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层集约化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7:14: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集约化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污泥是污水处理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含有毒有害物质,需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和处理量呈上升趋势,污泥产量随之大幅增长。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泥脱水作为污泥处置前的必要步骤,对于污泥的源头减量、方便运输、节省后续污泥处置成本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目前,传统的污泥脱水机房内设备较多,占地面积较大,国内很多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了各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污水处理建设用地向节约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水、污泥处理设施需要集约化的布设。
4.地埋式污水厂具有用地节省、土地综合利用率高、环境友好、无邻避效应等优势,成为了新建、改建污水厂建设的一种新兴趋势,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传统的污泥脱水机房布置占地较大,尤其是污泥装载区域污泥运输车辆回车需要占用很大空间,这与地埋式污水厂紧凑、集约的布置原则不相适应。
5.另外,污泥浓缩脱水工艺是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主要产生源之一,且污泥脱水车间产生的恶臭污染物组成复杂,浓度较高,需要建设除臭系统,改善厂区及周边的空气环境。常规污泥脱水机房设备较为分散,密封臭气源工程量较大,且密封效果难以保障,影响除臭处理效果。尤其是污泥装载区域空间较大,密封臭气困难,导致污泥装载区的除臭处理空间较大、除臭风量较大、运行费用较高。
6.因此,开发一种新型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集约化污泥脱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双层集约化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应用于一内部设有水平隔板的双层空间,包括:
10.贮泥单元,设置在所述双层空间的下层一侧位置;
11.预处理单元,设置在所述双层空间下层中部位置;
12.进泥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双层空间的下层中部位置;
13.中间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双层空间的下层中部位置;
14.污泥料仓,设置在所述双层空间的下层另一侧位置,且污泥料仓顶部贯穿所述水平隔板延伸至上层;
15.出泥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双层空间的下层另一侧位置;
16.污泥浓缩脱水单元,设置在所述双层空间的上层;
17.污泥装载区域,设置在所述双层空间的上层;
18.污泥料斗,贯穿所述水平隔板设置;
19.其中,所述贮泥单元的出泥口通过所述预处理单元和进泥输送单元连接至所述污泥浓缩脱水单元的进泥口,所述污泥浓缩脱水单元的出泥口通过所述污泥料斗连接至所述中间输送单元,并通过所述中间输送单元连接至所述污泥料仓的进泥口,所述污泥料仓的出泥口通过所述出泥输送单元连接至所述污泥装载区域。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层设置,污泥先贮存在下层一侧的贮泥单元内,之后传输至下层中部的预处理单元进行预处理,之后经过下层中部的中间输送单元传输至上层的污泥浓缩脱水单元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处理后经过污泥料斗掉落至下层的中间输送单元,经过中间输送单元传输至污泥料仓内,污泥料仓内的干污泥通过出泥输送单元传输至上层的污泥装载区域,实现出泥操作;双层集约化设置,整体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易于管理运行,既适合于传统污水处理厂的集约节地布置建设形式,又适合于新型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形式。
2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23.进一步的,所述贮泥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个贮泥池,每一所述贮泥池内均设有潜水搅拌器,若干个所述贮泥池的出泥口通过带控制阀的管道连接至出泥总管。
24.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污泥切割机。
2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污泥切割机将污泥进行预先切割,之后再进行脱水处理,提高处理效率。
26.进一步的,所述进泥输送单元包括与若干个所述污泥切割机一一对应的并排间隔设置的若干个进泥泵,所述污泥浓缩脱水单元包括与若干个所述进泥泵一一对应的并排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污泥浓缩脱水机,所述中间输送单元包括与若干个所述污泥浓缩脱水机一一对应的并排间隔设置的若干个中间泵。
27.进一步的,所述进泥泵的出泥口处于对应的所述污泥浓缩脱水机的进泥口下方,所述中间泵的进泥口处于对应的所述污泥浓缩脱水机的进泥口下方,且中间泵的进泥口与对应的污泥浓缩脱水机的进泥口之间通过所述污泥料斗连接。
2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减少污泥行程,紧凑化设计,同时最大化减少能耗。
