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安全围栏的组合式旋梯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4:30: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梯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安全围栏的组合式旋梯。


背景技术:

2.在诸如环保、化工和食品等工业领域经常使用大型罐体或池体,例如曝气池、二沉池、厌氧罐等,其高度可以从几米到十几米或者更高,因此在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过程中,需要使用梯子以便登上罐体或池体。比较常用的梯子有直梯、旋梯、z形梯等,其中旋梯(又称旋转式楼梯等)通常是围绕一根单柱布置,其造型美观、节省空间、可一体式定制也可制成组件现场组装。然而,这些梯子通常没有设置用于防止无关人员或者流浪猫狗等动物进入梯子的安全围栏,或者虽设置有安全设施但是却存在防护效果不佳、结构复杂、占地过多、或者为相关人员进出造成过多不便等问题。因此,仍然需要对现有梯子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围栏的组合式旋梯以解决前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4.在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围栏的组合式旋梯,包括中心柱、底板、踏板、栏杆和安全门,底板通过底板轴套套接在中心柱上,多个踏板从下往上依次通过各自的踏板轴套套接在中心柱上使得各个踏板的踏板面以螺旋形式绕中心柱形成旋梯,踏板面的远离踏板轴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栏杆,栏杆的长度方向与中心柱的轴向平行,栏杆的下端与底板连接,栏杆的上端向上延伸超过最上层踏板面,多个栏杆形成围绕旋梯的安全围栏,所述安全门设置于开设在安全围栏下端的门洞中。
5.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柱的下端向下延伸并固定于地基中。
6.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踏板绕中心柱依次旋转15~30度,所述踏板面呈扇形并且其沿垂直于中心柱轴向的方向上的长度为40~90cm使得踏板面的远离踏板轴套的一端的宽度为15~35cm,踏板轴套的沿中心柱轴向的长度为15~30cm使得旋梯的沿中心柱轴向相对的两块相邻踏板面之间的距离为180~360cm。
7.进一步地,在踏板面的朝向登梯人员一侧的边缘设置第一加强筋和在远离登梯人员一侧的边缘设置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沿踏板面的边缘具有相同的宽度,并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宽度和/或厚度自踏板轴套沿中心柱的径向逐渐减小。
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向下延伸的固定脚。
9.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外缘可设有加强圈。
10.本实用新型可防止无关人员和诸如流浪猫狗等动物进入旋梯,能够预制后现场组装,具有易于造、运输、安装和维护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11.在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具有其在本领域内公知的含义,然而为清楚起见,仍然给出以下定义。
12.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13]“基本”或“基本上”并不排除“完全”的意思。如一个成分“基本上不含”y,也可以是完全不含有y。在限定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是指该具体数值具有以该具体数值为基础的上下浮动的范围,浮动范围可以是该具体数值的 /-5%, /-4%, /-3%, /-2%, /-1%, /-0.5%, /-0.2%, /-0.1%, /-0.05%, /-0.01%等。如果需要,“基本”或“基本上”可以以上浮动范围代替或从本实用新型定义中删除。“含有”既包括提到的因素,也允许包括附加的、不确定的因素。“大约”、“约”、“左右”在限定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是指该具体数值具有以该具体数值为基础的上下浮动的范围,浮动范围可以是该具体数值的 /-5%, /-4%, /-3%, /-2%, /-1%, /-0.5%, /-0.2%, /-0.1%, /-0.05%, /-0.01%等。