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20:06: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无明确病因、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据调查,我国居民存在患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逐渐年轻的趋势。高血压不仅可引起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而且是心脑血管事件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致残和死亡的重要诱因。单纯西药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局限性,血压易波动并且有明显副作用,而传统中药不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而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对机体进行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调节,且具备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已成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
3.现有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举不胜数,但都包含多种药物原料,制备时需要聚集多种原料才能成药,制备程序繁琐复杂,且针对的病症病因也不相同,达到的药效参差不齐,因而应用到临床上的中药组合物很少。因此,临床需要一种可有效、配伍简单的治疗高血压,且对器官产生保护作用的新型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平肝潜阳、滋补肾阴的功效,对治疗高血压有显著疗效。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钩藤10~15份、玄参5~10份、炒莱菔子5~10份。
7.优选的,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钩藤12份、玄参9份、炒莱菔子9份。
8.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1)取所述钩藤、玄参、炒莱菔子首先加水浸泡,然后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h,合并提取液,筛网过滤,获得滤液;
10.(2)将所述滤液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清膏,干燥,过筛,得中药组合物。
11.优选的,所述水的重量份为所述中药组合物各中药原料总重量的6~12倍。
12.优选的,所述浓缩温度为60~75℃、压强为-0.06~-0.08mpa。
13.优选的,所述干燥为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喷雾干燥中的一种。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包括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5.优选的,所述药物包括粉剂、丸剂、散剂、片剂、合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钩藤、玄参和炒莱菔子,首先加水浸泡,然后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h,合并提取液,筛网过滤,获
得滤液;将所述滤液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清膏,按所述清膏的固含量与糊精的重量比为1~1.3:1~1.3的量加入糊精,以糊精为底子粉流化喷雾制粒,即得。
17.优选的,所述流化喷雾制粒的进风口温度为100~140℃,喷雾速率为100~300r/min。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该中药组合物制剂具有平肝潜阳、滋补肾阴的功效,对高血压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制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仅采用3味药,组方简洁、应用方便,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钩藤10~15份、玄参5~10份、炒莱菔子5~10份,更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钩藤12份、玄参9份、炒莱菔子9份。本发明所述钩藤以带钩的茎枝入药,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功效;所述玄参以干燥根入药,性微寒,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等病症;所述炒莱菔子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病症。本发明所述钩藤、玄参、炒莱菔子三味药合用具有平肝潜阳、滋补肾阴的功效,对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21.本发明还提供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1)取所述钩藤、玄参、炒莱菔子首先加水浸泡,然后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h,合并提取液筛网过滤,获得滤液;
23.(2)将所述滤液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清膏,干燥,过筛,得中药组合物。
24.在本发明中,所述提取次数优选为2次,每次优选为1.5h,所述水的重量份优选为所述中药组合物各中药原料总重量的6~12倍,更优选为6~8倍。作为一种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中第一次提取加8倍量水,提取1.5h,第二次提取加6倍量水,提取1.5h。本发明所述清膏的相对密度对应的温度为60℃。本发明所述水优选为蒸馏水。
25.本发明中随着浓缩温度升高,哈巴俄苷成分转移率逐渐降低。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浓缩温度优选为60~75℃、压强优选为-0.06~-0.08mpa,浓缩温度更优选为65~70℃。
