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治疗鼻炎的滴鼻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24 12:44: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药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滴鼻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鼻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尤以青少年学生多见,据有关资料记载,从事脑力劳动者症状较为明显,局部表现为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鼻出血、嗅觉障碍等症状。全身症状可引起头痛、头晕、头懵、眼花、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耳鸣、耳聋、耳痒,重则会导致胃炎、失眠、心悸、咽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3.目前医院治疗鼻炎还是传统方法,通过手术、激光、等离子等进行治疗,治疗时痛苦大,不能根治,易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滴鼻油及其制备方法。
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治疗鼻炎的滴鼻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耳子50-200g、白芷20-200g、细辛5-30g、辛夷花15-300g、冰片5-100g、薄荷脑5-100g、石蜡油500-2000ml。
7.进一步的,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材料组成:苍耳子50g、白芷20g、细辛5g、辛夷花15g、冰片5g、薄荷脑5g、石蜡油1000ml。
8.进一步的,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材料组成:苍耳子200g、白芷200g、细辛30g、辛夷花300g、冰片100g、薄荷脑100g、石蜡油1000ml。
9.进一步的,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材料组成:苍耳子60g、白芷60g、细辛10g、辛夷花30g、冰片20g、薄荷脑10g、石蜡油600ml。
10.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耳子150g、白芷150g、细辛20g、辛夷花200g、冰片50g、薄荷脑50g、石蜡油1200ml。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上述治疗鼻炎的滴鼻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一、将苍耳子、白芷、细辛、辛夷花按上述重量称重后浸泡到香油中,浸泡24h;
13.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浸泡过的药物及香油倒入锅内,起火加热,当药渣煎炸至黄黑色,后捞出药渣,加入上述重量的冰片、薄荷脑、石蜡油后充分搅拌均匀;
14.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油液放凉后装瓶。
15.本发明的药材功效解析如下:
16.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17.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
18.细辛:味辛,温,有毒;入肺、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主治感冒风寒,头痛,鼻塞,风寒湿痹,寒饮喘咳,鼻渊;
19.辛夷花: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功能主治:祛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20.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功用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21.薄荷脑;味辛,性凉;入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鼻滴油对各种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鼻窦炎,尤其是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效果明显,使用方便,不影响工作和学习,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一:
25.一种治疗鼻炎的滴鼻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耳子50g、白芷20g、细辛5g、辛夷花15g、冰片5g、薄荷脑5g、石蜡油1000ml。
26.实施例二:
27.一种治疗鼻炎的滴鼻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耳子200g、白芷200g、细辛30g、辛夷花300g、冰片100g、薄荷脑100g、石蜡油1000ml。
28.实施例三:
29.一种治疗鼻炎的滴鼻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耳子60g、白芷60g、细辛10g、辛夷花30g、冰片20g、薄荷脑10g、石蜡油600ml。
30.实施例四:
31.一种治疗鼻炎的滴鼻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耳子150g、白芷150g、细辛20g、辛夷花200g、冰片50g、薄荷脑50g、石蜡油1200ml。
3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上述治疗鼻炎的滴鼻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步骤一、将苍耳子、白芷、细辛、辛夷花按上述重量称重后浸泡到香油中,浸泡24h;
34.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浸泡过的药物及香油倒入锅内,起火加热,当药渣煎炸至黄黑色,后捞出药渣,加入上述重量的冰片、薄荷脑、石蜡油后充分搅拌均匀;
35.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油液放凉后装瓶。
36.本发明的用法为:滴入鼻中,一次一滴,一日3-6次。
37.临床病例:
38.病例1:刘芳英,女,49岁,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16.10.19号初诊,鼻窦炎,鼻塞
头疼,头晕5年,反复发作,后用本发明滴鼻油滴鼻,一日四次,忌口刺激性食物,15天症状消除,巩固治疗15天治愈,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39.病例2:胡某某,男,12岁,河南省邓州市都司镇张洼村人,2009年7.1号来诊断鼻甲肥大,双侧上颌窦炎,鼻塞头疼大量浓鼻涕反复发作,后用本发明滴鼻油滴鼻,治疗一周症状缓解,巩固治疗三周治愈,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40.病例3:王某某,男,60岁,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楼镇人,2007年在医院鼻窦炎手术后,鼻腔干燥,痛,大量干迦,鼻出血,2009年来诊断萎缩性鼻炎,后用本发明滴鼻油滴鼻,忌口刺激性食物,治疗一个月症状消除,巩固治疗6个月治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41.病例4:杨某,女,40岁,湖北省襄阳市石桥镇黑龙集村人,过敏性鼻炎10余年反复发作打喷嚏流鼻涕,2010年6.12号来诊,后用本发明滴鼻油滴鼻,嘱咐其晨跑,洗鼻盐冲洗,忌口刺激性食物,20天后症状缓解,巩固治疗3个月治愈,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42.病例5:郭某某,男,19岁,河南省邓州市构林镇余集村人,2015年12.4号,来诊鼻甲肥大,双侧上颌窦炎鼻塞头疼大量浓鼻涕,嗅觉减退,后用本发明滴鼻油滴鼻,一日四次,忌口刺激性食物,用药一周症状缓解,巩固治疗三周治愈,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