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融合网关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2:07: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智能融合网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融合网关。


背景技术:

2.融合智能网关具有操作便捷,部署简单等特点,融合家庭网关和网络机顶盒的功能,将大幅降低运营商的部署成本。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有关智能融合网关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920835478.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安全性能高的智能融合网关,属于网关技术领域,包括网关主机壳,网关主机壳的前端外表面旋转安装有紧固螺纹棒,且靠近紧固螺纹棒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指示灯,网关主机壳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接口,且靠近电源接口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网端插口,靠近网端插口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重启键,且靠近重启键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电源开关,靠近电源开关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无线信号天线,网关主机壳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铰链,且铰链的外表面设置有主板承载盘,主板承载盘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柱,且主板承载盘的两侧外表面留有螺纹孔。
4.现有的智能融合网关日常使用时,由于较轻,被无故触碰时,容易发生掉落,网关内部的电气元件由于碰撞而被损伤,在掉落过程中,一方面网关的天线部位凸出在网关的外侧,天线部位最先接触到底面,容易被折断,影响网关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在网关掉落后,连接线材也容易发生松动的情况发生,影响网关的正常使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融合网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融合网关。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融合网关,包括网关本体,所述网关本体一侧开设有插接口,所述网关本体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网关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和网关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网关本体进行支撑的弹性支撑机构,两个所述防护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在手动作用下压缩弹性支撑机构并将两个防护板进行卡接固定,并且在平放时,所述网关本体的重力可以维持连接机构对两个所述防护板的卡接状态,当网关本体掉落时,所述连接机构能自动取消两个防护板的卡接状态,两个所述防护板的边缘处共同固定有侧壁防护机构,所述侧壁防护机构用于对网关本体的四周进行防护,所述网关本体外壁上转动连接有天线,所述天线一侧设置有转动复位机构,在防护板相互远离移动时,所述转动复位机构用于将天线转动到平行于防护板的位置,所述插接口下方设置有用于对网线与插接口连接处进行加固的防脱落机构;工作时,现有的智能融合网关日常使用时,由于较轻,被无故触碰时,容易发生掉落,网关内部的电气元件由于碰撞而被损伤,在掉落过程中,一方面网关的天线部位凸出在网关的外侧,天线部位最先接触到底面,容易被折断,影响网关的安全性能,另
一方面,在网关掉落后,连接线材也容易发生松动的情况发生,影响网关的正常使用,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的工作方式如下,在日常使用时,网关多是放置在桌面上,在安装时,在手动作用下,向下压缩弹性支撑机构,使弹性支撑机构处于压缩状态,并通过连接机构将两个防护板进行卡接固定,使得防护板在不使用时,贴近网关本体,有利于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便于日常使用,当网关掉落桌面时,通过连接机构能自动取消两个防护板的卡接状态,两个防护板在弹性支撑机构的作用下,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使得弹性支撑机构处于展开状态,在网关本体掉落到地面时,通过两个防护板对网关本体掉落时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防护,有利于对网关本体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网关本体内部电气元件的安全性,并且在掉落过程中,通过转动复位机构将天线转动到平行于防护板的位置,使得天线折叠于网关本体一侧,防止凸出的天线最先接触地面,造成天线折断的情况发生,对网关天线部位进行防护,进一步提高了网关本体的安全性,并且通过防脱落机构对网线与插接口连接处进行加固,防止网线与插接口位置脱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在掉落后维持网关本体的正常使用。
7.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防护板和网关本体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内部插设有两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防护板和网关本体上;工作时,在安装时,手动向下按压防护板,使第一弹簧压缩,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便于日常使用,并且通过设置限位柱,防止防护板直接贴近网关本体,使网关本体与防护板之间有间隙,有利于在日常使用时维持网关的散热性能,并且在掉落时,通过设置间隙,防止防护板直接撞击到网关本体上,有利于对网关本体进行保护,提高网关本体的安全性能。
