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紧急呼吸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4:46: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消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2.我国因为交通事故和气象灾害等原因,每年都会有车辆落水或被困水中,最终因无法自救或未得到及时救援而使乘员溺水死亡的案例。当车辆被困水中时,车门因内外压差很难打开,只有在水完全灌满车内才能打开车门,车内人员往往因无法呼吸被溺亡,故在车内每一次呼吸都十分珍贵。目前市场较常见的储存氧气的装置,例如氧气瓶和氧气袋体积和重量偏大,安装在车辆上影响车内空间及车辆能耗。另外,氧气是助燃物在车辆出现事故,有明火时会增加事故严重性,在车上储存氧气存在安全风险。
3.因此,现有的紧急呼吸装置存在体积大、其带有的氧气瓶在车辆出现事故起火时增加事故严重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紧急呼吸装置存在体积大、其带有的氧气瓶在车辆出现事故起火时增加事故严重性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包括气体存储部件、充气泵和呼吸组件,气体储存部件包括内囊和外囊,外囊套设于内囊外。充气泵与内囊通过进气通道连通;其中,内囊用于储存氧气,内囊的外壁面与外囊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用于储存废气。呼吸组件具有吸气通道和呼气通道,吸气通道与内囊连通,呼气通道连通于内囊的外壁面与外囊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落水后,乘员可以手动打开或者汽车自动打开充气泵开关为气体存储部件的内囊充气,内囊为车内乘员提供一定量的空气,以供车内乘员有足够的时间寻找逃生机会。且气体存储部件设置为外囊包裹内囊的形式,内囊用于存储充气泵提供的氧气,外囊与内囊之间的空间用于盛装乘员呼出的废气。在充气泵充气后,内囊体积不断增大并挤占内囊与外囊之间的空间,使得外囊的体积不断扩充。在使用过程中,内囊中的氧气被消耗,其体积不断减小,而外囊与内囊之间的空间被充入乘员呼出的废气填充,其体积不断增大,使得整个气体存储部件的体积基本处于不变的状态。当乘员舱内灌入水并且车门能够打开后,车内乘员可以将气体存储部件从车内推出,充气状态的气体存储部件借助浮力可以上升至水面,车内乘员在未被束缚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气体存储部件上升到水面并将其作为救生气垫使用;若乘员被束缚在车内,气体存储部件漂浮在水面可以作为求救信号以提醒路人。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内囊的一侧壁的一部分密封连接于外囊的内壁面,并形成双层壁,进气通道及吸气通道贯穿双层壁并与内囊的内部连通。呼气通道贯穿外囊除双层壁范围以外的任意侧壁,并连通于内囊的外壁面与外囊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囊的一侧壁的一部分密封连接于外囊形成双层壁,且进气通道及吸气通道均位于双层壁上,使得该紧急呼吸装置的气体存储部件在进行折叠收纳时占用空间更小。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内囊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结构,开口的端面密封连接于外囊的内壁面,进气通道及吸气通道贯穿外囊与开口密封连接的侧壁;呼气通道贯穿除外囊与开口密封连接的侧壁以外的其它外囊的侧壁。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囊设置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结构,且开口的端面密封连接于外囊的内壁面,使得该紧急呼吸装置的气体存储部件重量更轻,上升至水面后其能够承托的重量更大。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呼吸组件还包括吸气阀嘴及呼气阀嘴,吸气阀嘴通过吸气通道与内囊连通,呼气阀嘴通过呼气通道连通于内囊的外壁面及外囊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传统的车载呼吸装置中乘员将呼出气体直接排出,该紧急呼吸装置通过在外囊上设置呼气阀嘴,将乘员呼出的废气导入外囊内部,使得整个气体存储部件的体积基本处于不变的状态,便于气体存储部件上浮至水面。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吸气阀嘴及呼气阀嘴结构相同;吸气阀嘴为内部呈空腔的结构,吸气阀嘴的一端与吸气通道连通,另一端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吸气管;吸气阀嘴的侧壁上活动连接于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的一端延伸至空腔内,另一端凸出于吸气阀嘴的外壁面。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吸气阀嘴及呼气阀嘴设置为相同的结构,且结构简单,使用时便于乘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佩戴好该紧急呼吸装置,设置调节旋钮便于调节进气量、出气量。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呼吸组件还包括呼吸面罩,呼吸面罩设置有呼吸孔,呼吸孔通过换向阀周期性地分别与吸气通道及呼气通道连通。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乘员通过呼吸面罩进行呼吸,且通过换向阀周期性的连通吸气通道及呼气通道,使得呼吸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外囊及内囊均由柔性的密封材质构成,且外囊及内囊均设置为长方体结构,外囊的内部适配内囊的外壁面。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囊及内囊均由柔性的密封材质构成,便于在非使用状态下将外囊及内囊折叠,不占用车内空间。外囊及内囊均设置为长方体结构,在气体存储部件漂浮于水上时能够承载更多的重量。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行李箱、仪表台、后排座椅及嵌入后排座椅的中央扶手,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紧急呼吸装置,后排座椅与中央扶手之间设置有收容空间,紧急呼吸装置的气体存储部件折叠收纳于收容空间内,充气泵设置于行李箱内,充气泵的开关设置于仪表台上。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后排座椅与嵌入后排座椅的中央扶手之间设置收容空间,