26.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优选为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喷雾干燥中的一种,更优选为喷雾干燥。本发明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优选为120~140℃、出风温度优选为45~90℃。本发明所述喷雾干燥获得的中药组合物溶化性无焦屑、澄清,干燥效率高,中药组合物中哈巴俄苷成分含量高。
27.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由所述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28.在本发明中,所述药物包括粉剂、丸剂、散剂、片剂、合剂、颗粒剂或胶囊剂。本发明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取所述清膏,按照所述清膏的固含量与糊精重量比为1~1.3:1~1.3的量加入糊精,以糊精为底子粉流化喷雾制粒,即得。本发明所述清膏的固含量与糊精重量比为1.3:1时,形成颗粒大小不一,不均匀,部分颗粒粘连;所述清膏的固含量与糊精重量比为1:1或1:1.3时,颗粒均匀,但比例为1:1时有部分粘连。
29.在本发明中,所述清膏相对密度优选为1.10~1.20,更优选为1.10~1.15。本发明所述清膏相对密度对应温度为60℃。本发明所述清膏相对密度适中时,制粒顺利,所得颗粒均匀、疏松,成型性良好。
30.在本发明中,所述流化喷雾制粒的进风口温度优选为100~140℃,喷雾速率优选为100~300r/min。本发明所述进风口温度设置适当,可顺利制备出颗粒均匀、成型性好的颗粒,进风温度低不能顺利制粒,进风温度高制备的颗粒颜色较深,有焦糊味道。本发明所述喷雾速率设置适当,可顺利制备出颗粒均匀、成型性好的颗粒。
31.在本发明中,若无特殊说明,所有的原料组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1
34.(1)取钩藤12份、玄参9份、炒莱菔子9份,加入240份蒸馏水浸泡,然后加热回流1.5小时,获得提取液,再加入180份蒸馏水浸泡,加热回流1.5小时,获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筛网过滤,获得滤液。
35.(2)将滤液在减压浓缩温度为65~70℃、压强为-0.06~-0.08mpa条件下浓缩,获得相对密度为1.10(60℃)的清膏,将清膏在进风口温度为120℃、出风口温度为75℃的条件下喷雾干燥,过筛,得中药组合物。
36.实施例2
37.(1)取钩藤10份、玄参5份、炒莱菔子5份,加入240份蒸馏水浸泡,然后加热回流2小时,获得提取液,再加入240份蒸馏水浸泡,加热回流2小时,获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筛网过滤,获得滤液。
38.(2)将滤液在减压浓缩温度为65~70℃、压强为-0.06~-0.08mpa条件下浓缩,获得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将清膏在进风口温度为125℃、出风口温度为85℃的条件下喷雾干燥,过筛,得中药组合物。
39.实施例3
40.(1)取钩藤15份、玄参10份、炒莱菔子10份,加入280份蒸馏水浸泡,然后加热回流1.5小时,获得提取液,再加入210份蒸馏水浸泡,加热回流2小时,获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筛网过滤,获得滤液。
41.(2)将滤液在减压浓缩温度为65~70℃、压强为-0.06~-0.08mpa条件下浓缩,获得相对密度为1.10(60℃)的清膏,将清膏在进风口温度为120℃、出风口温度为9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过筛,得中药组合物。
42.实施例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43.1吸水量的考察
44.取钩藤400g、玄参300g、炒莱菔子300g,共3份,分别加8倍量(8000ml)水,加热回流提取1h,滤过,测定滤液体积,计算吸液量,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吸液量约为药材量的2倍。
45.表1药材吸液量测定结果表
[0046][0047]
2水提取工艺参数优选
[0048]
以提取液中哈巴俄苷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水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选。
[0049]
2.1因素水平表的设置
[0050]
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倍量为因素,每个因素设定3个水平,因素水平表见表2。
[0051]
表2因素水平表
[0052][0053]
2.2正交试验
[0054]
取钩藤200g、玄参150g、炒莱菔子150g,共9份,每份共500g药材,按照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各提取液均减压浓缩(60~65℃,-0.06~-0.08mpa)至500ml,测定并计算哈巴俄苷成分的含量,结果见表3、4。
[0055]
表3提取正交试验结果
[0056][0057]
表4方差分析结果
[0058][0059]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a、b、c三因素影响哈巴俄苷提取的主次顺序为:a》b》c,即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倍量,直观分析最佳工艺为a2b2c3,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从方差分析结果可知,a、b因素为显著因素(a》b),c为不显著性因素,为节约能源,节约成本,便于后续浓缩,拟定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
[0060]
2.3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0061]
为比较最佳工艺与拟定工艺哈巴俄苷成分提取是否存在显著区别,对两种工艺进行验证。取钩藤900g、玄参675g、炒莱菔子675g,共2份,按最佳工艺与拟定工艺条件进行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60~65℃,-0.06~-0.08mpa)至2250ml,对哈巴俄苷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测定结果见表5。