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安全围栏的组合式旋梯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所示的具有安全围栏的组合式旋梯的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图1所示的具有安全围栏的组合式旋梯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各标记的含义如下:1-中心柱、2-底板、21-底板面、22-底板轴套、23-第一加强圈、24-固定脚、3-踏板、31-踏板面、32-踏板轴套、33-第一加强筋、34-第二加强筋、35-固定耳、4-栏杆、41-第二加强圈、5-安全门、51-第三加强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介绍,但并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围栏的组合式旋梯,包括中心柱1、底板2、踏板3、栏杆4和安全门5,中心柱1的下端固定埋入地基中,底板2通过底板轴套22套接在中心柱1上,底板2的底板面21贴置于地面,多个踏板3从下往上依次通过各自的踏板轴套32套接在中心柱1上并且绕中心柱1依次旋转15~30度(优选18、20、25度)从而使得各自的踏板面31以螺旋形式绕中心柱1形成旋梯,踏板面31呈扇形并且其沿垂直于中心柱1轴向的方向上的长度为40~90cm(例如50、60、70、80cm等)使得踏板面31的远离踏板轴套32的一端的宽度为15~35cm(例如20、25、30cm等),踏板轴套32的沿中心柱1轴向的长度为15~30cm(例如15、20、25cm等)使得旋梯的沿中心柱1轴向相对的两块相邻的踏板面31之间的距离(也即螺距)为180~360cm(例如200、220、240、250、260、280、300、3200、3400cm等),每个踏板3的踏板面31的远离踏板轴套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1~5(优选2、3或4)个栏杆4,栏杆4的长度方向
均与中心柱1的轴向平行,相邻两个栏杆4之间的距离为5~25cm(例如10、15、20cm等),栏杆4的下端与底板2连接,栏杆4的上端向上延伸超过最上层踏板面31约50~100cm(例如60、70、80、90cm)后固定于第二加强圈41以形成旋梯上端的护栏,这样的多个栏杆4形成了围绕旋梯的安全围栏可以防止无关人员或诸如流浪猫或狗等动物通过而进入旋梯,安全门5设置于开设在安全围栏下端的门洞中,门洞上沿处的栏杆4的端部可固定连接于第三加强圈51以增加安全围栏的强度,门洞两侧的栏杆4可作为安全门5的门框以分别设置安全门5的门轴和门锁。
[002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踏板面31的下表面上沿中心柱1的径向设有加强筋以增强踏板面31的抗弯强度,例如可在踏板面31的朝向登梯人员一侧的边缘设置第一加强筋33,和/或在远离登梯人员一侧的边缘设置第二加强筋34。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加强筋33沿踏板面31的边缘具有相同的宽度以利于登梯人员准确判断该边缘的位置而避免踏空。在一些情况下,第二加强筋34的宽度和/或厚度自踏板轴套32沿中心柱1的径向逐渐减小,这有利于在尽量减小踏板3的重量和尺寸的情况下获得尽可能高的抗弯强度。在一下情况下,踏板面31的远离中心柱1的一端设有一个或多个(优选2个或3个)固定耳35用于以焊接、螺接、插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于栏杆4。
[002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底板轴套22沿中心柱1轴向的长度为5~30cm(例如10、15、25cm)以增加旋梯稳定性;底板面2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例如2、4、6、88个)固定脚24以防止旋梯绕中心柱1转动并可进一步增加旋梯的稳定性;底板面21的上表面的外缘可设有第一加强圈23,第一加强圈23一方面可增加底板面21的刚性和强度,另一方面可与栏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以增强旋梯的整体强度。在一些情况下,中心柱1的上端还可以通过连接件(未示出)固定于与之相邻的罐体或池体以增加旋梯的稳定性。
[002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围栏的组合式旋梯的各个部件可以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钢材、铝材、木材等,优选钢材制备,并且各个部件在组装前和组装后均可根据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002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围栏的组合式旋梯,其各个部件可以在工厂预制后在现场组装,因此极大地便利了制造、运输、安装和维护;此外,底板2和踏板3均可转动地套接于中心柱1,有利于消除各部件之间相互之间的应力以及将受力分散于各个部件,从而延长了旋梯的使用寿命。
[0025]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围栏的组合式旋梯的下部被底板2封闭,侧部被栏杆4封闭,因此可有效防止无关人员和诸如流浪猫狗等动物进入旋梯,避免无关人员和动物因意外登梯而进入罐体和池体所导致的危险。
[0026]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
以上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绝不仅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或变动,而这些修改和变动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