8.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条和两个卡接条,两个所述卡接条对称固定在上方的防护板底面上,所述卡接条的侧壁底端固定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有卡块,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卡块上,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共同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卡块的底端相抵,所述卡条设置在卡块的上方,所述卡条的底面中部固定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触发机构,当网关本体掉落时,所述触发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转动轴转动并脱离两个卡块;工作时,在安装时,手动向下按压防护板,使两个防护板相互贴近,卡接条和卡块随着上方的防护板向下移动,由于卡块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从而使得卡块在撞击到卡条时,能向上翻转,防止卡条对卡块的移动造成阻挡,便于卡块通过卡条位置继续向下移动,当卡块脱离卡条位置后,在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拉动卡块向下翻转,并在限位块的阻挡限位作用下,使得卡块的底端与限位块的底端相抵,然后,取消对防护板的按压,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两个防护板相互远离,从而使得卡块向上移动,通过卡条对卡块进行阻挡,从而对两个防护板进行卡接固定,有利于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便于日常使用,并且当网关本体掉落时,在触发机构的作用下,驱动第二转动轴转动并脱离两个卡块,从而取消两个防护板的卡接状态,使弹性支撑机构处于展开状态,在网关本体掉落到地面时,通过两个防护板对网关本体掉落时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防护,有利于对网关本体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网关本体内部电气元件的安全性。
9.优选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底座和凹槽,所述底座设置在底部的防护板下方,所述
凹槽开设在下方的防护板的底面上,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和凹槽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矩形滑块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矩形滑块的顶面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插设在插槽内部,并且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倾斜方向相反的斜槽,两个所述斜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侧,所述斜槽内部插设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的一端固定在插槽内壁上;工作时,当网关本体在日常使用时,在网关本体的重力作用下,向下压动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得矩形滑块始终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并且在网关本体正常放置时,引导块始终在对应的斜槽内的顶端,使得卡条始终位于两个卡块的上方,有利于维持两个防护板的卡接状态,当网关本体掉落时,装置整体处于悬空状态,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动矩形滑块脱离凹槽,当矩形滑块向凹槽外侧滑动时,引导块随矩形滑块移动,并且在引导块和斜槽的引导作用下,驱动第二转动轴转动,使得卡条脱离两个卡块从而取消两个防护板的卡接状态,使弹性支撑机构处于展开状态,在网关本体掉落到地面时,通过两个防护板对网关本体掉落时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防护,有利于对网关本体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网关本体内部电气元件的安全性。
10.优选的,所述侧壁防护机构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防护板的边缘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转动轴上,并且两个所述防护板上的安装槽相互对称,两个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均套设固定有翻转板,两个所述翻转板的内部均插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和翻转板的内部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三弹簧,两个所述活动板的端部相互铰接,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与对应的翻转板相抵;工作时,在日常使用时,通过限位环对下方的翻转板进行限位,防止翻转板翻转,有利于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便于日常使用,当网关本体掉落时,装置整体处于悬空状态,并且在第二弹簧的弹力推动作用下,推动底座和限位环向远离网关本体的一侧移动,从而取消对翻转板的限位作用,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使得两个翻转板的端部向远离网关本体的一侧移动,活动板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网关本体的一侧移动,由于两个活动板的端部相互铰接,从而使得两个翻转板和两个活动板呈三角形向远离网关本体的一侧凸出,有利于在网关本体掉落时,通过两个翻转板和两个活动板对网关本体掉落时侧壁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防护,有利于对网关本体进行保护,进一步提高了网关本体的安全性。
