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存储系统的冷却装置和使用该冷却装置的方法与流程

2022-02-24 18:32: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机动车辆的电存储系统的热处理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会变热的电池元件的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该冷却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在机动车辆的领域,热处理装置使得修改电池的温度成为可能,特别是降低电池的温度,所述电池在被使用时倾向于变热。一般来说,用于电池的这种类型的热处理装置使用热交换器。特别地,电存储系统的不同的电池单元可以通过冷却板冷却,冷却流体在冷却板的内部流通,该板与待冷却的电池单元接触。已经发现,这种类型的热交换器会导致单个电存储系统的电池的不均匀冷却,从而导致这些电池的性能水平下降。由于冷却流体与电池单元之间存在的材料的厚度,这些热处理装置还具有高水平的热阻,导致高水平的热阻的另一个参数是在冷却板、热界面(pad)和单元的表面之间的接触。
3.为了提供对这些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知有多种装置。
4.特别地,已知文献fr3037727,其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的装置。更具体地,该文献涉及一种用于冷却锂离子类型的电池组的电池的单元的装置。它包括密闭密封的外壳和空气层,双相流体在外壳中流通。电存储单元部分地浸没在双相流体中,使得确保在单元与双相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因此,电池的冷却是通过将电池的单元浸没到所述流体中来实现的。双相液体的储备部包括位于外壳外部的罐,该罐连接到所述外壳以便准许双相流体的流通。
5.然而,将电存储单元浸没在流体中,特别是介电流体中,不准许单元的均匀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降低并均匀化电池元件的温度的冷却装置,因而优化这种类型的电池元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存储系统的电池元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从而消除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来提供一种电池元件冷却的替代方案。
7.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保护这种类型的冷却装置的冷凝器,该装置准许通过喷洒介电流体来实现电池单元的冷却。
8.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冷却机动车辆的至少一个电池元件的装置的冷凝器,该冷凝器被配置为液化以蒸气形式沉积在所述冷凝器表面上的介电流体,其特征在于,该冷凝器包括至少一个主壁和多个次壁,所述多个次壁从主壁突出且参与形成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电池元件的腔室,该冷凝器包括设置在主壁的厚度中的冷却流体通路以及设置在至少一个次壁的厚度中的为液体形式的至少一个介电流体通路,所述电气流体通路装备有用于喷洒介电流体的至少一个喷嘴。
[0009]“设置在厚度中的通路”指的是具有在材料中挖空形成导管的构造,以及具有相对彼此添加的壳体以形成冷凝器的壁的构造,壳体中的至少一个被压纹以便形成所述通路的
通道。
[0010]
根据本发明的冷凝器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单独或组合地使用:
[0011]-冷却流体通路仅设置在主壁的厚度中,介电流体通路在主壁的和每个次壁的厚度中延伸;
[0012]-主壁在其一个面上设置有冷却流体入口和冷却流体出口,冷却流体通路在冷却流体入口与冷却流体出口之间延伸;
[0013]-介电流体通路设置在主壁的周边区域中,以为冷却流体通路留出中心区域。因此,冷凝器可以确保其在介电流体已经被喷洒到电池元件上之后液化被气化的介电流体的第一功能,被气化的流体能够存在于冷凝器的主壁的所有表面上,该壁被配置为覆盖电池元件,而该冷凝功能性表面不会被温度不同于冷却流体的介电流体的通过所破坏。
[0014]-主壁的单个侧部装备有介电流体入口、冷却流体入口和冷却流体出口,以便有助于与主壁的冷却流体供应器件和介电流体供应器件连接;
[0015]-从主壁突出的多个次壁包括装备到主壁的第一纵向端部的第一侧向次壁、装备到主壁的第二纵向端部的第二侧向次壁、以及插置在侧向次壁之间的中间次壁,中间次壁参与分别与主壁的一部分和侧向次壁中的一个和另一个界定用于接收电池元件的两个腔室;
[0016]-介电流体通路包括在每个次壁上的并联的多个支路,以便将介电流体喷洒到电池元件的不同高度上;
[0017]-喷嘴被置于中间次壁的相反的面中的每一个上。