29.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料仓通过底部的支架支撑,所述出泥输送单元包括均匀布置在所述污泥料仓下方的若干个出泥泵,所述出泥泵用于将所述污泥料仓内干污泥运输至所述污泥装载区域。
30.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隔板与所述污泥装载区域对应位置设置有回转轮盘。
3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回转轮盘便于运输车辆装载后掉头,解决传统污泥运输车辆装载及回车场地占地大、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32.进一步的,所述贮泥单元处、污泥料仓处、污泥浓缩脱水单元处和污泥装载区域处均设有隔墙。
3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对污泥脱水处理及装载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进行高效收
集。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双层空间的下层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双层空间的上层结构示意图。
37.图3是图1和图2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8.图4是图1和图2中b-b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9.图5是图1和图2中c-c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处理系统流程图。
41.图中所示:
42.1、贮泥池;
43.2、潜水搅拌器;
44.3、出泥总管;
45.4、污泥切割机;
46.5、进泥泵;
47.6、污泥浓缩脱水机;
48.7、中间泵;
49.8、污泥料斗;
50.9、污泥料仓;901、支架;
51.10、出泥泵;
52.11、污泥装载区域;
53.12、回转轮盘;
54.13、隔墙;
55.14、水平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7.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58.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集约化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应用于一内部设有水平隔板14的双层空间,包括贮泥单元,预处理单元,进泥输送单元,中间输送单元,污泥料仓9,出泥输送单元,污泥浓缩脱水单元,污泥装载区域11和污泥料斗8。
59.其中,贮泥单元设置在双层空间的下层一侧位置;预处理单元、进泥输送单元、中
间输送单元设置在双层空间的下层中部位置;污泥料仓9设置在双层空间的下层另一侧位置,且污泥料仓9顶部贯穿水平隔板14延伸至上层;出泥输送单元设置在双层空间的下层另一侧位置;污泥浓缩脱水单元设置在双层空间的上层;污泥料斗8贯穿水平隔板14设置。
60.贮泥单元的出泥口通过预处理单元和进泥输送单元连接至污泥浓缩脱水单元的进泥口,污泥浓缩脱水单元的出泥口通过污泥料斗8连接至中间输送单元,并通过中间输送单元连接至污泥料仓9的进泥口,污泥料仓9的出泥口通过出泥输送单元连接至污泥装载区域11。
61.具体地,贮泥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三个贮泥池1,每一贮泥池1内均设有潜水搅拌器2,三个贮泥池1的出泥口通过带控制阀的管道连接至出泥总管3。
62.预处理单元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三个污泥切割机4,污泥切割机4将污泥进行预先切割,之后再进行脱水处理,提高处理效率。
63.进泥输送单元包括与三个污泥切割机4一一对应的并排间隔设置的三个进泥泵5,污泥浓缩脱水单元包括与三个进泥泵5一一对应的并排间隔设置的三个污泥浓缩脱水机6,中间输送单元包括与三个污泥浓缩脱水机6一一对应的并排间隔设置的三个中间泵7。
64.进泥泵5的出泥口处于对应的污泥浓缩脱水机6的进泥口下方,中间泵7的进泥口处于对应的污泥浓缩脱水机6的进泥口下方,且中间泵7的进泥口与对应的污泥浓缩脱水机6的进泥口之间通过污泥料斗8连接。减少污泥行程,紧凑化设计,同时最大化减少能耗。
65.污泥料仓9通过底部的支架901支撑,出泥输送单元包括均匀布置在污泥料仓9下方的若干个出泥泵10,出泥泵10用于将污泥料仓9内干污泥运输至污泥装载区域11。
66.水平隔板14与污泥装载区域11对应位置设置有回转轮盘12。
67.回转轮盘12便于运输车辆装载后掉头,解决传统污泥运输车辆装载及回车场地占地大、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68.本实施例中贮泥单元处、污泥料仓9处、污泥浓缩脱水单元处和污泥装载区域11处均设有隔墙13,便于对污泥脱水处理及装载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进行高效收集。
69.本实施例采用分层设置,污泥先贮存在下层一侧的贮泥单元内,之后传输至下层中部的预处理单元进行预处理,之后经过下层中部的中间输送单元传输至上层的污泥浓缩脱水单元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处理后经过污泥料斗8掉落至下层的中间输送单元,经过中间输送单元传输至污泥料仓9内,污泥料仓9内的干污泥通过出泥输送单元传输至上层的污泥装载区域11,实现出泥操作;双层集约化设置,整体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易于管理运行,既适合于传统污水处理厂的集约节地布置建设形式,又适合于新型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形式。
70.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7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7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