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控箱及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7:03: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控箱及充电桩。


背景技术:

2.充电桩类似于传统动力汽车的加油站,是提供能量补给的重要设备,充电桩具有占地面积较小、建设周期较短、维护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充电桩的电控箱内的元器件存在结构排布不合理的问题,不便于电控箱的安装及维护,电控箱的适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箱,旨在优化电控箱内元器件的结构排布,提高电控箱的适用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包括:
5.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通孔;
6.电表,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以及
7.漏电保护器,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电表电连接,所述漏电保护器包括保护器本体及与所述保护器本体电连接的分合闸开关,所述分合闸开关用于分合控制所述电表的电路通断,所述分合闸开关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箱还包括堵头,所述堵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通孔内。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堵头上设有螺纹,所述堵头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合闸开关与所述通孔孔面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5cm,且不大于5cm。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箱还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漏电保护器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用于与输入的电源线电连接;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盖板,所述壳本体上设有窗口,所述盖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本体且封盖所述窗口,所述接线端子可由所述窗口显露。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箱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壳本体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密封圈用于对所述盖板与所述壳本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包括底壳和壳盖,所述壳盖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控箱还包括第一压接件,所述电表通过所述第一压接件固设于所述底壳内,所述电表设于所述第一压接件和所述底壳底壁之间;和/或,
14.电控箱还包括第二压接件,所述漏电保护器通过所述第二压接件固设于所述底壳内,所述漏电保护器设于所述第二压接件和所述底壳底壁之间。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箱还包括电控板,所述电控板与所述电表电连接,所述电表与所述漏电保护器在所述底壳内沿所述底壳底壁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电表与所述漏电保护器设于所述电控板和所述底壳底壁之间。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表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压接件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压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电表背向所述底壳底壁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底壳底壁可拆卸连接。
17.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包括壳体、电表及漏电保护器,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电表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漏电保护器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电表电连接,所述漏电保护器包括保护器本体及与所述保护器本体电连接的分合闸开关,所述分合闸开关用于分合控制所述电表的电路通断,所述分合闸开关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
18.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箱通过将漏电保护器设于壳体内并与电表电连接,漏电保护器包括保护器本体及与保护器本体电连接的分合闸开关,分合闸开关用于分合控制电表的电路通断,分合闸开关设于壳体内并与通孔对应设置,当需要对漏电保护器进行复位时,不需要打开壳体,仅需从通孔处就可以手动对分合闸开关进行控制复位,如此设置,可以简化手动复位操作,避免了打开壳体再进行手动复位分合闸开关的情况发生,进而优化了电控箱的结构排布,提高了电控箱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箱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的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1中的结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的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4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图2中的部分结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0028][0029]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2]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3]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控箱,以及包括该电控箱的充电桩。
[0034]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箱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箱10包括壳体100、电表200及漏电保护器300,所述壳体100内设有容置腔1111,所述壳体100上设有与所述容置腔1111连通的通孔1112;所述电表200设于所述容置腔1111内;所述漏电保护器300设于所述壳体100内并与所述电表200电连接,所述漏电保护器300包括保护器本体310
及与所述保护器本体310电连接的分合闸开关320,所述分合闸开关320用于分合控制所述电表200的电路通断,所述分合闸开关320设于所述壳体100内并与所述通孔1112对应设置。
[0035]
可以理解的是,电控箱10可以为交流充电的电控箱10,也可以为直流充电的电控箱10,具体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箱10为交流充电的电控箱10。壳体100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为长方形,壳体100上设有输入接头101和输出接头102,输入接头101用于与输入的电源线电连接,输出接头102用于与输出的电源线电连接。当电控箱10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控箱时,输出接头102与充电枪电连接。电控箱10还包括壁挂件103,壁挂件103设于壳体100的背面,用于对壳体进行挂载(如图2和图3所示)。