[0018]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置于该第一外壳中的电池元件的多个级,电池元件的每个级装备有至少一个如前所述的冷凝器,该冷凝器相对于对应级的电池元件放置,使得喷嘴可以将介电流体喷洒到单个级的电池元件上,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回收介电流体的容器,该容器对于电池元件的所述多个级是共同的,冷却装置包括用于介电流体再流通的器件,该器件设置有泵,并且将回收容器连接到每个介电流体通路所包括的至少一个介电流体入口。
[0019]
电池元件被布置为成阶的叠加,形成多个电池元件级,并且每个电池元件级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元件。因此,冷却装置可以包括分布在多个电池元件列和多个级中的多个电池元件,每个电池元件级设置有冷凝器和介电流体通路,该介电流体通路可以将介电流体喷洒到对应级的电池元件上。在这种情况下,不考虑级以及每级的电池元件的配置和数量,该装置被配置为使得回收容器能够接收喷洒到给定系列的电池元件的级中的每一个上的介电流体,并且泵能够向所述系列的介电流体通路供应来自回收容器的介电流体,因此准许对给定系列的电池元件的喷洒。
[0020]
冷却装置可以包括放置在第一外壳中的板,以便支撑电池元件的每个级,每个板被配置为准许介电流体通过重力流向回收容器。这种配置可以包括设置在板中的一个或多个孔,或者包括在板与界定第一外壳的壁之间生成的过道,因此板的尺寸小于第一外壳在所考虑的板的平面上的尺寸。
[0021]
其上搁置有电池元件的级(特别是下级的电池元件)的至少一个板(特别是下板)可以被多个孔洞穿透,以准许将介电流体过滤到回收容器中。
附图说明
[0022]
一方面从下面的描述,另一方面从多个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所述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参考所附示意性附图的指示给出,在附图中:
[0023]
图1示出了装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冷却电池元件的装置的电存储系统的透视横截面图;
[0024]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存储系统的前视横截面图;
[0025]
图3示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存储系统的局部透视图,为了清楚地示出冷却装置,并且示意性地示出冷却装置的再流通导管和泵,第一外壳特别地被移除;
[0026]
图4示出了可以被图1至图3所示的冷却装置冷却的电池元件的第一变型例的透视图;
[0027]
图5示出了可以被图1至图3所示的冷却装置冷却的电池元件的第二变型例的透视图;
[0028]
图6示出了冷凝器的透视图,该冷凝器构成了图1至图3所示的冷却装置的变型实施例,并且被设计成冷却图4或图5所示的电池元件;
[0029]
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冷凝器的透视图;
[0030]
图8示出了图6和图7所示的冷凝器的示意图,以便示出存在于冷凝器的厚度中的介电流体流通通道;
[0031]
图9示出了图6至图8所示的冷凝器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本发明的特征、变型和不同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彼此结合,只要它们不是互相不兼容或排斥的。特别地,如果特征的选择足够提供技术优势或使本发明区别于现有技术,则可以设想本发明的变型例,其仅包括下文描述的特征的该选择,独立于于所描述的其他特征。
[0033]
特别地,所有的变型例和所有被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彼此组合,如果从技术的角度看没有矛盾的话。
[0034]
在附图中,对于多个附图共同的元素保持相同的附图标记。
[0035]
在图1中,具有电动或混合机动化的机动车辆设置有电存储系统100,该电存储系统100被设计成向电马达供应电能,该电马达为机动车辆的行驶目的而装备到该机动车辆。电存储系统100包括容纳多个电池元件103的第一外壳101。
[0036]
第一外壳101包括两个半壳体109a、109b,由第一壳体109a和第二壳体109b组成,第一壳体109a和第二壳体109b以盘的形式布置并且通过它们的边缘110连结到彼此。为此,每个边缘110设置有唇部111,第一壳体109a的唇部111通过螺纹类型等的可逆连结器件112紧固在第二壳体109b的唇部111上。
[0037]
电池元件103是平行六面体的形式,并且通过放置为成阶的叠加(stepped superimposition)而相对于彼此布置。更具体地,电池元件103根据多个列105彼此堆叠,同时根据多个级106a、106b分布。换句话说,电池元件103的每个级106a、106b优选地根据列105的数量来包括多个电池元件103,这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即电池元件的级和列的数量根