用于收纳折叠后的该紧急呼吸装置的气体存储部件,不额外占用车内空间。在车辆落水后,充气泵自动或由乘员手动开启设置在仪表台上的充气泵开关,气体存储部件充气,并弹开中央扶手。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倾斜角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液位传感器、倾斜角度传感器及充气泵的开关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固定于汽车的车头,倾斜角度传感器固定于汽车的车尾。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落水信息,倾斜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头与车位的倾斜角度。通常车辆落水后,由于车头部位设置有发动机等较重的零部件,车头朝下先沉入水中,因此将液位传感器安装于车头、倾斜角度传感器固定于车尾。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落水信息、并且倾斜角度传感器检测到车头及车尾的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值时,控制器自动打开充气泵的开关为内囊充气。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及汽车,其中紧急呼吸装置包括气体存储部件、充气泵和呼吸组件,气体储存部件包括内囊和外囊,外囊套设于内囊外。充气泵与内囊通过进气通道连通;其中,内囊用于储存氧气,内囊的外壁面与外囊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用于储存废气。呼吸组件具有吸气通道和呼气通道,吸气通道与内囊连通,呼气通道连通于内囊的外壁面与外囊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该紧急呼吸装置的气体存储部件折叠收纳于后排座椅及嵌入后排座椅的中央扶手之间的收容空间内,充气泵设置于行李箱内,充气泵的开关设置于仪表台上。汽车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及倾斜角度传感器,用以检测车辆落水情况,控制器根据液位传感器及倾斜角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充气泵向内囊充气。
25.在车辆落水后,液位传感器检测到落水信息、并且倾斜角度传感器检测到车头及车尾的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值时,控制器自动打开充气泵的开关为内囊充气;或者在液位传感器及倾斜角度传感器损坏的情况下,乘员手动开启设置在仪表台上的充气泵开关为内囊充气,在充气泵充气后,内囊体积不断增大并挤占内囊与外囊之间的空间,使得外囊的体积不断扩充,并弹开中央扶手。内囊为车内乘员提供一定量的空气,以供车内乘员有足够的时间寻找逃生机会。
26.在使用过程中,内囊中的氧气被消耗,其体积不断减小,而外囊与内囊之间的空间被充入乘员呼出的废气填充,其体积不断增大,使得整个气体存储部件的体积基本处于不变的状态。当乘员舱内灌入水并且车门能够打开后,车内乘员可以将气体存储部件从车内推出,充气状态的气体存储部件借助浮力可以上升至水面,车内乘员在未被束缚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气体存储部件上升到水面并将其作为救生气垫使用;若乘员被束缚,气体存储部件漂浮在水面可以作为求救信号以提醒路人。
27.本实用新型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紧急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紧急呼吸装置的气体存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紧急呼吸装置的吸气阀嘴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紧急呼吸装置的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汽车的紧急呼吸装置设置于后排座椅与中央扶手之间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汽车的液位传感器及倾斜角度传感器的分布位置图。
34.本实用新型附图标记说明:
35.10、气体存储部件;
36.110、内囊;120、外囊;130、双层壁;
37.20、充气泵;210、进气通道;220、充气泵开关;
38.30、呼吸组件;
39.310、吸气阀嘴;311、空腔;312、吸气管;313、调节旋钮;
40.320、呼气阀嘴;330、吸气通道;340、呼气通道;
41.350、换向阀;351、阀体;352、通孔;353、阀芯;354、连接条;
42.40、后排座椅;50、中央扶手;60、液位传感器;70、倾斜角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4.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5.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49.实施例1
