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空调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4:16: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压缩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空调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卡车、大巴车等车辆中往往会使用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制冷/制热。特别是卡车司机由于经常跑长途,需要在路途中休息。卡车司机休息过程中,如果使用车载压缩机制冷/制热,由于车辆怠速,燃油燃烧不充分污染环境,同时卡车发动机排量大,怠速制冷/制热经济性差。目前部分车载空调厂家研究直接采用原车载压缩机及系统开发冷暖两用空调。但是此空调普遍有制热量不足的问题,如果外加电辅热,能效差,车载电池的电量很快就会消耗完,导致续航能力不足。喷气增焓压缩机可以在低温环境下,提升制热能力。为了适应车辆中的空间,一些厂家提出使用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以提升车辆空调制热续航能力。由于卧式压缩机的机壳下侧部形成油池,机壳的下侧需要安装底座支撑,并且气缸中的滑片需要浸入机壳的油池中。而喷气口和进气口一般会设在滑片的两侧。受限于机壳底部的安装空间,导致当前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的气缸中需要设置复杂的喷气通道结构,以引出喷气管,进而导致当前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制作成本高,结构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空调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的喷气通道结构复杂,导致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制作成本高,结构稳定性降低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包括机壳、安装于所述机壳中的压缩机构部、驱动所述压缩机构部转动的电机部和支撑所述机壳的底座;所述机壳的下侧部形成油池,所述机壳上设有排气管,还包括进气储液器和喷气储液器,所述进气储液器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压缩机构部相连,所述喷气储液器通过喷气管与所述压缩机构部相连,所述进气储液器和所述喷气储液器设于所述机壳的相对两侧,所述进气管靠近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一端和所述喷气管靠近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一端分别邻近所述底座设置。
5.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气管靠近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一端的中轴线沿所述机壳的径向设置,且所述喷气管靠近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一端的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r1,30
°
≤r1≤60
°
;或/和,所述进气管靠近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一端的中轴线沿所述机壳的径向设置,且所述进气管靠近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一端的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r2,30
°
≤r2≤60
°

6.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
7.气缸,所述气缸中具有工作腔,所述气缸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工作腔连通的喷气通道、滑道槽、排气通道和进气通道,所述喷气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分别设于所述滑道槽的两
侧,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喷气通道与所述滑道槽之间,所述滑道槽的一端置于所述油池中,所述喷气通道与所述喷气管相连,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管相连;
8.活塞,安装于所述工作腔中;
9.曲轴,所述曲轴与所述电机部相连,所述曲轴具有偏心部,所述活塞安装于所述偏心部上;以及,
10.滑片,弹性抵持所述活塞,所述滑片滑动安装于所述滑道槽中。
11.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气通道沿所述气缸的径向延伸设置,所述进气通道沿所述气缸的径向延伸设置。
12.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气通道的轴向与所述进气通道的轴向的夹角范围为90-135度。
13.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构部还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气缸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套装于所述曲轴上。
14.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部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曲轴贯穿所述转子,所述转子远离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一端安装有风扇。
