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2:26: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截流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


背景技术:

2.截流,亦称堵口,是指在建造围堰的过程中,当河道被缩窄到一定程度后,所留缺口(龙口)的封堵工作。截流方式有平堵、立堵和混合堵三种;在施工导流中,截断原河床水流,最终把河水引向导流泄水建筑物下泄,在河床中全面开展主体建筑物的施工,就是截流;截流是在河床中修筑横向围堰工作的一部分,在引用到管道作业时,截流设备可使用到截流堵塞;
3.然而现有在管道上使用的截流堵塞在具体使用时会出现如下技术问题:
4.将该截流堵塞安装到胶管一端后,在发动机工作时,在发动机自身振动的作用下,胶管内壁容易被锐边切断,从而影响到后续的使用,同时现有截流设备的应用场景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包括截流主体,其装配到接管一端,带有所述截流主体的接管端头可插装到胶管内,并通过设置环箍连接,
8.所述截流主体内开设有用于引导水流的通孔,且通孔的一端开设有倒角三,所述截流主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倒角一和倒角二;
9.还包括限位法兰,其套装到截流主体的表面。
10.优选的,所述截流主体的截面呈“t”字形,且截流主体可放置到发动机的循环管路中。
11.优选的,所述倒角一分布于截流主体表面插向胶管的一端。
12.优选的,所述倒角二分布于截流主体表面插向接管的一端。
13.优选的,所述倒角三与倒角二位于截流主体的同一端。
14.优选的,所述通孔内还设置有囊圈,该囊圈的数量至少有一组,且囊圈的截面呈圆环状,并在单个囊圈的表面设置气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一是在截流主体表面设计倒角一,其为了在胶管套入时起到导向作用,同时避免胶管套入时被锐边刮坏内壁,使密封失效,还可避免安装后,在发动机工作时,在振动的作用下,胶管内壁被锐边切断;
17.二是在截流主体表面设计倒角二,可在截流主体套入接管时起到导向作用;
18.三是截流主体表面设计倒角三,其在截流主体内起到导流作用;
19.四是在截流主体上使用限位法兰,起到安装限位的作用,同时截流主体和接管可
实现间隙配合,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安装或取下,整个堵塞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截流的场景。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剖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与胶管和接管组装状态下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于接管组装状态下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截流主体;2、通孔;3、限位法兰;4、倒角三;5、倒角二;6、倒角一;7、囊圈。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26.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包括截流主体1,其装配到接管一端,带有截流主体1的接管端头可插装到胶管内,并通过设置环箍连接,
27.截流主体1内开设有用于引导水流的通孔2,且通孔2的一端开设有倒角三4,截流主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倒角一6和倒角二5;
28.还包括限位法兰3,其套装到截流主体1的表面。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0.在截流主体1上使用限位法兰3,起到安装限位的作用,同时截流主体1和接管可实现间隙配合,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安装或取下,整个堵塞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截流的场景。
31.如图1和2所示,截流主体1的截面呈“t”字形,且截流主体1可放置到发动机的循环管路中。
32.如图2所示,倒角一6分布于截流主体1表面插向胶管的一端。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4.在截流主体1表面设计倒角一6,其为了在胶管套入时起到导向作用,同时避免胶管套入时被锐边刮坏内壁,使密封失效,还可避免安装后,在发动机工作时,在振动的作用下,胶管内壁被锐边切断。
35.如图2所示,倒角二5分布于截流主体1表面插向接管的一端。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7.在截流主体1表面设计倒角二5,可在截流主体1套入接管时起到导向作用。
38.如图2所示,倒角三4与倒角二5位于截流主体1的同一端。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40.截流主体1表面设计倒角三4,其在截流主体1内起到导流作用。
41.如图2所示,通孔2内还设置有囊圈7,该囊圈7的数量至少有一组,且囊圈7的截面呈圆环状,并在单个囊圈7的表面设置气嘴。
42.具体的,该处的囊圈7数量可选取两组,相邻两组囊圈7可进行粘结,在需要改变通
孔2口径时,只需对单个或是几个囊圈7进行充气即可。
4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包括截流主体(1),其装配到接管一端,带有所述截流主体(1)的接管端头可插装到胶管内,并通过设置环箍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主体(1)内开设有用于引导水流的通孔(2),且通孔(2)的一端开设有倒角三(4),所述截流主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倒角一(6)和倒角二(5);还包括限位法兰(3),其套装到截流主体(1)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主体(1)的截面呈“t”字形,且截流主体(1)可放置到发动机的循环管路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一(6)分布于截流主体(1)表面插向胶管的一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二(5)分布于截流主体(1)表面插向接管的一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三(4)与倒角二(5)位于截流主体(1)的同一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内还设置有囊圈(7),该囊圈(7)的数量至少有一组,且囊圈(7)的截面呈圆环状,并在单个囊圈(7)的表面设置气嘴。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拆卸截流堵塞,包括截流主体,其装配到接管一端,带有截流主体的接管端头可插装到胶管内,并通过设置环箍连接,截流主体内开设有用于引导水流的通孔,且通孔的一端开设有倒角三,截流主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倒角一和倒角二;还包括限位法兰,其套装到截流主体的表面;其技术要点为,在截流主体表面设计倒角一,其为了在胶管套入时起到导向作用,同时避免胶管套入时被锐边刮坏内壁,使密封失效,还可避免安装后,在发动机工作时,在振动的作用下,胶管内壁被锐边切断;截流主体和接管可实现间隙配合,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安装或取下,整个堵塞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截流的场景。的场景。的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冉景旭 黄新周 刘阳 向本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2/2/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