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公共监控前端供电智能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7:33: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公共监控前端供电智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中公共监控作为智慧城市中安全防范管控必不可缺的一环,使用者可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通过网络实现对前端的监控,对城市公共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3.一般而言公共监控系统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以视频监控为基础,后端以服务后台为基础,后端用于实时监控前端,一旦前端出现状况,例如宕机、黑屏等,都会显示在后端,此时需要人工先重启下前端,如果重启后设备可以继续使用,那么无需再后续处理,如果还是无法正常运行,则需要进一步排查故障。而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监控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市政道路、小区、综合体、学校等公共场所大多实现了全覆盖,在如此大的体量下,公共监控系统前端设备箱的维修、维护成了目前最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共监控前端供电智能监测装置,其能对公共监控前端进行断电重启,以提高检修效率。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共监控前端供电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壳体、端盖、主控模块、通信模块、供电复位模块和用于向公共监控前端供电的插座,所述的端盖固定在所述的壳体的上端,且所述的壳体和所述的端盖两者之间形成一容纳腔,所述的主控模块、所述的通信模块、所述的供电复位模块和所述的插座均设置在所述的容纳腔内,所述的端盖上开设有一窗口,所述的窗口正对所述的插座,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信号输入接口和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的信号输入接口和电源输入接口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的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的通信模块与所述的主控模块电连接,且用于与服务后台通讯,所述的供电复位模块分别与所述的主控模块和所述的插座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的插座的电源通断。
6.所述的插座包括面板和多个基体,所述的面板固定在所述的容纳腔内,多个所述的基体并排间隔分布在所述的面板上,且每个所述的基体上均设置有二极插孔和三极插孔,所述的二极插孔和所述的三极插孔通过所述的窗口与外界相连通。该结构中,面板固定在容纳腔内,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基体,从而能够为多个设备提供电源,每个基体上设置有二极插孔和三极插孔,这样能能满足不同接口的需求,各种前端设备通过窗口插接在二极插孔或三极插孔中,进行通电工作。
7.所述的壳体的左侧和右侧均向内延伸固定有两块安装板,位于同一侧的两块所述的安装板上下间隔分布,所述的面板的四个边角通过第一螺丝与四块所述的安装板相固
定。该结构中部,四块安装板的设置为面板的安装提供位置,面板通过四个第一螺丝与安装板相固定,使得整个插座固定更为牢靠,其中第一螺丝采用自攻螺丝。
8.位于同一侧的两块所述的安装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基体的长度。由此基体位于同一侧的两块安装板之间,具体而言,两块安装板之间的距离比基体的长度长0.1-0.2mm之间,安装时,边缘的基体能够卡在同一侧两块安装板之间,便于定位固定。
9.所述的二极插孔为二极扁插孔、二极圆插孔或二极双用插孔。由此能满足不同前端设备的接电需求。
10.所述的壳体上表面的四周向上延伸固定有首尾依次连接的挡板,所述的端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凹陷,所述的挡板插入设置在所述的凹陷内,且所述的壳体和所述的端盖之间通过第二螺丝固定。
11.所述的壳体内固定有一用于将所述的容纳腔内的热量排出到所述的壳体外的散热组件。该结构中,散热组件的设置便于将热量排出到壳体外,散热组件包括一风扇,风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12.所述的壳体的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连接板,每个所述的连接板上均开设有穿孔。由此能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将连接板固定在外附设备上,实现将整个装置牢靠固定的目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壳体与端盖之间形成的容纳腔,将各个模块较好的保护起来;端盖上设置的窗口正对插座,便于公共监控前端进行接电工作;壳体上设置的信号输入接口和电源输入接口分别通过导向与主控模块电连接,便于向主控模块输入信号和电源;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后台通讯,供电复位模块用于控制插座的电源通断,当服务后台监控到公共监控前端出现故障时,通过通讯模块向主控模块发送断电重启指令,主控模块收到断电重启指令,通过供电复位模块对插座进行断电重启,一旦公共监控前端恢复正常,则无需人工进一步排查,极大提高了检修效率;本实用新型能对公共监控前端进行断电重启,以提高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部分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9.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公共监控前端供电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端盖2、主控模块31、通信模块32、供电复位模块33和用于向公共监控前端供电的插座4,端盖2固定在壳体1的上端,且壳体1和端盖2两者之间形成一容纳腔11,主控模块31、通信模块32、供电复位模块33和插座4均设置在容纳腔11内,端盖2上开设有一窗口21,窗口21正对插座4,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信号输入接口12和电源输入接口13,信号输入接口12和电源输入接口13分别通过导线与主控模块31电连接,通信模块32与主控模块31电连接,且用于与服务后台通
讯,供电复位模块33分别与主控模块31和插座4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插座4的电源通断。
20.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插座4包括面板41和多个基体42,面板41固定在容纳腔11内,多个基体42并排间隔分布在面板41上,且每个基体42上均设置有二极插孔43和三极插孔44,二极插孔43和三极插孔44通过窗口21与外界相连通。该结构中,面板41固定在容纳腔11内,面板41上设置有多个基体42,从而能够为多个设备提供电源支持,每个基体42上设置有二极插孔43和三极插孔44,这样能能满足不同接口的需求,各种前端设备通过窗口21插接在二极插孔43或三极插孔44中,进行通电工作。
21.壳体1的左侧和右侧均向内延伸固定有两块安装板14,位于同一侧的两块安装板14上下间隔分布,面板41的四个边角通过第一螺丝5与四块安装板14相固定。该结构中部,四块安装板14的设置为面板41的安装提供位置,面板41通过四个第一螺丝5与安装板14相固定,使得整个插座4固定更为牢靠,其中第一螺丝5采用自攻螺丝。
22.实施例三: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位于同一侧的两块安装板14之间的距离大于基体42的长度。由此基体42位于同一侧的两块安装板14之间,具体而言,两块安装板14之间的距离比基体42的长度长0.1-0.2mm之间,安装时,边缘的基体42能够卡在同一侧两块安装板14之间,便于定位固定。
23.二极插孔43为二极扁插孔、二极圆插孔或二极双用插孔。由此能满足不同前端设备的接电需求。
24.壳体1上表面的四周向上延伸固定有首尾依次连接的挡板15,端盖2的下表面设置有凹陷22,挡板15插入设置在凹陷22内,且壳体1和端盖2之间通过第二螺丝6固定。
25.实施例四: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内固定有一用于将容纳腔11内的热量排出到壳体1外的散热组件7。该结构中,散热组件7的设置便于将热量排出到壳体1外,散热组件7包括一风扇,风扇与主控模块31电连接,其中,主控模块31采用51系列或msp或avr系列的单片机形式。
26.壳体1的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连接板16,每个连接板16上均开设有穿孔17。由此能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将连接板16固定在外附设备上,实现将整个装置牢靠固定的目的。
27.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构造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进,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