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有红外功能的骨科护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9:56: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红外功能的骨科护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促进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技术专业。它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在20世纪下半叶及21世纪初,康复治疗技术这门新兴的技术专业和康复治疗师这种新的职业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成长的活力,反映了医疗和康复市场对这门新的专业及人力资源的迫切需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开设,正是顺应社会民众健康、审美的需要,满足人们对意外伤害、疾病所致的残疾、手术后的恢复等在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等多方面的需求,有着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市场广阔。
3.红外线的波长为760 nm~50
µ
m,属不可见光。红外线的主要作用基础为热效应。根据生物学特点,红外线可分为两段,其一是长波红外线,波长1.5~15
µ
m,又称远红外线。其二是短波红外线,波长760 nm~1.5
µ
m,又称近红外线。红外线的光量子能量低,主要生物学作用为热效应而无光化学作用。人体皮肤和皮下组织是吸收红外线的主要区域,由于皮肤表皮各区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吸收率是不同的,长波红外线只能达到0.05~1mm深度,短波红外线可深达 1~10mm,皮肤经红外线照射后出现充血,表现为境界不清颜色不均匀的红色的热红斑。停止照射后,约1~2小时红斑完全消退。反复多次照射后皮肤上可出现不均匀色素沉着。其特点为沿皮肤血管的网状花斑,形状如大理石纹。
4.皮肤及表皮下组织将吸收红外线能量转变成热,热可以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局部血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代谢增强,血液淋巴循环的加速,促进了组织中异常产物的吸收和消除。红外线的温热作用降低了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干扰了痛阈,故红外线疗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如神经痛)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热可使肌梭中γ传出神经纤维的兴奋性降低,牵张反射减弱,致使肌张力下降,肌肉松弛,如在胃肠平滑肌痉挛时,可使胃肠蠕动减弱,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消除;又能使组织内血循环加快,渗出增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周围出现白细胞移行浸润,吞噬细胞功能增强,抗体形成增多。由于免疫力增强,故对浅层组织的慢性炎症有吸收作用。
5.红外线治疗的适应征广泛,主要用于缓解肌痉挛,改善血运,止痛。例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肌腱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神经炎、皮肤溃疡、挛缩的瘢痕等。禁忌症为高热患者、出血倾向者、活动性肺结核及重症动脉硬化等。
6.对于腿部的术后骨质恢复、老人腿部的骨质疏松、肌肉痉挛、神经痛等几类群体,在对患者的腿部做康复治疗时,患者的身体躺在支撑装置上,由腿部固定组件进行固定,然后采用红外灯光进行光疗,必要时可以对患者的腿部进行锻炼,但是市场上缺乏采用红外光疗和机械锻炼的组合护理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红外功能的骨科护理固定装置,解决了对于腿部的术后骨质恢复、老人腿部的骨质疏松、肌肉痉挛、神经痛等几类群体,在做康复治疗时,缺乏采用红外光疗和机械锻炼的组合护理治疗装置的问题。
8.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有红外功能的骨科护理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底板、第一转轴、靠背、腿托、调节组件、第一照射组件、第二照射组件、固定组件和锻炼组件,所述支撑底板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转轴及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转轴外壁的靠背,所述支撑底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腿托及设置在腿托两侧的第二照射组件,所述第二照射组件上设置有锻炼组件,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照射组件及调节组件;所述第一照射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板两侧的铰接座及与铰接座铰接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三个伸缩杆及与伸缩杆滑动配合的若干个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外壁通过第二固定轴铰接有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通过连接处的第二转轴转动配合,所述若干个第一固定条和若干个第二固定条的内部均卡接有红外灯条,所述支撑座顶部设置有固定组件。
