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节靠垫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6:41: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靠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靠垫。


背景技术:

2.在临床医学中,暖箱是一种医学科研仪器,其可自动对温度及湿度进行监控,温箱控制范围在25℃~37℃,肤温控制范围在34℃~37℃,可实现电子自动温度控制,报警控制,带蓝光照射等功能,其能够提供新生儿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使新生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提高成活率以及便于观察病情等。
3.将新生儿置于暖床中,经常需要根据需求将新生儿的背部及头部垫高,以使新生儿的姿势更舒适或者便于对其进行检查等,目前一般都是用枕头、布料等垫在新生儿的背部或头部,但是用这些物品将新生儿的背部及头部垫高,其垫高角度不好控制,以使很难达到所需的垫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靠垫,能够解决将新生儿的背部及头部垫高的角度不好控制,很难达到所需的垫高效果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靠垫,包括多个分垫;每个分垫的底面和顶面之间为固定的预设角度,择取不同个数的所述分垫由下向上依次累摞放置构成可垫高不同角度的靠垫;相邻两个分垫之间可拆卸连接;用于放置于最顶层的分垫设置有从顶面向下凹进的凹孔,且所述凹孔的上端的内端面与所述分垫的外端面相距预设距离。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垫的侧面均设置绑带且每个分垫设置绑带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绑带用于固定相邻的所述分垫。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所述分垫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粘扣,所述粘扣用于固定相邻的所述分垫。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所述分垫的接触面处,位于下面的接触面设置粘扣的纤维,位于上面的接触面设置粘扣的刺毛。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于放置于最顶层的分垫包括多个可拆卸环体;多个所述可拆卸环体的外形相似,沿所述凹孔的外壁向中心依次嵌入任意个数的所述可拆卸环体能够调节所述凹孔的尺寸。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拆卸环体为u型。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角度为5
°
~20
°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靠垫,包括多个分垫。每个分垫的底面和顶面之间为固定的预设角度,在使用时,如需要将新生儿的背部或头部垫高,根据需求择取不同个数的分垫由下向上依次累摞放置即可垫高成不同角度的靠垫。用于放置于最顶层的分
垫设置有从顶面向下凹进的凹孔,且凹孔的上端的内端面与分垫的外端面相距预设距离。在实际应用中,让新生儿坐于凹孔并斜躺其中,腿部放置于凹孔外即可。当需要将垫高的角度继续调高时,由于相邻两个分垫之间可拆卸连接,将任意相邻两个分垫分开,根据所需再垫高的高度添加对应个数的分垫,再依次将分垫固定即可。当需要将垫高的角度调低时,将相邻两个分垫分开,再根据所需调低的高度拿走对应个数的分垫,再依次将分垫固定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很好地控制新生儿等人体的背部及头部垫高的角度,很容易达到所需的垫高效果。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靠垫的结构示意图。
16.图标:1-分垫;11-可拆卸环体;12-凹孔;2-绑带;α-预设角度;l-预设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19.在实际中,将新生儿置于暖床中,经常需要根据需求将新生儿的背部及头部垫高,以使新生儿的姿势更舒适或者便于对其进行检查等,目前一般都是用枕头、布料等垫在新生儿的背部或头部,但是用这些物品将新生儿的背部及头部垫高,其垫高角度不好控制,以使很难达到所需的垫高效果。
20.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靠垫,包括多个分垫1。其中,本实用新型对分垫1的顶面和底面的形状不做限定,可以为椭圆形、半圆形,矩形,以及设置成各种好看的形状均可,图1示出了顶面和底面的形状均为矩形的示意图,该矩形长
×
宽为65cm
×
35cm。分垫1的个数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等,实际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作分垫1的个数。图1示出了分垫1的个数为三个的示意图。
21.每个分垫1的底面和顶面之间为固定的预设角度α。为了使分垫1的底面和顶面为固定的预设角度α,在制作分垫1的时候可以选择硅胶材质,当然也可以将顶面、底面和侧面用较硬质的材料制作构成壳体,再在壳体内填充软质材料,从而既能减轻分垫1的质量,也能增加其舒适度。实际中,根据需求设定预设角度α的大小。
22.择取不同个数的分垫1由下向上依次累摞放置构成可垫高不同角度的靠垫,即靠垫呈楔形。相邻两个分垫1之间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拆卸或者安装分垫1,来实现所需垫高的角度的调节。
