上行无线资源利用率或目标小区的下行无线资源利用率;在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小区的上行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业务信道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在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小区的下行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业务信
道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道。
1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该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13.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用于获取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采样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采样数据和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其中,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用于评估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
14.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根据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和第一计算规则,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第一计算规则满足如下关系:lm(t)=maxj(l
avg,j
);其中,lm(t)表示采样周期t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l
avg,j
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maxj(l
avg,j
)表示从每个采样时刻j对应的l
avg,j
中,取数值最大的l
avg,j

15.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采样数据包括:m1
i,j
(t),l
i,j
(t)和prbj,m1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接入目标小区的终端设备i占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l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调度的prb占用的空间层数;prbj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占用的prb个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采样数据和第二计算规则,确定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第二计算规则满足如下关系:其中,l
avg,j
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i表示对所有i求和。
16.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采样数据包括:m1
i,j
(t),l
i,j
(t),n(t)和p(t),m1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接入目标小区的终端设备i占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l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调度的prb占用的空间层数;n(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的数量;p(t)表示采样周期t内,每个采样时刻,目标小区的每层业务信道的可用prb数量;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采样数据和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采样数据和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和第三计算规则,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第三计算规则满足如下关系: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第三计算规则满足如下关系:其中,me(t)表示采样周期t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表示对所有i求和;表示对所有j求和。
17.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为目
标小区的上行无线资源利用率或目标小区的下行无线资源利用率;在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小区的上行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业务信道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在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小区的下行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业务信道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道。
18.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该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19.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或者,也可以独立于该处理器。
20.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21.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22.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23.其中,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个采样时刻对应的小区a的pdsch信道的资源占用情况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个采样时刻对应的小区a的pdsch信道的资源占用情况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个采样时刻对应的小区a的pdsch信道的资源占用情况示意图;
29.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给出本技术相关技术或名词的简要介绍如下。
32.1、mimo:
33.massive mimo作为5g通信的关键技术在无线网络中获得广泛应用。在mimo场景下,除了时域维度和频域维度,无线资源还可以从空域维度上空分为不同的空间层数,或者说空域层数。
34.以同一时频资源上调度的用户数区别,可以将mimo技术分为单用户mimo(single-user mimo,su-mimo)和多用户mimo(multi-user mimo,mu-mimo)。
35.su-mimo,即“单用户多进多出”,同一时频资源的多个空间层由同一个终端设备占用。
36.mu-mimo,即“多用户多进多出”,在su-mimo的基础上,添加了多用户同时通信机制,多个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空分方式共享同一时频资源,网络设备能够与多个终端设备同时利用相同的时频资源进行上行、下行数据传输,从而获得额外的多用户分集增益,改善无线资源利用率。
37.2、5g系统中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
38.目前,通常通过计算无线侧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资源的利用率来评估无线资源负荷。考虑到5g中prb可以空分,目前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中,38.314协议定义的无线侧prb资源利用率添加了对于prb空域资源的评估,对于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给出的计算公式如下:
[0039][0040]
