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腮托及小提琴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6:03: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零件与乐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腮托及小提琴。


背景技术:

2.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其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产生振动,进而通过共鸣箱内的音柱将振动传导至背板,由这几部分产生的共振,发出明亮琴音;而腮托则是小提琴使用最多的部件,其不仅使用户持琴更加方便稳定,同时还保护小提琴的油漆。
3.现有的小提琴在安装音柱时,需要将尾柱从琴体上拆卸,然后通过尾孔观察琴体的音柱是否安装得当,该操作十分麻烦,以及由于琴体和尾柱为木质材料制成,其易受潮,受潮后的尾柱要从琴体上拆卸下来也极其困难;同时小提琴使用腮托的频率较高,目前市面上的腮托是通过两根螺杆、螺杆上的小孔以及螺母等复杂的结构将腮托卡紧在琴身上,其操作复杂且容易划伤琴身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腮托及小提琴。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腮托,包括一固定件以及从所述固定件一侧端延设的一支撑件,所述固定件上贯穿有至少两连接孔。
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设有两个。
8.一种小提琴,包括一琴体,所述琴体靠近底部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两第一组接孔,所述琴体底部设有一第二组接孔,所述琴体底部内设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置物部,两所述第一置物部之间设有一第二置物部,所述琴体上组设有所述腮托。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组接孔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置物部顶部上开设有与第一组接孔相对应的一第一置物孔,所述第二置物部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组接孔相对应的一第二置物孔,所述第一置物部内设有一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置物部内设有一第二紧固件。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组接孔内组设有一尾柱,所述尾柱沿纵向开设有通孔,所述尾柱穿过所述第二组接孔与所述第二紧固件相组设。
11.作为优选,还包括两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第一组接孔以及所述第一置物孔与所述第一紧固件相组设,以使所述腮托固定于所述第一组接孔上。
12.作为优选,所述尾柱和所述定位件为螺栓,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螺母。
13.作为优选,所述琴体内设有一音柱,所述音柱包括有一头部、一腰部以及一尾部,所述腰部顶端与所述头部相固定,所述腰部底端与所述尾部相活设。
14.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将尾柱两端设有通孔,用户无需拆卸尾柱,即可在安装音柱时透过尾柱观
察琴体内部的音柱是否安装得当。
16.2.将定位件穿过腮托的连接孔、琴体上的第一组接孔以及琴体内部的第一紧固件,使得腮托能够固定在琴体上,与现有的腮托相比,其只需扭动定位件即可,操作简单,且没有螺杆等夹紧琴体的操作,使得不易伤到琴体,同时安装后的腮托不会轻易掉落以及位置不正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腮托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小提琴的立体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小提琴和所述腮托的组合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小提琴和所述腮托的爆炸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小提琴的内部结构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小提琴中尾柱的结构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小提琴中音柱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5.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端部”、“前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27.如图1所示,一种腮托,包括一固定件1以及从固定件1一侧端延设的一支撑件2,固定件1上贯穿有至少两连接孔1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11设有两个。
28.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小提琴,包括一琴体3,琴体3 靠近底部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两第一组接孔31,琴体3底部设有一第二组接孔 32,琴体3底部内设有一固定部4,固定部4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置物部41,两第一置物部41之间设有一第二置物部42,琴体3上组设有腮托;其中,第一组接孔31设有两个,第一置物部41顶部上开设有与第一组接孔31相对应的一第一置物孔411,第二置物部42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与第二组接孔32相对应的一第二置物孔421,第一置物部41内设有一第一紧固件43,第二置物部42内设有一第二紧固件4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43和第二紧固件 44为螺母。
29.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两定位件5,该定位件5为螺栓,定位件5穿过连接孔11、第一组接孔31以及第一置物孔411与第一紧固件43相组设,以使腮托固定于第一组接孔31上,与传统的腮托相比,其只需扭动定位件5即可轻松将腮托组装到琴体3上,操作简单,且没有螺杆等夹紧琴体3的操作,使得不易伤到琴体3,以及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装后的腮托也不会轻易掉落以及位置不正的情况发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腮托安装后也不会有多余结构
凸出琴体3(即现有腮托的螺杆部分)。
30.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组接孔32内组设有一尾柱6,尾柱6沿纵向开设有通孔61,在本实施例中尾柱6为螺栓,具体为空心螺栓,尾柱6穿过第二组接孔32与第二紧固件44相组设,通过设置有通孔61,使得用户在组装时能够观察到第二紧固件44的位置,便于组装;同时在安装音柱7时,无需将尾柱6 拆除,然后通过第二组接孔32观察音柱7安装的位置,只需通过通孔61观察即可,减少了因受潮湿影响,尾柱6不易从琴体3上拆除而无法观察音柱7安装的位置是否得当的情况发生。
31.如图7所示,琴体3内设有一音柱7,音柱7包括有一头部71、一腰部72 以及一尾部73,腰部72顶端与头部71相固定,腰部72底端与尾部73相活设,具体地,将腰部72设置成螺母,尾部73设置成螺丝,将音柱7弄成可拆卸的设置,以便于用户安装音柱7时能够根据琴体3的高度进行调节。
32.最后,为了防止定位件5生锈,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两个盖体8,当腮托与琴体3组设完毕后,将两个盖体8放置在腮托表面的两个连接孔11内,将定位件5遮挡住,防止定位件5遇到空气氧化而生锈。
33.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4.1.通过将尾柱两端设有通孔,用户无需拆卸尾柱,即可在安装音柱时透过尾柱观察琴体内部的音柱是否安装得当。
35.2.将定位件穿过腮托的连接孔、琴体上的第一组接孔以及琴体内部的第一紧固件,使得腮托能够固定在琴体上,与现有的腮托相比,其只需扭动定位件即可,操作简单,且没有螺杆等夹紧琴体的操作,使得不易伤到琴体,同时安装后的腮托不会轻易掉落以及位置不正的情况发生。
36.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