9.第一照射组件将通过红外灯带对哦患者的大腿及小腹进行光疗护理。当患者躺到装置上时,工作人员将支撑底板两侧的第一照射组件通过铰接座转动到支撑底板上,并通过支撑座顶部的固定组件与支撑底板顶部的挡板卡接,使其固定,将两个支撑座顶部的三个伸缩杆抽出至最大长度,再将折叠的若干个红外灯带通过移动活动环进行展开,将最上面的三个活动环通过对应的三个挂钩使其固定;此时,两边的灯带都已展开,接通电源,将红外灯带点亮即可对患者的小腹及大腿进行光疗。其中,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杆及承载杆内部六十度斜置的反射板,反射板可以将红外灯带发出的光最大限度的反射到患者的身体上,使光疗的效率提高;反射板斜置六十度可以将红外光反射回的同时不妨碍患者的上肢进行其他动作。另外,第一照射组件采用翻转、伸缩、卡接的方式,当患者在爬上装置和离开装置时不会对其造成阻碍,并且可以调整伸缩杆的高度,对不同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光疗效果。
10.更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活动环的设置方向与伸缩杆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条设置在远离活动环的第二固定轴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条设置在靠近活动环的第二固定轴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分别通过第二固定轴和第二转轴错位转动配合。
11.错位转动配合的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可以最大限度的将红外灯条折叠,同时配合伸缩杆将其缩至最靠近支撑座的一节伸缩杆,可以将第一照射组件在不使用时收纳,并且不会对患者的爬上和离开装置造成阻碍。
12.更进一步地,所述三个伸缩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内部开设有倾斜六十度的斜槽,所述承载杆通过斜槽与反射板卡接配合,所述承载杆背离反射板的一端面设置有与三个伸缩杆对应的三个挂钩,所述挂钩的材质为pvc塑料。
13.反射板可拆卸,反射板可以将红外灯带发出的光最大限度的反射到患者的身体
上,使光疗的效率提高,反射板斜置六十度可以将红外光反射回的同时不妨碍患者的上肢进行其他动作;挂钩可以将红外灯带通过活动环展开时将其固定,采用pvc塑料这种具有弹性的塑料,使在对活动环固定和分开时都和容易,便于操作。
14.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两侧的固定仓及设置在固定仓内部的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拨动块及设置在拨动块一侧的把手,所述拨动块倾斜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拨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设置有调节齿轮,所述拨动块的一端与调节齿轮卡接,所述固定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片,固定仓通过固定片和螺丝与支撑底座固定配合。
15.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齿轮齿的一侧角度为九十度,另一侧为七十五度,所述拨动块的一端与调节齿轮九十度的齿卡接。
16.调节组件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提高患者在进行护理治疗时的舒适感。因光疗护理的时间较长,患者长时间固定在装置上难免需要变换姿势,此时通过向下按压把手,将调节齿轮解锁,转动靠背将其调整到患者所需求的位置,再松开把手,拨动块会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回弹,其一端会与调整齿轮齿九十度的一侧卡接,使卡接的更稳固。其中,调整齿轮齿的另一侧角度为七十五度,在解锁拨动块与调节齿轮的卡接时不会与齿碰接。
1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照射组件包括设置在腿托一侧的第一支撑杆及设置在腿托另一侧的转动块,所述第一支撑杆和转动块均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腿托的两侧,所述转动块的顶部设置有转动座及与转动座转动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背离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三固定轴及转动设置在第三固定轴外壁的固定杆,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端面靠近两侧位置设置有挡块,挡块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杆靠近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的一端开设有槽,槽内通过限位片和螺丝固定安装有第一红外灯板,所述第一红外灯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转轴及与第三转轴转动配合的第二红外灯板和第三红外灯板,所述两个第一螺栓的一端均设置有转动环。