其中,m(t)表示采样周期t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也可以称为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无线资源利用率);m1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占用的prb个数(终端设备i为接入目标小区的终端设备);l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占用的prb所占用的空间层数(或者说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调度prb的空分层数);alpha表示空分因子;n(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的数量;p(t)表示采样周期t内,每个采样时刻,目标小区的每层(空间层)业务信道的可用prb数量。目前,p(t)为预配置的与频域带宽相关的常数,示例性的,p(t)可以配置为273。
[0041]
为了避免歧义,以下解释公式(1)中一些运算符号的含义:公式(1)中表示针对所有,例如表示针对所有i;∑表示求和,例如表示对所有i求和;表示向下取整,例如在此统一说明,往后不再赘述。
[0042]
根据上述参数的意义,可以理解的是,公式(1)中,表示采样周期内接入目标小区的所有终端设备实际占用的prb数与实际调度prb的层数相乘,换言之,表示采样周期内,该小区在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共同占用的无线资源。n(t)*p(t)表示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每层业务信道的可用prb数量。因此,为了通过公式(1)计算出采样周期t内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空分因子alpha所表征的含义应该为小区的空域(空间)可用层数,这样n(t)*p(t)*alpha可以用于表示采样周期内小区在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共同的可用无线资源。
[0043]
对于alpha,目前协议规定为一个配置的常数,取值范围是1-100,并规定alpha的取值应使得prb利用率的取值在合理范围内(即m(t)的值不大于1)。
[0044]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小区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用户的位置分布不同、承载的业务类型和业务量不同等因素会导致小区所能调度的空间层数并不相同,换言之,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因此,如果无视小区的实际情况,将各个小区的alpha统一为固定常数,会导致prb利用率数据异常,无法如实的反映出不同小区的实际空间能力,且对于同一小区,也无法反映出该小区的实际空间能力在不同场景下的变化。
[0045]
示例性的,alpha配置为较大的数值时,部分小区由于应用了无法达到的极限能力
(空间能力)作为分母,会导致根据公式(1)计算出的prb利用率持续较低,但实际的prb利用率已经很高,导致对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不合理,用户业务受到影响,用户体验较差。而alpha配置为较小的数值时,部分小区会出现prb利用率超百的不合理现象。因此,目前为了满足规定的alpha的取值应使得prb利用率不超百的要求,通常需要把空分因子alpha设置的较大,导致部分小区计算得到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数据异常,无法反映出小区的无线资源实际的负荷情况。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以反映出mimo场景下小区无线资源的实际负荷情况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0046]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0047]
其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技术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0048]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0049]
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同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0050]
可以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0051]
可以理解,在本技术中,“当

时”、“若”以及“如果”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实现时一定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0052]
本技术中的“同时”可以理解为在相同的时间点,也可以理解为在一段时间段内,还可以理解为在同一个周期内。
[0053]
可以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些可选的特征,在某些场景下,可以不依赖于其他特征,比如其当前所基于的方案,而独立实施,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应的效果,也可以在某些场景下,依据需求与其他特征进行结合。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给出的装置也可以相应的实现这些特征或功能,在此不予赘述。
[0054]
本技术中,除特殊说明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互相参考。在本
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实施方法、或实现方法。以下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55]
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又可以为5g移动通信系统、nr系统、新空口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nr v2x)系统,还可以应用于lte和5g混合组网的系统中,或者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系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以及其他下一代通信系统,也可以为非3gpp通信系统,不予限制。
[0056]
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例如可以应用于以下通信场景中的一种或多种: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d2d、v2x、和iot等通信场景。
[0057]
其中,上述适用本技术的通信系统和通信场景仅是举例说明,适用本技术的通信系统和通信场景不限于此,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0058]
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应用场景包括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10以及多个终端设备20。其中,这多个终端设备20接入目标小区,且这多个终端设备20中存在终端设备20参与mu-mimo。
[0059]
该应用场景中,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10获取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采样数据后,可以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然后,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10根据采样数据和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其中,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用于评估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该方案的具体实现以及技术效果将在后续方法实施例中详细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0060]
可选的,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还可以包括采集装置30。采集装置30用于根据采样周期采集目标小区的采样数据。本技术实施例中,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10可以是独立于采集装置30的装置,该情况下,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10可以获取来自采集装置30的采样数据(图1以该情况作为示例示出)。或者,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10可以是采集装置30中的模块/芯片。或者,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10可以与采集装置30集成在同一装置中。图1仅是示例性地示出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10是独立于采集装置30的装置的情况。
