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模式切换方法、装置、音频播放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与流程

2022-02-25 22:57: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音频播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式切换方法、装置、音频播放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音频播放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功能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之一。现有主动降噪蓝牙耳机包括多种模式,一般有主动降噪模式、普通模式、通透模式等。目前,在各个模式切换的时候,采用固定的渐变参数设计,导致用户在使用音频播放设备切换模式的时候,双耳体验过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式切换方法、装置、音频播放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以改善上述缺陷。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音频播放设备,所述音频播放设备至少具有两个不同的音频播放模式,不同的所述音频播放模式下,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对环境噪声的降噪参数不同,所述方法包括:当获取到模式切换请求时,获取当前环境噪声的目标噪声强度,所述模式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当前的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获取参考参数,所述参考参数为预先基于用户在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对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而设定的;基于所述参考参数和所述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之后,将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
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模式切换装置,应用于音频播放设备,所述音频播放设备至少具有两个不同的音频播放模式,不同的所述音频播放模式下,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对环境噪声的降噪参数不同,所述模式切换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切换单元。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当获取到模式切换请求时,获取当前环境噪声的目标噪声强度,所述模式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当前的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考参数,所述参考参数为预先基于用户在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对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而设定的。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参考参数和所述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切换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之后,将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
6.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音频播放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7.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
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8.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9.本技术提供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音频播放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当获取到请求将当前的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模式切换请求时,获取当前环境的目标噪声强度,然后,基于参考参数和所述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完成将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操作。由于,参考参数是预先基于用户在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对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而设定的,因此,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值,对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设定起到指导作用,从而使得切换时间间隔的设定能够与用户对该两个模式切换的时候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相关,即从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角度设置切换时间间隔,使得切换时间间隔的设置更加合理,降低用户对模式切换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播放设备的使用场景的示意图;
12.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13.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的音频播放模式的降噪声压的示意图;
14.图4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15.图5示出了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16.图6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式切换装置的模块框图;
17.图7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播放设备的结构框图;
18.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
19.图9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音频播放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功能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之一,但是,音频播放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可以听到噪声,即用户通过音频播放设备所能收听的音频数据中除有用音频数据之外的音频,都可以称为噪声。该噪声可以包括环境噪声,该环境噪声为音频播放设备所处的应用场景内除音频播放设备之外的噪声源发出的音频。
22.目前,音频播放设备具有主动降噪功能,以降低外界噪音对用户的干扰。通常主动
降噪方案有单独ff麦克风降噪、单独fb麦克风降噪、混合降噪(ff fb)。
23.具体地,如图1所示,音频播放设备100具有多个音频播放模式,不同的音频播放模式下,音频播放设备对环境噪声的降噪参数不同,用户在佩戴音频播放设备100的时候,在不同的音频播放模式,对环境噪声的听觉感受不同。示例性地,音频播放设备100内设置有处理器,该处理器实现不同的模式之间的切换。
24.该降噪参数可以反映音频播放设备100对环境噪声的降噪能力,则该降噪参数可以是正增益也可以是负增益,如果是正增益,则该降噪参数可以将环境噪声降低,如果该降噪参数为负增益,则该降噪参数可以将环境噪声增大,此外,降噪参数还可以是0增益,即不对环境噪声进行降噪处理。示例性地,音频播放设备100可以是耳机,该音频播放设备100可以包括主动降噪模式、普通模式、通透模式等,主动降噪模式指通过音频播放设备100的扬声器播放消噪信号,把环境音消除的主动降噪模式,即前述的通过降噪麦克风对环境噪声主动降噪,该主动降噪模式对应的降噪参数为正增益;普通模式是指关闭主动降噪的模式,即音频播放设备100不执行主动降噪的操作,该普通模式对应的降噪参数为零增益;通透模式是指把环境音通过耳机扬声器播放出来,使得用户可以听到外部环境声音,即用户听到的环境噪声和未佩戴音频播放设备100时一致,则该通透模式对应的降噪参数为负增益,即音频播放设备100将环境噪声加强。