11.优选的,所述散热口两侧位置设置有遮挡机构,当两个所述防护板相互远离移动时,所述遮挡机构用于对散热口进行遮挡防护,所述遮挡机构包括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对称设置在散热口的两侧,所述第一遮挡板的顶面两端均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在上方的防护板底面上,所述第二遮挡板底面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第一遮挡板并延伸出去后固定在下方的防护板顶面上;工作时,当网关本体掉落时,两个防护板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第一遮挡板在第一连接杆的作用下,随上方的防护板移动,第二遮挡板在第二连接杆的作用下,随下方的防护板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相互靠近,对网关本体的散热口位置进行遮挡防护,防止在细长的物品插入散热口而造成内部零件的损伤。
12.优选的,所述转动复位机构包括棘轮,所述棘轮套设固定在天线的外侧,所述棘轮
的一侧设置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固定在上方的防护板底面上,所述拉动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侧固定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棘轮啮合,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第三扭簧,所述第三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拉动杆上,所述第三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棘爪上,并且所述棘爪一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在拉动杆的外壁上,所述棘轮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扭簧,所述第四扭簧套设在天线外侧,并且所述第四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棘轮的外壁上,所述第四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网关本体上;工作时,在日常使用时,通过转动天线,在棘轮和棘爪的啮合作用下,对天线转动位置进行及时定位,有利于对天线的位置进行调节,当网关本体掉落时,两个防护板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通过上方的防护板带动拉动杆移动,棘爪随拉动杆移动并脱离棘轮,在第四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棘轮和天线转动至平行于网关本体的位置,将天线转动到平行于防护板的位置,使得天线折叠于网关本体一侧,防止凸出的天线最先接触地面,造成天线折断的情况发生,对网关天线部位进行防护,进一步提高了网关本体的安全性。
13.优选的,所述防脱落机构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共同固定在两个拉动杆的底端,并且所述连接条的顶端固定有多个第四弹簧,多个所述第四弹簧的顶端共同固定有推动条,所述推动条竖直滑动设置在网关本体的外壁上,所述推动条的顶面上固定有多组推动件,所述推动件设置在插接口的正下方,每组所述推动件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条;工作时,当网关本体掉落时,两个防护板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通过上方的防护板带动拉动杆移动,连接条随着拉动杆向靠近插接口的位置移动,第四弹簧和推动条随着连接条移动,使得推动件移动至插接口内线材的连接头一侧,对连接头的一侧进行阻挡,防止连接头脱离插接口,造成线材松动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在掉落后维持网关本体的正常使用。
14.优选的,所述弧形条的顶端开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设置在面向插接口的一侧;工作时,当线材的连接头有少部分发生松动的情况发生时,在推动条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倾斜面的引导作用下,通过弧形条推动连接头,使发生松动的连接头重新插入插接口内部,有利于在掉落后进一步维持网关本体的正常使用。
15.优选的,上方的所述防护板和底座的侧面共同连接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两个连接销,两个所述连接销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方的防护板和底座的侧面上,两个所述连接销的表面上共同卡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卡设在连接销的表面上;工作时,在安装前,将定位板卡接在两个连接销的表面,从而将上方的防护板和底座固定在一起,有利于维持该装置的稳定性,在使用时,手动取消定位板的卡接作用,便于在网关掉落时,能及时展开弹性支撑机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一、在日常使用时,网关多是放置在桌面上,在安装时,在手动作用下,向下压缩弹性支撑机构,使弹性支撑机构处于压缩状态,并通过连接机构将两个防护板进行卡接固定,使得防护板在不使用时,贴近网关本体,有利于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便于日常使用。
18.二、当网关掉落桌面时,通过连接机构能自动取消两个防护板的卡接状态,两个防护板在弹性支撑机构的作用下,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使得弹性支撑机构处于展开状态,在网关本体掉落到地面时,通过两个防护板对网关本体掉落时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防护,有利于对网关本体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网关本体内部电气元件的安全性。
19.三、在掉落过程中,通过转动复位机构将天线转动到平行于防护板的位置,使得天
线折叠于网关本体一侧,防止凸出的天线最先接触地面,造成天线折断的情况发生,对网关天线部位进行防护,进一步提高了网关本体的安全性。
20.四、通过防脱落机构对网线与插接口连接处进行加固,防止网线与插接口位置脱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在掉落后维持网关本体的正常使用。
