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鱼漂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3:24: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鱼漂,包括漂身(10)、漂尾(20)和漂角(30),所述漂角(30)设于漂身(10)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尾(20)包括多个深色漂目(21)、多个橙红漂目(22)和多个浅绿色漂目(23),其中,所述橙红漂目(22)和浅绿色漂目(23)均为圆柱形,且橙红漂目(22)的直径大于浅绿色漂目(23)的直径,所述深色漂目(21)的两端分别与一橙红漂目(22)和一浅绿色漂目(23)一体连接,所述漂尾(20)的上端为橙红漂目(22),所述漂尾(20)的下端为浅绿色漂目(23)、且连接有柱形电池仓(24),所述柱形电池仓(24)内设置电池和lde灯带,所述lde灯的光照通过橙红漂目(22)和浅绿色漂目(23)显示,所述电池与lde灯电连接,所述柱形电池仓(24)与漂身(10)的上端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色漂目(21)为圆锥台结构,所述深色漂目(21)小径端的直径与浅绿色漂目(23)的直径一致,所述深色漂目(21)大径端的直径与橙红漂目(22)的直径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色漂目(21)的颜色为黑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尾(20)为玻纤硬尾。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电池仓(24)的下部为管状结构,该柱形电池仓(24)下端外壁的径向上设有与柱形电池仓(24)一体的导向部(25),所述漂身(10)的上端具有与管状结构间隙配合第一盲孔(11),所述第一盲孔(11)内壁的轴向上开设有供导向部(25)滑动的导向槽(12),所述第一盲孔(11)的下部内壁环向开设有直径大于第一盲孔(11)直径的限位槽(13),所述导向部(25)与限位槽(13)带阻尼转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25)的下端面开设有卡位凹槽(251),所述限位槽(13)在与导向槽(12)的轴向错位部设置有与卡位凹槽(251)适配的卡位凸起(1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3)的圆心角为180
°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的上部外壁设置至少一个环槽,所述环槽内装设有与导向槽(12)、第一盲孔(11)过盈配合的弹性密封圈(4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子鱼漂,包括漂身、漂尾和漂角,漂角设于漂身的下端,漂尾包括多个深色漂目、多个橙红漂目和多个浅绿色漂目,其中,橙红漂目和浅绿色漂目均为圆柱形,且橙红漂目的直径大于浅绿色漂目的直径,深色漂目的两端分别与一橙红漂目和一浅绿色漂目一体连接,漂尾的上端为橙红漂目,漂尾的下端为浅绿色漂目、且连接有柱形电池仓,柱形电池仓内设置电池和LDE灯带,LDE灯的光照通过橙红漂目和浅绿色漂目显示,电池与LDE灯电连接,柱形电池仓与漂身可拆卸连接,柱形电池仓与漂身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基于上述,该电子鱼漂采用三目间隔设置,橙红漂目采用加粗设置,解决了漂尾整体加粗引起笨重的问题,使鱼漂既醒目又灵敏。敏。敏。


技术研发人员:胡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婷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2/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