25.目前,音频播放设备100的各个音频播放模式切换的时候,采用固定的渐变参数完成模式切换,该渐变参数包括渐变增益及切换时间,该渐变增益大多是由一种模式的降噪增益切换为另一种模式的降噪增益,切换时间是完成不同的两个模式之间切换的耗时,该切换时间影响了渐变增益的完成耗时,从而影响该渐变增益的线性函数。
26.然而,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目前各个模式的切换均采用固定的渐变参数完成模式切换,所以,容易导致用户在佩戴音频播放设备100进行模式切换的时候,导致听觉感受过差,例如,在安静环境下,模式切换时,效果变化可能较小,用户感知较差,导致用户体验效果差等问题;在嘈杂环境下,模式切换时,效果变化可能较大,导致用户可听到明显切换杂音,或者切换导致声音突变,引起耳朵不适或损伤;普通模式、降噪模式、通透模式等各模式切换为固定参数,导致降噪模式切换普通模式的切换效果可能不明显,通透切换降噪模式的切换效果可能过于明显,导致杂音或引起耳朵不适等问题。
27.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对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而设定的,因此,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值,对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设定起到指导作用,从而使得切换时间间隔的设定能够与用户对该两个模式切换的时候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相关,即从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角度设置切换时间间隔,使得切换时间间隔的设置更加合理,降低用户对模式切换的不适感。
28.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切换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具体地,该方法包括:s201至s204。
29.s201:当获取到模式切换请求时,获取当前环境噪声的目标噪声强度。
30.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当前的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也就是说,在音频播放设备当前处于第一音频播放模式的情况下,如果该音频播放设备获取到该模式切换请求,如果响应该请求,则需要将当前的第一音频播
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以便用户在使用音频播放设备的时候,可以在不同的播放模式之间切换。
31.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播放设备上设置有操作按键,用户可以通过该操作按键输入模式切换请求,该操作按键可以是物理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在此不做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音频播放设备设置有麦克风,用户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输入模式切换请求,例如,用户输入“切换为xx模式”的语音,该“xx”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而输入;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与音频播放设备连接,例如,用户终端通过蓝牙与音频播放设备连接,则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的指定界面输入模式切换请求,并由用户终端将模式切换请求发送给音频播放设备。
32.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音频播放模式之间的切换对应不同的模式切换请求,音频播放设备通过识别不同的模式切换请求能够确定用户当前所请求切换的音频播放模式。
3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音频播放设备监测到模式切换请求之后,可以获取当前环境噪声的目标噪声强度。示例性地,音频播放设备设置有音频采集装置,该音频采集装置可以是麦克风,音频播放设备采集当前环境噪声的噪声强度。具体地,音频采集装置采集当前环境噪声得到环境声信号,音频播放设备对采集的环境声信号分析,得到该环境声信号对应的目标噪声强度,例如,可以是对环境声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或者小波变换,从而可得出信号的声压级,即目标噪声强度。
34.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音频播放设备连接有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计算机等,具体地,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上述的用户终端。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音频播放设备设置有上述的音频采集装置,该音频采集装置采集当前环境噪声得到环境声信号,将环境声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由电子设备采用上述的分析方式得到该环境声信号对应的目标噪声强度,并发送至音频播放设备。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电子设备上安装有音频播放设备,则电子设备与音频播放设备处于同样的环境噪声下,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设备采集当前环境噪声得到环境声信号,采用上述的分析方式得到该环境声信号对应的目标噪声强度,并发送至音频播放设备。
35.s202:获取参考参数。
36.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参考参数为预先基于用户在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对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而设定的。
3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设定参考环境的环境噪声为该指定噪声强度,该参考环境可以作为一个基准的参考环境,用户在该参考环境下进行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期间所听到的噪声强度变化所带来的听觉感知,可以作为衡量用户的听觉感受的一个参考标准。例如,用户在该参考环境下对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如果为良好,则其他的噪声强度的环境下进行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期间的时候,需要保证用户对该其他的噪声强度的环境下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受也是良好,因此,该参考参数可以作为一个基准,即该参考参数去调整不同的噪声环境下,模式切换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以使用户对该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受与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一致或者相差很小。
38.需要说明的是,音频播放设备至少具有两个不同的音频播放模式,所以,音频播放
设备的模式切换也可以是多个,则每个模式切换操作对应一个参考参数,具体地,可以预先针对每个模式切换操作获取该模式切换操作对应的参考参数,然后,在获取到模式切换请求之后,基于该模式切换请求对应的模式切换操作,查找该模式切换操作对应的参考参数。
3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参考参数可以是一个用于评价用户对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评价值,也可以是包括该评价值以及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期间的切换时间间隔。
40.需要说明的是,该参考参数可以由用户主观的听觉感知而确定,也可以基于由听音测评软件模拟用户的听觉感知而获取,例如,该评分值可以是认为给定,也可以是基于听音测评软件给定,具体在此不做限定。
41.s203:基于所述参考参数和所述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
42.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不同的音频播放模式下的噪声的声压级、以及各个音频播放模式对应的切换过程中的噪声的声压级的变化。图3所示的坐标轴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噪声的声压大小,即噪声强度,如图3所示,降噪模式对应的噪声的声压为v1,普通模式对应的噪声的声压为v2,通透模式对应的噪声的声压为v3,且v1小于v2,v2小于v3。
