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19:51: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肤色即皮肤颜色,是指人类皮肤表皮层因黑色素、原血红素、叶红素等色素沉着所反映出的皮肤颜色。肤色在不同地区及人群有不同的分布。皮肤颜色与黑色素在皮肤中的含量及分布状态(颗粒状或分散状)有关。黑色素集中在表皮的生发层的细胞中及细胞间。真皮层中一般没有黑色素,但具有色素时,可透过皮肤而呈青色,如新生儿骶部及臀部灰青色的斑。此外,皮肤的颜色还与微血管中的血液、皮肤的粗糙程度及湿润程度有关。
3.大部分亚洲女性都希望自己拥有明亮白皙的肌肤,但在现代社会工作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许多亚洲女性出现肤色暗淡无光、皮肤暗沉增加的皮肤健康问题,给她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了困扰。因此,对于提亮肤色产品的需求也是亚洲女性护肤产品的迫切要求。
4.随着各类护肤和化妆产品的频繁使用,以及环境污染等外界不良刺激的增加,敏感肌肤人群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敏感肌肤容易出现肌肤泛红、发热、瘙痒、刺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皮肤红肿和皮疹,此外,还会出现肤色不匀及炎症褪去留下的印痕或斑点等问题。敏感肌肤还会导致皮肤变薄,角质层不全,容易脱屑,保水能力差,皮肤紧绷干燥等问题。随着人们对护肤及化妆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消费者也希望产品对皮肤作用更温和、无刺激性、安全性更高。
5.目前,既具有提亮肤色,又能抗敏舒缓的护肤品仍较少见。具有提亮肤色功能的产品多采用维生素c、果酸、曲酸、维a酸等,这些原料易使敏感肌肤出现红肿、发热、瘙痒、刺痛等问题,产品没有提亮肤色,反而造成新的皮肤问题。因此,消费者希望产品能兼具二者功效,为皮肤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用在护肤品中兼具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对皮肤作用更温和、无刺激性、安全性更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藏荆芥10-50份、延胡索10-50份、蒺藜果5-30份和诃子5-30份。
8.进一步,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藏荆芥20-40份、延胡索20-40份、蒺藜果10-20份和诃子10-20份。
9.进一步,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
制成:藏荆芥40份、延胡索30份、蒺藜果15份和诃子15份。
10.藏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nepeta angustifolia c.y.wu的全草。性凉,味辛、苦,具有息风止痉,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癫痫抽搐、创伤肿痛、卒中、出血性脑梗死、创伤及疼痛等症,含有荆芥内酯、熊果酸、齐墩果酸、白桦酸等成分。
11.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苦,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作用,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含有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等生物碱类成分。
12.蒺藜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微温,味辛、苦,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作用,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含有薯蓣皂苷、鲁期可皂苷等皂苷类成分。
13.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或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var.tomentel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平,味苦、酸、涩,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作用,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含有诃子酸、诃黎勒酸、没食子酸等多酚类成分。
14.上述的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1)将干燥的藏荆芥和延胡索粉碎,过20目筛,混合,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5-15倍量30-80vt%的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后在55-75℃温度下减压浓缩,得清膏;然后将清膏加水分散至0.05-0.5g/ml,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组合物a;
16.(2)将干燥的蒺藜果和诃子粉碎,过20目筛,混合,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10-3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h,过滤,合并滤液后浓缩,得清膏;然后将清膏加水分散至0.05-0.5g/ml,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组合物b;
17.(3)将步骤(1)所得组合物a和步骤(2)所得组合物b混匀,得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
18.进一步,步骤(1)和(2)中,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时,树脂径高比为1:3-8,上样量以全方生药材量计为0.1-1g/ml,吸附流速为1-4bv/h,水洗脱2-10倍树脂体积进行除杂,以30-80%乙醇洗脱2-8倍树脂体积,洗脱流速为2-8bv/h。
