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上/下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9:19: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分析仪器领域的,可自主单模块运行也可搭载于一体化流水线操作系统运行的模块,具体地,涉及一种上/下线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在分析仪器中的逐步应用,目前分析测试正在逐步从手工测试实现了各单个测试指标的单机自动化,在效率和质量上都有较大提高。但这只是分析仪器领域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点。
3.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尚存在如下问题:
4.样品进样过程和下架过程都需要人工来操作,例如:需人工核对上线样品的准确性,需人工核对下线样品是否已完成所有样品测试,另外,还需要人工来确认该样品下线后如何处置的问题。
5.也就是说,从现有的技术状态来说,人工的介入不能或缺,当存在大批量样本需要待检的状态下,由于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人工上样、人工核对、人工分类,无法避免产生漏检、重复检、检错、误遗弃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全自动化进行、完全脱离中间人工步骤的,可单机运行,或搭载于一体化分析系统上进行运行的上下线模块。
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识别模块和流转模块;
8.其中,上述识别模块,识别样品存储容器表面的识别码,并根据识别码对应的样品信息,获取样品的流转目的地;
9.上述流转模块,根据不同的流转目的地,将样品移动至指定的流转目的地。
10.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11.上述识别模块,包括识别机构;
12.上述流转模块,包括流转平台;
13.上述流转平台上,具有预检工位;
14.上述预检工位上安装有感应机构;
15.上述感应机构,感应到样品进入预检工位后,激活识别机构;
16.上述识别机构被激活后,识别样品存储容器表面的识别码。
17.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18.上述识别模块,还包括分析单元;
19.上述分析单元的工作流程如下:
20.s1.通过由识别机构识别获得的识别码,获取识别码对应样品的工作信息;
21.s2.根据工作信息进行流转目的地的判断,
22.当工作信息表明,当前样品为待检测状态,指令流转模块将该样品上线;
23.当工作信息表明,当前样品为完成检测状态,指令流转模块将该样品下线。
24.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25.上述感应机构,重量感应元件;
26.上述分析单元,还根据重量感应元件的感应结果,进行样品校验;
27.当校验结果不合格时,进行警示,和/或在设备前端进行反馈并提示。
28.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29.上述流转平台,还包含样品上线工位和样品下线工位;
30.对向上述样品上线工位和样品下线工位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一一对应的识别机构。
31.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32.上述样品上线工位上安装有升降机构;
33.和/或
34.上述样品下线工位上安装有升降机构。
35.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36.上述流转模块,包括流转机构;
37.上述流转机构为具有传动、和/话抓取、和/或导向功能的构件。
38.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39.上述流转模块,衔接前序工作系统和若干后续工作系统,将样品从前序工作系统中向不同的目标后续工作系统进行转移。。
具体实施方式
40.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下线系统10,其特征在于:包含识别模块和流转模块;
41.其中,流转模块,根据不同的流转目的地,将样品移动至指定的流转目的地;
42.该流转模块包含流转平台110;
43.该流转平台上具有样品工位,该样品工位根据功能可区分为进样样品工位和出样样品工位,如场地有限或者为单线操作(即、样品为一一上线下线的模式,具体说,就是单一个样品完成了所有的上下线项目后才进行第二个样品的上下线工序)的情况下,该样品工位同时容纳进出样品。
44.该样品工位上具有重力感应器,一方面能够在样品到达工位是获得感应,从而激活识别设备进行样品识别码识别的工作,另一方面能够在样品到达工位后,对其重量进行称量。
45.识别模块,安装于流转平台上,包括有架体112和识别机构113(如:拍摄功能摄像机等设备),能够识别样品存储容器表面的识别码,并根据识别码对应的样品信息,获取样品的流转目的地;
46.该识别机构安装于架体上,可以为固定形式或可移动形式。
47.一般来说,该识别机构为固定安装于架体的形式,由于本系统涉及对上样和下线样品均进行识别鉴别的过程,故而,该识别机构一般为两个,分别对向于样品的前进方向,从而当样品进入识别范围时对其进行识别。
48.该识别模块,还包括分析单元,用于对样品通过识别/称量获取的信息进行鉴别,来判断样品是否准确;
49.该分析单元的工作流程如下:
50.s1.通过由识别机构识别获得的识别码,获取识别码对应样品的工作信息;
51.s2.根据工作信息进行流转目的地的判断,
52.当工作信息表明,当前样品为待检测状态,指令流转模块将该样品上线;
53.当工作信息表明,当前样品为经检测状态,指令流转模块将该样品下线;
54.同时,该分析单元,还根据重量感应元件的感应结果,进行样品校验;
55.当校验结果不合格时,进行警示,和/或在设备前端进行提示。
56.所谓的样品校验,针对上线样品,判断其重量是否与上线前的录入信息一致(可限定在固定的偏差值范围内均认为一致);
57.针对下线样品,判断其上/下线状态下的重量差值是否与预期值一致(可限定在固定的偏差值范围内均认为一致);
58.此处的预期值指样品经数道检测工序后,在检测过程中应当损失的样品重量。
59.此外,为了实现不同目的地的运送,该流转模块上还安装有流转机构;
60.该流转机构为具有传动、和/或抓取、和/或导向功能的构件,如:传送带(如图中111元件),六轴机械手臂,导向片(如图中120元件)等等,衔接前序工作系统和若干后续工作系统,将样品从前序工作系统中向不同的目标后续工作系统进行转移。
61.当目的地具有上下层的关系时,该流转机构还可包含安装于样品上线工位和/或样品下线工位上的升降机构130;
62.该升降机构安装于电梯井中,该电梯井中对应于出口位置的内表面上具有推出机构132,当样品通过升降平台131到达预设的出样位置时,被推出机构推出送入另外的工作空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识别模块和流转模块;其中,所述识别模块,识别样品存储容器表面的识别码,并根据识别码对应的样品信息,获取样品的流转目的地;所述流转模块,根据不同的流转目的地,将样品移动至指定的流转目的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识别机构;所述流转模块,包括流转平台;所述流转平台上,具有预检工位;所述预检工位上安装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感应到样品进入预检工位后,激活识别机构;所述识别机构被激活后,识别样品存储容器表面的识别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包括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的工作流程如下:s1.通过由识别机构识别获得的识别码,获取识别码对应样品的工作信息;s2.根据工作信息进行流转目的地的判断,当工作信息表明,当前样品为待检测状态,指令流转模块将该样品上线;当工作信息表明,当前样品为完成检测状态,指令流转模块将该样品下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重量感应元件;所述分析单元,还根据重量感应元件的感应结果,进行样品校验;当校验结果不合格时,进行警示,和/或在设备前端进行反馈并提示。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平台,还包含样品上线工位和样品下线工位;对向所述样品上线工位和样品下线工位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一一对应的识别机构。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上线工位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和/或所述样品下线工位上安装有升降机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模块,包括流转机构;所述流转机构为具有传动、和/话抓取、和/或导向功能的构件。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模块,衔接前序工作系统和若干后续工作系统,将样品从前序工作系统中向不同的目标后续工作系统进行转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识别模块和流转模块;其中,所述识别模块,识别样品存储容器表面的识别码,并根据识别码对应的样品信息,获取样品的流转目的地;所述流转模块,根据不同的流转目的地,将样品移动至指定的流转目的地。基于该系统能实现样品的自动上线和下线操作。品的自动上线和下线操作。品的自动上线和下线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罗传剑 张静 卢文武 陈凡 张见华 潘彦 赵勇 茅闻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北裕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3
技术公布日:2022/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