21.五、当网关本体掉落时,两个防护板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第一遮挡板在第一连接杆的作用下,随上方的防护板移动,第二遮挡板在第二连接杆的作用下,随下方的防护板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相互靠近,对网关本体的散热口位置进行遮挡防护,防止在细长的物品插入散热口而造成内部零件的损伤。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整体剖面后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整体剖面后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的b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的图5中的c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的图5中的d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的斜槽处结构示意图(另一侧的斜槽用虚线表示);
30.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整体剖面后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发明的图9中的e处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发明的第四整体剖面后结构示意图;
33.图12为本发明的图11中的f处结构示意图;
34.图13为本发明的图12中的g处结构示意图;
35.图14为本发明的弧形条处结构示意图;
36.图15为本发明的图1中的h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网关本体;2、插接口;3、散热口;4、防护板;5、天线;6、第一弹簧;7、限位柱;8、卡条;9、底座;10、卡接条;11、固定块;12、第一转动轴;13、卡块;14、第一扭簧;15、限位块;16、第二转动轴;17、凹槽;18、矩形滑块;19、第二弹簧;20、插槽;21、斜槽;22、引导块;23、安装槽;24、第三转动轴;25、第二扭簧;26、翻转板;27、活动板;28、第三弹簧;29、限位环;30、第一遮挡板;31、第二遮挡板;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棘轮;35、拉动杆;36、转动杆;37、棘爪;38、第三扭簧;39、限位杆;40、第四扭簧;41、连接条;42、第四弹簧;43、推动条;44、弧形条;45、连接销;46、定位板;47、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39.如图1至图15所示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智能融合网关,包括网关本体1,网关本体1一侧开设有插接口2,网关本体1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3,网关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防护板4,防护板4和网关本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网关本体1进行支撑的弹性支撑机构,两个
防护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用于在手动作用下压缩弹性支撑机构并将两个防护板4进行卡接固定,并且在平放时,网关本体1的重力可以维持连接机构对两个防护板4的卡接状态,当网关本体1掉落时,连接机构能自动取消两个防护板4的卡接状态,两个防护板4的边缘处共同固定有侧壁防护机构,侧壁防护机构用于对网关本体1的四周进行防护,网关本体1外壁上转动连接有天线5,天线5一侧设置有转动复位机构,在防护板4相互远离移动时,转动复位机构用于将天线5转动到平行于防护板4的位置,插接口2下方设置有用于对网线与插接口2连接处进行加固的防脱落机构;工作时,现有的智能融合网关日常使用时,由于较轻,被无故触碰时,容易发生掉落,网关内部的电气元件由于碰撞而被损伤,在掉落过程中,一方面网关的天线部位凸出在网关的外侧,天线部位最先接触到底面,容易被折断,影响网关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在网关掉落后,连接线材也容易发生松动的情况发生,影响网关的正常使用,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的工作方式如下,在日常使用时,网关多是放置在桌面上,在安装时,在手动作用下,向下压缩弹性支撑机构,使弹性支撑机构处于压缩状态,并通过连接机构将两个防护板4进行卡接固定,使得防护板4在不使用时,贴近网关本体1,有利于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便于日常使用,当网关掉落桌面时,通过连接机构能自动取消两个防护板4的卡接状态,两个防护板4在弹性支撑机构的作用下,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使得弹性支撑机构处于展开状态,在网关本体1掉落到地面时,通过两个防护板4对网关本体1掉落时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防护,有利于对网关本体1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网关本体1内部电气元件的安全性,并且在掉落过程中,通过转动复位机构将天线5转动到平行于防护板4的位置,使得天线5折叠于网关本体1一侧,防止凸出的天线5最先接触地面,造成天线5折断的情况发生,对网关天线5部位进行防护,进一步提高了网关本体1的安全性,并且通过防脱落机构对网线与插接口2连接处进行加固,防止网线与插接口2位置脱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在掉落后维持网关本体1的正常使用。
4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弹性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防护板4和网关本体1之间,并且第一弹簧6的内部插设有两个限位柱7,限位柱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防护板4和网关本体1上;工作时,在安装时,手动向下按压防护板4,使第一弹簧6压缩,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便于日常使用,并且通过设置限位柱7,防止防护板4直接贴近网关本体1,使网关本体1与防护板4之间有间隙,有利于在日常使用时维持网关的散热性能,并且在掉落时,通过设置间隙,防止防护板4直接撞击到网关本体1上,有利于对网关本体1进行保护,提高网关本体1的安全性能。
