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1:28: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离心力被路面超高是汽车产生的横向力及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抵消,因而能保持横向稳定,顺利行驶。超高是道路线形设计的重要内容,设计时视离心力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设置超高,合理的设置超高值及超高缓和段,能够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力均匀、连续,提高行车的横向稳定性,保证行车的安全、舒适。
3.在对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时,需要用到全站仪对道路进行勘测。而现有的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是利用螺栓与底座固定,当全站仪长时间使用后需要维修时,得先将螺栓拧开,更换之后再拧紧,过程较为繁琐;此外现有的装置不能对全站仪起到保护作用,当不需要全站仪勘测时,无法将全站仪进行收纳保护,从而会使全站仪与外界物体发生磕碰,减少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分析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分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翻盖,所述收纳箱内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空腔,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全站仪,所述全站仪贯穿安装座的上端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柱内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柱和第二矩形柱,所述第一矩形柱的下端贯穿底座并与其滑动连接,且固定连接有抵块,所述第二矩形柱的上端贯穿收纳箱的内壁并与其滑动连接,且与安装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7.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在安装座侧壁上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与对应的凹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均套设在对应的滑杆的外部,所述安装座的侧壁贯穿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的侧壁转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拉杆延伸至空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与全站仪的侧壁相抵,所述拉杆延伸至安装座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9.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贯穿设在支撑柱上的转轴,并与其内壁转动连接,所述
转轴延伸至矩形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矩形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下端与第一矩形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与第二矩形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两个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10.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柄,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收纳箱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套设有皮带。
11.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呈阵列分布,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活动杆、滑块和弹簧的相互配合,推动拉杆和夹板对全站仪进行夹持,拆卸时只要拉动拉杆即可,当需要对全站仪进行维修时,能够让更换的过程变得更加便捷。
14.2、通过转动摇柄,带动转轴和第一锥齿轮转动,在两个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第一矩形柱和抵块上下移动,实现对装置的定位;第二螺杆带动第二矩形柱和安装座上下移动,实现对全站仪的升降;在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的作用下,使得在转动摇柄的同时,实现翻盖的转动,从而对全站仪进行保护。
15.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杆、滑块和弹簧的相互配合,推动拉杆和夹板对全站仪进行夹持;通过转动摇柄,带动转轴和第一锥齿轮转动,在两个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下,第一螺杆带动第一矩形柱和抵块上下移动,实现对装置的定位;第二螺杆带动第二矩形柱和安装座上下移动,实现对全站仪的升降;在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的作用下,实现翻盖的转动,从而对全站仪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分析装置的剖面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分析装置的正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分析装置的俯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分析装置中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20.图中:1底座、2支撑柱、3收纳箱、4安装座、5全站仪、6摇柄、7第一锥齿轮、8第一矩形柱、9抵块、10第一螺杆、11第二矩形柱、12第二螺杆、13第二锥齿轮、14翻盖、15第一皮带轮、16第二皮带轮、17拉杆、18滑杆、19滑块、20弹簧、21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4,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分析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箱3,收纳箱3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翻盖14,收纳箱3内设有安装座4,安装座4内设有空腔,安装座4上安装
有全站仪5,全站仪5贯穿安装座4的上端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收纳箱3可以对全站仪5起到收纳保护的作用。
23.安装座4上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设在安装座4侧壁上的两个凹槽,两个凹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8,两个滑杆18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9,两个滑块19均与对应的凹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0,两个弹簧20均套设在对应的滑杆18的外部,安装座4的侧壁贯穿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拉杆17,拉杆17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杆21,两个活动杆2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19的侧壁转动连接,拉杆17延伸至空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夹板与全站仪5的侧壁相抵,拉杆17延伸至安装座4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拉动拉杆17,在活动杆21、滑块19和弹簧20的作用下,使得夹板脱离全站仪5,从而能够对全站仪5进行更换。
24.支撑柱2内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柱8和第二矩形柱11,第一矩形柱8的下端贯穿底座1并与其滑动连接,且固定连接有抵块9,第二矩形柱11的上端贯穿收纳箱3的内壁并与其滑动连接,且与安装座4的底端固定连接。
25.支撑柱2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贯穿设在支撑柱2上的转轴,并与其内壁转动连接,转轴延伸至矩形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矩形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2,两个固定板用来对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2进行限位,第一螺杆10的下端与第一矩形柱8螺纹连接,第二螺杆12的上端与第二矩形柱11螺纹连接,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2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第一锥齿轮7和两个第二锥齿轮13相啮合,通过第一锥齿轮7和两个第二锥齿轮13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矩形柱8和第二矩形柱11转动。
26.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柄6,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5,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收纳箱3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6,第一皮带轮15和第二皮带轮16之间套设有皮带,第一皮带轮15的尺寸比第二皮带轮16的尺寸小。
27.底座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呈阵列分布,万向轮用来移动装置,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用来推动装置。
28.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工作人员推动推杆,在四个万向轮的作用下,将装置移动在指定位置,随后工作人员正转摇柄6,带动转轴和第一锥齿轮7转动,在两个第二锥齿轮13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2转动,第一螺杆10带动第一矩形柱8和抵块9向下移动,实现对装置的定位;第二螺杆12带动第二矩形柱11、安装座4和全站仪5向上移动。
29.在摇柄6正转的同时,在第一皮带轮15、第二皮带轮16和皮带的作用下,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翻盖14转动,使得全站仪5可以伸出收纳箱3外,从而让全站仪5进行勘测。
30.当勘测完成时,工作人员反转摇柄6,第一矩形柱8带动抵块9向上移动,第二矩形柱11带动安装座4和全站仪5向下移动,翻盖14盖合,实现对全站仪5的收纳保护。
31.当全站仪5需要进行维修时,首先工作人员拉动拉杆17,带动夹板远离全站仪5,在活动杆21的作用下,使得滑块19顺着滑杆18朝着拉杆17的方向移动,弹簧20被拉伸,此时可以取出全站仪5;将更换好的全站仪5重新放入安装座4内,然后松开拉杆17,在弹簧20和活动杆21的作用下,使得夹板对全站仪5进行夹持,更换过程较为便捷。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