[0061]
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采集装置30。可以是无线网元设备。
[0062]
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20,可以是用于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终端或者可用于终端中的芯片等。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终端设备、增强现实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中的无线终
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技术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0063]
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10的相关功能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由一个设备内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实现,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0064]
下面将结合图1,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进行展开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具体的,该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5]
s201、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获取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采样数据。
[0066]
s202、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
[0067]
s203、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根据采样数据和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其中,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用于评估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
[0068]
对于s201,本技术实施例中,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可以以固定时间段作为采样周期,获取采样周期内,与每个采样时刻对应的目标小区的采样数据,并根据获取的采样数据评估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
[0069]
示例性的,本技术实施例中采样周期可以为15分钟,当然,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070]
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采样数据可以是采集装置根据采样周期对目标小区进行采集并存储至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s,oss)中的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pm)数据,也可以称为,采样数据为采集装置根据采样周期对目标小区进行采集得到的o域pm数据。换言之,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从oss中获取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pm数据作为采样数据。
[0071]
示例性的,本技术实施例中,采集装置可以是操作和运维中心(operations&maintenance center,omc)网元。
[0072]
对于s20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可以根据预配置的第一计算规则和获取的采样数据,确定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
[0073]
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中,如何确定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以下以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表征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对确定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或者说确定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的方式进行展开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仅为用于表征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的参数的一种示例名称,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074]
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计算规则可以满足如下公式(2):
[0075]
lm(t)=maxj(l
avg,j
)
ꢀꢀꢀꢀꢀꢀꢀꢀꢀꢀꢀꢀꢀꢀꢀꢀꢀꢀꢀꢀꢀꢀꢀ
公式(2)
[0076]
上述公式(2)中,lm(t)表示采样周期t内目标小区的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l
avg,j
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其中,l
avg,j
可以由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根据采样数据确定。
[0077]
为了避免歧义,以下解释公式(2)中一些运算符号的含义:max表示取最大值,示例性的,maxj(l
avg,j
)表示从每个采样时刻j对应的l
avg,j
中,取数值最大的l
avg,j
。在此统一说明,往后不再赘述。
[0078]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公式(2)的含义为:确定采样周期t内,每个采样时刻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平均调度层数,并取所有采样时刻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平均调度层数中,数值最大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平均调度层数作为目标小区的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以确定的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表征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
[0079]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可以根据获取的采样数据,以及预配置的第二计算规则确定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
[0080]
其中,第二计算规则满足如下公式(3):
[0081][0082]
上述公式(3)中,l
avg,j
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m1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终端设备i为接入目标小区的终端设备)占用的prb个数;l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调度的prb占用的空间层数(或者说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调度prb的空分层数);prbj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占用的prb个数。其中,prbj也可以理解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接入目标小区的所有终端设备在频域上实际占用的prb数量。
[0083]
上述公式(3)的参数中,m1
i,j
(t),l
i,j
(t)和prbj可以通过获取的采样数据确定。换言之,可以在采样周期t内对目标小区进行采样从而确定m1
i,j
(t),l
i,j
(t)和prbj的数值。
[0084]
其中,上述公式(4)中的运算符号可以参考上文对公式(1)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式(3)中的∑i也可以替换为两者均表示对所有i求和。
[0085]