19.进一步,步骤(1)和(2)中,大孔吸附树脂为ab-8、d101、hpd-100、hpd-300或hpd-5000。
20.上述的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在制备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护肤品中的应用。
21.进一步,上述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的添加量为0.1-10%。
22.进一步,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的添加量为1-8%。
23.进一步,护肤品为洗面乳、洗面霜、皂、膏、霜、乳液、水、面膜或凝胶。
24.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25.本发明以传统藏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将藏荆芥、延胡索、蒺藜果、诃子配合使用,以藏荆芥、延胡索为君药,蒺藜果为臣药,诃子为佐使药,具有提亮肤
色、淡化暗沉、抗敏舒缓及改善肌肤敏感问题的作用,可用于日常护肤品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26.实施例1
27.一种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藏荆芥40份、延胡索30份、蒺藜果15份和诃子15份。
28.上述的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1)将干燥的藏荆芥和延胡索粉碎,过20目筛,混合,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10倍量50vt%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后在75℃温度下减压浓缩,得清膏;然后将清膏加水分散至0.2g/ml,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组合物a;
30.(2)将干燥的蒺藜果和诃子粉碎,过20目筛,混合,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15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后浓缩,得清膏;然后将清膏加水分散至0.5g/ml,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组合物b;
31.(3)将步骤(1)所得组合物a和步骤(2)所得组合物b混匀,得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
32.其中,步骤(1)和(2)中,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时,采用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树脂径高比为1:6,上样量以全方生药材量计为0.5g/ml,吸附流速为2bv/h,水洗脱8倍树脂体积进行除杂,以50%乙醇洗脱5倍树脂体积,洗脱流速为2bv/h。
33.实施例2
34.一种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藏荆芥30份、延胡索30份、蒺藜果20份和诃子20份。
35.上述的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1)将干燥的藏荆芥和延胡索粉碎,过20目筛,混合,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5倍量80vt%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后在65℃温度下减压浓缩,得清膏;然后将清膏加水分散至0.5g/ml,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组合物a;
37.(2)将干燥的蒺藜果和诃子粉碎,过20目筛,混合,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3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1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后浓缩,得清膏;然后将清膏加水分散至0.1g/ml,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组合物b;
38.(3)将步骤(1)所得组合物a和步骤(2)所得组合物b混匀,得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
39.其中,步骤(1)和(2)中,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时,采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树脂径高比为1:8,上样量以全方生药材量计为1g/ml,吸附流速为4bv/h,水洗脱5倍树脂体积进行除杂,以380%乙醇洗脱8倍树脂体积,洗脱流速为8bv/h。
40.实施例3
41.一种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藏荆芥40份、延胡索40份、蒺藜果10份和诃子10份。
42.上述的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43.(1)将干燥的藏荆芥和延胡索粉碎,过20目筛,混合,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15倍量30vt%的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后在70℃温度下减压浓缩,得清膏;然后将清膏加水分散至0.1g/ml,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组合物a;
44.(2)将干燥的蒺藜果和诃子粉碎,过20目筛,混合,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后浓缩,得清膏;然后将清膏加水分散至0.5g/ml,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组合物b;
45.(3)将步骤(1)所得组合物a和步骤(2)所得组合物b混匀,得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