[0062]
表5工艺比较验证试验结果(n=3)
[0063][0064]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与拟定工艺哈巴俄苷成分含量相当,但拟定工艺降低了溶剂加入倍量,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确定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
[0065]
2.4浓缩工艺研究
[0066]
取中药组合物提取液适量,以哈巴俄苷成分转移率(以水提液中哈巴俄苷含量为100%计)为指标,考察不同减压浓缩条件,浓缩至约1.5g生药/ml,相当于在60℃下相对密度约1.10,测定结果见表6。
[0067]
表6不同减压浓缩条件对哈巴俄苷成分转移率的影响
[0068][0069]
结果表明:不同减压浓缩条件对哈巴俄苷成分转移率有一定影响,温度越高,哈巴俄苷成分转移率逐渐降低。综合实际生产,选择减压条件65~70℃,-0.06~-0.08mpa进行浓缩。
[0070]
实施例5
[0071]
取实施例1制备的相对密度为1.10(60℃)的清膏,按照清膏含固量:糊精重量份比1:1.3加入糊精,以糊精作为底子粉,设定进风口温度为120
±
5℃,喷雾速率为200r/min(或控制出风温度70
±
5℃),流化喷雾制粒,获得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0072]
实施例6
[0073]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清膏含固量:糊精重量份比1:1,其余均同实施例5。
[0074]
实施例7
[0075]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清膏含固量:糊精重量份比1.3:1,其余均同实施例5。
[0076]
实施例8
[0077]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相对密度为1.15,其余均同实施例5。
[0078]
实施例9
[0079]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相对密度为1.20,其余均同实施例5。
[0080]
实施例10
[0081]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喷雾速率为100r/min(出风温度为90℃左右),其余均同实施例5。
[0082]
实施例11
[0083]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喷雾速率为300r/min(出风温度为45℃左右),其余均同实施例5。
[0084]
实施例12
[0085]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进风口温度为100
±
5℃,其余均同实施例5。
[0086]
实施例13
[0087]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进风口温度为140
±
5℃,其余均同实施例5。
[0088]
实施例5~13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见表7。
[0089]
表7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工艺研究结果
[0090][0091]
实施例14
[0092]
(1)取钩藤2700g、玄参2025g、炒莱菔子2025g,加入54kg蒸馏水浸泡,然后加热回流1.5小时,获得提取液,再加入40.5kg蒸馏水浸泡,加热回流2小时,获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筛网过滤,获得滤液。
[0093]
(2)将滤液在减压浓缩温度为65~70℃、压强为-0.06~-0.08mpa条件下浓缩,获得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将清膏在进风口温度为120℃、出风口温度为9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过筛,得中药组合物。
[0094]
实施例15
[0095]
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温度为105℃条件下常压干燥,其余均同实施例14。
[0096]
实施例16
[0097]
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温度为70℃、压强为-0.1mpa条件下减压干燥,其余均同实施例14。
[0098]
实施例14~16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干压制粒工艺中干燥工艺研究结果见表8。
[0099]
表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干压制粒工艺中干燥工艺研究结果
[0100][0101][0102]
实施例17临床试验
[0103]
1、入选病例
[0104]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版)》的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辩证标准,选择1级高血压患者200例,同时排除各种继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
[0105]
2、治疗方法
[0106]
治疗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颗粒剂进行治疗,每剂包含钩藤12g、玄参9g、炒莱菔子9g内容物。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以4个周为一疗程。服药后如出现严重高血压,应马上给予急症处理,服药期间忌辛辣食品及烈酒、浓茶、咖啡等。
[0107]
3、观察指标
[0108]
a安全性指标:包括脉搏、呼吸、心率、血压、体重等,每周一次;血、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每月一次;不良反应。
[0109]
b疗效观察指标:
[0110]
(1)血压的变化:以治疗前非同日3次血压的平均值作为观察血压;以疗程最后一周非同日3次血压的平均值作为疗效评定血压。观察期间病人每周测压2次。
[0111]
(2)中医症状计量评分:观察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常见症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逐项询问并作记录,按症状计分标准予以判断记分,每例病例症状之和为该病例症候总积分值。
