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9:05: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


背景技术:

2.播种是作物栽培措施之一,是将播种材料按一定数量和方式,适时播入一定深度土层中的作业,播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为提高播种质量,播种前除精细整地外还要做好种子处理,以及劳力、畜力和播种机具等的准备。
3.现有的播种方式大多都是通过自动化的喷播机进行播种,由于在一些小范围的边坡不便于机器播种,不可避免的需要人力进行播种,但人工撒播往往存在不均匀、携带量低、散播范围小,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现有的播种方式大多都是通过自动化的喷播机进行播种,由于在一些小范围的边坡不便于机器播种,不可避免的需要人力进行播种,但人工撒播往往存在不均匀、携带量低、散播范围小,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且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包括料箱,所述料箱的上表面开设有料口,所述料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料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料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料箱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6.所述料箱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播种装置,且播种装置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料箱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
7.优选地,所述输送管的横截面呈l型形状,所述输送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料箱的另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料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块;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呈倾斜设置,起到使料箱内的种子汇集,便于输送的作用,第一把手也可采用肩带的形式斜跨在操作人员肩上便于操作,蓄电池起到提供电能的作用,控制器表面设置有充电口,便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作用。
9.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固定套接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外表面设置有传送带;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辊起到驱动传送带进行输送种子的作用,传送带表面间隔设置有挡板,防止种子因其自重在输送过程中滑落。
11.优选地,所述传送带的内壁传动连接有从动棍,所述从动棍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输送管的两侧表面固定套接,所述料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动棍起到配合传送带进行输送种子的作用,防护壳起到对其内部进行防护的作用。
13.优选地,所述防护壳的后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马达,所述第一伺服马达的输
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料箱的内部;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伺服马达起到带动第一转轴进行旋转的作用。
15.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辊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表面固定连通有播种盘,所述播种盘的外表面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播种口,所述播种盘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马达;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轴起到带动驱动辊进行转动的作用,输送管起到将种子输送至播种盘内的作用。
17.优选地,所述第二伺服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环形分料块,所述环形分料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的一端表面均与所述播种盘的内壁接触,多个所述叶片的下表面均与所述播种盘的内底壁接触;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伺服马达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环形分料块和叶片进行旋转,配合产生的离心力对种子进行均匀撒播的作用。
19.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20.1、通过设置料箱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播种装置,且播种装置包括输送管,输送管的一端与料箱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达到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播种方式大多都是通过自动化的喷播机进行播种,由于在一些小范围的边坡不便于机器播种,不可避免的需要人力进行播种,但人工撒播往往存在不均匀、携带量低、散播范围小,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21.2、通过设置第二伺服马达、第二转轴、环形分料块、叶片、播种口的配合使用,使第二伺服马达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环形分料块与叶片旋转,配合产生的离心力将种子从播种口打击出去,因种子的传输的效率固定,从而使散播的效率也一定,达到均匀散播的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为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的示意图;
23.图2为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的播种盘结构爆炸图;
24.图3为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的料箱结构剖视图;
25.图4为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的料箱结构右侧剖视图。
26.图中:1、料箱;2、第一把手;3、隔板;4、蓄电池;5、输送管;51、第二把手;52、控制器;53、固定块;54、传送带;55、防护壳;56、第一伺服马达;57、第一转轴;58、播种盘;59、播种口;510、第二伺服马达;511、第二转轴;512、环形分料块;513、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参照图1-4,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包括料箱1,料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料口,料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2,料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板3,隔板3的一端与料
箱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料箱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蓄电池4;
29.料箱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播种装置,且播种装置包括输送管5,输送管5的一端与料箱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
30.进一步地,输送管5的横截面呈l型形状,输送管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51,料箱1的另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52,料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块53,隔板3呈倾斜设置,起到使料箱1内的种子汇集,便于输送的作用,第一把手2也可采用肩带的形式斜跨在操作人员肩上便于操作,蓄电池4起到提供电能的作用,控制器52表面设置有充电口,便于对蓄电池4进行充电的作用。
31.进一步地,两个固定块53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固定套接有驱动辊,驱动辊的外表面设置有传送带54,驱动辊起到驱动传送带54进行输送种子的作用,传送带54表面间隔设置有挡板,防止种子因其自重在输送过程中滑落。
32.进一步地,传送带54的内壁传动连接有从动棍,从动棍的两端通过轴承与输送管5的两侧表面固定套接,料箱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55,从动棍起到配合传送带54进行输送种子的作用,防护壳55起到对其内部进行防护的作用。
33.进一步地,防护壳55的后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马达56,第一伺服马达5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57,第一转轴5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料箱1的内部,第一伺服马达56起到带动第一转轴57进行旋转的作用。
34.进一步地,第一转轴57的一端与驱动辊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输送管5的另一端表面固定连通有播种盘58,播种盘58的外表面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播种口59,播种盘58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马达510,第一转轴57起到带动驱动辊进行转动的作用,输送管5起到将种子输送至播种盘58内的作用。
35.进一步地,第二伺服马达5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511,第二转轴51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环形分料块512,环形分料块5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叶片513,多个叶片513的一端表面均与播种盘58的内壁接触,多个叶片513的下表面均与播种盘58的内底壁接触,第二伺服马达510通过第二转轴511带动环形分料块512和叶片513进行旋转,配合产生的离心力对种子进行均匀撒播的作用。
36.通过设置料箱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播种装置,且播种装置包括输送管5,输送管5的一端与料箱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达到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播种方式大多都是通过自动化的喷播机进行播种,由于在一些小范围的边坡不便于机器播种,不可避免的需要人力进行播种,但人工撒播往往存在不均匀、携带量低、散播范围小,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37.通过设置第二伺服马达510、第二转轴511、环形分料块512、叶片513、播种口59的配合使用,使第二伺服马达510通过第二转轴511,带动环形分料块512与叶片513旋转,配合产生的离心力将种子从播种口59打击出去,因种子的传输的效率固定,从而使散播的效率也一定,达到均匀散播的效果。
38.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右手握住第一把手2,左手握住第二把手51对播种区域进行控制,使用时先通过控制器52启动第一伺服马达56与第二伺服马达510,第一伺服马达56通过第一转轴57带动驱动辊进行旋转,从而配合从动棍带动传送带54对料箱1内的种子进行运输,传动带将种子通过输送管5输送至播种盘58内,此时第二伺服马达510通过第二转轴511
带动环形分料块512与叶片513进行旋转,种子落在环形分料块512上后通过旋转的离心力使其掉落在播种盘58内底壁,并通过叶片513的旋转将种子均匀的打击出播种口59进行播种。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