15.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伸入所述机壳的一段呈直管状;和/或,所述喷气管伸入所述机壳的一段呈直管状。
16.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气储液器焊接于所述底座上。
17.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气储液器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18.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储液器竖直设置,所述机壳的侧面设有卡座,所述进气储液器与所述卡座固定相连。
19.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蒸发器、闪蒸器、冷凝器、第一节流器和第二节流器,还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所述第一节流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闪蒸器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流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闪蒸器相连通,所述蒸发器与所述进气储液器相连通,所述闪蒸器与所述喷气储液器相连通,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相连,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节流器相连通。
20.本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
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通过设置喷气储液器,进行气液分离,减少了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构部,从而提升了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的制热能力和能效比;喷气储液器和进气储液器分别设于机壳的两侧,减小了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的高度,降低了喷气储液器和进气储液器的振动;进气管靠近压缩机构部的一端邻近底座设置,并且喷气管邻近压缩机构部的一端邻近底座设置,以充分利用底座附近的空间,使进气管和喷气管可以分别直接或通过锥形管等连接管与压缩机构部相连,降低了连接的复杂性,并可以简化压缩机构部中喷气通道,降低制作成本,提升结构稳定性。
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空调系统使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能效比更高,可以产生更为高压的制冷剂,进而可以经冷凝器向环境释放更多的热量,进而可以适应更低温的环境。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车辆使用了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可以在较低的环境下提升热量,以提升车辆的续航时间。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范性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2中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中气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中气缸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结构框图。
31.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32.100-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
33.10-机壳;11-主体;12-第一盖壳;13-第二盖壳;101-冷冻机油;
34.20-电机部;21-定子;22-转子;23-风扇;
35.30-压缩机构部;31-气缸;311-工作腔;312-滑道槽;313-进气通道;314-排气通道;315-喷气通道;32-活塞;33-滑片;34-曲轴;341-偏心部;342-油道;343-上油叶片;35-第一轴承;36-第二轴承;37-消声器;38-导流罩;39-油管结构;
36.40-底座;50-排气管;
37.60-进气储液器;61-进气管;62-卡座;
38.70-喷气储液器;71-喷气管;
39.200-空调系统;201-冷凝器;202-第一节流器;203-第二节流器;204-闪蒸器;205-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4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4.在本技术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45.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进行说明。所述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包括机壳10、压缩机构部30、电机部20、底座40、进气储液器60和喷气储液器70。其中:
46.机壳10安装在底座40上,通过底座40来支撑住机壳10。并且机壳10卧式设置,以使该压缩机形成卧式压缩机。
47.机壳10中形成密封的空间,这样在底座40支撑机壳10时,会使机壳10的下侧部形成油池,即将冷冻机油101注入机壳10中时,冷冻机油101在重力作用下会流至机壳10的下侧部。冷冻机油101主要起到润滑、散热的作用。