43.如图3所示,t2至t3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普通模式切换为通透模式的切换时间间隔,t5至t6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通透模式切换为降噪模式的切换时间间隔,t8至t9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降噪模式切换为普通模式的切换时间间隔。可以看出,在模式切换的时间间隔内,噪声的声压大小发生了变化,即产生了噪声强度变化,该噪声强度变化由两个模式之间的噪声强度变化值和切换时间间隔决定。具体地,两个模式之间的噪声强度变化值决定了切换的时候的噪声的声音落差,例如,由120db切换至80db的声压差与120db切换至90db的声压差是不同的,用户的听觉感知也不同,而切换时间间隔则决定了整个切换过程中,用户感受到的声音能量,例如,同样是由120db切换至80db,消耗10s切换完毕与消耗2s切换完毕相比,用户对前者的感受会更加平稳而对后者的感受会更加突兀。其中,两个模式之间的噪声强度变化值取决于两个模式之间的降噪参数。
44.因此,用户所感知的模式切换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由两个模式之间的噪声强度变化值和切换时间间隔决定。具体地,切换时间间隔固定时,噪声强度变化越大,则切换效果感知越明显,噪声强度变化越小,则切换效果感知越弱;噪声强度变化固定时,切换时间间隔越短,则切换效果感知越明显,相反,则越弱。而用户听到的噪声,取决于各模式下的降噪程度和环境的噪声大小,也就是说在环境噪声一定的情况下,即在同一个环境下,用户在各模式下听到的噪声强度取决于各个模式的降噪参数,而各个模式的降噪参数为固定的降噪量,因此,用户听到的噪声,取决于环境的噪声大小。用户感知的切换效果变化程度取决于环境噪声大小和效果切换的时间,即目标噪声强度和目标切换时间间隔。
45.参考前述描述,参考参数可以作为衡量用户的听觉感受的一个参考标准,则在目标噪声强度已知的情况下,设置目标切换时间间隔,使得用户对该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受满足参考参数,从而使得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设置更加合理。
4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参考参数可以是一个用于评价用户对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评价值,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用户感知的切换效果变化程度取决于目标噪声强度和目标切换时间间隔,所以,该评价值与噪声强度和切换时间间隔相关,则可以基于该评价值与噪声强度和切换时间间隔建立一个函数关系,则在该评价值和目标噪声强度已知的情况
下,就能够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具体地,请参阅后续实施例。
47.s204: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完成将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操作。
4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是在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采用渐变的方式,由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如图3所示,各个模式切换时的噪声声压大小的变化斜率与切换时间间隔负相关,切换时间间隔越长,变化斜率越小,用户的听觉感知越平稳,即不突兀,切换时间间隔越短,变化斜率越大,用户的听觉感知越突兀,即不平稳。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切换模式的时候,音频播放设备可以播放语音信息,该语音信息用于提醒用户当前的模式切换操作。如图3所示,t1至t2之间的时间间隔,音频播放设备播放第一语音信息,第一语音信息用于提示由普通模式切换为通透模式,t4至t5之间的时间间隔,音频播放设备播放第二语音信息,第二语音信息用于提示由通透模式切换为降噪模式,t7至t8之间的时间间隔,音频播放设备播放第三语音信息,第三语音信息用于提示由降噪模式切换为普通模式。
50.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提示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被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语音信息为指定语音信息,该指定语音信息可以是前述的第一语音信息、第二语音信息或第三语音信息。音频播放设备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播放指定语音信息,在所述指定语音信息播放完毕,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完成将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操作。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指定语音信息的播放完毕时刻早于或等于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也就是说,在指定语音信息的播放过程中,音频播放设备保持处于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在指定语音信息的播放完毕之后,再执行模式切换操作,并且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完成将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操作。
51.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该指定语音信息的播放完毕时刻晚于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并且指定语音信息的播放起始时刻早于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指定语音信息的播放结束时刻早于或等于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终止时刻,也就是说,在指定语音信息的播放过程中,开始执行模式切换操作,在指定语音信息播放完毕时,完成模式切换操作,或者,在指定语音信息播放完毕时,继续执行模式切换操作,在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结束时,完成模式切换操作。作为再一种实施方式,指定语音信息的播放起始时刻晚于或等于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指定语音信息的播放结束时刻早于或等于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终止时刻。则音频播放设备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播放指定语音信息,同时执行模式切换操作,在指定语音信息播放完毕之后,继续执行模式切换操作,在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结束时,完成模式切换操作,也就是说,在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完成指定语音信息的播放以及模式切换操作。
52.因此,当获取到请求将当前的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模式切换请求时,获取当前环境的目标噪声强度,然后,基于参考参数和所述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完成将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操作。由于,参考参数是预先基于用户在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对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而设定的,因此,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值,对目
标切换时间间隔的设定起到指导作用,从而使得切换时间间隔的设定能够与用户对该两个模式切换的时候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相关,即从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角度设置切换时间间隔,使得切换时间间隔的设置更加合理,降低用户对模式切换的不适感。
53.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切换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具体地,该方法包括:s401至s406。