5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气体存储部件10、充气泵20和呼吸组件30,气体储存部件10包括内囊110和外囊120,外囊120套设于内囊110外。充气泵20与内囊110通过进气通道210连通;其中,内囊110用于储存氧气,内囊110的外壁面与外囊120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用于储存废气。呼吸组件30具有吸气通道330和呼气通道340,吸气通道330与内囊110连通,呼气通道340连通于内囊110的外壁面与外囊120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
5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进气通道210及吸气通道330与内囊110连通处的周侧设置有密封圈,以保证内囊110的密封性。由于内囊110套设于外囊120内部,进气通道210及吸气通道330必定贯穿外囊120的一侧壁,因此外囊120与进气通道210、吸气通道330及呼气通道340贯穿或连通处的周侧也设置有密封圈,以保证外囊120的密封性。
52.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外囊120设置为存储氧气、内囊110储存呼出的废气,相应的进气通道210及吸气通道330与外囊120连通、呼气通道340与内囊110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具体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唯一限定。
5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汽车落水后,乘员可以手动打开或者汽车自动打开充气泵开关220为气体存储部件10的内囊110充气,内囊110为车内乘员提供一定量的空气,以供车内乘员有足够的时间寻找逃生机会。且气体存储部件10设置为外囊120包裹内囊110的形式,内囊110用于存储充气泵20提供的氧气,外囊120与内囊110之间的空间用于盛装乘员呼出的废气。在充气泵20充气后,内囊110体积不断增大并挤占内囊110与外囊120之间的空间,使得外囊120的体积不断扩充。
54.在使用过程中,内囊110中的氧气被消耗,其体积不断减小,而外囊120与内囊110之间的空间被充入乘员呼出的废气填充,其体积不断增大,使得整个气体存储部件10的体积基本处于不变的状态。当乘员舱内灌入水并且车门能够打开后,车内乘员可以将气体存储部件10从车内推出,充气状态的气体存储部件10借助浮力可以上升至水面,车内乘员在未被束缚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气体存储部件10上升到水面并将其作为救生气垫使用;若乘员被束缚,气体存储部件10漂浮在水面可以作为求救信号以提醒路人。
5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如图2所示,内囊110的一侧壁的一部分密封连接于外囊120的内壁面,并形成双层壁130,进气通道210及吸气通道330贯穿双层壁130并与内囊110的内部连通。呼气通道340贯穿外囊120除双层壁130范围以外的任意侧壁,并连通于内囊110的外壁面与外囊120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
56.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双层壁130之间通过胶粘进行密封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计。双层壁130的面积设置为至少能够通过进气通道210及吸气通道330为宜,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为便于气体存储部件10折叠,优选地将呼气通道340设置在双层壁130旁边,如图2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设置在其他位置,本实施例对比不作唯一限定。
5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内囊110的一侧壁的一部分密封连接于外囊120形成双层壁130,且进气通道210及吸气通道330均位于双层壁130上,使得该紧急呼吸装置的气体存储部件10在进行折叠收纳时占用空间更小。
5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内囊110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结构(图中未示出),开口的端面密封连接于外囊120的内壁面,进气通道210及吸气通道330贯穿外囊120与开口密封连接的侧壁;呼气通道340贯穿除外囊120与开口密封连接的侧壁以外的其它外囊120的侧壁。
59.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内囊110及外囊120优选地设置为长方体结构,且内囊110面积较大的一面具有开口,且开口的端面密封连接于外囊120的内壁面,使得该紧急呼吸装置的气体存储部件10重量更轻,上升至水面后其能够承托的重量更大。
6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如图1所示,呼吸组件30还包括吸气阀嘴310及呼气阀嘴320,吸气阀嘴310通过吸气通道330与内囊110连通,呼气阀嘴320通过呼气通道340连通于内囊110的外壁面及外囊120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
6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吸气阀嘴310及呼气阀嘴320可以设置为相同结构,也可以设置为不同结构,如吸气阀嘴310设置为鸭嘴吹,呼气阀嘴320设置为鼻塞,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6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相比于传统的车载呼吸装置中乘员将呼出气体直接排出,该紧急呼吸装置通过在外囊120上设置呼气阀嘴320,将乘员呼出的废气导入外囊120内部,使得整个气体存储部件10的体积基本处于不变的状态,便于气体存储部件10上浮至水面。