[0036]
进一步地,漏电保护器300可以为断路器,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及设于断路器本体上的分合闸开关320,分合闸开关320、断路器本体和电表200依次电连接,分合闸开关320通过手动拨动实现对电表200的电路通断进行控制。壳体100上设有通孔1112,分合闸开关320设于壳体100内并与通孔1112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分合闸开关320可以部分设于通孔1112内,当然分合闸开关320也可以设于壳体100内并与通孔1112间隔设置,具体在此不做限定,仅需通过通孔1112可以对分合闸开关320进行手动控制即可。
[0037]
进一步地,通孔1112可以设于壳体100的正面,也可以设于壳体100的背面,当然通孔1112也可以设于壳体100的侧边,具体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112设于壳体100的侧边。通孔1112的大小在此不做限定,手动控制可以为手指头控制,也可以采用工具伸入通孔1112进行控制,具体在此不做限定。
[0038]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箱10通过将漏电保护器300设于壳体100内并与电表200电连接,漏电保护器300包括保护器本体310及与保护器本体310电连接的分合闸开关320,分合闸开关320用于分合控制电表200的电路通断,分合闸开关320设于壳体100内并与通孔1112对应设置,当需要对漏电保护器300进行复位时,不需要打开壳体100,仅需从通孔1112处就可以手动对分合闸开关320进行控制复位,如此设置,可以简化手动复位操作,避免了打开壳体100再进行手动复位分合闸开关320的情况发生,进而优化了电控箱10的结构排布,提高了电控箱10的适用性。
[0039]
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箱10还包括堵头400,所述堵头40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通孔1112内。可以理解的是,堵头400可拆卸地安装于通孔1112内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但不局限于:堵头400与通孔1112螺纹连接;或者堵头400与通孔1112卡扣连接;或者堵头400与通孔1112磁吸连接;或者堵头400为弹性件,堵头400与通孔1112插置连接且可以将通孔1112填充满。通过设置堵头400,使得通孔1112可以被填充,进而能够对壳体100的内部进行防护,例如防水或者防灰尘等。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堵头400,能够对壳体100内的器件进行防护,提高了电控箱10的可靠性。
[0040]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堵头400上设有螺纹,所述堵头400与所述通孔1112螺纹连接。具体说来,堵头400上设有外螺纹,通孔1112内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通过设置螺纹结构,使得堵头400能够将通孔1112进行密封,避免了未安装堵头400而使得灰尘和水进入壳体100内的情况发生,即设置堵头400与通孔1112螺纹连接,起到了防水和防尘的作用,且堵头400易于拆装,方便操作,提高了电控箱10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004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合闸开关320与所述通孔1112孔面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5cm,且不大于5cm。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限定分合闸开关320与通孔1112孔面之间的距离,
当分合闸开关320与通孔1112孔面的距离太近时,如未安装堵头400,接触壳体100容易触摸到通孔1112内的分合闸开关320,进而容易误操作;如安装堵头400,堵头400与分合闸的距离太近容易产生干涉,不便于堵头400的安装。当分合闸开关320与通孔1112孔面的距离太远时,操作员不便于从通孔1112处对壳体100内的分合闸开关320进行手动控制。由此可见,通过限定分合闸开关320与通孔1112孔面之间的距离,使得分合闸开关320既不容易被误操作,也较为容易的进行手动控制,进而使得电控箱10的结构位置排布合理,提高了电控箱10的适用性。
[0042]
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箱10还包括接线端子500,所述接线端子500与所述漏电保护器300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500用于与输入的电源线电连接;所述壳体100包括壳本体110和盖板120,所述壳本体110上设有窗口1121,所述盖板1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本体110且封盖所述窗口1121,所述接线端子500可由所述窗口1121显露。
[0043]
具体说来,接线端子500可以为贯通式接线端子500,贯通式接线端子500通过螺丝对导线进行紧固或者松开,当然接线端子500也可以为其它类型,具体在此不做下定。贯通式接线端子500的一侧与漏电保护器300电连接,输入的电源线从壳体100上的输入接头101穿入,然后与贯通式接线端子500的另一侧电连接,在此过程中,因为接线端子500由窗口1121显露,即将盖板120拆卸下来时可以直接看到壳本体110内的接线端子500,如此使得将壳体100上的盖板120拆卸下来,就可以将电源线与接线端子500进行电连接,避免了将壳体100打开才能安装电源线的情况发生,进而方便操作员对电源线进行安装和拆卸,电控箱10的结构排布合理,提高了电控箱10的适用性。
[0044]
进一步地,盖板120与壳本体11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但不局限于:盖板120与壳本体110螺纹连接;或者盖板120与壳本体110卡扣连接;或者盖板120与壳本体110磁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壳本体110内设有螺接柱,盖板120上设有螺接孔,壳本体110与盖板120采用螺钉穿设螺接孔而与螺接柱连接在一起,螺接柱和螺接孔的数量可以有多个,且一一对应。如此设置,方便对盖板120进行组装和拆卸,提高了电控箱10的适用性。
[0045]
进一步地,窗口1121可以设于壳本体110的正面,也可以设于壳本体110的背面,当然也可以设于壳本体110的侧边,具体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窗口1121设于壳本体110的背面,如此设置,使得壳本体110的正面为一个整体,进而使得壳本体110较为美观。
[0046]
进一步地,壳体100上设有螺纹孔,输入接头101可以与壳体100螺纹连接,输出接头102也可以与壳体100螺纹连接。输入接头101和输出接头102上均可以设有外螺纹,壳体100内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分别设有一个螺母104,现以输入接头101为例进行说明,当输入接头101从螺纹孔安装于壳体100上时,还可以与壳体100内的螺母104固定连接,通过螺母104对输入接头101进行限位,以防止输入接头101在螺纹孔内打滑空转,进而提高了输入接头101安装的可靠性。同理,也可以提高输出接头102安装的可靠性。
[0047]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箱10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壳本体110与所述盖板120之间,所述密封圈用于对所述盖板120与所述壳本体11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够防止灰尘和水进入壳本体110内,提高了电控箱10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壳本体110的窗口1121处设有承载台,承载台用于对盖板120的周边进行承载,承载台靠近窗口1121边缘处设有环形凹槽,密封圈设于环形凹槽内,盖板120封盖窗口1121且承载于承载台上,密封圈对窗口1121与盖板12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防止灰
尘和水进入壳体100内。如此设置,提高了电控箱10的可靠性。