18.第二照射组件将对患者的小腿和脚部进行光疗。当患者躺在装置上时,小腿和脚部会固定在腿托上,此时将旋转放置在腿托两侧的第二照射组件旋转至与腿托垂直(拧动两边的第一螺栓,使其不再锁定,将第一支撑杆和转动块旋转至与腿托平行,再拧动第一螺栓将二者固定,完成一次固定);将第二支撑杆和锻炼组件通过转动座转动过来,此时,第二支撑杆和腿托垂直,锻炼组件与腿托平行,再将第二将竖直的固定杆横置到挡块的卡槽中,由此将第一、第二支撑杆固定住,完成二次固定,使其更为稳定。将两边的第二红外灯板和第三红外灯板通过第三转轴打开,通上电源,由此对患者的小腿部和脚部进行光疗。通过旋转折叠的方式将第二照射组件放置在腿托的两遍,避免了患者上下装置造成阻碍;当患者躺在躺椅上时,再通过旋转、展开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光疗,操作简单、收纳方便。其中,转动环可以更为方便的拧动螺丝,方便护理人员对装置进行操作。
19.更进一步地,所述锻炼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的一面的横杆及阻尼滑动设置在横杆外壁的两个承载块,所述横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面焊接,另一端通过与第一支撑杆内部贯穿的第二螺栓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栓
的外端设置有转动环,所述两个承载块的内部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内卡接有与斜槽相匹配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及与第三弹簧一端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置有套环。
20.锻炼组件可以在患者进行光疗护理时可同时进行拉伸锻炼。患者躺在装置上,可以调整靠背至半卧位或者躺位,将脚部放置到套环里,向下部进行拉伸锻炼,可以对患者的腿部肌肉、腿部骨骼和腹部肌肉进行锻炼,由此配合光疗效果更为显著。其中,由于卡块与承载块是通过斜槽卡接配合,斜槽倾斜有一定的角度,因此在做上下运动时不会对卡接的效果造成影响,而在更换第二卡块时,通过横向用力就可以很简单的将第二卡块及以下组件取下,由此再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锻炼需要进行更换不同拉伸强度的弹簧,操作简单方便,效果好。另外,由于承载块是阻尼滑动设置在横杆的外壁,因此可以调节横向宽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者的腿部开合角度,以满足患者需求。
2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块及其底部的组件可从承载块内部的滑槽卸下更换,所述套环内壁设置有护垫。护垫可以使患者的脚部更为舒适,不至于被硬性结构膈伤。
22.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座顶部靠近两侧的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空槽,空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杆及设置在限位杆外壁的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杆的中段安装有限位圆块,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空槽内壁接触,另一端与限位圆片接触,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安装有提块,底端安装有橡胶块。
23.固定组件将对第一照射组件翻转至支撑底板的顶部进行固定限位。当第一照射组件翻转到支撑底板的顶部时,通过提块将限位杆提起,当限位块过了挡块的顶部时放手,限位杆和底部的橡胶块会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回位,使其卡接在挡块的一端面,完成对第一照射组件的限位固定。采用弹簧卡接的方式,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操作。
24.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靠背和腿托的顶部均设置有软垫,所述靠背所在的软垫外端面设置有头枕。
25.支撑底板、靠背和腿托的顶部设置的软垫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患者长时间躺在装置上因不适而乱动导致固定效果不好,治疗成效不佳的问题。
26.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第一照射组件将通过红外灯带对哦患者的大腿及小腹进行光疗护理。当患者躺到装置上时,工作人员将支撑底板两侧的第一照射组件通过铰接座转动到支撑底板上,并通过支撑座顶部的固定组件与支撑底板顶部的挡板卡接,使其固定,将两个支撑座顶部的三个伸缩杆抽出至最大长度,再将折叠的若干个红外灯带通过移动活动环进行展开,将最上面的三个活动环通过对应的三个挂钩使其固定;此时,两边的灯带都已展开,接通电源,将红外灯带点亮即可对患者的小腹及大腿进行光疗。其中,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杆及承载杆内部六十度斜置的反射板,反射板可以将红外灯带发出的光最大限度的反射到患者的身体上,使光疗的效率提高;反射板斜置六十度可以将红外光反射回的同时不妨碍患者的上肢进行其他动作。另外,第一照射组件采用翻转、伸缩、卡接的方式,当患者在爬上装置和离开装置时不会对其造成阻碍,并且可以调整伸缩杆的高度,对不同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光疗效果。
