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折叠器和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0:43: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可折叠的交通工具领域,具体是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折叠器和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名称为具有快速折叠机构的滑板车,申请号为201920318482.3的专利文献。在该现有技术中,其折叠机构采用了折叠主体、底座和锁定组件;其中,该锁定组件具有触发件、联动件、锁定件和复位件,触发件裸露于折叠主体的外部,触发件与联动件的一端铰接,联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锁定件,在触发部件被翻转推动或拉动时,触发部件控制联动件和锁定件共同运动,使得锁定件可卡入至底座上的锁止槽内。
3.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使用者实际对折叠器进行折叠时,需要:第一步骤,转动触发件,将联动件相对于折叠主体解锁;第二步骤,继续转动触发件,利用触发件带动联动件共同转动,使得锁定件相对于底座的锁止槽脱离;第三步骤,将折叠主体相对于底座转动,实现折叠器的折叠;第四步骤,反向转动触发件,使得触发件带动联动件共同反向转动,使得锁定件卡入至底座的锁止槽;第五步骤,继续转动触发件,将联动件相对于折叠主体锁止。以及,上述现有技术中,使用者实际对滑板车进行伸展时,需要将前述的第一步骤至第五步骤再次实行。
4.由上述内容可知,上述现有技术的折叠机构操作比较繁琐,锁止机构的触发件需要被多次操作,其中,触发件在执行第一步骤之后,联动件并没有发生转动,导致锁定件依然被限制在底座的锁止槽内,以及,在锁定件卡入底座的锁止槽时,触发件并没有将联动件相对于折叠主体锁紧,导致折叠器的折叠操作的效率比较低。
5.因此,如何提高折叠器的折叠操作的效率,成为现有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折叠器的折叠操作的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折叠器和交通工具。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折叠器自锁机构,包括壳体组件、传动组件和伸缩组件;
9.所述传动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外部被驱动、并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驱动所述伸缩组件;
10.所述伸缩组件裸露在所述壳体组件外的端部为工作端,所述工作端具有被限制为第一长度的第一状态和被限制为第二长度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不同,被驱动的所述工作端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部件;
12.所述外壳部件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外壳部件的表面形成第一口
部,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被设置有多个定位凸齿,相邻的两个定位凸齿之间限制为呈直线延伸状的导向槽,任一个所述导向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口部形成间距;
13.传动组件包括开关和推块;
14.所述开关和所述推块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内,其中,所述开关和所述推块分别与所述壳体组件组成滑动副,所述开关和所述壳体组件分别与所述推块组成转动副;
15.所述开关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凸齿,所述推块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凸齿,任一个所述导向槽内分别用于容纳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凸齿和一个所述第二导向凸齿;
16.所述第二导向凸齿被设置为在所述导向槽内与所述第一导向凸齿接触,以及在所述导向槽外与所述定位凸齿接触。
17.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设置有多个主动齿,任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凸齿的齿面和其中一个所述主动齿的齿面共面;
18.所述推块设置有多个从动齿,任一个所述第二导向凸齿的齿面和其中一个所述从动齿的齿面共面;
19.所述开关的多个主动齿和所述推块的多个从动齿相互啮合。
2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齿包括第一齿尖和第二齿尖;
21.所述第一齿尖上设置有第一齿面,所述第二齿尖上设置有第二齿面;
22.所述第二导向凸齿接触所述第一齿面时,所述第二导向凸齿被限制在相邻的两个导向槽之间,所述第二导向凸齿接触所述第二齿面时,所述第二导向凸齿沿着所述第二齿面滑动至所述导向槽内。
23.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组件内还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相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外壳部件的表面形成第二口部,所述第一口部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口部的中心线共线;
24.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盖状部件;
25.所述盖状部件和所述外壳部件可拆卸的连接,其中,所述盖状部件覆盖于所述第二口部;
26.所述盖状部件上设置有第三口部,所述工作端被设置为穿透所述第三口部。