从上文介绍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中,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为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平均调度层数的最大值,可以理解的是,该最大值可以表示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所能调度的最大空间层数,因此,目标小区的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可以用于表征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实际的空域(空间)可用层数,或者说目标小区实际的空间能力。并且,因为目标小区的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是根据采样周期所对应的采样数据,以及预定义的计算规则确定的,所以若目标小区的情况发生变化,目标小区的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也会随着小区空间能力的变化自动对应改变。因此,本方案中,目标小区的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可以实时表征目标小区实际的空域可用层数,从而可以作为动态的空分因子计算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无需像现有方案频繁配置alpha的数值。且另一方面,将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作为空分因子确定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可以避免出现无线资源利用率超百的情况,具体原因在下文进行介绍。
[0086]
对于s20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后,可以根据预配置的第三计算规则、采样数据以及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可以根据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评估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情况。
[0087]
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计算规则可以满足如下公式(4):
[0088][0089]
上述公式(4)中,m(t)表示采样周期t内,目标小区的(或者说为小区的业务信道的)无线资源利用率;m1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占用的prb个数(终端设备i为接入目标小区的终端设备);l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调度的prb占用的空间层数(或者说采样时刻j终端设备i调度prb的空分层数);n(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的数量;p(t)表示采样周期t内,每个采样时刻,目标小区的每层(空间层)业务信道的可用prb数量;lm(t)表示采样周期t内小区的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
[0090]
上述公式(4)的参数中,m1
i,j
(t),l
i,j
(t),n(t)可以通过获取的采样数据确定。换言之,可以在采样周期t内对目标小区进行采样从而确定m1
i,j
(t),l
i,j
(t)和n(t)的数值。p(t)为预配置的与频域带宽相关的常数,示例性的,p(t)配置为273。
[0091]
其中,上述公式(4)中的运算符号可以参考上文对公式(1)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0092]
参考上文介绍,可知可以理解为采样周期t内,该小区在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共同占用的无线资源。n(t)*p(t)*lm(t)可以理解为采样周期t内,该小区在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共同的实际可用无线资源。因此,通过上述公式(4)可以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从而评估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
[0093]
并且,本技术实施例中,将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lm(t)作为空分因子,可以避免出现计算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超百的情况。
[0094]
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0095]
根据lm(t)=maxj(l
avg,j
),可得上述公式(4)中:
[0096][0097]
根据可得:
[0098]
[0099]
观察根据上文介绍的prbj、j、n(t)以及p(t)分别表示的意义,可知因此进而得到
[0100]
因为上述公式(4)中而上述推导过程推导出所以可以推导出,根据上述公式(4)计算出的m(t)≤1。
[0101]
因此将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作为空分因子计算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还可以避免出现计算出的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超百的不合理情况。
[0102]
本技术提供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在确定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时是基于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确定的。因为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是根据采样周期内的采样数据确定的,所以若小区情况发生变化,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也会随着小区空间能力的变化自动改变,换言之,本方案中,根据采样数据确定的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可以实时表征目标小区的实际空间能力。进一步的,根据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确定的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可以实时反应不同小区或不同用户分布场景下小区无线资源的实际负荷情况。综上,本方案相比用于表征小区空域可用层数的空分因子alpha为配置的固定常数的现有方案,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方案容易出现空分因子alpha数值设置不合理而导致无线资源利用率无法反映实际资源占用的问题,可以更准确合理的反映在mimo场景下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情况,另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方案需要随着时间、场景、用户分布的变化频繁多次的调整空分因子alpha的问题,可以减少由于外在干扰而引入的人工误差。
[0103]
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的方案可以应用于计算目标小区的上行无线资源利用率或目标小区的下行无线资源利用率,也可以同步应用于计算目标小区的上行无线资源利用率和目标小区的下行无线资源利用率。
[0104]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计算规则和第三计算规则包括的与业务信道相关的参数中,对于计算目标小区的上行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业务信道指的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信道。对于计算小区的下行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业务信道指的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信道。例如,对于计算目标小区的上行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情况,prbj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pusch信道占用的prb个数。
[0105]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以一个具体的示例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进行介绍。
[0106]
假设目标小区为小区a,采样周期t包括3个采样时刻,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获取采样周期t内小区a的采样数据后,可以确定每个采样时刻对应的小区a的pdsch信道的资源占用情况如下:
[0107]
