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手术助产器械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2:13: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助产器械。


背景技术:

2.手术助产器械是妇产科常用的一种助产工具。当产妇子宫收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或产妇患有某些疾病,不宜在第二产程过度用力,或胎儿在宫内缺氧等多种情况下,助产医生多会采用手术助产器械进行助产,帮助胎儿娩出。胎位不正是产妇生产时常见状况,助产医生在产前也会采用手术助产器械将胎儿胎头位置固定,有助于产妇的生产。
3.现有的手术助产器械由负压泵、吸盘和抽气导管组成,利用负压作用,使吸盘吸附在胎儿的胎头上,通过牵引作用,协助胎儿娩出,其操作较简单,容易掌握,便于推广。但是现有的手术助产器械在使用时不能准确地将吸盘吸附在胎儿头部的中心位置上,导致胎儿头部所受的牵引力较大,容易引起胎盘的滑落,导致反复吸引造成胎儿头部血肿、骨折及脑内出血等头部损伤,严重影响了其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手术助产器械在使用时不能准确地将吸盘吸附在胎儿头部的中心位置上的现状,而提供一种手术助产器械。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手术助产器械,包括:负压泵、抽气导管、吸盘,所述负压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抽气导管,抽气导管远离负压泵的一端连接所述吸盘,所述抽气导管连接在所述吸盘一侧的中心上,所述吸盘的背面径向地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从吸盘的背面的边缘一直延伸至吸盘的中心,所述吸盘的背面的边缘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在的径线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为3cm。
6.胎儿时期由于脑及感觉器官发育早,而咀嚼和呼吸器官,尤其是鼻旁窦尚不发达,所以,脑颅比面颅大得多,新生儿面颅占全颅的1/8,而成人为1/4。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前囟(额囟)最大,位于矢状缝与冠状缝相接处,后囟(枕囟),位于矢状缝与人字缝会合处。另外,还有顶骨前下角的蝶囟和顶骨后下角的乳突囟。前囟在生后l-2岁时闭合,其余各囟都在生后不久闻合。医护人员将吸盘吸附在胎儿的胎头上,通常根据后囟和矢状缝来确定胎儿头部的中心位置:后囟沿矢状缝向前三公分即为胎儿头部的中心,从而将吸盘吸附在胎儿头部的中心上。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将第一凹槽的一端与胎儿胎头的后囟重合,并将第二凹槽置于矢状缝所在的直线上,由于第一凹槽与吸盘的中心间的距离为3cm,从而实现将吸盘的中心与胎儿头部的中心重合,而且抽气导管连接在吸盘的中心上,从而使得负压泵对抽吸导管的牵引力刚好作用在胎儿胎头的中心,保证胎儿头部所受的牵引力最小,减小了对胎儿头部的伤害,提高了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固定器的使用效果。
7.在上述的一种手术助产器械中,所述抽气导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8.将抽气导管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凹槽内,之后一起随吸盘置入产道深处,从而减少
了占用的空间位置,而且可以减少牵绊和操作不便,并且一端卡位在第一凹槽内的抽气导管还可作为指示器,具有标识作用,可以在对胎儿的牵引过程中观察胎头旋转的角度和方向。
9.在上述的一种手术助产器械中,所述吸盘为圆盘状。
10.吸盘采用圆盘状的结构,保证使用效果的同时最小化了吸盘的体积,使用方便。
11.在上述的一种手术助产器械中,所述抽气导管包括金属软绳和套设在金属软绳外侧的塑料软管。
12.抽气导管采用金属软绳和套设在金属软绳外侧的塑料软管的形式,提高了抽气导管的强度,同时保证了抽气导管的柔软性。
13.在上述的一种手术助产器械中,所述抽气导管上设有间隔均布的刻度线。
14.在抽气导管上设置间隔均布的刻度线,可以知道吸盘的放置位置至阴道口的深度的准确数值,同时可根据深度来判断牵引力的大小,可极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将对新生儿的损伤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18.图中,1、负压泵;2、抽气导管;3、吸盘;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金属软绳;7、塑料软管;8、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0.实施例1:
2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手术助产器械,包括:负压泵1、抽气导管2、吸盘3,负压泵1的一端连接抽气导管2,抽气导管2远离负压泵1的一端连接吸盘3,吸盘3为圆盘状。
22.抽气导管2连接在吸盘3一侧的中心上,吸盘3的背面径向地设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从吸盘3的背面的边缘一直延伸至吸盘3的中心,吸盘3的背面的边缘且位于第一凹槽4所在的径线上设有第二凹槽5,第一凹槽4的长度为3cm。
23.抽气导管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凹槽4内,且抽气导管2包括金属软绳6和套设在金属软绳6外侧的塑料软管7。
24.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抽气导管2的一端卡位在第一凹槽4内,然后将吸盘3置入产道深处的胎儿的胎头处,之后将第一凹槽4的一端与胎儿胎头的后囟重合,并将第二凹槽5置于矢状缝所在的直线上,由于第一凹槽4与吸盘3的中心间的距离为3cm,从而实现将吸盘3的中心与胎儿头部的中心重合。之后利用负压泵1,使得吸盘3内形成负压状态,从而将吸盘3吸附在胎儿的胎头上,而且抽气导管2连接在吸盘3的中心上,从而使得负压泵1对抽气导管2的牵引力刚好作用在胎儿胎头的中心,保证胎儿头部所受的牵引力最小,减小了对胎儿头部的伤害,提高了一次性胎头真空吸引固定器的使用效果。
25.实施例2:
26.除上述技术特征外,本实施例的抽气导管2上设有间隔均布的刻度线8。
27.在抽气导管2上设置间隔均布的刻度线8,可以知道吸盘3的放置位置至阴道口的深度的准确数值,同时可根据深度来判断牵引力的大小,可极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将对新生儿的损伤降至最低。
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术助产器械,包括:负压泵(1)、抽气导管(2)、吸盘(3),所述负压泵(1)的一端连接所述抽气导管(2),抽气导管(2)远离负压泵(1)的一端连接所述吸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3)的背面径向地设有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从吸盘(3)的背面的边缘一直延伸至吸盘(3)的中心,所述吸盘(3)的背面的边缘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4)所在的径线上设有第二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4)的长度为3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助产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导管(2)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凹槽(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助产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3)为圆盘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助产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导管(2)包括金属软绳(6)和套设在金属软绳(6)外侧的塑料软管(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助产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导管(2)上设有间隔均布的刻度线(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手术助产器械,包括:负压泵、负压泵的一端连接抽气导管,抽气导管远离负压泵的一端连接吸盘,抽气导管连接在吸盘的中心上,吸盘的中心延伸至吸盘边缘的一径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抽气导管位于吸盘的同一侧,吸盘边缘且位于第一凹槽所在的径线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长度为3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将第一凹槽的一端与胎儿胎头的后囟重合,第二凹槽置于矢状缝所在的直线上,实现将吸盘的中心与胎儿头部的中心重合,抽气导管连接在吸盘的中心上,使得负压泵对抽吸导管的牵引力刚好作用在胎儿胎头的中心,保证胎儿头部所受的牵引力最小。儿头部所受的牵引力最小。儿头部所受的牵引力最小。


技术研发人员:楼刚 柴慧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2/2/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