[0112]
4、疗效评定标准
[0113]
a血压的疗效评定标准:降压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0114]
(1)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而且达到正常范围。具备其中一项。
[0115]
(2)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但未达到正常范围。具备其中一项。
[0116]
(3)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0117]
b临床症状的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规定进行评定:
[0118]
证候积分减少=【(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
治疗前积分】
×
100%
[0119]
(1)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0120]
(2)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0121]
(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0122]
5、统计方法
[0123]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临床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数据
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0124]
6、治疗结果
[0125]
(1)高血压疗效:试验组显效84例(42%)、有效88例(44%)、无效28例(14%),总有效率86%。
[0126]
(2)临床症状疗效:试验组显效82例(41%)、有效92例(46%)、无效26例(13%),总有效率87%。
[0127]
(3)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对200例1级高血压患者进行肝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0128]
实施例18
[0129]
1、入选病例
[0130]
辩证标准与实施例17相同。选择经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后1级高血压病患者129例,同时排除各种继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将129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两组在年龄、病程和血压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0131]
2、治疗方法
[0132]
治疗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每剂包含钩藤12g、玄参9g、炒莱菔子9g内容物。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0133]
对照组:选用钩藤玄参颗粒安慰剂,口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0134]
其他要求标准同实施例17。
[0135]
3、观察指标
[0136]
同实施例17。
[0137]
4、疗效评定标准
[0138]
同实施例17。
[0139]
5、统计方法
[0140]
同实施例17。
[0141]
6、治疗结果
[0142]
(1)高血压疗效:试验组显效22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9%。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25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47.7%。经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0143]
(2)临床症状疗效:试验组显效15例、有效3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5%。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2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36.9%。经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对头晕、头痛、胸闷、乏力、口干、大便不利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0144]
(3)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对129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尿大便常规检测,结果显示均无异常,治疗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复查,患者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
[0145]
本发明所述的钩藤玄参颗粒安慰剂中不含有效成分,但一级高血压患者易受心理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经过对129例高血压病患者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后,服用钩藤玄参颗粒安慰剂后高血压疗效和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47.7%和36.9%。
[0146]
典型临床病例
[0147]
病例1:
[0148]
张x,性别:男,年龄:45岁。初诊时间:2019年1月17日,诊断:患高血压9年,血压达