第1个采样时刻,有5个终端设备:ue1、ue2、ue3、ue4和ue5接入小区a,小区a的pdsch信道的资源占用情况如图3所示。ue1频域上占用10个prb,空间调度prb1层,ue2频域
上占用了30个prb,空间调度prb2层,ue3频域上占用30个prb,空间调度prb3层,ue4频域占用100个prb,空间调度prb3层,ue5频域占用100个prb,空间调度prb2层。其中,ue1、ue2和ue3均为su-mimo,分别在频域上调度属于自身的不同prb,如图3所示,ue1、ue2和ue3分别调度的prb空间层在频域上是分开的,属于不同的prb。ue4和ue5参与mu-mimo,共同调度频域上的100个prb,如图3所示,ue4和ue5分别调度的prb在频域上位置重合,属于相同的prb。因此,所有ue在频域上实际共占用prb的数量为:10 30 30 100=170个,即第1个采样时刻对应的prbj=170。
[0108]
第2个采样时刻,有4个终端设备:ue1、ue2、ue3和ue4接入小区a,小区a的pdsch信道的资源占用情况如图4所示。ue1频域上占用60个prb,空间调度prb1层,ue2频域上占用了70个prb,空间调度prb3层,ue3频域上占用90个prb,空间调度prb4层,ue4频域占用90个prb,空间调度prb2层。其中,ue1和ue2均为su-mimo,分别在频域上调度属于自身的不同prb,如图4所示,ue1和ue2分别调度的prb空间层在频域上是分开的,属于不同的prb。ue3和ue4参与mu-mimo,共同调度频域上的90个prb,如图4所示,ue3和ue4分别调度的prb在频域上位置重合,属于相同的prb。因此,所有ue在频域上实际共占用prb的数量为:60 70 90=220个,即第2个采样时刻对应的prbj=220。
[0109]
第3个采样时刻,有5个终端设备:ue1、ue2、ue3、ue4和ue5接入小区a,小区a的pdsch信道的资源占用情况如图5所示。ue1频域上占用20个prb,空间调度prb1层,ue2频域上占用了30个prb,空间调度prb2层,ue3频域上占用了100个prb,空间调度prb2层,ue4频域占用100个prb,空间调度prb2层,ue5频域占用100个prb,空间调度prb4层。其中,ue1和ue2均为su-mimo,分别在频域上调度属于自身的不同prb,如图5所示,ue1和ue2分别调度的prb空间层在频域上是分开的,属于不同的prb。ue3、ue4和ue5参与mu-mimo,共同调度频域上的100个prb,如图5所示,ue3、ue4和ue5分别调度的prb在频域上位置重合,属于相同的prb。因此,所有ue在频域上实际共占用prb的数量为:20 30 100=150个,即第3个采样时刻对应的prbj=150。
[0110]
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获取每个采样时刻对应的采样数据后,可以根据采样数据、第一计算规则和第二计算规则确定小区a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具体过程如下:
[0111]
根据上述公式(3),可得第1个采样时刻对应的小区a在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共同占用的无线资源=10
×
1 30
×
2 30
×
3 100
×
3 100
×
2=660。即第1个采样时刻对应的∑im1
i,j
(t)*l
i,j
(t)=660。
[0112]
根据上述公式(3),可得第2个采样时刻对应的小区a在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共同占用的无线资源=60
×
1 70
×
3 90
×
4 90
×
2=810。即第2个采样时刻对应的∑im1
i,j
(t)*l
i,j
(t)=810。
[0113]
根据上述公式(3),可得第3个采样时刻对应的小区a在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共同占用的无线资源=20
×
1 30
×
2 100
×
2 100
×
2 100
×
4=880。即第3个采样时刻对应的∑im1
i,j
(t)*l
i,j
(t)=880。
[0114]
因此,根据上述公式(4),可得采样周期t内,小区a在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共同占用的无线资源=660 810 880=2350。即采样周期t对应的
[0115]
根据上述公式(3),可得第1个采样时刻对应的小区a的业务信道平均调度层数=
660/170=3.88。即第1个采样时刻对应的l
avg,j
=3.88。
[0116]
根据上述公式(3),可得第2个采样时刻对应的小区a的业务信道平均调度层数=810/220=3.68。即第2个采样时刻对应的l
avg,j
=3.68。
[0117]
根据上述公式(3),可得第3个采样时刻对应的小区a的业务信道平均调度层数=880/150=5.87。即第3个采样时刻对应的l
avg,j
=5.87。
[0118]
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获取每个采样时刻对应的小区a业务信道平均调度层数后,根据上述公式(2),确定小区a的频域平均时域最大调度层数=max(3.88,3.68,5.87)=5.87。即lm(t)=5.87。
[0119]
假设配置的p(t)=273,根据上述公式(4),可得采样周期t内,小区a在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共同的可用无线资源=273
×
5.87
×
3=4807.53。即n(t)*p(t)*lm(t)=4807.53。
[0120]
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获取采样周期t内,小区a在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共同占用的无线资源,以及采样周期t内,小区a在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共同的可用无线资源后,根据上述公式(4),可得采样周期t内,小区a的无线资源利用率=2350/4807.53
×
100%=48.88%。
[0121]
上述主要从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执行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的角度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技术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0122]
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此外,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0123]
在采用功能模块划分的情况下,图6示出了一种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6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60包括通信模块601和处理模块602。
[0124]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6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6中未示出),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0125]
其中,通信模块601,用于获取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采样数据;处理模块602,用于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处理模块602,还用于根据采样数据和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其中,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用于评估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负荷。
[0126]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处理模块602,用于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
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根据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和第一计算规则,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第一计算规则满足如下关系:lm(t)=maxj(l
avg,j
);其中,lm(t)表示采样周期t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l
avg,j
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
[0127]
maxj(l
avg,j
)表示从每个采样时刻j对应的l
avg,j
中,取数值最大的l
avg,j

[0128]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采样数据包括:m1
i,j
(t),l
i,j