[0048]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110包括底壳111和壳盖112,所述壳盖112与所述底壳111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控箱10还包括第一压接件600,所述电表200通过所述第一压接件600固设于所述底壳111内,所述电表200设于所述第一压接件600和所述底壳111底壁之间。
[0049]
具体说来,底壳111与壳盖112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但不局限于: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底壳111与壳盖112螺纹连接,如此设置,方便对壳盖112进行拆卸。底壳111与壳盖112之间还设有防水圈,底壳111的边沿设有环形凹槽,防水圈设于环形凹槽内,壳盖112盖合于底壳111上并能与防水圈接触,以使得防水圈能够对底壳111与壳盖11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水和灰尘进入底壳111内,进而提高了电控箱10的可靠性。
[0050]
进一步地,底壳111内设有第一安装位,电表200安装于第一安装位,底壳111的底壁上可以设有凸台,凸台与底壳111底壁形成第一安装位,第一安装位能够对电表200进行快速定位,以防止电表200安装错位的情况发生。第一压接件600将电表200固定在底壳111内,第一压接件600可以与底壳111螺纹连接,也可以与底壳111卡扣连接,具体在此不作限定。电表200设于第一压接件600和底壳111底壁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表200设于导轨上而言,本方案减小了电表200在底壳111内所占用的空间,提高了电控箱1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能够减小电控箱10的体积,由此可见,本方案优化了电控箱10的内部结构排布。
[0051]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电控箱10还包括第二压接件700,所述漏电保护器300通过所述第二压接件700固设于所述底壳111内,所述漏电保护器300设于所述第二压接件700和所述底壳111底壁之间。
[0052]
具体说来,底壳111内设有第二安装位,漏电保护器300安装于第二安装位,第二安装位可以由限位块或者凸起形成,第二安装位对漏电保护器300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以防止漏电保护器300安装错位的情况发生。
[0053]
进一步地,第二压接件700将漏电保护器300固定在底壳111内,第二压接件700可以与底壳111螺纹连接,也可以与底壳111卡扣连接,具体在此不作限定。漏电保护器300设于第二压接件700和底壳111底壁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漏电保护器300设于导轨上而言,本方案减小了漏电保护器300在底壳111内所占用的空间,提高了电控箱1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能够减小电控箱10的体积,由此可见,本方案优化了电控箱10的内部结构排布。
[0054]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箱10还包括电控板800,所述电控板800与所述电表200电连接,所述电表200与所述漏电保护器300在所述底壳111内沿所述底壳111底壁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电表200与所述漏电保护器300设于所述电控板800和所述底壳111底壁之间。
[0055]
具体说来,电表200与漏电保护器300在底壳111底壁上并列设置,电表200与漏电保护器300设于电控板800和底壳111底壁之间,即电表200和漏电保护器300设于电控板800的下方,在对三者进行安装时,先将电表200和漏电保护器300安装于底壳111内,再将电控板800安装于电表200和漏电保护器300的上方,如此设置,使得电表200、漏电保护器300和
电控板800在底壳111内的排布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电控箱10的内部空间利用率,进而能够减小电控箱10的体积。
[0056]
进一步地,壳体100上还可以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与壳体100内部连通,电控箱10还包括急停开关105,急停开关105设于安装孔内并与电控板800电连接,其中安装孔可以设于壳体100的侧边,也可以设于壳体100的正面或者背面,具体在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设于底壳111的侧边,并与通孔1112间隔设置,即堵头400与急停开关105间隔设置的安装于底壳111上。
[0057]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表200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压接件600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压接件600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610,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620,所述第一限位部610与所述电表200背向所述底壳111底壁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620与所述底壳111底壁可拆卸连接。
[0058]
具体说来,第一压接件60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压接板,相邻两个压接板之间形成有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接件6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压接板、第二压接板和第三压接板,第一压接板与第二压接板卡设于第一卡槽内,第一压接板压接于电表200上,第三压接板与底壳111连接固定,在此过程中,第一压接板和第二压接板形成第一限位部610,第三压接板形成第一连接部620,如此设置,即可将电表200固定在底壳111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压接件600可以大致呈z型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620与底壳111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但不局限于: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如此方便对第一压接件600进行组装和拆卸。
[0059]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漏电保护器300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压接件700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压接件700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部,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漏电保护器300背向所述底壳111底壁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底壳111底壁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压接件700可以与第一压接件600的结构类似,其所达到的效果也类似,同样方便对漏电保护器300进行固定,在此不再对第二压接件700的结构进行赘述。
[006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压接件600和第二压接件700一体成型设置,如此可以减少零件数量,以及便于将电表200和漏电保护器300进行同时固定安装,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0061]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控箱10,该电控箱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充电桩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