据第一外壳所允许的空间以及根据要存储的电能的量而变化。在电池元件103的单个级106a、106b中,元件并排放置,并且电池元件103的每个级106a、106b由板107a、107b支撑,电池元件103搁置在板107a、107b上。
[0038]
根据所示的示例,有六个电池元件103,它们分布在两个列105和三个级106a、106b中,每个列105包括三个电池元件103,每个级106a、106b包括两个电池元件103。如所述的,列105的数量和级106a、106b的数量可以不同于所示的示例,特别是可以是更大的数量。
[0039]
当它们投入运行时,电池元件103倾向于变热。因此,机动车辆装备有用于冷却电池元件103的装置2。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2能够同时冷却电池元件103的级106a、106b中的每一个。为此,冷却装置2与至少一个介电流体通路5和至少一个冷凝器3相关联,所述至少一个介电流体通路5被设计成将介电流体1喷洒到电池元件103的对应的级106a、106b上,所述至少一个冷凝器3容纳冷却流体通路4,冷却流体通路4被设计成将喷洒到电池元件103上的介电流体1从蒸气状态转变成液体状态,并且介电流体1在电池元件释放的热量的作用下转变成蒸气形式。
[0040]
特别地,冷却流体4可以由冷却剂或冷却剂流体组成,并且例如可以由甘醇化水(glycolated water)、r134a或1234yf组成,或者也可以由co2组成,该列表不是限制性的。
[0041]
介电流体是根据其相变点来选择的。例如,在这种情况下,所选择的流体在大气压力下的蒸发温度必须高于32、33或34摄氏度,并且冷凝温度必须低于31、30或29摄氏度。
[0042]
换句话说,以液体形式喷洒到给定级的电池元件上的介电流体回收由这些电池元件释放的热量,并因此转化为蒸气。蒸气上升以便与冷凝器3接触,冷却流体可以在冷凝器3的内部流通,并且冷凝器回收先前由介电流体存储的热量,直到介电流体被液化。介电流体以液体形式并且作为液滴通过重力落入第一外壳中。
[0043]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包括与第一外壳101容纳电池元件103的级106a、106b一样多的介电流体通路5。甚至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2有利地包括与第一外壳101容纳电池元件103的级106a、106b一样多的冷凝器3。此外,每个介电流体通路5有利地与对应的冷凝器3相关联,以便优化介电流体1的冷凝,并且优化电池元件103的逐级的连续冷却,这种类型的关联是第一壳体101的内部中可能的最紧凑的关联,其界定了尽可能小的所需受限空间。
[0044]
如在图2中可以更具体地看到的,冷却装置2包括第一外壳101,其基部构成用于回收介电流体1的容器108,介电流体1借助重力从电池元件103的一个级106a、106b流到电池元件103的下级106a、106b。更具体地,回收容器用于回收已经被每个冷凝器气化的介电流体。为此,支撑电池元件的级的每个板被配置为准许流体通过重力在回收容器的方向上通过。
[0045]
从板107a、107b中(电池元件103的相应的级106a、106b搁置在其上),可以区分出下板107a,电池元件103的下级106a搁置在下板107a上。应当理解,下级106a是级106a、106b中不放置在任何其它级之上的一个,并且因此是前述的电池元件103的成阶叠加的级106a、106b中的最低的级(参照竖直布置,并且在以液体形式的介电流体借助于重力的流动方向上)。还应当理解,由对应的上板107b支撑的电池元件103的上级106b设置在电池元件103的至少一个其他级106a、106b之上。
[0046]
已经作出了这种区分,应当注意,下板107a被刺穿有多个孔洞119,这些孔洞119准
许介电流体在回收容器的方向上流动通过该板。孔洞119的尺寸设置为准许在介电流体穿透进入回收容器之前进行过滤操作。为了使得可以进行高效的过滤操作,下板107a的尺寸设置为使其在其周边与界定了第一外壳的壁接触。
[0047]
还应当注意,上板107b具有实心的非刺穿表面,并且它们的尺寸使得在对应的板的周边与界定了第一外壳的壁之间形成周围过道。应当理解,这些上板107b设置在下级之上,并且因此设置在冷凝器之上,并且不希望液体形式的介电流体在冷凝器的上部面上流动,即在其面对上板的面上流动。因此,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根据本发明,应当注意,液体形式的介电流体经由上级中的板的侧部排出,落到下板上,当介电流体停滞在下板107a上时,该流体能够经由孔洞119进入回收容器。
[0048]
根据未示出的变型例,每个或至少一些上板也可以被穿孔,只要这些穿孔的板设置在其上的冷凝器被布置成具有相对于对应的板的平面倾斜的平面。因此,经由穿孔流经上板的水不会停滞在冷凝器与对应的上板之间,而是可以在侧部上流动,以便通过重力落入回收容器。
[0049]
参考图3,回收容器108设置有软管接头113,用于排出在回收容器108的内部回收的介电流体1,排放软管接头113与用于介电流体1的再流通的导管114流体连通。再流通导管114装备有泵115,以将介电流体1带到装备冷凝器的每个介电流体入口23。因此,对于冷却装置2的电池元件的每个级共同的泵115能够向冷却装置2所包括的一系列介电流体通路5供应介电流体1,这在制造成本方面是有利的。应当理解,图中未示出的分配器可以向冷却装置2所包括的一系列介电流体通路5供应介电流体1,并且这些通路装备到电池元件103的相应的级106a、106b。