46.其中,步骤(1)和(2)中,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时,采用hpd-300型大孔吸附树脂,树脂径高比为1:3,上样量以全方生药材量计为0.1g/ml,吸附流速为3bv/h,水洗脱6倍树脂体积进行除杂,以30%乙醇洗脱8倍树脂体积,洗脱流速为5bv/h。
47.实施例4
48.一种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藏荆芥30份、延胡索40份、蒺藜果20份和诃子10份。
49.上述的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1)将干燥的藏荆芥和延胡索粉碎,过20目筛,混合,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8倍量60vt%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5h,过滤,合并滤液后在55℃温度下减压浓缩,得清膏;然后将清膏加水分散至0.08g/ml,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组合物a;
51.(2)将干燥的蒺藜果和诃子粉碎,过20目筛,混合,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25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5h,过滤,合并滤液后浓缩,得清膏;然后将清膏加水分散至0.08g/ml,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组合物b;
52.(3)将步骤(1)所得组合物a和步骤(2)所得组合物b混匀,得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
53.其中,步骤(1)和(2)中,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时,采用hpd-5000型大孔吸附树脂,树脂径高比为1:7,上样量以全方生药材量计为0.4g/ml,吸附流速为2.5bv/h,水洗脱4倍树脂体积进行除杂,以70%乙醇洗脱8倍树脂体积,洗脱流速为7bv/h。
54.实施例5
55.一种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藏荆芥35份、延胡索30份、蒺藜果20份和诃子15份。
56.上述的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7.(1)将干燥的藏荆芥和延胡索粉碎,过20目筛,混合,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12倍量70vt%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过滤,合并滤液后在60℃温度下减压浓缩,得清膏;然后将清膏加水分散至0.4g/ml,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组合物a;
58.(2)将干燥的蒺藜果和诃子粉碎,过20目筛,混合,按照体积质量比加入16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过滤,合并滤液后浓缩,得清膏;然后将清膏加水分散至0.3g/ml,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干燥,得组合物b;
59.(3)将步骤(1)所得组合物a和步骤(2)所得组合物b混匀,得具有提亮肤色和抗敏舒缓作用的复方藏荆芥组合物。
60.其中,步骤(1)和(2)中,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时,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树脂径高比为1:6,上样量以全方生药材量计为0.8g/ml,吸附流速为4bv/h,水洗脱7倍树脂体积进行除杂,以40%乙醇洗脱6倍树脂体积,洗脱流速为3bv/h。
61.对比例1
62.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含有藏荆芥。
63.对比例2
64.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含有延胡索。
65.对比例3
66.对比例3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含有蒺藜果。
67.对比例4
68.对比例4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含有诃子。
69.对比例5
70.对比例5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含有藏荆芥和延胡索。
71.对比例6
72.对比例6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含有藏荆芥和蒺藜果。
73.对比例7
74.对比例7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含有藏荆芥和诃子。
75.对比例8
76.对比例8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含有延胡索和蒺藜果。
77.对比例9
78.对比例9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含有延胡索和诃子。
79.对比例10
80.对比例10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含有蒺藜果和诃子。
81.对比例11
82.对比例11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含有诃子。
83.对比例12
84.对比例12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含有延胡索。
85.对比例13
86.对比例13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含有藏荆芥。
87.实验例
88.取实施例1和对比例1-6所得组合物,按表1配方制备相应的护肤霜。
89.表1护肤霜配方表
[0090][0091]
将a组和b组的组分均加热至70℃,充分溶解、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将a组缓慢加入到b组中,继续搅拌,缓慢冷却至30℃,加入c组,搅拌均匀,继续冷却至室温,即得护肤霜。按照相同方法制备各对比例护肤霜。
[0092]
1、提亮肤色效果比较实验