27.2、通过调节组件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提高患者在进行
护理治疗时的舒适感。因光疗护理的时间较长,患者长时间固定在装置上难免需要变换姿势,此时通过向下按压把手,将调节齿轮解锁,转动靠背将其调整到患者所需求的位置,再松开把手,拨动块会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回弹,其一端会与调整齿轮齿九十度的一侧卡接,使卡接的更稳固。其中,调整齿轮齿的另一侧角度为七十五度,在解锁拨动块与调节齿轮的卡接时不会与齿碰接。
28.3、第二照射组件将对患者的小腿和脚部进行光疗。当患者躺在装置上时,小腿和脚部会固定在腿托上,此时将旋转放置在腿托两侧的第二照射组件旋转至与腿托垂直(拧动两边的第一螺栓,使其不再锁定,将第一支撑杆和转动块旋转至与腿托平行,再拧动第一螺栓将二者固定,完成一次固定);将第二支撑杆和锻炼组件通过转动座转动过来,此时,第二支撑杆和腿托垂直,锻炼组件与腿托平行,再将第二将竖直的固定杆横置到挡块的卡槽中,由此将第一、第二支撑杆固定住,完成二次固定,使其更为稳定。将两边的第二红外灯板和第三红外灯板通过第三转轴打开,通上电源,由此对患者的小腿部和脚部进行光疗。通过旋转折叠的方式将第二照射组件放置在腿托的两遍,避免了患者上下装置造成阻碍;当患者躺在躺椅上时,再通过旋转、展开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光疗,操作简单、收纳方便。其中,转动环可以更为方便的拧动螺丝,方便护理人员对装置进行操作。
29.4、锻炼组件可以在患者进行光疗护理时可同时进行拉伸锻炼。患者躺在装置上,可以调整靠背至半卧位或者躺位,将脚部放置到套环里,向下部进行拉伸锻炼,可以对患者的腿部肌肉、腿部骨骼和腹部肌肉进行锻炼,由此配合光疗效果更为显著。其中,由于卡块与承载块是通过斜槽卡接配合,斜槽倾斜有一定的角度,因此在做上下运动时不会对卡接的效果造成影响,而在更换第二卡块时,通过横向用力就可以很简单的将第二卡块及以下组件取下,由此再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锻炼需要进行更换不同拉伸强度的弹簧,操作简单方便,效果好。另外,由于承载块是阻尼滑动设置在横杆的外壁,因此可以调节横向宽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者的腿部开合角度,以满足患者需求。
30.本发明通过调节组件、第一照射组件、第二照射组件、固定组件、锻炼组件为患者提供一种下肢光疗护理及机械锻炼的装置,患者通过固定在装置上,由第一照射组件对患者的腹部及大腿部分进行光疗,第二照射组件对患者的小腿部和脚部进行光疗,并且装置还可以通过锻炼组件对患者腿部骨骼及肌肉进行锻炼,双管齐下,效果好,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视角及a所在图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位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b所在图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位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照射组件第一立体视角及c所在图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位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照射组件第二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d所在图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d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第一照射组件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e所在图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e位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的第二照射组件的第一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的第二照射组件的第二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f所在图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f位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支撑底板;2、第一转轴;3、靠背;4、腿托;5、调节组件;6、第一照射组件;7、第二照射组件;8、固定组件;9、锻炼组件;10、软垫;11、头枕;501、调节齿轮;502、固定仓;503、第一固定轴;504、拨动块;505、把手;506、第一弹簧;507、固定片;601、铰接座;602、支撑座;603、伸缩杆;604、活动环;605、第二固定轴;606、第一固定条;607、第二固定条;608、红外灯条;609、第二转轴;610、承载杆;611、反射板;612、挂钩;701、第一支撑杆;702、转动块;703、第一螺栓;704、转动环;705、转动座;706、第二支撑杆;707、固定杆;708、第一卡块;709、挡块;710、第一红外灯板;711、第二红外灯板;712、第三红外灯板;713、第三转轴;714、第三固定轴;801、限位块;802、限位杆;803、第二弹簧;804、限位圆片;805、提块;806、橡胶块;901、横杆;902、第二螺栓;903、承载块;904、第二卡块;905、第三弹簧;906、固定块;907、弹簧;908、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35.