[0050]
如图所示,应当注意,介电流体入口23都布置在每个冷凝器3的同一侧,以便有助于将在共同的回收容器中回收的介电流体分配在每个介电流体入口中。
[0051]
每个介电流体通路5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嘴37,所述至少一个喷嘴37可以将液体状态的介电流体1朝向电池元件103喷洒以便冷却它们。因此应当理解,介电流体1沿着流通环路116流动,该流通环路116包括用于回收液体状态的介电流体1的容器108,以及包括装备有泵115的用于再流通介电流体1的导管114,容器108和导管114通过再流通器件117共同供应装备电池元件103的级106a、106b的每个介电流体通路5,喷嘴37用于介电流体通路5的喷洒,用介电流体1淋洒电池元件103,介电流体1在与电池元件103接触时气化,然后在与冷凝器3接触时液化以便通过重力滴入共同的回收容器108的内部。可以理解本发明的有利性质,特别是包括所描述的用于电池元件103的成阶堆叠布置的每个级106a、106b的冷却手段的相互化。
[0052]
图4示出了根据第一变型实施例的电池元件103的级106a、106b。每个电池元件103包括容纳了多个电存储单元104的第二外壳102。第二外壳102包括覆盖件118,覆盖件118已经从第二外壳102中的一个移除,以便显示电存储单元104。在该第一变型实施例中,经由装备到介电流体通路的喷嘴而喷洒的介电流体与第二外壳接触,并且在该第二外壳释放的热量的作用下气化。该第二外壳的冷却使得容纳电存储单元的包围空间的温度下降,从而导致单元本身的温度下降。
[0053]
图5示出了根据第二变型实施例的电池元件103的级106a、106b。每个电池元件103仅包括一个多个电存储单元104。在该第二变型实施例中(其中电存储单元直接面对冷凝
器),经由装备到介电流体通路的喷嘴而喷洒的介电流体与电存储单元直接接触,并且在这些单元中的每一个释放的热量的作用下气化。
[0054]
应当理解,每个电存储单元104是电池元件103的功能单元,其至少部分地向电马达供应其所需的电能。电存储单元104例如是锂离子单元等。
[0055]
在图6中,冷凝器3在正交参考系oxyz中被示出,该正交参考系包括纵向轴线ox、侧向轴线oy和横向轴线oz。冷凝器3包括主壁6,主壁6在平行于平面oxy的平面内部延伸。主壁6基本上布置成四边形,其包括主壁的两个纵向端部7a、7b和主壁的两个侧向端部8a、8b,主壁的两个纵向端部7a、7b彼此相对并且布置成彼此相距第一距离d1,主壁的两个侧向端部8a、8b彼此相对并且布置成彼此相距第二距离d2。
[0056]
根据所示的变型实施例,冷凝器3还包括三个次壁9a、9b、9c,它们分别在平行于平面oyz的平面上延伸。在三个次壁9a、9b、9c中,可以区分出装备到主壁的第一纵向端部7a的第一侧向次壁9a、装备到主壁的第二纵向端部7b的第二侧向次壁9b、以及插置在侧向次壁9a、9b之间的中间次壁9c,在这种情况下,中间次壁9c被布置为与第一侧向次壁9a和第二侧向次壁9b的距离相等。
[0057]
第一侧向次壁9a和中间次壁9c与主壁6的一部分一起界定了第一腔室10a,该第一腔室10a被设计成接收第一电池元件103。第二侧向次壁9b和中间次壁9c与主壁6的另一部分一起界定了第二腔室10b,该第二腔室10b被设计成接收第二电池元件103。
[0058]
主壁6容纳冷却流体通路4,冷却流体通路4在主壁6的内部、在第一腔室10a上方和第二腔室10b上方弯曲前进。根据一个实施例,冷却流体通路4设置在主壁6的厚度中。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主壁6由彼此相对的两个壳体形成,至少一个壳体包括凸台,所述凸台界定了形成冷却流体通路4的腔体。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流体通路4设置在壳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凸部上。
[0059]
主壁6包括第一面11a,其为图6中的上部面,并且设置有冷却流体入口12a和冷却流体出口12b。冷却流体入口12a设计成准许冷却流体13进入冷却流体通路4的内部,而冷却流体出口12b设计成准许冷却流体13从冷却流体通路4排出。冷却流体13例如是二氧化碳等。应当理解,从冷却流体13在冷却流体通路4内部的流通开始,冷却流体13冷却主壁6,以便将其维持在低于介电流体1的冷凝温度的温度,这保证了介电流体1在与壁接触时进入液体状态。
[0060]