[0093]
(1)受试对象:选取受试者140人,女性,年龄20-45岁,室内工作者,受试者排除条件符合《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纳入、排除标准;无严重系统性疾病、无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无活动性过敏性疾病;对护肤类化妆品无过敏史;1个月内未曾全身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非妊娠或哺乳期;无伦理学禁忌;根据chardon分组法,皮肤颜色在
ⅱ‑ⅳ
之间采用健康受试者实验。将受试者随机分为14组,每组10人,采用实施例1和上述对比例组合物制备的护肤霜,进行提亮肤色效果比较实验。
[0094]
(2)测试指标:皮肤白度(亮度)(l
*
值):l
*
值为白平衡,值越大颜色越偏向白色,反之偏向黑色。
[0095]
皮肤明亮度(暗黄度)(ita
°
值):ita
°
值为皮肤个体类型角,是与l
*
值和b
*
值相关的表征皮肤明亮度的数值。ita
°
值越大,皮肤越明亮,反之皮肤越暗沉。
[0096]
测试方法:选择受试者左、右手臂曲臂内侧为受试区(面积相同),进行随机标记,并设定空白区(不使用任何样品),受试区涂抹实验样品,每日早晚各涂抹1次,涂抹量按个人使用习惯。使用周期为8周。测试期间受试者不改变日常使用清洁产品的品牌和习惯。使用受试产品8周后,使用测试仪器(mexameter mx 18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测试仪、mpa9多功能皮肤测试仪及色度测试探头,德国ck公司)对受试部位进行数据采集。
[0097]
数据分析:如果数据呈正态分布,应用t检验的方法分析使用样品前后数据的变化以及试验区与基质区之间的差异。如果数据呈非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进行相应统计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是否有效的结论。数据计算公式见式(1)与式(2)。
[0098]
式(1)δl
*
值=l
*
值(受试区)-l
*
值(空白区),式(2)δita
°
值=ita
°
值(受试区)-ita
°
(空白区)。
[0099]
皮肤白度(亮度)(l
*
值)测定结果见表2。
[0100]
表2皮肤白度(亮度)(l
*
值)测定结果
[0101][0102][0103]
注:与实施例1比较,
*
p《0.05,
**
p《0.01。
[0104]
表2结果显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8周后,受试者受试区的l
*
值显著性增加,与各对比例产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与同一受试者空白区的差值比较中,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δl
*
值也显著高于其他对比例产品(p《0.01)。说明本发明组方具有显著的协同增亮肤色作用,与只含一种、两种、三种原料的对比例产品比较,其增亮肤色效果显著,具有明确的协同增效作用。
[0105]
皮肤明亮度(暗黄度)(ita
°
值)测定结果见表3。
[0106]
表3皮肤明亮度(暗黄度)(ita
°
值)测定结果
[0107]
[0108][0109]
注:与实施例1比较,
*
p《0.05,
**
p《0.01。
[0110]
表3结果显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8周后,在与同一受试者空白区的δita
°
值比较中,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δita
°
值也显著高于其他对比例产品(p《0.01)。说明本发明组方具有显著的协同增加皮肤明亮度作用,与只含一种、两种、三种原料的对比例产品比较,其增亮肤色效果显著,具有明确的协同增效作用。
[0111]
2、抗敏止痒实验
[0112]
将160只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16组:空白对照组、组织胺组、本发明实施例1、对比例1-13,每组10只。实验时用1%硫化钠将小鼠背毛脱掉,脱毛皮肤区面积为2cm
×
3cm,2天后用于实验。实验时,各组动物背部脱毛区分别局部涂抹相应样品(0.2ml/只),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1h,除空白对照组外,每组小鼠颈背部皮内注射组织胺50μl/只。给予组织胺后,观察小鼠瘙痒情况,记录30min内小鼠挠痒次数。试验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量用均值
±
标准差表示,如果数据呈正态分布,应用t检验的方法分析使用样品前后数据的变化以及试验区与基质区之间的差异。如果数据呈非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进行相应统计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是否有效的结论。抗敏止痒实验测定结果见表4。
[0113]
表4抗敏止痒实验测定结果
[0114]
产品组30min内挠痒次数(次)空白组23.19
±
3.22
##
组织胺组153.31
±
20.23
**
实施例133.81
±
12.68
*##
对比例194.27
±
28.30
**##
对比例273.43
±
19.56
**##
对比例365.70
±
21.77
**##
对比例4148.92
±
32.68
**
对比例589.33
±
18.55
**##
对比例679.41
±
21.33
**##
对比例7122.28
±
31.50
**#
对比例862.42
±
20.56
**##
对比例982.32
±
33.01
**##
对比例10118.80
±
33.89
**#
对比例1166.45
±
18.38
**##
对比例1283.21
±
22.60
**##
对比例1360.25
±
20.78
**##
[0115]
注:与空白组比较,
*
p《0.05,
**
p《0.01。与组织胺组比较,
#
p《0.05,
##
p《0.01。
[0116]
表4结果表明,对于组织胺造成的瘙痒,本发明实施例产品具有明显的抗敏止痒作用,与组织胺模型组比较,有着显著性差异(p《0.01),尽管挠痒次数仍高于空白组,但与其他对比例组比较,实施例1产品的挠痒次数明显低于其余各对比例组,止痒效果明显。说明本发明组方具有显著的协同抗敏舒缓作用,与只含一种、两种、三种原料的对比例产品比较,其抗敏止痒效果显著,具有明确的协同增效作用。
[0117]
虽然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