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红外功能的骨科护理固定装置,如图1、图2、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包括支撑底板1、第一转轴2、靠背3、腿托4、调节组件5、第一照射组件6、第二照射组件7、固定组件8和锻炼组件9,支撑底板1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转轴2及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转轴2外壁的靠背3,支撑底板1的另一侧设置有腿托4及设置在腿托4两侧的第二照射组件7,第二照射组件7上设置有锻炼组件9,支撑底板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照射组件6及调节组件5;第一照射组件6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板1两侧的铰接座601及与铰接座601铰接的支撑座602,支撑座602的顶部安装有三个伸缩杆603及与伸缩杆603滑动配合的若干个活动环
604,活动环604的外壁通过第二固定轴605铰接有第一固定条606和第二固定条607,第一固定条606和第二固定条607通过连接处的第二转轴609转动配合,若干个第一固定条606和若干个第二固定条607的内部均卡接有红外灯条608,支撑座602顶部设置有固定组件8。
36.若干个活动环604的设置方向与伸缩杆603的设置方向相同,第一固定条606设置在远离活动环604的第二固定轴605的外壁上,第二固定条607设置在靠近活动环604的第二固定轴605的外壁上,第一固定条606和第二固定条607分别通过第二固定轴605和第二转轴609错位转动配合。三个伸缩杆60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杆610,承载杆610的内部开设有倾斜六十度的斜槽,承载杆610通过斜槽与反射板611卡接配合,承载杆610背离反射板611的一端面设置有与三个伸缩杆603对应的三个挂钩612,挂钩612的材质为pvc塑料。
37.第一照射组件将通过红外灯带对哦患者的大腿及小腹进行光疗护理。当患者躺到装置上时,工作人员将支撑底板两侧的第一照射组件通过铰接座转动到支撑底板上,并通过支撑座顶部的固定组件与支撑底板顶部的挡板卡接,使其固定,将两个支撑座顶部的三个伸缩杆抽出至最大长度,再将折叠的若干个红外灯带通过移动活动环进行展开,将最上面的三个活动环通过对应的三个挂钩使其固定;此时,两边的灯带都已展开,接通电源,将红外灯带点亮即可对患者的小腹及大腿进行光疗。其中,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杆及承载杆内部六十度斜置的反射板,反射板可以将红外灯带发出的光最大限度的反射到患者的身体上,使光疗的效率提高;反射板斜置六十度可以将红外光反射回的同时不妨碍患者的上肢进行其他动作。另外,第一照射组件采用翻转、伸缩、卡接的方式,当患者在爬上装置和离开装置时不会对其造成阻碍,并且可以调整伸缩杆的高度,对不同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光疗效果。
38.反射板可拆卸,反射板可以将红外灯带发出的光最大限度的反射到患者的身体上,使光疗的效率提高,反射板斜置六十度可以将红外光反射回的同时不妨碍患者的上肢进行其他动作;挂钩可以将红外灯带通过活动环展开时将其固定,采用pvc塑料这种具有弹性的塑料,使在对活动环固定和分开时都和容易,便于操作。
39.如图4、图5所示,调节组件5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1两侧的固定仓502及设置在固定仓502内部的第一固定轴503,第一固定轴50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拨动块504及设置在拨动块504一侧的把手505,拨动块504倾斜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06,第一弹簧506的一端与拨动块50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仓502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的两端设置有调节齿轮501,拨动块506的一端与调节齿轮501卡接,固定仓50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片507,固定仓通过固定片507和螺丝与支撑底座1固定配合。调节齿轮501齿的一侧角度为九十度,另一侧为七十五度,拨动块504的一端与调节齿轮501九十度的齿卡接。
