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2:45: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电电极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2.心电电极是用于测量人体生理电信号的装置,其包括导电电极、导联线、导电胶、贴纸、及离型膜,其用于测量人体心电图,而现在为了防止一些皮肤病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所以现在大部分医院都采用了一次性心电电极来做心电图检测,从而导致心电电极的使用数量急剧上升。
3.但是传统心电电极都采用人工进行测试,其测试的速度较慢,从而严重影响到产线的生产速度,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电极测试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心电电极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包括固定底座、投料架和检测轮盘,所述检测轮盘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投料架的下端面与固定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投料架的上端面设置有料筒,所述料筒的底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料筒内设置有待测电极,所述待测电极的下端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检测轮盘的上端面设置有检测槽,所述检测轮盘的下端设置有检测架,所述检测架的上端面设置有检测头,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挡板。
6.优选的,所述检测槽为若干圆锥形的槽口,所述检测槽关于检测轮盘的俯视圆心中心对称,所述检测槽的底部设置有检测孔,圆锥形的槽口使心电电极能够落入检测槽内能够自动滑入检测槽的中心,检测孔方便检测头插入检测孔内与接线柱配合。
7.优选的,所述检测槽的厚度与待测电极的厚度相等,确保待测电极落入检测槽内后其上端面能够与检测轮盘的上端面平齐。
8.优选的,所述托板为两组“l”型薄板,所述托板的上端面与料筒的底部下端面的间距大于待测电极的厚度,确保待测电极能够由托板的间隙内横向滑脱。
9.优选的,所述托板的厚度小于接线柱的长度,所述托板的下端面与检测轮盘的上端面平齐,确保待测电极落在托板上时,其接线柱能够插入检测槽内,在检测轮盘转动时,能够带动其横向滑动,由投料架滑出。
10.优选的,所述检测架的下端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检测架通过电动伸缩杆与固定底座滑动连接,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检测架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检测头插入检测孔内与接线柱配合,对待测电极进行检测。
11.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检测轮盘的下端面中心键接,通
过电机带动检测轮盘转动,从而使检测头依次对各待测电极进行检测。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轮盘和检测架配合,实现对心电电极进行自动检测,大大提升了心电电极的检测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投料架与检测轮盘配合,实现对心电电极自动投料,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心电电极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图。
18.图中:1固定底座、11挡板、12检测架、121检测头、122电动伸缩杆、13电机、2投料架、21料筒、22托板、3检测轮盘、31检测槽、311检测孔、4待测电极、41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示中的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包括固定底座1、投料架2和检测轮盘3,检测轮盘3安装在固定底座1的上端面,投料架2的下端面与固定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投料架2的上端面设有料筒21,料筒21的底部焊接有托板22,料筒21内放置有待测电极4,待测电极4的下端设有接线柱41,检测轮盘3的上端面设有检测槽31,检测轮盘3的下端设有与固定底座1滑动连接的滑动连接有检测架12,检测架12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检测头121,固定底座1的上端面焊接有挡板11。
22.检测槽31为若干圆锥形的槽口,检测槽31关于检测轮盘3的俯视圆心中心对称,检测槽31的底部设有检测孔311,圆锥形的槽口使心电电极能够落入检测槽31内能够自动滑入检测槽31的中心,检测孔311方便检测头121插入检测孔311内与接线柱41配合。
23.检测槽31的厚度与待测电极4的厚度相等,确保待测电极4落入检测槽31内后其上端面能够与检测轮盘3的上端面平齐。
24.托板22为两组“l”型薄板,托板22的上端面与料筒21的底部下端面的间距大于待测电极4的厚度,确保待测电极4能够由托板22的间隙内横向滑脱。
25.托板22的厚度小于接线柱41的长度,托板22的下端面与检测轮盘3的上端面平齐,确保待测电极4落在托板22上时,其接线柱41能够插入检测槽31内,在检测轮盘3转动时,能够带动其横向滑动,由投料架2滑出。
26.检测架12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22,检测架12通过电动伸缩杆122与固定底座1滑动连接,通过电动伸缩杆122带动检测架12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检测头121插入检测孔311内与接线柱41配合,对待测电极4进行检测。
27.固定底座1内固定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与检测轮盘3的下端面中心键接,通过电机13带动检测轮盘3转动,从而使检测头121依次对各待测电极4进行检测。
28.本检测工装在使用时:首先将待测电极4的接线柱41端向下依次投入各料筒21内,然后启动电机13带动检测盘转动,待测电极4落入检测槽31内后,被检测轮盘3带动横向滑出,从而完全落入检测槽31内,当待测电极4旋转至挡板11的下端时,启动电动伸缩杆122,从而使电动伸缩杆122带动检测架12向上运动,使检测头121插入通孔内与接线柱41配合对心电电极进行检测。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投料架(2)和检测轮盘(3),所述检测轮盘(3)安装在固定底座(1)的上端面,所述投料架(2)的下端面与固定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投料架(2)的上端面设置有料筒(21),所述料筒(21)的底部设置有托板(22),所述料筒(21)内设置有待测电极(4),所述待测电极(4)的下端设置有接线柱(41),所述检测轮盘(3)的上端面设置有检测槽(31),所述检测轮盘(3)的下端设置有检测架(12),所述检测架(12)的上端面设置有检测头(121),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挡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槽(31)为若干圆锥形的槽口,所述检测槽(31)关于检测轮盘(3)的俯视圆心中心对称,所述检测槽(31)的底部设置有检测孔(3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槽(31)的厚度与待测电极(4)的厚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2)为两组“l”型薄板,所述托板(22)的上端面与料筒(21)的底部下端面的间距大于待测电极(4)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2)的厚度小于接线柱(41)的长度,所述托板(22)的下端面与检测轮盘(3)的上端面平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架(12)的下端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22),所述检测架(12)通过电动伸缩杆(122)与固定底座(1)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内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与检测轮盘(3)的下端面中心键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电电极直流失调电压测试工装,包括固定底座、投料架和检测轮盘,检测轮盘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端面,投料架的下端面与固定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投料架的上端面设置有料筒,料筒的底部设置有托板,料筒内设置有待测电极,待测电极的下端设置有接线柱,检测轮盘的上端面设置有检测槽,检测轮盘的下端设置有检测架,检测架的上端面设置有检测头,固定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轮盘和检测架配合,实现对心电电极进行自动检测,大大提升了心电电极的检测效率,通过投料架与检测轮盘配合,实现对心电电极自动投料,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心电电极的检测效率。测效率。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孔亮 陈涛 徐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劢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2/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