4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连接机构包括卡条8和两个卡接条10,两个卡接条10对称固定在上方的防护板4底面上,卡接条10的侧壁底端固定有固定块11,两个固定块11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2,第一转动轴12上固定有卡块13,第一转动轴12上套设有第一扭簧14,第一扭簧14的一端固定在卡块13上,第一扭簧14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块11上,固定块11的底端共同固定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与卡块13的底端相抵,卡条8设置在卡块13的上方,卡条8的底面中部固定有第二转动轴16,第二转动轴16的底部设置有触发机构,当网关本体1掉落时,触发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转动轴16转动并脱离两个卡块13;工作时,在安装时,手动向下按压防护板4,使两个防护板4相互贴近,卡接条10和卡块13随着上方的防护板4向下移动,由于卡块13通过第一转动轴12转动连接在固定块11上,从而使得卡块13在撞击到卡条8时,能向上翻转,防止卡条8对卡块13的移动造成阻挡,便于卡块13通过卡条
8位置继续向下移动,当卡块13脱离卡条8位置后,在第一扭簧14的弹力作用下,拉动卡块13向下翻转,并在限位块15的阻挡限位作用下,使得卡块13的底端与限位块15的底端相抵,然后,取消对防护板4的按压,在第一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使两个防护板4相互远离,从而使得卡块13向上移动,通过卡条8对卡块13进行阻挡,从而对两个防护板4进行卡接固定,有利于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便于日常使用,并且当网关本体1掉落时,在触发机构的作用下,驱动第二转动轴16转动并脱离两个卡块13,从而取消两个防护板4的卡接状态,使弹性支撑机构处于展开状态,在网关本体1掉落到地面时,通过两个防护板4对网关本体1掉落时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防护,有利于对网关本体1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网关本体1内部电气元件的安全性。
4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触发机构包括底座9和凹槽17,底座9设置在底部的防护板4下方,凹槽17开设在下方的防护板4的底面上,凹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滑块18,矩形滑块18和凹槽17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二弹簧19,矩形滑块18的底部固定在底座9上,矩形滑块18的顶面开设有插槽20,第二转动轴16底部插设在插槽20内部,并且第二转动轴16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倾斜方向相反的斜槽21,两个斜槽21分别位于第二转动轴16的两侧,斜槽21内部插设有引导块22,引导块22的一端固定在插槽20内壁上;工作时,当网关本体1在日常使用时,在网关本体1的重力作用下,向下压动第二弹簧19,使得第二弹簧19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得矩形滑块18始终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并且在网关本体1正常放置时,引导块22始终在对应的斜槽21内的顶端,使得卡条8始终位于两个卡块13的上方,有利于维持两个防护板4的卡接状态,当网关本体1掉落时,装置整体处于悬空状态,在第二弹簧19的弹力作用下,推动矩形滑块18脱离凹槽17,当矩形滑块18向凹槽17外侧滑动时,引导块22随矩形滑块18移动,并且在引导块22和斜槽21的引导作用下,驱动第二转动轴16转动,使得卡条8脱离两个卡块13从而取消两个防护板4的卡接状态,使弹性支撑机构处于展开状态,在网关本体1掉落到地面时,通过两个防护板4对网关本体1掉落时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防护,有利于对网关本体1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网关本体1内部电气元件的安全性。
4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侧壁防护机构包括安装槽23,安装槽23开设在防护板4的边缘处,安装槽23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24,第三转动轴24上套设有第二扭簧25,第二扭簧25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槽23的侧壁上,第二扭簧2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转动轴24上,并且两个防护板4上的安装槽23相互对称,两个第三转动轴24上均套设固定有翻转板26,两个翻转板26的内部均插设有活动板27,活动板27和翻转板26的内部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三弹簧28,两个活动板27的端部相互铰接,底座9的顶面上固定有限位环29,限位环29的内壁与对应的翻转板26相抵;工作时,在日常使用时,通过限位环29对下方的翻转板26进行限位,防止翻转板26翻转,有利于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便于日常使用,当网关本体1掉落时,装置整体处于悬空状态,并且在第二弹簧19的弹力作用下,推动底座9和限位环29向远离网关本体1的一侧移动,从而取消对翻转板26的限位作用,在第二扭簧25的作用下,使得两个翻转板26的端部向远离网关本体1的一侧移动,活动板27在第三弹簧28的弹力推动作用下,向远离网关本体1的一侧移动,由于两个活动板27的端部相互铰接,从而使得两个翻转板26和两个活动板27呈三角形向远离网关本体1的一侧凸出,有利于在网关本体1掉落时,通过两个翻转板26和两个活动板27对网关本体1掉落时侧壁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防护,有利于对网关本体1进行保护,进一步提高了网关本体1的安全性。