所有这些可以在图7中更清楚地看到,其中冷却流体入口12a和冷却流体出口12b布置在主壁的第一侧向端部8a附近,并且冷却流体通路4从冷却流体入口12a延伸到冷却流体出口12b。冷却流体通路4包括例如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多个支路15、17、19、21,这些支路彼此平行布置。因此,根据所示的示例,冷却流体入口12a与分配器14流体连通,分配器14供应彼此平行的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三个第一支路15。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这三个第一支路15通向第一收集部16的内部,第一收集部16布置在主壁的第二侧向端部8b附近。因此,在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第一支路15的内部,冷却流体13基本上行进第二距离d2。第一收集部16与彼此平行布置的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三个第二支路17流体连通。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三个第二支路17从第一收集部16延伸到第二收集部18,第二收集部18布置在主壁的第一侧向端部8a附近。因此,在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第二支路17的内部,冷却流体13再次基本上行进第二距离d2。第二收集部18与彼此平行布置的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三个
第三支路19流体连通,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这三个支路19中的一个邻接主壁的第二纵向端部7b。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三个第三支路19从第二收集部18延伸到第三收集部20,第三收集部20布置在主壁的第二侧向端部8b附近,并且沿着主壁的第二侧向端部8b延伸,直到主壁的第一纵向端部7a。因此,在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第三支路19的内部,冷却流体13再次基本上行进第二距离d2。因此,在第三收集部20的内部,冷却流体13基本上行进第一距离d1。第三收集部20与彼此平行布置的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三个第四支路21流体连通,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第四支路21中的一个邻接主壁的第一纵向端部7a。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三个第四支路21从第三收集部20延伸到设置有冷却流体出口12b的第四收集部22。应当理解,放置在两个收集部16、18、20之间或者在收集部16、18、20和分配器14之间的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支路15、17、19、21的数量以及收集部16、18、20的数量可以不同于前面描述的那些。
[0061]
冷却流体13行进第二距离d2和第一距离d1若干次的事实准许冷却主壁6的所有表面的冷却,以及介电流体1的连续的冷却,介电流体1在与电池元件103接触而气化之后与主壁6接触。
[0062]
应当注意,主壁和在主壁处形成的用于冷却流体的流通的不同支路被配置为使得冷却流体通路4被布置在主壁6的中心区域61中。
[0063]
在描述冷却流体通路4之后,现在将特别参照图6至图9来描述介电流体通路5,介电流体通路5设置在冷凝器的厚度中,即整合在形成冷凝器3的壁的一个和/或另一个中。
[0064]
如将在下文中描述的,并且为了继续前述提供的关于冷却流体通路的中心区域61中的位置的信息,介电流体通路5被布置在冷凝器中,从而通过在冷凝器的除了主壁之外的壁上延伸和/或通过在主壁的周边区域60上延伸来留出形成于主壁中的该中心区域。
[0065]
特别地,通路可以通过分别形成在两个壳体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中的压纹(embossing)来提供,一旦这两个壳体彼此组装在一起,它们形成壁的每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并且根据在图9的分解图中更清楚地示出的实施例,壁6、9a、9b、9c可以由三个壳体301、302、303形成,壳体301、302、303特别地由金属制成,并且形状设计为“u”形,其第一壳体301容纳第二壳体302和第三壳体303,冷却流体通路4和介电流体通路5设置在壳体301、302、303之间,特别地通过壳体的压纹而设置。壳体301、302、303例如铜焊或焊接到彼此。应当理解,在该变型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的尺寸使得每个壳体界定用于接收电存储元件的腔室。
[0066]
介电流体通路可以特别参考图8和图9来描述,图8和图9示意性地并且以分解图示出了该通路。
[0067]
主壁6的第一面11a设置有介电流体入口23,其设置在主壁的第一侧向端部8a附近。介电流体入口23准许介电流体1进入介电流体通路5的内部。介电流体入口23与第一介电流体通道24流体连通,第一介电流体通道24在介电流体入口23与介电流体的第一流通点25之间沿着主壁的第一侧向端部8a行进,所述第一流通点25设置得垂直于中间次壁9c。
[0068]