27.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和弹簧;
28.所述伸缩杆和所述弹簧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内;
29.所述伸缩杆至少设置有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一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段的长度,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端部为所述工作端;
30.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段上,其中,当所述第二段接触于所述传动组件时,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弹簧被所述第二段隔离。
31.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还设置有第三段,其中,所述第三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
32.所述传动组件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三段组成呈同轴状态的转动副。
3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折叠器,包括如前述的折叠器自锁机构。
3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如前述的折叠器自锁机构,其中,所述交通工具具体为可折叠的滑板车、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可折叠的自行车和可折叠
的电动自行车之一。
35.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36.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的折叠器,使用者对折叠器进行折叠时,需要:解锁步骤,按压或推动传动组件,使得工作端b脱离联动件,实现将联动件相对于折叠主体解锁;折叠步骤,将折叠主体相对于底座转动,实现折叠器的折叠;按压或推动传动组件,使得工作端b插入至联动件,实现将联动件相对于折叠主体锁止;从而,具有本实施例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的折叠器的折叠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折叠器的折叠操作,至少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

第二步骤,继续转动触发件,利用触发件带动联动件共同转动,使得锁定件相对于底座的锁止槽脱离’和

第四步骤,反向转动触发件,使得触发件带动联动件共同反向转动,使得锁定件卡入至底座的锁止槽’的操作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折叠器的折叠操作的效率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4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4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4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外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4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外壳部件的剖视图;
45.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外壳部件的剖视图;
46.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的剖视图;
47.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折叠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实施例1:
49.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或图2,提供一种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包括壳体组件10、传动组件20和伸缩组件30;
50.传动组件20被配置为在壳体组件10的外部被驱动、并在壳体组件10的内部驱动伸缩组件30;
51.伸缩组件30裸露在壳体组件10外的端部为工作端b,工作端b具有被限制为第一长度的第一状态和被限制为第二长度的第二状态,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不同,被驱动的工作端b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52.其中,壳体组件10作为保护性的结构将传动组件20和伸缩组件30容纳,传动组件20的一端由壳体组件10的内部延伸至外部,伸缩组件30的一端由壳体组件10的内部延伸至外部,二者的延伸方向相反;将传动组件20裸露在壳体组件10外部的端部定义为驱动端a,将伸缩组件30裸露在壳体组件10外部的端部定义为工作端b;当驱动端a接收到使用者施加的压力或推力时,传动组件20可驱动伸缩组件30,从而使得工作端b的长度在第一长度和第
二长度之间切换。
53.在实际将本实施例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设置在折叠器上时,本实施例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被设置于折叠主体的侧部;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的驱动端a至工作端b组成的伸缩方向,与折叠器的转轴方向相互平行;当使用者由折叠器的侧面对驱动端a施加压力或推力时,工作端b沿着平行于折叠器的转轴的方向伸缩。