54.s401:当获取到模式切换请求时,获取当前环境噪声的目标噪声强度。
55.s402:在所述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采用不同的待选时间间隔控制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一个噪声强度变化。
5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噪声强度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待选时间间隔控制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由上述图3可知,用户对模式切换过程中感受到的声压变化与待选时间间隔相关,所以,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一个噪声强度变化,具体地,待选时间间隔与噪声强度变化的突兀程度(即斜率)负相关,也就是说,待选时间间隔越长,噪声强度变化的突兀程度越低,待选时间间隔越低,噪声强度变化的突兀程度越高。
5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指定噪声强度可以是最大噪声强度,该最大噪声强度可以基于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所处的不同环境的噪声强度的统计而确定,例如,统计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所处的不同环境的噪声强度,将最大的噪声强度作为最大噪声强度。于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指定噪声强度可以是120db,则目标评价值记为y
max
,该目标评价值对应的待选时间间隔记为t
max

58.s403:从用户对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评价值中,查找满足预设感知条件的目标评价值。
5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用户或听音测评软件对音频播放设备采用不同的待选时间间隔完成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作出评价值,从而,每个待选时间间隔对应一个评分值,该评分值能够反映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具体地,评价值与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正相关,也就是说,评价值越高,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越高,评价值越低,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越低。
6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预设感知条件可以是评价值大于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可以是基于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区而设置。示例性地,满足预设感知条件的评价值为数值最大的评价值,也就是说,从用户对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评价值中,查找最大的评价值作为目标评价值。
61.s404:基于所述目标评价值确定所述参考参数。
62.于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参考参数包括目标评价值。由于目标评价值为用户在指定噪声强度下,音频播放设备采用不同的时间间隔执行模式切换操作时对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而选择的,例如,舒适度最高的评价值,则将该目标评价值作为参考参数,后续基于该目标评价值设置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时候,可以基于目标噪声强度和指定噪声强度之间的差异,调整目标切换时间间隔,使得用户对在目标噪声强度下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对应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的评价值也满足该目标评价值对应的舒适度。
63.需要说明的是,s401的步骤可以在s404之后再执行,具体的执行顺序在此不做限定。
64.s405:基于所述参考参数和所述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
6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参数包括目标评价值,s405的实施方式为基于目标评价值和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具体地,在确定目标评价值之后,为了保证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需要尽量保证用户在不同的噪声强度的环境下,在模式切换器件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与目标评价值的舒适度相同,也就是说,通过设置不同的噪声强度的环境下的目标切换时间间隔,使得用户对目标切换时间内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的评价值也为目标评价值。于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目标评价值下,用户对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为无切换杂音、无耳朵不适等问题。
66.基于上述描述,用户感知的切换效果变化程度取决于环境噪声大小和效果切换的时间,即目标噪声强度和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则假设用户对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噪声强度变化的感知以评分值来衡量,则该评分值是关于噪声强度和切换时间间隔的函数。假设该函数为:
67.y=a*n-b*t
ꢀꢀꢀꢀꢀꢀꢀꢀꢀꢀꢀꢀꢀꢀꢀꢀꢀꢀꢀꢀꢀꢀꢀ
(1)
68.其中,y为评分值,t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a为噪声影响系数,b为时间影响系数,n为环境噪声。t一定时,n越大,y越大,用户感知越明显,n越小,y越小,用户感知越弱;n一定时,t越小,y越大,用户感知越明显,t越大,y越小,用户感知越弱。
69.由公式(1)可知,切换时间间隔不仅与评分值y和环境噪声n相关,还与噪声影响系数和时间影响系数相关,所以,需要先确定a和b的取值。
7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的针对指定噪声强度,y
max
对应t
max
之外,还可以在第一测试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采用不同的待选时间间隔控制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一个噪声强度变化,从用户对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评价值中,查找目标评价值,该目标评价值对应的待选时间间隔记为t1,因此,针对第一测试噪声强度,则到y
max
对应t1。另外,还需要再测试一个噪声强度下的y
max
对应的时间间隔,具体地,在第二测试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采用不同的待选时间间隔控制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一个噪声强度变化,从用户对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评价值中,查找目标评价值,该目标评价值对应的待选时间间隔记为t2,因此,针对第二测试噪声强度,则到y
max
对应t2。其中,指定噪声强度,第一测试噪声强度和第二测试噪声强度均为已知数值,例如,该指定噪声强度,第一测试噪声强度和第二测试噪声强度分别为120db、100db和80db。
71.因此,将(120db,y
max
,t
max
)、(100db,y
max
,t1)、(80db,y
max
,t2)三组数据分别代入公式(1),即可以计算得到a和b,以及y
max

72.由此,公式(1)可以变为:
73.t=(a*n-y
max
)/b
ꢀꢀꢀꢀꢀꢀꢀꢀꢀꢀꢀꢀꢀꢀꢀꢀꢀꢀꢀꢀꢀꢀꢀꢀꢀꢀꢀꢀ
(2)
74.其中,t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a为噪声影响系数,b为时间影响系数,y
max
为目标评价值,因此,在a和b以及y
max
都已知的情况下,t与n相关,而n为噪声强度,也可以通过上述分析得到。