4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散热口3两侧位置设置有遮挡机构,当两个防护板
4相互远离移动时,遮挡机构用于对散热口3进行遮挡防护,遮挡机构包括第一遮挡板30和第二遮挡板31,第一遮挡板30和第二遮挡板31对称设置在散热口3的两侧,第一遮挡板30的顶面两端均固定有第一连接杆32,第一连接杆32固定在上方的防护板4底面上,第二遮挡板31底面固定有第二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3贯穿第一遮挡板30并延伸出去后固定在下方的防护板4顶面上;工作时,当网关本体1掉落时,两个防护板4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第一遮挡板30在第一连接杆32的作用下,随上方的防护板4移动,第二遮挡板31在第二连接杆33的作用下,随下方的防护板4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遮挡板30和第二遮挡板31相互靠近,对网关本体1的散热口3位置进行遮挡防护,防止在细长的物品插入散热口3而造成内部零件的损伤。
4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转动复位机构包括棘轮34,棘轮34套设固定在天线5的外侧,棘轮34的一侧设置有拉动杆35,拉动杆35固定在上方的防护板4底面上,拉动杆35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6,转动杆36外侧固定有棘爪37,棘爪37与棘轮34啮合,转动杆36上套设有第三扭簧38,第三扭簧38的一端固定在拉动杆35上,第三扭簧38的另一端固定在棘爪37上,并且棘爪37一侧设置有限位杆39,限位杆39固定在拉动杆35的外壁上,棘轮34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扭簧40,第四扭簧40套设在天线5外侧,并且第四扭簧40的一端固定在棘轮34的外壁上,第四扭簧40的另一端固定在网关本体1上;工作时,在日常使用时,通过转动天线5,在棘轮34和棘爪37的啮合作用下,对天线5转动位置进行及时定位,有利于对天线5的位置进行调节,当网关本体1掉落时,两个防护板4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通过上方的防护板4带动拉动杆35移动,棘爪37随拉动杆35移动并脱离棘轮34,在第四扭簧40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棘轮34和天线5转动至平行于网关本体1的位置,将天线5转动到平行于防护板4的位置,使得天线5折叠于网关本体1一侧,防止凸出的天线5最先接触地面,造成天线5折断的情况发生,对网关天线5部位进行防护,进一步提高了网关本体1的安全性。
4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防脱落机构包括连接条41,连接条41共同固定在两个拉动杆35的底端,并且连接条41的顶端固定有多个第四弹簧42,多个第四弹簧42的顶端共同固定有推动条43,推动条43竖直滑动设置在网关本体1的外壁上,推动条43的顶面上固定有多组推动件,推动件设置在插接口2的正下方,每组推动件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条44;工作时,当网关本体1掉落时,两个防护板4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通过上方的防护板4带动拉动杆35移动,连接条41随着拉动杆35向靠近插接口2的位置移动,第四弹簧42和推动条43随着连接条41移动,使得推动件移动至插接口2内线材的连接头一侧,对连接头的一侧进行阻挡,防止连接头脱离插接口2,造成线材松动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在掉落后维持网关本体1的正常使用。
4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弧形条44的顶端开设有倾斜面,倾斜面设置在面向插接口2的一侧;工作时,当线材的连接头有少部分发生松动的情况发生时,在推动条43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倾斜面的引导作用下,通过弧形条44推动连接头,使发生松动的连接头重新插入插接口2内部,有利于在掉落后进一步维持网关本体1的正常使用。
4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上方的防护板4和底座9的侧面共同连接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两个连接销45,两个连接销45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方的防护板4和底座9的侧面上,两个连接销45的表面上共同卡接有定位板46,定位板46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接槽47,卡接槽47卡设在连接销45的表面上;工作时,在安装前,将定位板46卡接在两个连接销45的
表面,从而将上方的防护板4和底座9固定在一起,有利于维持该装置的稳定性,在使用时,手动取消定位板46的卡接作用,便于在网关掉落时,能及时展开弹性支撑机构。
49.本发明工作原理:
50.在日常使用时,网关多是放置在桌面上,在安装时,在手动作用下,向下压缩弹性支撑机构,使弹性支撑机构处于压缩状态,并通过连接机构将两个防护板4进行卡接固定,使得防护板4在不使用时,贴近网关本体1,有利于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便于日常使用,当网关掉落桌面时,通过连接机构能自动取消两个防护板4的卡接状态,两个防护板4在弹性支撑机构的作用下,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使得弹性支撑机构处于展开状态,在网关本体1掉落到地面时,通过两个防护板4对网关本体1掉落时的撞击力进行缓冲防护,有利于对网关本体1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网关本体1内部电气元件的安全性,并且在掉落过程中,通过转动复位机构将天线5转动到平行于防护板4的位置,使得天线5折叠于网关本体1一侧,防止凸出的天线5最先接触地面,造成天线5折断的情况发生,对网关天线5部位进行防护,进一步提高了网关本体1的安全性,并且通过防脱落机构对网线与插接口2连接处进行加固,防止网线与插接口2位置脱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在掉落后维持网关本体1的正常使用。
5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