151/94mmhg,偶头晕头痛,无头胀,眼干涩,偶耳鸣,口干,无心慌胸闷,心烦急躁,头重脚轻,腰酸乏力倦怠,纳可,眠差多梦,小便偏黄,大便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印象:眩晕阴虚阳亢。患者9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未规范治疗,间断服药。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就诊。服用本发明药物一周,二诊时间:2019年1月24日,查体血压为138/88mmhg,现症见:偶头晕,头痛较前减轻,眼干涩,偶耳鸣,口干,头重脚轻较前减轻,腰酸乏力减轻,心烦急躁,纳可,眠一般,小便调,大便偏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后服用本发明药物2周,三诊时间:2019年2月8日,血压降至136/80mmhg,头晕、头痛、头胀症状消失,偶乏力,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0149]
病例2:
[0150]
王x,性别:女,年龄:53岁。初诊时间:2019年5月9日,主诉:头痛伴胸闷7天,加重1天。诊断:高血压,血压为153/88mmhg。患者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阵发性隐痛,伴有胸闷,无胸痛,自服丹参滴丸后缓解,1天前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特来就诊。现症见:阵发性头痛,偶头晕,胸闷,无心慌胸痛,无眼干,无耳聋耳鸣,口干口苦,无胃胀反酸,纳可,眠差易醒,二便调。舌红苔白,脉细。既往体健。印象:头痛、阴虚阳亢。服用本发明药物一周,二诊时间:2019年5月16日,血压降为142/76mmhg,现症见:阵发性头痛,偶头晕,胸闷减轻,无心慌,口干口苦,其余无明显不适,纳可,眠一般,二便调。舌红苔白,脉细。服用本发明药物2周后,三诊时间:2019年5月30日,血压降至136/78mmhg,头痛、头晕症状消失,偶胸闷,无心慌,口干口苦减轻,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细。随访至今未复发。
[0151]
病例3:
[0152]
徐x,性别:男,年龄:54岁。主诉:头晕10天。初诊时间:2019年1月4日,诊断:高血压。查体血压为157/93mmhg,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活动后明显加重,自测血压升高,休息后稍有缓解,未予重视,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就诊。现症见:偶头晕头痛,口干,耳鸣,目涩,心烦急躁,头重脚轻,面热生火,腰酸倦怠,纳可,眠差多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白脉细。既往体健。印象:眩晕、阴虚阳亢。服用本发明药物一周,二诊时间:2019年1月11日,血压降为137/86mmhg,头晕头痛较前减轻,口干,偶耳鸣,无胸闷心慌,无胃胀反酸,易着急生气,腰酸倦怠较前减轻,纳可,眠一般,大便调,小便黄,舌红苔白脉细。后服用本发明药物两周,三诊时间:2019年1月25日,血压降至135/79mmhg,头晕头痛减轻,偶耳鸣,口干无口苦,偶腰酸,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细。随访至今病情未复发。
[0153]
病例4:
[0154]
周x,性别:男,年龄:40岁,初诊时间:2017年7月4日,主诉:头痛伴耳鸣6天,加重2天。患者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伴明显耳鸣,未予重视,近2天熬夜后出现上述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诊疗,特来就诊。诊断:高血压,血压为146/92mmhg,现症见:头痛,头晕眼花,无恶心呕吐,伴明显耳鸣,无耳聋,口干口苦,纳少,心烦失眠,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既往体健。印象:眩晕、阴虚阳亢。服用本发明药物一周,患者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血压降为142/88mmhg,现头痛减轻,偶有耳鸣,特于2017年7月11日来二诊,纳可,眠一般,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后服用本发明药物两周,2017年7月27日前来三诊,血压降到了130/80mmhg正常范围之内,症状明显改善,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
弦。停药后,随访未见复发。
[0155]
病例5:
[0156]
孙x,性别:男,年龄:66岁。初诊时间:2017年5月25日,主诉:头晕伴胸前区不适10天,加重1天。诊断:高血压,血压152/90mmhg。印象:眩晕阴虚阳亢。患者10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未予系统治疗,伴有胸前区不适,自行含服丹参滴丸后缓解,昨日患者劳累后症状加重。现症见:头晕,胸前区不适,心慌乏力,无耳鸣耳聋,纳可,眠差易醒,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服用本发明药物一周后,2017年6月1日前来二诊,服药后症状缓解,血压降至145/83mmhg,现患者劳累后仍有头晕,无胸闷胸痛,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弦。后服用本发明药物两周,三诊时间:2017年6月16日,血压降至130/81mmhg,症状较前明显改善,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停药后随访未见复发。
[0157]
病例6:
[0158]
华x,性别:女,年龄:64岁。初诊时间:2014年3月27日,主诉:头胀乏力1周。诊断:高血压,血压152/94mmhg。患者高血压病史2余年,平素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血压控制不稳定。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胀,伴有乏力感。现症见:头胀,以前额为著,伴乏力感,以四肢乏力为著。自觉活动能力下降,活动后乏力感明显,伴有腰酸,无明显胸闷、头晕,纳可,眠差,大便干,小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服用本发明药物1周后,二诊时间:2014年4月4日,血压降至141/90mmhg,症状较前好转,四肢乏力缓解,偶有阵发性头胀,仍有腰酸,但已好转,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于2014年4月22日前来三诊,血压降至138/88mmhg,症状较前好转,头痛乏力较前改善,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015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