7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式(2)为评价值、噪声强度和时间间隔之间的函数关系,则基于所述参考参数和所述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实施方式为,基于所述函数关系、目标评价值和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也就是说,将目标评价值和目标噪声强度代入公式(2),就可以得到t,从而得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
76.s406: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完成将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操作。
7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78.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基于在所述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基于用户对音频播放设备采用不同的待选时间间隔控制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所确定的目标评价值,设置当前噪声强度的噪声环境下的目标切换时间间隔,使得用户在当前的噪声强度的噪声环境下,用户对模式切换时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都与目标评价值一致。
79.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切换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具体地,该方法包括:s501至s507。
80.s501:在第一噪声强度和第二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采用不同的待选时间间隔控制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一个噪声强度变化。
8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前述的指定噪声强度可以包括第一噪声强度和第二噪声强度,所述第一噪声强度大于第二噪声强度,所述预设感知条件包括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用户对满足第一条件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大于对满足第二条件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噪声强度可以是前述的最大噪声强度,第二噪声强度可以是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的噪声强度值,示例性地,该第二噪声强度可以是30db至50db,例如,第二噪声强度可以是30db。因此,第一噪声强度可以表征最大噪声强度,第二噪声强度可以表征最小噪声强度,即相对安静的环境,这两个噪声强度下得到的评价值和切换时间都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参考意义,便于基于该两个噪声强度下得到的评价值和切换时间来设置当前环境噪声下的目标切换时间间隔。
82.分别在第一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以及第二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采用不同的待选时间间隔控制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一个噪声强度变化。
83.s502:从用户对在所述第一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第一评价值中,查找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评价值,作为目标评价值。
84.示例性地,第一噪声强度可以是前述的最大噪声强度,该第一噪声强度可以表征用户所经历的最大的噪声的场景,则该第一噪声强度下确定的最高评价值对应的切换时间间隔,能够表征用户在最大噪声的环境下,最舒适的听觉感受,若其他的噪声强度(即噪声强度小于第一噪声强度)的环境下的切换时间间隔内的噪声强度变化使得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的评价值能够与目标评价值一致,则可以使得用户的舒适度不会比最大噪声的环
境下的舒适度差。
85.在第一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采用不同的待选时间间隔控制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然后,通过用户或听音测评软件对第一噪声强度对应的每个待选时间间隔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评价值,可以得到第一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每个待选时间间隔对应的评价值,然后,查找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评价值,作为目标评价值。其中,查找目标评价值的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评价值与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正相关,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评价值为数值最大的第一评价值。
8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第一噪声强度为上述的最大噪声强度,即120db,所确定的目标评价值为y
max
。该目标评价值对应的待选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即为t
max

87.s503:从用户对在所述第二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第二评价值中,查找满足第二条件的评价值。
88.示例性地,第二噪声强度可以是前述的相对安静的噪声强度,该第一噪声强度可以表征用户处于相对安静的场景,则该第二噪声强度下确定的第二评价值对应的切换时间间隔,能够表征用户在相对安静的场景下的听觉感受。
89.在第二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采用不同的待选时间间隔控制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然后,通过用户或听音测评软件对第二噪声强度对应的每个待选时间间隔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评价值,可以得到第二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每个待选时间间隔对应的评价值,然后,查找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评价值,作为目标评价值。其中,查找目标评价值的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评价值与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正相关。
9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评价值为数值最大的第二评价值。由此,该第二评价值可以表征用户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对模式切换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最大舒适度,则该第二评价值对应的待选时间间隔可以是第二时间间隔,由于第一噪声强度大于第二噪声强度,因此,第一时间间隔大于第二时间间隔,所以,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分别作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上限和下限。
91.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该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评价值为数值最小的第二评价值,第二评价值越小表示用户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对模式切换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越低,第二评价值对应的待选时间间隔可以是第二时间间隔,因此,第二时间间隔可以表示为用户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对模式切换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最不舒适的情况下的切换时间间隔,因此,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分别作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上限和下限,即第一时间间隔表示最舒适的时间间隔的上限,第二时间间隔表示最不舒适的时间间隔的下限。