48.机壳10上设有排气管50,以便压缩机构部30压缩后的制冷剂从排气管50排出,以供外部设备使用,如供车辆的空调系统使用。
49.压缩机构部30和电机部20均安装在机壳10中,以通过机壳10来保护压缩机构部30和电机部20,并且通过机壳10来支撑与固定压缩机构部30和电机部20。
50.电机部20提升动力,以驱动压缩机构部30运行,使压缩机构部30压缩制冷剂。
51.进气储液器60用于进行气液分离,即制冷剂进入进气储液器60中进行气液分离,气态的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构部30,以被压缩机构部30压缩,提升压缩机构部30的压缩效率。
52.进气储液器60上连接有进气管61,进气管61与压缩机构部30相连,以向压缩机构部30供给制冷剂,即进气储液器60中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经进气管61进入压缩机构部30压缩。由于压缩机构部30设于机壳10中,则进气管61会穿过机壳10,以与压缩机构部30连接。
53.喷气储液器70用于进行气液分离,即制冷剂进入喷气储液器70中进行气液分离,气态的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构部30,以被压缩机构部30压缩,提升压缩机构部30的压缩效率。
54.喷气储液器70上连接有喷气管71,喷气管71与压缩机构部30相连,以向压缩机构部30供给制冷剂,即喷气储液器70中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经喷气管71进入压缩机构部30压缩。由于压缩机构部30设于机壳10中,则喷气管71会穿过机壳10,以与压缩机构部30连接。
55.由于喷气储液器70喷入压缩机构部30的制冷剂的气压较高。当压缩机构部30运行时,进气储液器60流出的制冷剂,经进气管61进入压缩机构部30,以进行补气,此时压缩机构部30中补入的制冷剂气压较低。在压缩机构部30继续运行,压缩机构部30停止从进气管61补气;然后喷气储液器70中制冷剂经喷气管71喷入压缩机构部30,使得压缩机构部30中气压升高,以实现补气增焓,而压缩机构部30中注入了更多的制冷剂,在压缩机构部30继续运行,以压缩制冷剂,则可以产生更为高压的制冷剂,提升制热能力。
56.喷气储液器70和进气储液器60分别设于机壳10的相对两侧,这样可以避免喷气储液器70和进气储液器60的设置导致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的高度增加,进而使该喷气增焓压缩机的高度保证较小,以方便车辆等高压限制较大的位置或场合使用。
57.喷气储液器70和进气储液器60分别设于机壳10的相对两侧,可以更好的避免机壳10中压缩机构部30运行的振动传导至喷气储液器70和进气储液器60,减小喷气储液器70和进气储液器60的振动,以避免进气管61与进气储液器60的连接因振动而产生疲劳老化,保证进气管61与进气储液器60连接的稳定性;同理,也可以避免喷气管71与喷气储液器70的连接因振动而产生疲劳老化,保证喷气管71与喷气储液器70连接的稳定性。
58.喷气储液器70和进气储液器60分别设于机壳10的相对两侧,还可以减小机壳10整体的重量,避免喷气储液器70和进气储液器60与机壳10发生共振,也可以减小喷气储液器70和进气储液器60的振动传导至机壳10及压缩机构部30,以减小机壳10与压缩机构部30的振动,保证压缩机构部30更为平稳运行;并且还可以保证进气管61及喷气管71与机壳10连接的稳定性。由于该结构可以降低机壳10的振动,从而可以减小排气管50的振动,以保证排气管50与机壳10更稳定地连接。
59.请一并参阅图5,进气管6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实际为进气管61靠近机壳10的一端,也为进气管61与压缩机构部30相连的一端,并且为进气管61远离进气储液器60的一端。由于压缩机构部30中的进气通道313一般邻近滑片33设置,则将进气管6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邻近底座40设置,可以使压缩机构部30中的滑片33浸入到机壳10的下侧部的油池中,并且无需在压缩机构部30中设置复杂的进气结构,也无需在机壳10中设置复杂的进气通路,从而可以简化进气结构。
60.喷气管7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实际为喷气管71靠近机壳10的一端,也为喷气管71与压缩机构部30相连的一端,并且为喷气管71远离喷气储液器70的一端。由于压缩机构部30中的喷气通道315和进气通道313位于滑片33的两侧,并且压缩机构部30中的喷气通道315邻近滑片33设置时,喷气的时间会更长,进入压缩机构部30中的制冷剂更多,能效比更高,制热能力更强。将喷气管7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邻近底座40设置,可以保证压缩机构部30中的滑片33浸入到机壳10的下侧部的油池中,以将压缩机构部30中的喷气通道315设置更为靠近滑片33,这样在保证压缩机构部30良好的能效比的前提下,可以喷气管71直接或通过锥形管等连接管与压缩机构部30相连,从而无需在压缩机构部30中设置复杂的喷气结构,也无需在机壳10中设置复杂的喷气通路,从而可以简化喷气结构。
61.喷气储液器70和进气储液器60分别设于机壳10的相对两侧,相应的喷气管71和进气管61分别位于底座40的两侧,这样在将压缩机构部30中的滑片33浸入到机壳10的下侧部的油池中后,可以更为充分利用底座40处的空间,以使喷气管7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和进气管6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距离更近,并且方便喷气管71及进气管61与机壳10的
连接,简化压缩机构部30的结构,改善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的制造性,同时保证喷气量。
