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螺栓锻造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1:54: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栓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栓锻造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2.螺栓是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在生产中需要用模具对其进行锻造;
3.现有的螺栓锻造模具装置不便取料,工作效率低,由于锻造好的螺栓处于高温,容易烫伤工作人员,同时现有的装置不具有换缓冲效果,无法对模具进行保护,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螺栓锻造模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螺栓锻造模具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螺栓锻造模具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箱体内腔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箱体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左端贯穿两个第一轴承内腔,所述转轴外侧边缘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套设有主动伞形齿轮,所述箱体内腔顶部靠近左右两侧与横板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内腔均共同贯穿设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伞形齿轮,两个所述从动伞形齿轮均与相邻的主动伞形齿轮为相互啮合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横板顶部左右两侧均有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上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所述螺纹杆外侧边缘均贯穿相邻的螺纹槽内腔,并与相邻的螺纹槽内腔为相互啮合设置。
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活动块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下模,所述下模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下模顶部靠近中心处上开设有第一t形槽,所述下模底部开设有第二t形槽,所述第一t形槽与第二t形槽为相互贯通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t形槽内腔靠近顶部处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贯穿第二t形槽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顶部与下模底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套设在圆杆外侧边缘。
10.进一步的,所述下模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两个所述固定管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弹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顶端均贯穿相邻的固定管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缓冲板。
11.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所述箱体内腔左侧靠近顶部处
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内腔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侧边缘套设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有皮带,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转杆右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叶片,若干个所述叶片以转杆右端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状排列。
12.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箱体内腔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上模,所述箱体前侧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前侧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合页,所述活动门通过两个合页与矩形开口固定连接。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一种螺栓锻造模具装置,通过顶板、圆杆、限位弹簧、限位块、下模等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螺栓自动顶出,方便工作人员取料,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固定管、缓冲弹簧、滑块、活动杆、缓冲板等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锻造过程进行缓冲,保护装置;
15.2、一种螺栓锻造模具装置,通过支撑块、电机、主动皮带轮、皮带、从动皮带轮、叶片等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高温的螺栓进行散热降温,防止烫伤工作人员。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20.图4为图1中b处放大图。
21.图中:1、箱体;2、横板;3、支撑块;4、电机;5、固定板;6、主动伞形齿轮;7、从动伞形齿轮;8、螺纹杆;9、活动块;10、下模;11、固定块;12、主动皮带轮;13、皮带;14、从动皮带轮;15、叶片;16、上模;17、固定管;18、缓冲弹簧;19、滑块;20、活动杆;21、缓冲板;22、顶板;23、圆杆;24、限位弹簧;25、限位块;26、活动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螺栓锻造模具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箱体1内腔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上模16,箱体1前侧开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前侧有活动门26,活动门26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合页,活动门26通过两个合页与矩形开口固定连接,箱体1内腔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板2,横板2顶部左右两侧均有活动块9,两个活动块9上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螺纹杆8外侧边缘均贯穿相邻的螺纹槽内腔,并与相邻的螺纹槽内腔为相互啮合设置,箱体1内腔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支撑块3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箱体1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两个固定板5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转左端贯穿两个第一轴承内腔,转轴外侧边缘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套设有主动伞形齿轮6,箱体1内腔顶部靠近左右两侧与横板2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相邻的两个第二轴承内腔均共同贯穿设有螺纹杆8,两个螺纹杆8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伞形齿轮7,两个从动伞形齿轮7均与相邻的主动伞形齿轮6为相互啮合设置,两个活动块9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下模10,下模10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下模10顶部靠近中心处上开设有第一t形槽,下模10底部开设有第二t形槽,第一t形槽与第二t形槽为相互贯通设置,第二t形槽内腔靠近顶部处活动连接有顶板22,顶板22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杆23,圆杆23贯穿第二t形槽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5,限位块25顶部与下模10底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24,限位弹簧24套设在圆杆23外侧边缘,可将螺栓自动顶出,方便工作人员取料,提高工作效率;
26.下模10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7,两个固定管17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8,两个缓冲弹簧18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9,两个滑块19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0,两个活动杆20顶端均贯穿相邻的固定管17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缓冲板21,可对锻造过程进行缓冲,保护装置;
27.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12,箱体1内腔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腔插接有转杆,转杆外侧边缘套设有从动皮带轮14,主动皮带轮12与从动皮带轮14之间有皮带13,主动皮带轮12通过皮带13与从动皮带轮14传动连接,转杆右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叶片15,若干个叶片15以转杆右端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状排列,可对高温的螺栓进行散热降温,防止烫伤工作人员。
28.工作原理:本实用首先通过手动将加热后的工件放置在第一t形槽内腔,启动电机4,通过电机4动力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转动带动两个主动伞形齿轮6和主动皮带轮12转动,通过两个主动伞形齿轮6带动两个从动伞形齿轮7转动,通过两个从动伞形齿轮7带动两个螺纹杆8转动,通过两个螺纹杆8带动两个活动块9移动,通过两个活动块9带动下模10移动,通过下模10向上移动,带动两个固定管17向上移动,当下模10顶部与上模16底部相互贴合时,可对工件进行锻造成螺栓,通过两个固定管17带动两个缓冲弹簧18移动,通过两个缓冲弹簧18带动两个滑块19移动,通过两个滑块19带动两个活动杆20移动,通过两个活动杆20带动两个缓冲板21移动,当两个缓冲板21顶部与箱体1内腔顶部相互贴合时,两个缓冲弹簧18被压缩,可对锻造过程进行缓冲,保护模具,锻造完成后,下模10向下移动,通过主动皮带轮12带动从动皮带轮14转动,通过从动皮带轮14带动若干个叶片15转动,通过若
干个叶片15转动,可对高温的螺栓进行散热降温,防止烫伤工作人员,通过下模10带动顶板22向下移动,通过顶板22带动圆杆23向下移动,通过圆杆23带动限位块25向下移动,当限位块25底部与横板2顶部相互贴合时,下模10继续向下移动,缓冲板21可将螺栓顶出,方便取料,提高工作效率。
29.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