(t)和prbj,m1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接入目标小区的终端设备i占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l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调度的prb占用的空间层数;prbj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占用的prb个数;处理模块602,用于根据采样数据,确定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包括:处理模块602,用于根据采样数据和第二计算规则,确定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第二计算规则满足如下关系:标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第二计算规则满足如下关系:其中,l
avg,j
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小区的业务信道的平均调度层数,∑i表示对所有i求和。
[0129]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采样数据包括:m1
i,j
(t),l
i,j
(t),n(t)和p(t),m1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接入目标小区的终端设备i占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l
i,j
(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j对应的终端设备i调度的prb占用的空间层数;n(t)表示采样周期t内采样时刻的数量;p(t)表示采样周期t内,每个采样时刻,目标小区的每层业务信道的可用prb数量;处理模块602,用于根据采样数据和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包括:处理模块602,用于根据采样数据和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空域可用层数和第三计算规则,确定采样周期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第三计算规则满足如下关系:其中,me(t)表示采样周期t内,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表示对所有i求和;表示对所有j求和。
[013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小区的上行无线资源利用率或目标小区的下行无线资源利用率;在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小区的上行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业务信道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信道;在目标小区的无线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小区的下行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业务信道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道。
[0131]
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132]
在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上述功能模块的功能的情况下,图7示出了另一种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7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以及总线703。处理器701与存储器702之间可以通过总线703连接。
[0133]
处理器701是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7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7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
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0134]
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所示的cpu 0和cpu 1。
[0135]
存储器7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0136]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存储器70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701存在,存储器702可以通过总线703与处理器701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70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70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身份标识使用方法。
[0137]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702也可以和处理器701集成在一起。
[0138]
总线70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围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0139]
需要指出的是,图7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70的限定。除图7所示部件之外,该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7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0140]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6,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60中的通信模块601和处理模块602实现的功能与图7中的处理器701的功能相同。
[0141]
可选的,如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7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704。
[0142]
通信接口704,用于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该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704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
[014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70中,通信接口704还可以集成在处理器701中,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144]
作为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还可以使用下述来实现: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部件、任何其它适合的电路、或者能够执行本技术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的任意组合。
[0145]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
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146]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0147]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0148]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人以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数值的任何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asic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0149]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资源负荷评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150]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0151]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技术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技术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