62.另外,喷气管7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和进气管6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邻近底座40设置,而底座40固定住机壳10,由于底座40的固定作用,机壳10上靠近底座40的位置振动会更小,这样可以使得喷气管71和进气管61的振动更小,以避免喷气管71和进气管61与机壳10的连接因振动而疲劳老化,保证喷气管71和进气管61与机壳10的连接更稳定,进而保证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良好的运行,提升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的寿命。
63.本技术提供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通过设置喷气储液器70,进行气液分离,减少了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构部30,从而提升了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的制热能力与能效比;喷气储液器70和进气储液器60分别设于机壳10的两侧,减小了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的高度,降低了喷气储液器70和进气储液器60的振动;进气管6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邻近底座40设置,并且喷气管71邻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邻近底座40设置,以充分利用底座40附近的空间,使进气管61和喷气管71可以分别直接或通过锥形管等连接管与压缩机构部30相连,降低了连接的复杂性,并可以简化压缩机构部30中喷气通道315,降低制作成本,提升结构稳定性。
64.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喷气管7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也就是喷气储液器70与机壳10相连的一端。喷气管7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的中轴线沿机壳10的径向设置,也就是说,喷气管7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的中轴线所在直线与机壳10的一个直径重合。喷气管7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的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r1,30
°
≤r1≤60
°
,这样可以保证机壳10上连接喷气管71的位置与底座40间具有充足空间,以连接喷气管71,并且使喷气管71与机壳10连接位置更靠近底座40,方便与压缩机构部相连。
65.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进气管6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也就是进气储液器60与机壳10相连的一端。进气管6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的中轴线沿机壳10的径向设置,也就是说,进气管6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的中轴线所在直线与机壳10的一个直径重合。进气管61靠近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的中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r2,30
°
≤r2≤60
°
,这样可以保证机壳10上连接进气管61的位置与底座40间具有充足空间,以连接进气管61,并且使进气管61与机壳10连接位置更靠近底座40,方便与压缩机构部相连。
6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压缩机构部30包括气缸31、活塞32、曲轴34和滑片33。其中:
67.气缸31中具有工作腔311,而活塞32安装在工作腔311中,活塞32可以沿工作腔311的内表面滚动,以压缩制冷剂。
68.气缸31上设有进气通道313,进气通道313与工作腔311连通,进气通道313与进气管61相连,以便进气管61中制冷剂可以从进气通道313进入工作腔311,而被活塞32压缩。另外,在气缸31上设置进气通道313,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
69.气缸31上设有排气通道314,排气通道314与工作腔311连通,以便压缩后的制冷剂可以从排气通道314排出,再进入排气管50,以供使用。
70.气缸31上设有滑道槽312,滑道槽312与工作腔311连通,滑道槽312的一端置于油池中,也就是说,将气缸31上设有滑道槽312的一侧设于机壳10的下侧部,以使滑道槽312远离工作腔311的一端可以伸入到油池中。
71.滑片33滑动安装在滑道槽312中,并且滑片33弹性抵持活塞32的表面,当活塞32在工作腔311中滚动时,滑片33始终抵持在活塞32的表面,以将进气通道313与排气通道314分隔开。
72.由于滑道槽312的一端置于油池中,当滑片33在滑道槽312中滑动时,油池中的冷冻机油101可以进入滑道槽312,以对滑片33进行润滑与散热,避免滑片33干磨。
73.气缸31上设有喷气通道315,喷气通道315与工作腔311连通,喷气通道315与喷气管71相连,以便喷气管71中制冷剂可以从喷气通道315喷入工作腔311,以进行补气增焓,增加工作腔311中制冷剂的量,再被活塞32压缩,以提升能效比和制热能力。另外,在气缸31上设置喷气通道315,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
74.喷气通道315与进气通道313分别设于滑道槽312的两侧,而排气通道314位于喷气通道315与滑道槽312之间,这样可以保证更长的喷气时间,保证喷气量,提升能效比和制热能力。
75.曲轴34上设有偏心部341,活塞32安装在偏心部341上。曲轴34与电机部20相连,以便电机部20驱动曲轴34转动,进而带动活塞32在气缸31的工作腔311中转动,以使活塞32沿工作腔311的内表面滚动。