54.本实施例中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具有工作端b被限制为第一长度的第一状态、和工作端b被限制为第二长度的第二状态;
55.如果工作端b的第一长度大于工作端b的第二长度,那么,在具有本实施例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的折叠器处于展开状态或收缩状态时,工作端b的长度应当被传动组件20限制为第一长度,使得工作端b本身相对于折叠主体处于凸出的状态、且工作端b可插入至联动件;在折叠器处于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工作端b的长度应当被传动组件20限制为第二长度,使得工作端b本身相对于折叠主体处于收缩的状态,且工作端b相对于联动件相互分离。利用比较长的工作端b分别穿透折叠器的折叠主体和联动件,即可实现沿着平行于折叠器的轴向将联动件和折叠主体锁紧;将工作端b的长度通过传动组件20从第一长度调节为第二长度,使得工作端b与联动件相互分离;
56.或者,如果工作端b的第一长度小于工作端b的第二长度,其原理和设置方式与前述的

工作端b的第一长度大于工作端b的第二长度’方案中的原理和设置方式相同或相似,这里不再赘述;区别仅仅在于,处于第二长度的工作端b为比较长的工作端b。
57.现有技术中,使用者实际对折叠器进行折叠时,需要:第一步骤,转动触发件,将联动件相对于折叠主体解锁;第二步骤,继续转动触发件,利用触发件带动联动件共同转动,使得锁定件相对于底座的锁止槽脱离;第三步骤,将折叠主体相对于底座转动,实现折叠器的折叠;第四步骤,反向转动触发件,使得触发件带动联动件共同反向转动,使得锁定件卡入至底座的锁止槽;第五步骤,继续转动触发件,将联动件相对于折叠主体锁止。
58.具有本实施例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的折叠器,使用者对折叠器进行折叠时,需要:解锁步骤,按压或推动传动组件20,使得工作端b脱离联动件,实现将联动件相对于折叠主体解锁(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第一步骤);折叠步骤,将折叠主体相对于底座转动,实现折叠器的折叠(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第三步骤);按压或推动传动组件20,使得工作端b插入至联动件,实现将联动件相对于折叠主体锁止(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第五步骤);从而,具有本实施例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的折叠器的折叠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折叠器的折叠操作,至少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

第二步骤,继续转动触发件,利用触发件带动联动件共同转动,使得锁定件相对于底座的锁止槽脱离’和

第四步骤,反向转动触发件,使得触发件带动联动件共同反向转动,使得锁定件卡入至底座的锁止槽’的操作过程。
59.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折叠器的折叠操作的效率的技术问题。
60.进一步的,在前述内容中,工作端b如何被限制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优选的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61.参见图2、图7至图9,壳体组件10包括外壳部件101;
62.外壳部件101设置有第一通道102,第一通道102与外壳部件101的表面形成第一口部103,第一通道102的内壁被设置有多个定位凸齿104,相邻的两个定位凸齿104之间限制
为呈直线延伸状的导向槽105,任一个导向槽105分别与第一口部103形成间距;
63.参见图2、图3至图6,传动组件20包括开关201和推块202;
64.开关201和推块202分别被设置在第一通道102内,其中,开关201和推块202分别与壳体组件10组成滑动副,开关201和壳体组件10分别与推块202组成转动副;
65.开关2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凸齿203,推块20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凸齿204,任一个导向槽105内分别用于容纳一个第一导向凸齿203和一个第二导向凸齿204;
66.第二导向凸齿204被设置为在导向槽105内与第一导向凸齿203接触,以及在导向槽105外与定位凸齿104接触。
67.其中,开关201的其中一端为驱动端a,驱动端a由外壳部件101的内部穿透第一口部103而裸露在外壳部件101的外部,驱动端a等待被使用者施加压力或推力。
68.开关201和推块202之间,即能够形成滑动副的结构,也能够形成转动副的结构;具体的,参见图4,开关201上设置有横截面呈圆形的盲槽c,推块202的其中一端被设置为圆柱状,为了便于描述,将推块202的圆柱状的一端定义为圆柱端d(参见图6);圆柱端d被插入至盲槽c内,在圆柱端d的轴线方向,开关201和推块202形成滑动副,在圆柱端d的圆周方向,开关201和推块202形成转动副。
69.开关2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凸齿203(参见图3或图4),对应的是,推块20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凸齿204(参见图5或图6);第一导向凸齿203的数量、第二导向凸齿204的数量分别与设置在外壳部件101上的导向槽105的数量相同;参见图10,任一个导向槽105内,容纳一个第一导向凸齿203和一个第二导向凸齿204;第一导向凸齿203的齿面和第二导向凸齿204的齿面分别为斜面,当第一导向凸齿203和第二导向凸齿204共同设置在导向槽105内时,如果前述的驱动端a被施加压力或推力,则开关201在压力或推力的作用下推动推块202,第一导向凸齿203的其中一个齿面与第二导向凸齿204的其中一个齿面相互紧贴,但是,由于导向槽105的限制,使得第一导向凸齿203和第二导向凸齿204分别被导向槽105限制为沿着圆柱端d的轴向方向移动;当第二导向凸齿204被持续推动、且第二导向凸齿204移动至导向槽105的外部时,第一导向凸齿203的齿面和第二导向凸齿204的齿面依然保持相互紧贴,此时,第一导向凸齿203施加在第二导向凸齿204的作用力,根据第二导向凸齿204倾斜的齿面被分解为:沿着圆柱端d的圆周方向的第一作用力和沿着圆柱端d的轴向方向的第二作用力,在第一作用力的作用下,第二导向凸齿204产生沿着圆周方向的运动趋势,从而导致推块202相对于开关201产生圆周方向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70.在本实施例中,工作端b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实际由推块202相对于定位凸齿104的位置而决定的;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凸齿104,具体结构是:
71.参见图9,定位凸齿104包括第一齿尖106和第二齿尖107;
72.第一齿尖106上设置有第一齿面e,第二齿尖107上设置有第二齿面f;
73.第二导向凸齿204接触第一齿面e时,第二导向凸齿204被限制在相邻的两个导向槽105之间,第二导向凸齿204接触第二齿面f时,第二导向凸齿204沿着第二齿面f滑动至导向槽105内。
74.在开关201的驱动端a没有接收到使用者施加的压力或推力之前,伸缩组件30裸露在壳体组件10外的工作端b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即工作端b被限制第一状态。
75.在开关201的驱动端a被施加压力或推力时,伸缩组件30通过推块202接收到压力
或推力,此时,伸缩组件30处于吸收能量的状态;在开关201的驱动端a施加的压力或推力消失时,伸缩组件30处于释放能干了的状态,从而伸缩组件30沿着前述圆柱端d的轴向推动推块202和开关201,此时,由于第二导向凸齿204已经产生了转动,从而第二导向凸齿204在接触到外壳部件101的定位凸齿104之前,第二导向凸齿204的齿面接触第一导向凸齿203的齿面,在第二导向凸齿204接触到定位凸齿104时,第二导向凸齿204的齿面同时接触到第一导向凸齿203的齿面和定位凸齿104的第一齿面e,在第二导向凸齿204受到定位凸齿104的第一齿面e的反作用力的作用时,该反作用力通过倾斜的第二导向凸齿204的齿面分解为:沿着圆柱端d的圆周方向的第三作用力和沿着圆柱端d的轴向方向的第四作用力,在第三作用力的作用下,第二导向凸齿204继续产生沿着圆周方向的运动趋势,从而推块202相对于开关201继续产生圆周方向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直至第二导向凸齿204的齿面与第一导向凸齿203的齿面完全脱离;第二导向凸齿204被限制在定位凸齿104的第一齿面e和第二齿面f之间(即两个导向槽105之间),从而使得伸缩组件30裸露在壳体组件10外的工作端b的长度,由第一长度转变为第二长度,即,工作端b由被限制为第一状态转变为工作端b被限制为第二状态。
76.进一步的,在工作端b转变至第二状态之后,由于前述的第二导向凸齿204已经脱离了导向槽105,导致被滞留在导向槽105内的第一导向凸齿203无法接触到第二导向凸齿204,从而,工作端b难以从第二状态转变至第一状态。为了解决该问题,优选的采用如下方案。
77.参见图3至图6,开关201设置有多个主动齿205,任一个第一导向凸齿203的齿面和其中一个主动齿205的齿面共面;
78.推块202设置有多个从动齿206,任一个第二导向凸齿204的齿面和其中一个从动齿206的齿面共面;
79.开关201的多个主动齿205和推块202的多个从动齿206相互啮合。
80.在工作端b转变至第二状态之后,如果开关201的驱动端a再一次的接收到使用者施加的压力或推力,那么,开关201通过主动齿205推动推块202的从动齿206,使得推块202的第二导向凸齿204沿着其圆柱端d的轴向脱离定位凸齿104的第一齿面e,并产生沿着圆柱端d的圆周方向的运动趋势;伸缩组件30再一次的吸收能量,并且在驱动端a失去压力或推力时,再一次的释放能量,伸缩组件30推动推块202沿着其圆柱端d的轴向移动,此时,由于推块202在脱离定位凸齿104的第一齿面e之后已经产生转动,从而推块202在伸缩组件30的推动下,推块202接触到定位凸齿104的第二齿面f,推块202在第二齿面f的反作用力下继续转动,直至第二导向凸齿204沿着第二齿面f滑动至导向槽105内;当第二导向凸齿204在导向槽105内时,第二导向凸齿204的齿面与第一导向凸齿203的齿面相互接触,从而推块202推动开关201沿着圆柱端d的轴向移动,直至第二导向凸齿204被限制在导向槽105内静止,此时,伸缩组件30裸露在壳体组件10外的工作端b的长度,由第二长度转变为第一长度,即,工作端b由被限制为第二状态转变为工作端b被限制为第一状态。
81.进一步的,在前述内容中,除了驱动端a和工作端b之外,传动组件20和伸缩组件30如何被限制在壳体组件10内,优选的采用如下方案。
82.参见图8,外壳组件内还设置有第二通道108,第一通道102和第二通道108相通,第二通道108与外壳部件101的表面形成第二口部109,第一口部103的中心线和第二口部109
的中心线共线;
83.参见图2,壳体组件10还包括盖状部件110;
84.盖状部件110和外壳部件101可拆卸的连接,其中,盖状部件110覆盖于第二口部109;
85.盖状部件110上设置有第三口部111,工作端b被设置为穿透第三口部111。
86.其中,盖状部件110与外壳部件10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的连接,例如:盖状部件110和外壳部件10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或者,盖状部件110和外壳部件101之间采用卡合连接。
87.盖状部件110覆盖于第二口部109,而盖状部件110上的第三口部111与第二通道108和第一通道102相通;当盖状部件110与外壳部件101连接之前,分别将传动组件20和伸缩部件设置在第二通道108内,其中,传动组件20由第二通道108进入至第一通道102,并且传动组件20的开关201穿透第一口部103;将盖状部件110连接于外壳部件101,其中,在盖状部件110接近外壳部件101的过程中,盖状部件110的第三口部111套设在伸缩部件上,在盖状部件110与外壳部件101连接之后,通过第三口部111裸露在壳体组件10外的伸缩部件形成工作端b。
88.进一步的,在前述内容中,伸缩组件30如何实现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优选的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89.参见图2,伸缩组件30包括伸缩杆301和弹簧302;