更具体地,第一介电流体通道24可以通过在支撑介电流体入口的第一壳体301中形成的压纹、以及通过第二或第三壳体的平表面形成。此外,第一流通点可以由彼此面对的两个压纹部分形成,这两个压纹部分分别形成于参与形成中间次壁的第二和第三壳体的壁中。
[0069]
介电流体的第一流通点25与第二介电流体通道26流体连通,第二介电流体通道26在中间次壁9c的内部中延伸,直到位于主壁的第二侧向端部8b附近的用于介电流体的第二流通点27。第二介电流体通道26包括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彼此平行的两个第一支路28。
[0070]
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第二点27与第三介电流体通道29和第四介电流体通道30流体连通,这两个通道都沿着主壁的第二侧向端部8b延伸。
[0071]
第三介电流体通道29在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第二点27与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第四点31之间延伸,第四点31设置得垂直于第一侧向次壁9a。
[0072]
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第四点31与第五介电流体通道33流体连通,第五介电流体通道33在第一侧向次壁9a的内部中延伸并且包括彼此平行的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两个第二支路34。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第二支路34从主壁的第二侧向端部8b延伸到主壁的第一侧向端部8b。
[0073]
第四介电流体通道30在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第二点27与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第五点32之间延伸,第五点32设置得垂直于第二侧向次壁9b。
[0074]
在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通道内部,介电流体1基本上行进第二距离d2,这准许介电流体喷洒到电池元件103的所有第一维度上,在这种情况下是长度。此外,流通通道包括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多个支路的事实准许将介电流体喷洒到电池元件的不同高度上,分别在电池元件的平行于级的堆叠方向的第二维度上,并且因此使所考虑的电池元件的冷却操作均匀化。
[0075]
用于介电流体的第五流通点32与第六介电流体通道35流体连通,第六介电流体通道35在第二侧向次壁9b的内部延伸并且包括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彼此平行的两个第三支路36。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第三支路36从主壁的第二侧向端部8b延伸到主壁的第一侧向端部8b。因此,在第六介电流体通道35的内部,介电流体1基本上行进第二距离d2。
[0076]
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每个支路28、34、36装备有多个喷嘴37,用于将介电流体1朝向腔室10a、10b喷洒,次壁9a、9b、9c参与界定腔室10a、10b。根据所示的示例,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每个支路28、34、36都装备有四个喷嘴37。装备到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支路28、34、36的喷嘴37的数量可以不同。
[0077]
应当注意,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第一支路28设置有多个喷嘴37,其数量相当于分别装备到用于介电流体流通的第二支路34和用于介电流体流通的第三支路36的喷嘴37的数量的两倍,以便朝向第一腔室10a和第二腔室10b喷洒介电流体1,这是因为装备有用于介电流体流通的第一支路28的中间次壁9c邻接两个腔室10a、10b。应当理解,装备到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第二支路34的喷嘴37被设计成朝向第一腔室10a喷洒介电流体1,装备到用于介电流体的流通的第三支路36的喷嘴37被设计成朝向第二腔室10b喷洒介电流体1。
[0078]
描述和对应的附图,特别是图9,很好地示出了这样的特征:冷却流体通路4仅布置在主壁6的厚度中并且在中心区域61中,而介电流体通路5被配置为留出该中心区域,并且不减损冷凝器对延伸的气化的介电流体的作用。特别地,介电流体通路可以在次壁9a、9、9c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的厚度中延伸,并且它可以在周边区域60中在主壁的边界上延伸。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