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线圈引出结构及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6:33: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圈引出结构及高压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高压直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现有技术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为了进行节能控制和/或双线圈进行控制,会设置pcb板,线圈的各引出脚分别与该pcb板电连接,并采用与pcb板电连接的信号线或接线柱引出。当外部连接要求比较高,如需要连接铜排以加强连接强度时,用信号线直接引出的方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采用接线柱引出。接线柱与pcb板一般采用插拔式连接,插拔式的插拔端只能设计在接线柱底部,若接线柱由外锁螺母固定,则需采用不锈钢等强度高,耐腐蚀,防生锈的材料。采用此种材料加工接线柱,加工难度高。另一方面,若接线柱与pcb板直接插拔连接,连接过盈会插拔不进去或压坏pcb,连接有间隙,则会有不导通的风险,若采用连接件转接接线柱与pcb板,连接件会占用高度方向的空间,不利于产品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线圈引出结构及高压直流继电器,其采用信号线连接接线柱和pcb板,解决接线柱与pcb板采用插拔式连接所存在的弊端。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圈引出结构,包括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线圈、pcb板和至少两接线柱,线圈的各引出脚分别与pcb板电连接;还包括至少两信号线,该信号线与所述接线柱一一对应,各信号线的一端分别与pcb板电连接,各信号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的接线柱电连接;所述pcb板和所述接线柱位于高压直流继电器的陶瓷罩相对的两侧。
5.进一步的,所述各信号线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与所述接线柱铆接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各信号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pcb板焊接固定,和/或,所述线圈的各引出脚分别与所述pcb板焊接固定。
7.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信号线的数量为两条,该两条信号线分别从高压直流继电器的陶瓷罩的其余两侧绕过,并在所述接线柱所在的一侧呈交叉状。
8.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壳体和陶瓷罩,还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圈引出结构,陶瓷罩和所述线圈呈上下分布地容纳在所述壳体内,所述pcb板、信号线分别位于壳体内;所述至少两接线柱分别穿设于壳体顶部,且各接线柱的上端露
出。
9.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信号线的数量为两条,该两条信号线分别从所述陶瓷罩的其余两侧绕过,并在所述接线柱所在的一侧呈交叉状。
10.进一步的,所述各接线柱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该固定螺母位于所述壳体外,将所述接线柱锁固在所述壳体顶部。
11.进一步的,所述线圈设置在一轭铁筒中,该轭铁筒上端设置轭铁板;所述轭铁筒、轭铁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陶瓷罩配置于轭铁板上。
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基座,上壳与基座上下固定连接,围成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各接线柱分别穿设于所述上壳。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采用信号线连接接线柱和pcb板,解决了现有接线柱与pcb板采用插拔式连接所存在的弊端。
15.2、所述各信号线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与所述接线柱铆接固定,使信号线另一端与接线柱连接牢靠、便捷,并避免采用焊接容易产生虚焊的问题。
16.3、pcb板和接线柱在陶瓷罩相对的两侧,使接线柱不受pcb板干扰,并可以充分利用接线柱所在侧的高度空间,使产品小型化。
17.4、所述两条信号线分别从所述陶瓷罩的其余两侧绕过,并在所述接线柱所在的一侧呈交叉状,可以减少信号线的折弯角度,使信号线较平缓,从而解决了因信号线另一端有接线端子导致折弯角度大产生的应力大,使信号线容易断裂的问题。此外,所述两条信号线的布置方式也可以充分利用高压直流继电器内部空余的空间,不会增大产品体积。
18.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圈引出结构及高压直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不含壳体);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不含壳体)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不含壳体);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三(含壳体);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四(含壳体);
24.其中,1、线圈,11、引出脚,2、pcb板,3、接线柱,4、信号线,5、接线端子,6、陶瓷罩,7、固定螺母,8、轭铁筒,9、轭铁板,10、壳体,101、上壳,102、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圈引出结构,包括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线圈1、pcb板2、至少两接线柱3和至少两信号线4,所述线圈1包括线圈架和绕制于该线圈架的漆包线,漆包线的尾端固定有引出脚11,所述引出脚11又可称为焊片,线圈1的各引出脚11分别与pcb板2电连接。所述信号线4与所述接线柱3一一对应,各信号线4的一端分别与pcb板2电连接,各信号线4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的接线柱3电连接。
26.本实施例中,所述各信号线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pcb板2焊接固定,所述线圈1的各
引出脚11同样分别与所述pcb板2焊接固定。所述各信号线4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接线端子5,该接线端子5与所述接线柱3铆接固定,使信号线4另一端与接线柱3连接牢靠、便捷,并避免采用焊接容易产生虚焊的问题。
27.本实施例中,所述pcb板2和所述接线柱3位于高压直流继电器的陶瓷罩6相对的两侧;所述接线柱3的数量具体为两个,所述信号线4的数量具体为两条,该两条信号线4分别从高压直流继电器的陶瓷罩6的其余两侧绕过,并在所述接线柱3所在的一侧呈交叉状。所述pcb板2和所述接线柱3具体分别位于所述陶瓷罩6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所述两条信号线4分别从所述陶瓷罩6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绕过。
2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圈引出结构,其采用信号线4连接接线柱3和pcb板2,解决了现有接线柱3与pcb板2采用插拔式连接所存在的弊端。所述两条信号线4分别从所述陶瓷罩6的两侧绕过,并在所述陶瓷罩6与所述pcb板2相背的一侧呈交叉状,可以减少信号线4的折弯角度,使信号线4较平缓,从而解决了因信号线4另一端有接线端子5导致折弯角度大产生的应力大,使信号线4容易断裂的问题。此外,所述两条信号线4的布置方式也可以充分利用高压直流继电器内部空余的空间,不会增大产品体积。
29.请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壳体10和陶瓷罩6,还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圈引出结构,陶瓷罩6和所述线圈1呈上下分布地容纳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pcb板2、信号线4分别位于壳体10内;所述两接线柱3分别穿设于壳体10顶部,且各接线柱3的上端露出。
30.本实施例中,所述各接线柱3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7,该固定螺母7位于所述壳体10外,将所述接线柱3锁固在所述壳体10顶部。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1设置在一轭铁筒8中,该轭铁筒8上端设置轭铁板9;所述轭铁筒8、轭铁板9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陶瓷罩6配置于轭铁板9上。
32.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具体包括上壳101和基座102,上壳101与基座102上下固定连接,围成所述壳体10的内腔。所述各接线柱3具体分别穿设于所述上壳101,并用所述固定螺母7锁固。
3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其采用信号线4连接接线柱3和pcb板2所具备的优点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34.术语“上”、“下”、“顶”、“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圈引出结构及高压直流继电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