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9:05: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包括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料口,所述料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2),所述料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一端与所述料箱(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料箱(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蓄电池(4);所述料箱(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播种装置,且播种装置包括输送管(5),所述输送管(5)的一端与所述料箱(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5)的横截面呈l型形状,所述输送管(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51),所述料箱(1)的另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52),所述料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块(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块(53)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固定套接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外表面设置有传送带(5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54)的内壁传动连接有从动棍,所述从动棍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输送管(5)的两侧表面固定套接,所述料箱(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5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55)的后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马达(56),所述第一伺服马达(5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57),所述第一转轴(5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料箱(1)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57)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辊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5)的另一端表面固定连通有播种盘(58),所述播种盘(58)的外表面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播种口(59),所述播种盘(58)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马达(5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伺服马达(5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511),所述第二转轴(51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环形分料块(512),所述环形分料块(5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叶片(513),多个所述叶片(513)的一端表面均与所述播种盘(58)的内壁接触,多个所述叶片(513)的下表面均与所述播种盘(58)的内底壁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包括料箱,料箱的上表面开设有料口,料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料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的一端与料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该新型边坡人工撒播装置,通过设置料箱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播种装置,且播种装置包括输送管,输送管的一端与料箱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达到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播种方式大多都是通过自动化的喷播机进行播种,由于在一些小范围的边坡不便于机器播种,不可避免的需要人力进行播种,但人工撒播往往存在不均匀、携带量低、散播范围小,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蒙 李宝玉 徐海霞 郭梦月 钱婉怡 孙兆朋 姚光刚 刘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2/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