23.参照图1所示,用于放置于最顶层的分垫1设置有从顶面向下凹进的凹孔12,且凹孔12的上端的内端面与分垫1的外端面相距预设距离l,让新生儿坐于凹孔12并斜躺其中,腿部放置于凹孔12外即可。从而当新生儿躺靠在靠垫上时,不仅能够垫起所需高度,而且躺于其中睡觉时不容易掉落,提高了靠垫的舒适性。当然,凹孔12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相对而言,通孔使最上层的分垫1更好制作。该预设距离l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可以为5cm,该预设距离l的设置,可以使最顶层的分枕1形成一个防护边,防止碰头。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靠垫,包括多个分垫1。每个分垫1的底面和顶面之间为固定的预设角度α,在使用时,如需要将新生儿的背部或头部垫高,根据需求择取不同个数的分垫1由下向上依次累摞放置即可垫高成不同角度的靠垫。用于放置于最顶层的分垫1设置有从顶面向下凹进的凹孔12,且凹孔12的上端的内端面与分垫1的外端面相距预设距离l。在实际应用中,让新生儿坐于凹孔12并斜躺其中,腿部放置于凹孔12外即可。当需要将垫高的角度继续调高时,由于相邻两个分垫1之间可拆卸连接,将任意相邻两个分垫1分开,根据所需再垫高的高度添加对应个数的分垫1,再依次将分垫1固定即可。当需要将垫高的角度调低时,将相邻两个分垫1分开,再根据所需调低的高度拿走对应个数的分垫1,再依次将分垫1固定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很好地控制新生儿的背部及头部垫高的角度,很容易达到所需的垫高效果。
25.可选的,如图1所示,分垫1的侧面均设置绑带2且每个分垫1设置绑带2的位置相对应,绑带2用于固定相邻的分垫1。具体地,当将多个分垫1累摞放置好之后,将相邻两个分垫1的侧面对应位置处的绑带2绑结在一起即可实现相邻分垫1的固定,当需要拆卸分垫1时,将绑带2打开,即可实现分垫1之间的拆卸。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绑带2,能够方便快速地实现相邻分垫1之间的固定和拆卸。
26.可选的,相邻分垫1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粘扣,粘扣用于固定相邻的分垫1。具体地,相邻的分垫1,位于下面的分垫1的顶面和位于上面的分垫1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粘扣。粘扣可以平铺整个顶面或者底面,从而可以使固定效果更好。也可以只在顶面和底面的外围设置一圈粘扣,以节省制造成本。通过粘扣能够方便快速地实现相邻分垫1之间的固定和拆卸。当然,一般最顶层分垫1的顶面是平滑且不设置粘扣的,最底层的分垫1的底面可以设置粘扣用来防滑。
27.进一步地,相邻分垫1的接触面处,位于下面的接触面设置粘扣的纤维,位于上面的接触面设置粘扣的刺毛。即相邻的分垫1,位于下面的分垫1的顶面上设置粘扣的纤维,位于上面的分垫1的底面上设置粘扣的刺毛。粘扣的纤维是细小柔软的,而刺毛是较硬且带钩的,将相邻分垫1的位于下面的接触面设置粘扣的纤维,位于上面的接触面设置粘扣的刺毛,则设置刺毛的面始终朝下,当由于匆忙使相邻的分垫1边沿未粘齐整,或者由于新生儿
的活动导致上下分垫1错位时,这种设置方式也不会导致较硬且带钩的刺毛伤害到新生儿的皮肤,致使新生儿靠在靠垫上不舒服。
28.由于相邻分垫1之间要固定得更牢,采用粘扣固定时,最顶层的分垫1的底面和从顶层向下数的第二层的分垫1的顶面设置的粘扣最好全覆盖该底面和顶面。此时由顶部向下数的第二层的分垫1的凹孔12所在位置处的顶面外露,此顶面为纤维,更为柔软,让新生儿躺靠更舒服。当然,最顶层的分垫1的底面和由顶部向下数的第二层的分垫1的顶面也可以只设置一圈粘扣,从而使第二层的分垫1的凹孔12所在位置处不出现粘扣。
29.当然,还可以在最底层的分垫1的侧面的靠上位置处设置粘条,在中间分垫1的侧面的靠下位置处设置卡扣,靠上位置处设置粘条,在最顶层的分垫1的侧面的靠下位置处设置卡扣,其中,每条粘条的位置对应设置一个卡扣,粘条朝外的一侧的一端设置纤维,另一端设置刺毛。需要将相邻的分垫1进行固定时,将粘条穿过对应位置处的卡扣后,其上的纤维与刺毛粘合,即可实现相邻的分垫1的固定。
30.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示,用于放置于最顶层的分垫1包括多个可拆卸环体11。多个可拆卸环体11的外形相似,沿凹孔12的外壁向中心依次嵌入任意个数的可拆卸环体11能够调节凹孔12的尺寸。当可拆卸环体11全部内嵌于凹孔12上时,最内层的可拆卸环体11的内壁即围城尺寸最小的凹孔12。在实际中,需要使用靠垫垫高背部的新生儿的大小不一样,进而需要能够调节凹孔12的尺寸大小,使其适用于更多的新生儿。由于最顶层的分垫1包括多个可拆卸环体11,可以根据需要垫靠的新生儿的大小,沿凹孔12的外壁向中心依次放置所需个数的可拆卸环体11,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新生儿的放置。
31.如图1所示,可拆卸环体11为u型。u型可拆卸环体11更贴合新生儿的体型的轮廓,从而可以提高靠垫的舒适度。在实际中,新生儿身长为40cm~60cm,为了使凹孔12满足不同大小新生儿的放置,凹孔12的宽度范围为15cm~25cm,长度范围为30cm~40cm,而为了实现凹孔12长度和宽度范围的调整,u型可拆卸环体11的矩形部的宽度为3cm,环形部内壁最低处于外壁最低处的宽度为5cm,矩形部与环形部过渡连接。当然,根据上述尺寸设计,如图1所示,设置两个可拆卸环体11即可,当然,根据可拆卸环体11的尺寸不同,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等个数的可拆卸环体11,以使凹孔12的尺寸大小的调节范围更灵活。
32.可选的,预设角度α为5
°
~20
°
,从而更能满足靠垫所需垫高的角度的需求。示例地,当使用靠垫的新生儿经常需要垫高很高的角度,可以将每个分垫1的预设角度α设置为15
°
或20
°
;当使用靠垫的新生儿需要垫高一定角度但不需要垫很高的角度时,可以将每个分垫1的预设角度α设置为5
°
;当使用靠垫的新生儿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组合角度时,可以将一些分垫1的预设角度α设置为5
°
,一些分垫1的预设角度α设置为10
°
,一些分垫1的预设角度α设置为15
°
,一些分垫1的预设角度α设置为20
°

33.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3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