90.伸缩杆301和弹簧302分别被设置在第二通道108内;
91.伸缩杆301至少设置有第一段303和第二段304,其中,第一段303的长度大于第二段304的长度,第一段303的直径小于第二段304的直径,第一段303远离第二段304的端部为工作端b;
92.弹簧302套设在第一段303上,其中,当第二段304接触于传动组件20时,传动组件20和弹簧302被第二段304隔离。
93.其中,弹簧302套设在第一段303上,且弹簧302被限制在壳体组件10内,弹簧302的两端分别接触第二段304和盖状部件110;在伸缩杆301接收到来自传动部件的作用力时,弹簧302被第二段304和盖状部件110共同限制,从而弹簧302被压缩而形成吸收能量的状态;反之,在传动组件20失去了压力或推力时,被压缩的弹簧302自然的舒张,从而形成释放能量的状态。
94.进一步的,在前述内容中,伸缩组件30与传动组件20如何保持同轴状态,优选的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95.参见图2,伸缩杆301还设置有第三段305,其中,第三段305的直径小于第二段304的直径;
96.传动组件20的一部分和第三段305组成呈同轴状态的转动副。
97.第三段305被设置为圆锥状或圆柱状,且第三段305能够被插入到推块202的盲腔g内;与之对应的是,推块202的盲腔g应当被设置为横截面为圆形,使得第三段305被设置在盲腔g内时,第三段305与推块202可组成转动副。
98.伸缩杆301的第二段304与第二通道108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连接,伸缩杆301的第一段303与第三通孔形成间隙连接,从而伸缩杆301被传动组件20驱动时,伸缩杆301通过第
一段303和第二段304相对于壳体组件10形成的间隙连接,而形成伸缩杆301相对于壳体组件10的同轴状态;
99.在前述内容中,传动组件20的开关201穿透第一口部103,开关201与第一口部103被设置为间隙连接,从而在传动组件20运动的过程中,至少开关201相对于壳体组件10保持同轴状态;
100.当第三段305与传动组件20设置为呈同轴状态的转动副时,传动组件20、伸缩组件30和壳体组件10同时形成了同轴状态。
101.实施例2:
102.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1,提供一种折叠器,包括如前述实施例1中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
103.具体的,参见图11,折叠器还包括折叠主体2和底座3,折叠主体2和底座3铰接;
104.底座3被配置为两个相互平行且呈面对面设置的安装板,任一个安装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5;
105.折叠主体2被设置有中空槽,在折叠主体2的中空槽内设置有联动件6,联动件6与折叠主体2铰接;
106.在联动件6和折叠主体2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能够迫使联动件6和折叠主体2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
107.联动件6上设置有锁定件7,锁定件7被配置为杆状,锁定件7的两端可同时卡入至两个安装板上的第一卡槽4内、或者,可同时可入至两个安装板的第二卡槽5内;
108.折叠主体2上设置有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其中,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的伸缩方向与折叠器和底座3的铰接的轴向相互平行,折叠主体2上设置有容置孔,用于容纳长度比较短的工作端b;联动件6上设置有定位孔,用于容纳长度比较长的工作端b;
109.在锁止过程中,当联动件6相对于折叠主体2转动后,定位孔的孔心线与容置孔的孔心线共线时,锁定件7被卡入至两个安装板的第一卡槽4或两个安装板的第二卡槽5内,此时,使用者可向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施加压力或推力,使得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的工作端b变长,工作端b由容置孔进入到定位孔内,从而实现锁止折叠主体2和联动件6的功能,进而实现锁止折叠主体2和底座3的功能;
110.在解锁过程中,使用者首先对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施加压力或推力,使得工作端b由定位孔缩回至容置孔内,从而实现解锁折叠主体2和联动件6的功能;在解锁折叠主体2和联动件6之后,联动件6相对于折叠主体2可转动,锁定件7被移出至两个安装板的卡槽外,此时,定位孔的孔心线与容置孔的孔心线不共线。
111.本实施例中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的结构和使用效果,与前述的实施例1中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的结构和使用效果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112.实施例3:
113.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如前述实施例1中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其中,交通工具具体为可折叠的滑板车、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可折叠的自行车和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之一。
114.本实施例中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的结构和使用效果,与前述的实施例1中的应用于折叠器的自锁机构1的结构和使用效果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11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