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验潮仪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1:00: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验潮仪安装装置,属于验潮仪安装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海洋水文观测对于涉海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潮汐观测是海洋水文观测的重要部分,目的是了解工程海域潮汐的性质,通过获得的潮汐观测资料,计算该地区的潮汐调和常数、平均海平面、深度基准面、潮汐预报以及提供测量不同时刻的水位修正数等。潮汐观测是海洋工程测量、航道测量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潮汐测量就是测量某固定点的水位(水深)随时间的变化,验潮站通常分为长期验潮站、短期验潮站和临时验潮站。对于长期验潮站和短期验潮站均需要将验潮仪放置在海平面以下一定时间,这就需要把验潮仪固定在某个位置,国内通常采用固定在码头前沿下方桩上,但是在码头贫乏的地方以及一些贫穷的内地沿海地区,没有码头的地方固定验潮仪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离岸微型验潮仪安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受较大变化斜拉力的水下地锚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为了解决现有离岸微型验潮仪的安装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验潮仪安装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验潮仪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安装槽、外圆筒、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所述安装槽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外圆筒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所述外圆筒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所述第一内筒位于所述第二内筒的外侧,所述第一内筒、第二内筒的上端均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筒、第二内筒的下端均与底板固定连接;
7.所述顶板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孔,所述导孔穿设在滑杆上,所述滑杆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板或外圆筒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下端与所述外圆筒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中心开设有第一中心通孔;所述安装板开设有第二中心通孔,所述第一中心通孔和所述第二中心通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中心通孔的直径;
8.所述第二内筒外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位于所述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之间;所述圆环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圆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底板也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均为铰接连接;所述连接块围绕所述第二内筒设置有两个以上;
9.所述第一内筒对应于所述连接块和连杆均设置有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狭缝槽,所述第二内筒对应于所述连接块和连杆均设置有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狭缝槽,所述第一狭缝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块、连杆在周向上的厚度,所述第二狭缝槽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块、连杆在周向上的厚度;
10.所述圆环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穿过所述第二狭缝槽,所述凸块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竖直投影范围内。
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突刺。
12.进一步地,所述外圆筒的下端也设置有突刺。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围绕所述第二内筒等距间隔设置有4个。
14.进一步地,所述滑杆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有利于提高顶板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15.本实用新型的验潮仪安装装置可以在水底进行膨胀,从而可靠地嵌固在水底,为了验潮仪的安装提供了可靠基础;而且安装便捷、效率高。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验潮仪安装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18.图中:1-安装板、2-安装槽、3-外圆筒、4-滑杆、5-第一内筒、6-第二内筒、7-第一狭缝槽、8-圆环、9-底板、10-连接块、11-连杆、12-第二狭缝槽、13-凸块、14-顶板、15-突刺、16-第一中心通孔、17-第二中心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0.参见图1-2,一种验潮仪安装装置,其包括安装板1、安装槽2、外圆筒3、第一内筒5和第二内筒6,安装槽2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的上表面,外圆筒3固定在安装板1的下表面,外圆筒3内设置有第一内筒5和第二内筒6;第一内筒5位于第二内筒6的外侧,第一内筒5、第二内筒6的上端均与顶板14固定连接,第一内筒5、第二内筒6的下端均与底板9固定连接;底板9的下表面设置有突刺15,外圆筒3的下端也设置有突刺15;
21.顶板14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孔,导孔穿设在滑杆4上,滑杆4的上端与安装板1或外圆筒3固定连接,滑杆4的下端与外圆筒3固定连接,滑杆4设置两个以上;顶板14中心开设有第一中心通孔16;安装板1开设有第二中心通孔17,第一中心通孔16和第二中心通孔17同心设置,第一中心通孔16的直径小于第二中心通孔17的直径;
22.第二内筒6外套设有圆环8,圆环8位于第一内筒5和第二内筒6之间;圆环8与底板9之间设置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与圆环8通过连杆11连接,连接块10与底板9也通过连杆11连接,连杆11的两端均为铰接连接;连接块10围绕第二内筒6设置有两个以上,优选为等距间隔设置有4个;连接块10充当了关节的作用,使得圆环8向下运动时,连接块10能够向外侧进行移动,实现验潮仪安装装置的膨胀效果;
23.第一内筒5对应于连接块10和连杆11均设置有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狭缝槽7,第二内筒6对应于连接块10和连杆11均设置有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狭缝槽12,第一狭缝槽7的宽度大于连接块10、连杆11在周向上的厚度,第二狭缝槽12的宽度小于连接块10、连杆11在周向上的厚度;
24.圆环8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凸块13,凸块13穿过第二狭缝槽12,凸块13的一部分位于第一中心通孔16的竖直投影范围内。
25.验潮仪安装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26.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相关设备将验潮仪安装装置放入水底,设备可以在夹持(抵接)第二中心通孔17内壁的情况下,向下对安装板1施加压力,让整个验潮仪安装装置的外圆筒3插入到水底的淤泥中;然后利用打桩机从第二中心通孔17穿过抵接于顶板14,打桩机向下施加压力,推动顶板14、第一内筒5、第二内筒6和底板9一起向下运动,进一步插入到更深的淤泥中;随后通过相关设备穿过第一中心通孔16抵接于凸块13,对凸块13向下施加压力,推动凸块13向下运动,凸块13带动圆环8向下运动,然后连接块10上方的连杆11和下方的连杆11以连接块10为关节发生转动,使得连接块10和连杆11一起穿过第一狭缝槽7向外运动,进而连接块10以及转杆11将会插入淤泥对整个安装装置进行稳固,连接块10和连杆11一起形成穿出第一内筒5的膨胀结构,然后即可通过安装槽2对验潮仪进行安装。
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验潮仪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安装槽、外圆筒、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所述安装槽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外圆筒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所述外圆筒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所述第一内筒位于所述第二内筒的外侧,所述第一内筒、第二内筒的上端均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筒、第二内筒的下端均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孔,所述导孔穿设在滑杆上,所述滑杆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板或外圆筒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下端与所述外圆筒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中心开设有第一中心通孔;所述安装板开设有第二中心通孔,所述第一中心通孔和所述第二中心通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中心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内筒外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位于所述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之间;所述圆环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圆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底板也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均为铰接连接;所述连接块围绕所述第二内筒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内筒对应于所述连接块和连杆均设置有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狭缝槽,所述第二内筒对应于所述连接块和连杆均设置有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狭缝槽,所述第一狭缝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块、连杆在周向上的厚度,所述第二狭缝槽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块、连杆在周向上的厚度;所述圆环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穿过所述第二狭缝槽,所述凸块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竖直投影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潮仪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突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潮仪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筒的下端也设置有突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潮仪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围绕所述第二内筒等距间隔设置有4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潮仪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验潮仪安装装置,其包括安装板、安装槽、外圆筒、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所述安装槽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外圆筒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所述外圆筒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能够相对于外圆筒向下伸出,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之间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上方和下方均铰接有连杆,连接块和连杆一起能够形成穿出第一内筒的膨胀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验潮仪安装装置可以在水底进行膨胀,从而可靠地嵌固在水底,为了验潮仪的安装提供了可靠基础;而且安装便捷、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周灯 彭云 柳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1
技术公布日:2022/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