76.电机部20驱动曲轴34转动,带动活塞32在气缸31的工作腔311中滚动,滑片33抵持活塞32的表面,以将排气通道314与进气通道313分隔开。活塞32压缩制冷剂的一个工作过程如下:活塞32在气缸31的工作腔311中滚动,活塞32从进气通道313处向排气通道314的方向滚动,在此过程中,活塞32与气缸31的工作腔311的内表面及滑片33间限定的空间,由小变大,制冷剂从进气通道313进入工作腔311。当活塞32滚动过进气通道313后,进入工作腔311的制冷剂随活塞32向排气通道314的方向流动;喷气通道315向工作腔311中喷入制冷剂,提升工作腔311中制冷剂的量与压力。当工作腔311中喷入足够的制冷剂后,喷气通道315闭关,活塞32滚动过喷气通道315,以将制冷剂挤压压缩,而从排气通道314排出。由于喷气通道315喷入压力较高的制冷剂,可以使活塞32挤压的制冷剂的量更多,则可以使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更大,从而提升能效比和制热能力,实现补气增焓。
77.在本实施例中,直接在气缸31上制作喷气通道315和进气通道313,相比于当前在气缸31的盖板上制作通道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结构更为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并且由于结构件的减少及复杂度的降低,可以保证压缩机构部30运行更为稳定。
7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喷气通道315沿气缸31的径向延伸设置,可以简化喷气通道315的结构,加工制作方便,也简化了气缸31的制作难度,以降低压缩机构部30的制作难度与成本,并且也方便布局喷气通道315的位置。
79.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和图5,进气通道313沿气缸31的径向延伸设置,可以简化进气通道313的结构,加工制作方便,也简化了气缸31的制作难度,以降低压缩机构部30的制作难度与成本。
80.在一个实施例中,喷气通道315的轴向与进气通道313的轴向的夹角r范围为90-135度,如喷气通道315的轴向与进气通道313的轴向的夹角r可以设为90度、92度、95度、98度、100度、102度、105度、108度、110度、112度、115度、118度、120度、122度、125度、128度、130度、132度、135度等等。
81.喷气通道315的轴向与进气通道313的轴向的夹角r的范围设为90-135度,可以保
证足够的喷气量,以使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具有较高的能效比和制热能力,并且可以方便制作,便于进气管61和喷气管71的布局与安装,方便将喷气通道315与喷气管71连接,以及将进气通道313与进气管61连接,提升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的可制造性。
82.当喷气通道315的轴向与进气通道313的轴向的夹角r小于90度时,喷气通道315与进气通道313距离过近,会导致进气管61与喷气管71距离过近,难以安装,制造性较差。而当喷气通道315的轴向与进气通道313的轴向的夹角r大于135度时,喷气通道315与进气通道313距离过大,会缩减喷气的时间,导致喷气量不够,使得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的能效比变差。
83.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机壳10包括主体11和分别盖于主体11两端的第一盖壳12与第二盖壳13,第一盖壳12和第二盖壳13分别与主体11焊接相连,以保证机壳10的密封性,保证第一盖壳12及第二盖壳13与主体11连接的牢固性。
84.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5,压缩机构部30还包括第一轴承35和第二轴承36,第一轴承35和第二轴承36分别设于气缸31的相对两端,第一轴承35和第二轴承36分别安装在曲轴34上,以便曲轴34相对于气缸31更为灵活地转动。另外,第一轴承35和第二轴承36分别盖于气缸31的相对两端,以将气缸31的两端密封。可以理解地,也可以在气缸31的两端分别盖设缸盖,将缸盖与曲轴34滑动连接,以将气缸31的两端密封,也使曲轴34可以在缸盖中转动。
85.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构部30还包括消声器37,消声器37罩于第一轴承35上。设置消声器37,气缸31排出的压缩后的制冷剂进入消声器37,以对制冷剂进行缓冲,降低噪音。
86.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机部20包括转子22和定子21,转子22设于定子21中,以通过定子21驱动转子22转动。曲轴34贯穿转子22,以与转子22相连,进而转子22可以带动曲轴34转动。该结构还可以提升空间利用率,保证转子22与曲轴34连接的稳定性。
87.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子22远离压缩机构部30的一端安装有风扇23,以对电机部20及压缩机构部30散热。
88.在一个实施例中,曲轴34中开设有油道342,压缩机构部30还包括油管结构39,油管结构39安装在曲轴34远离电机部20的一端,并且油管结构39伸入油池中,油道342沿曲轴34的轴向贯穿曲轴34,则风扇23转动时可以产生吸力,以吸取油池中的冷冻机油101,进而可以对压缩机构部30中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与散热,如可以对气缸31中的活塞32、第一轴承35、第二轴承36进行润滑与散热。
89.在一个实施例中,油道342中还设有上油叶片343,上油叶片343设于活塞32对应的位置,以更好的吸取冷冻机油101,提升冷冻机油101的供给能力。
90.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构部30还包括导流罩38,导流罩38设于电机部20与压缩机构部30之间,以引导压缩机构部30排出的气体流向排气管50。如本实施例中,导流罩38设于第一轴承35与定子21之间,以更好的引导制冷剂流动。