40.调节组件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提高患者在进行护理治疗时的舒适感。因光疗护理的时间较长,患者长时间固定在装置上难免需要变换姿势,此时通过向下按压把手,将调节齿轮解锁,转动靠背将其调整到患者所需求的位置,再松开把手,拨动块会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回弹,其一端会与调整齿轮齿九十度的一侧卡接,使卡接的更稳固。其中,调整齿轮齿的另一侧角度为七十五度,在解锁拨动块与调节齿轮的卡接时不会与齿碰接。
41.如图3、14、15所示,第二照射组件7包括设置在腿托4一侧的第一支撑杆701及设置在腿托4另一侧的转动块702,第一支撑杆701和转动块702均通过第一螺栓703固定在腿托3
的两侧,转动块702的顶部设置有转动座705及与转动座705转动设置的第二支撑杆706,第一支撑杆701和第二支撑杆706相背离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三固定轴714及转动设置在第三固定轴714外壁的固定杆707,支撑底板1的顶部端面靠近两侧位置设置有挡块709,挡块的内部开设有卡槽,固定杆707靠近挡块70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块708,第一卡块708与卡槽卡接配合,第一支撑杆701和第二支撑杆706相对的一端开设有槽,槽内通过限位片和螺丝固定安装有第一红外灯板710,第一红外灯板70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转轴713及与第三转轴713转动配合的第二红外灯板711和第三红外灯板712,两个第一螺栓703的一端均设置有转动环704。
42.第二照射组件将对患者的小腿和脚部进行光疗。当患者躺在装置上时,小腿和脚部会固定在腿托上,此时将旋转放置在腿托两侧的第二照射组件旋转至与腿托垂直(拧动两边的第一螺栓,使其不再锁定,将第一支撑杆和转动块旋转至与腿托平行,再拧动第一螺栓将二者固定,完成一次固定);将第二支撑杆和锻炼组件通过转动座转动过来,此时,第二支撑杆和腿托垂直,锻炼组件与腿托平行,再将第二将竖直的固定杆横置到挡块的卡槽中,由此将第一、第二支撑杆固定住,完成二次固定,使其更为稳定。将两边的第二红外灯板和第三红外灯板通过第三转轴打开,通上电源,由此对患者的小腿部和脚部进行光疗。通过旋转折叠的方式将第二照射组件放置在腿托的两遍,避免了患者上下装置造成阻碍;当患者躺在躺椅上时,再通过旋转、展开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光疗,操作简单、收纳方便。其中,转动环可以更为方便的拧动螺丝,方便护理人员对装置进行操作。
43.如图16、17所示,锻炼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701和第二支撑杆706相对的一面的横杆901及阻尼滑动设置在横杆901外壁的两个承载块,横杆90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706的一端面焊接,另一端通过与第一支撑杆701内部贯穿的第二螺栓902与第一支撑杆701固定连接,第二螺栓902的外端设置有转动环704,两个承载块903的内部开设有斜槽,斜槽内卡接有与斜槽相匹配的第二卡块904,第二卡块9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905及与第三弹簧905一端连接的固定块606,固定块906的底部设置有套环908。第二卡块904及其底部的组件可从承载块903内部的滑槽卸下更换,套环908内壁设置有护垫908。
44.锻炼组件可以在患者进行光疗护理时可同时进行拉伸锻炼。患者躺在装置上,可以调整靠背至半卧位或者躺位,将脚部放置到套环里,向下部进行拉伸锻炼,可以对患者的腿部肌肉、腿部骨骼和腹部肌肉进行锻炼,由此配合光疗效果更为显著。其中,由于卡块与承载块是通过斜槽卡接配合,斜槽倾斜有一定的角度,因此在做上下运动时不会对卡接的效果造成影响,而在更换第二卡块时,通过横向用力就可以很简单的将第二卡块及以下组件取下,由此再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锻炼需要进行更换不同拉伸强度的弹簧,操作简单方便,效果好。另外,由于承载块是阻尼滑动设置在横杆的外壁,因此可以调节横向宽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者的腿部开合角度,以满足患者需求。
45.如图12、13所示,固定组件8包括设置在支撑座602顶部靠近两侧的两个限位块801,限位块801的内部开设有空槽,空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杆802及设置在限位杆802外壁的第二弹簧805,限位杆802的中段安装有限位圆块804,第二弹簧805的一端与空槽内壁接触,另一端与限位圆片804接触,限位杆802的顶端安装有提块805,底端安装有橡胶块806。
46.固定组件将对第一照射组件翻转至支撑底板的顶部进行固定限位。当第一照射组件翻转到支撑底板的顶部时,通过提块将限位杆提起,当限位块过了挡块的顶部时放手,限
位杆和底部的橡胶块会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回位,使其卡接在挡块的一端面,完成对第一照射组件的限位固定。采用弹簧卡接的方式,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操作。
47.本发明通过调节组件、第一照射组件、第二照射组件、固定组件、锻炼组件为患者提供一种下肢光疗护理及机械锻炼的装置,患者通过固定在装置上,由第一照射组件对患者的腹部及大腿部分进行光疗,第二照射组件对患者的小腿部和脚部进行光疗,并且装置还可以通过锻炼组件对患者腿部骨骼及肌肉进行锻炼,双管齐下,效果好,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4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