6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如图1及图3所示,吸气阀嘴310及呼气阀嘴320结构相同;吸气阀嘴310为内部呈空腔311的结构,吸气阀嘴310的一端与吸气通道330连通,另一端设置有与空腔311连通的吸气管312;吸气阀嘴310的侧壁上活动连接于有调节旋钮313,调节旋钮313的一端延伸至空腔311内,另一端凸出于吸气阀嘴310的外壁面。
6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旋钮313可以设置为螺接在吸气阀嘴310上的调节螺栓,吸气阀嘴310上设置有与调节螺栓适配的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调节螺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保证吸气阀嘴310的气密性。
6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吸气阀嘴310及呼气阀嘴320设置为相同的结构,便于乘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佩戴好该紧急呼吸装置,设置调节旋钮313便于调节进气量、出气量。
6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如图4所示,呼吸组件30还包括呼吸面罩(图中未示出),呼吸面罩设置有呼吸孔,呼吸孔通过换向阀350周期性地分别与吸气通道330及呼气通道340连通。
67.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换向阀350优选地设置为两个单向硅胶阀反向连接在一起,单向硅胶阀具有阀体351及阀芯353,阀体351具有通孔352,阀芯353的一端通过连接条354活动连接于阀体351的通孔352处。以呼气通道340中的单向硅胶阀为例,当乘员呼出的气流通过阀体351的通孔352作用于阀芯353时,阀芯353向着气流流通的方向打开,当无气流通过时,阀芯353另一端存在的气体压力,也即与外囊120连通的呼气通道340中存在的气体压力使得阀芯353闭合,从而达到周期性通断的效果。
68.需要说明的是,乘员通过呼吸面罩进行呼吸,且通过换向阀350周期性的连通吸气通道330及呼气通道340,使得呼吸组件30的结构简单、使用更加方便。
6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紧急呼吸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外囊120及内囊110均由柔性的密封材质构成,且外囊120及内囊110均设置为长方体结构,外囊120的内部适配内囊110的外壁面。
7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外囊120及内囊110优选地选用柔软的pvc材质,便于折叠收纳。外囊120及内囊110均设置为长方体结构,且外囊120的尺寸以能够放置于后排乘员舱且能够通过汽车后门为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车型的不同具体设计,本实施例对比不作唯一限定。
7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外囊120及内囊110均由柔性的密封材质构成,便于在非使用状态下将外囊120及内囊110折叠,不占用车内空间。外囊120及内囊110均设置为长方体结构,在气体存储部件10漂浮于水上时能够承载更多的重量。
72.实施例2
7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如图5及图6所示,包括行李箱、仪表台(图中未示出)、后排座椅40及嵌入后排座椅40的中央扶手5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紧急呼吸装置,后排座椅40与中央扶手50之间设置有收容空间(图中未示出),紧急呼吸装置的气体存储部件10折叠收纳于收容空间内,充气泵20设置于行李箱内,充气泵开关220关设置于仪表台上。
7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中央扶手50嵌入后排座椅40且相对于后排座椅40可转动连接,后排座椅40与中央扶手50之间设置有收容空间,紧急呼吸装置的气体存储部件10折叠收纳于收容空间内,不额外占用车内空间。在车辆落水后,充气泵20自动或由乘员手动开启设置在仪表台上的充气泵开关220,气体存储部件10充气,并弹开中央扶手50。
7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汽车,如图6所示,还包括液位传感器60、倾斜角度传感器70及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液位传感器60、倾斜角度传感器70及充气泵20的开关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60固定于汽车的车头,倾斜角度传感器70固定于汽车的车尾。
76.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60用于检测车辆的落水信息,在被水淹没后即可发出信号,倾斜角度传感器70用于检测车头与车尾的倾斜角度,其预设的倾斜角阈值为12
°
,通常车辆落水后,由于车头部位设置有发动机等较重的零部件,车头朝下先沉入水中,因此将液位传感器60安装于车头、倾斜角度传感器70固定于车尾。当液位传感器60检测到落水信息、并且倾斜角度传感器70检测到车头及车尾的倾斜角度大于12
°
时,控制器自动打开充气泵20的开关为内囊110充气。
7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根据液位传感器60与倾斜角度传感器70两者的检测结果控制充气泵20的开关,也即只有在液位传感器60检测到水位信号并且倾斜角度传感器70检测到车身倾斜角度超过12
°
,控制器才会触发充气泵20的开关,以防控制器产生误判影响驾驶员及车内乘员,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定。
78.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