91.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进气管61伸入机壳10的一段呈直管状,这样可以方便进气管61与机壳10固定连通,便于进气管61焊接固定在机壳10上,而且也便于进气管61插入机壳10中,以与气缸31上的进气通道313相连,连接方便,且结构简单,制作与组装方便,成本低。
92.在一个实施例中,喷气管71伸入机壳10的一段呈直管状,这样可以方便喷气管71与机壳10固定连通,便于喷气管71焊接固定在机壳10上,而且也便于喷气管71插入机壳10中,以与气缸31上的喷气通道315相连,连接方便,且结构简单,制作与组装方便,成本低。
93.在一个实施例中,喷气储液器70焊接固定于底座40上,以保证喷气储液器70与底座40稳固连接。由于喷气储液器70与底座40焊接固定,而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在使用时,底座40是与介质面固定相连,这样底座40的振动较小,相应的喷气储液器70的振动也较小,进而可以减小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运行时的振动。另外,由于喷气储液器70中制冷剂的气压较高,在制冷剂流动时,也更容易产生振动,而将喷气储液器70与底座40焊接固定,可以更好的吸收制冷剂流动产生的振动,以减小喷气储液器70的振动。可以理解地,喷气储液器70也可以使用其他固定件与底座40固定相连,如将喷气储液器70捆绑在底座40上。
94.在一个实施例中,喷气储液器70沿机壳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这样可以保证喷气储液器70不会超出机壳10的高度,以将该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的高度制作较小。另外,该结构还可以将喷气储液器70的高度设置较低,以方便将喷气储液器70与底座40焊接固定相连。
95.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气储液器60竖直设置,这样可以提升进气储液器60的气液分离的能力。
96.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壳10的侧面设有卡座62,进气储液器60与卡座62固定相连,以方便固定与支撑进气储液器60,避免进气储液器60的重量支撑在进气管61上,减小进气储液器60对进气管61的压力,以保证进气管61与进气储液器60连接的稳定性。另外,将进气储液器60与卡座62固定相连,可以将进气储液器60与机壳10固定相连,以稳定支撑进气储液器60,减小进气储液器60的振动。
97.本技术实施例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结构简单,制造性好,制作方便,成本低,便于组装与安装使用,能效比高,制热能力强。
98.请参阅图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200。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该空调系统200包括蒸发器205、闪蒸器204、冷凝器201、第一节流器202、第二节流器203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
99.第一节流器202的两端分别与冷凝器201和闪蒸器204相连通,第二节流器203的两端分别与蒸发器205和闪蒸器204相连通,蒸发器205与进气储液器60相连通,闪蒸器204与喷气储液器70相连通,排气管50与冷凝器201的入口相连,冷凝器201的出口与第一节流器202相连通。
100.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200的制冷剂的循环过程为: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的压缩机构部30排气的制冷剂,经排气管50进入冷凝器201降温,而变为液态,相应的冷凝器201则对环境加热。液态制冷剂流出冷凝器201,进入第一节流器202节流,经过第一节流器202的液态制冷剂进入闪蒸器204,形成部分的高压气态制冷剂,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喷气储液器70进行气液分离,分离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构部30,以实现补气增焓作用。而闪蒸器204中的液态制冷剂经第二节流器203节流后,进入蒸发器205吸热,而变为气态,该气态制冷剂的气压较低,相应的蒸发器205则吸收环境热量,即对环境降温。蒸发器205流出的制冷剂进入进气储液器60,进行气液分离,分离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构部30,以供压缩机构
部30压缩。
101.制冷剂在被压缩机构部30压缩过程中,会补气增焓,则压缩排气出的制冷剂的气压更高,能效比高,相应的在经过冷凝器201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也更多,从而在较低温度下,也可以实现对环境加热,以提升该空调系统200适用范围。
102.本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2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空调系统200使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喷气增焓卧式压缩机100,能效比更高,可以产生更为高压的制冷剂,进而可以经冷凝器201向环境释放更多的热量,进而可以适应更低温的环境。
103.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请一并参阅图6,该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200。该车辆使用了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200,可以在较低的环境下提升热量,以提升车辆的续航时间。
10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