92.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评价值为数值最小的第二评价值。
9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第一噪声强度为上述的最大噪声强度,即120db,所确定的目标评价值为y
max
。该目标评价值对应的待选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即为t
max
。该第二噪声强度下的第二评价值为y
min
,该第二评价值对应的第二时间间隔为t
min

94.s504:将所述目标评价值、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参考参数。
95.s505:当获取到模式切换请求时,获取当前环境噪声的目标噪声强度。
96.需要说明的是,s505可以s504之前执行,也可以是在s501之前执行,只要能够保证在s506使用目标噪声强度之前执行s505即可,具体的执行顺序在此不做限定。
97.s506:基于所述参考参数和所述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
9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获取评价值、噪声强度和时间间隔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所述函数关系、目标评价值和目标噪声强度,确定初始切换时间间隔;基于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以及初始切换时间间隔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其中,该函数关系可以是上述的公式2,可以采用上述的公式2以及目标评价值和目标噪声强度得到一个时间间隔,作为初始切换时间间隔,具体地,可以参考前述的s405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99.由上述分析可知,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分别作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上限和下限,即第一时间间隔表示最舒适的时间间隔的上限,第二时间间隔表示最不舒适的时间间隔的下限。则在确定了初始切换时间间隔之后,可以基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确定该初始切换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且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间隔。
100.具体地,若所述初始切换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将所述初始切换时间间隔作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若所述初始切换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将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作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若所述初始切换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将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作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也就是说,目标切换时间间隔不可以小于第二时间间隔,也就是说,用户对目标切换时间间隔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不得比在第二噪声强度的环境下的用户对第二时间间隔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还差,避免目标切换时间间隔期间的设置不合理,导致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过差。目标切换时间间隔不可以大于第一时间间隔,也就是说,用户对目标切换时间间隔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不得比在第一噪声强度的环境下的用户对第一时间间隔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还高,避免为了增加舒适度而导致切换的时间过长,而导致用户的等待时间过久。
101.具体地,将目标评价值和目标噪声强度代入公式(2),就可以得到t’,t’为初始切换时间间隔,然后,如果t
min
≤t’≤t
max
,t=t’;如果t《t
min
,t=t
min
;如果t’》t
max
,t=t
min
,其中,t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
102.s507: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完成将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操作。
10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104.因此,本技术实施例能够基于第一噪声强度的噪声环境(最嘈杂的噪声环境)对应的令用户最舒适的用于模式切换操作的第一时间间隔,以及第二噪声强度的噪声环境(相对安静的噪声环境)令用户最不舒适的用于模式切换操作的第二时间间隔,在前述实施例的方式得到的时间切换间隔的基础上,使用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分别作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上限和下限,即第一时间间隔表示最舒适的时间间隔的上限,第二时间间隔表示最不舒适的时间间隔的下限,使得所得到的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设置更加合理。
105.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不同的模式之间的切换,均可以建立上述的函数关系,并且基于该函数关系确定该模式切换对应的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其他模式的切换可以参考前述实
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106.请参阅图6,其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切换装置600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音频播放设备,所述音频播放设备至少具有两个不同的音频播放模式,不同的所述音频播放模式下,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对环境噪声的降噪参数不同,该模式切换装置60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601、第二获取单元602、确定单元603和切换单元604。
107.第一获取单元601,用于当获取到模式切换请求时,获取当前环境噪声的目标噪声强度,所述模式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当前的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
108.第二获取单元602,用于获取参考参数,所述参考参数为预先基于用户在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对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而设定的。
109.进一步的,第二获取单元602还用于在所述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采用不同的待选时间间隔控制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一个噪声强度变化;从用户对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评价值中,查找满足预设感知条件的目标评价值;基于所述目标评价值确定所述参考参数。
110.进一步的,所述评价值与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正相关,所述满足预设感知条件的评价值为数值最大的评价值。
111.进一步的,所述指定噪声强度包括第一噪声强度和第二噪声强度,所述第一噪声强度大于第二噪声强度,所述预设感知条件包括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用户对满足第一条件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大于对满足第二条件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第二获取单元602还用于从用户对在所述第一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第一评价值中,查找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评价值,作为目标评价值,其中,所述目标评价值对应的待选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从用户对在所述第二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每个所述待选时间间隔对应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的第二评价值中,查找满足第二条件的评价值,其中,满足第二条件的评价值对应的待选时间间隔为第二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将所述目标评价值、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参考参数。
112.进一步的,所述评价值与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舒适度正相关,所述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评价值为数值最大的第一评价值,所述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评价值为数值最小的第二评价值。
113.确定单元603,用于基于所述参考参数和所述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
114.进一步的,确定单元603还用于获取评价值、噪声强度和时间间隔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所述函数关系、目标评价值和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
115.进一步的,确定单元603还用于获取评价值、噪声强度和时间间隔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所述函数关系、目标评价值和目标噪声强度,确定初始切换时间间隔;基于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以及初始切换时间间隔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
116.进一步的,确定单元603还用于若所述初始切换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将所述初始切换时间间隔作为目标切换时间间
隔;若所述初始切换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将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作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若所述初始切换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将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作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
117.进一步的,所述函数关系为:t=(a*n-y
max
)/b,其中,t为目标切换时间间隔,a为噪声影响系数,b为时间影响系数,y
max
为目标评价值,n为噪声强度。
118.切换单元604,用于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之后,将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
119.进一步的,切换单元604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播放指定语音信息,所述指定语音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被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在所述指定语音信息播放完毕,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完成将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操作。具体地,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将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的降噪参数逐渐由第一音频播放模式的第一参数调整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第二参数。
120.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121.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形式的耦合。
122.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123.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播放设备的结构框图。该音频播放设备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能够运行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本技术中的音频播放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20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124.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音频播放设备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音频播放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125.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
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1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126.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8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127.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8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8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128.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900,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910,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129.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模式切换方法、装置、音频播放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当获取到请求将当前的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模式切换请求时,获取当前环境的目标噪声强度,然后,基于参考参数和所述目标噪声强度确定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请求,在所述目标切换时间间隔内,完成将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第二音频播放模式的操作。由于,参考参数是预先基于用户在指定噪声强度的环境噪声下,对所述音频播放设备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模式期间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而设定的,因此,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值,对目标切换时间间隔的设定起到指导作用,从而使得切换时间间隔的设定能够与用户对该两个模式切换的时候的噪声强度变化的听觉感知相关,即从用户的听觉感知的角度设置切换时间间隔,使得切换时间间隔的设置更加合理,降低用户对模式切换的不适感。
130.用户在不同模式间切换时,可得到最优的效果切换体验;用户在不同的环境下,可得到最优的效果切换体验;各模式切换时,避免了杂音、耳朵不适等问题。
1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