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衡量蛋白多肽溶液脱色效果的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19:04: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多肽脱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衡量蛋白多肽溶液脱色 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大量研究表明,多肽具有抗肿瘤、抗炎、抑菌、抗氧化等生理活性,其功 能特性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并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国内 具有较多多肽的相关标准,但对其颜色上的要求较低。如gb31645-2018要求 1%胶原蛋白肽溶液为白色或淡黄色;gb/t22729-2008、sb/t10634-2011、qb /t2879-2007和qb/t4588-2013要求肽粉的颜色为白色、淡黄色;gb/ t22492-2008要求大豆肽粉的颜色为白色、淡黄色、黄色;qb/t4707-2014要 求玉米低聚肽粉为淡黄色到棕黄色;qb/t5298-2018要求小麦低聚肽粉为白色 到浅灰色。消费者往往更倾向于颜色更浅的多肽产品,这在化妆品行业中尤为 突出。而在多肽的制备过程中,原料自身携带、美拉德反应以及较剧烈的反应 条件下产生的色素均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因此需要脱色处理,而用于测定 其脱色效果的可靠方法尤为重要。大多数企业通过感官分析或色差仪对干燥后 粉末的白度进行比较,而许多较白的多肽粉溶于水后仍会呈现出较深的颜色。 相比之下,直接测定多肽溶液的颜色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可靠。
3.目前,对于多肽脱色效果测定的方法,国内已有相关研究,张毅等
1.以 360nm吸光度变化衡量大豆多肽的脱色效果;张姗姗等
2.采用410nm对香螺肽 脱色效果进行比较;胡庆苹等
3.和郑金娃
4.等分别采用458nm和540nm测定海 参多肽脱色率。此外,相关研究也采用365nm
5.、367nm
6.、370nm
7.、380nm
8.、 410nm
9.和450nm
10.等吸光度变化衡量多肽及酶解液的脱色效果。以上研究均选 择了单一波长用于脱色率的测定,其选择大多是基于样品溶液在200nm~900nm 全波长扫描下具有吸收峰,而部分研究
10.样品由于在该波长范围下不具有吸收 峰,而采用了样品溶液颜色的互补色波长用于测定。
4.然而,上述测定方法尚存在以下问题和弊端:一、对于多肽溶液的颜色, 不能简单以单一的颜色词去形容,其互补吸收波长也不单一,由此导致了采用 样品颜色互补色波长测定的方法的不准确性;二、原料携带的颜色不一样,可 能会使其酶解液颜色不一样,酶解液脱色效果的测定有限;三、部分多肽溶液 的颜色在室温条件下会随着氧化而变深,因此,衡量多肽溶液脱色效果时,也 应尽可能确保干样溶解后测定时间的一致性,或者多肽溶液的颜色在室温达到 稳定状态。现有技术对该问题并未有过多注意;四、不同样品溶液对全波长200 nm-900nm下的吸收效果不同,部分样品溶液可能在200nm-900nm全波长下 没有最高吸收峰,因此,采用单一的吸收波长去测定不一定正确。五、研究对 同样的原材料(牡蛎)采用不同的蛋白酶进行酶解,发现在控制ph、酶解温度、 料液比和加酶量一定时,不同蛋白酶在不同酶解时间下的牡蛎多肽溶液呈现不 同的颜色。由此造成了测定误差;六、采用视觉观察多肽溶液的颜色并不一定 准确,部分样品溶液装满较小容器(如10ml试管)中可能显现的颜色较浅, 但装满较大的容器(如50ml比色管)中会呈现较深的颜色,且差异较小的
多 肽溶液颜色难以采用视觉区分;七、许多较白的多肽粉溶于水后仍会呈现出较 深的颜色;八、多肽溶液的浑浊度同样会影响其品质,对于颜色较浅而浑浊度 较高的多肽溶液,选择互补色波长测定不一定准确。
5.[1]张毅,华欲飞,孔祥珍,等.活性炭对大豆多肽脱色效果的研究[j].粮食与 饲料工业,2010(08):31-33.
[0006]
[2]姗姗,李晓彬,张轩铭,等.香螺肽脱色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学, 2020,41(6).
[0007]
[3]胡庆苹,裴栋,姜红梅,等.响应面法优化海参多肽脱色工艺[j].食品研究 与开发,2017(16):81-86.
[0008]
[4]郑金娃,汪秋宽,何云海,等.海参多肽脱色脱腥工艺的优化研究[j].大连 海洋大学学报,2013,28(003):303-306.
[0009]
[5]关晴,阮长青.黄豆酱多肽原液脱色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酿造, 2012(06):96-100.
[0010]
[6]李锦,许伟,邵荣,等.响应面法优化灰兜巴多肽脱色工艺[j].食品工业科 技,2015(13):194-199 203.
[0011]
[7]魏连会,阮长青.响应面法优化酱油中多肽的脱色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 2013(10):235-238.
[0012]
[8]肖怀秋,李玉珍,林亲录,等.冷榨花生蛋白酶解液活性炭脱色工艺的响应 面优化研究[j].中国油脂,2014,39(10):34-38.
[0013]
[9]王书云,万菡,周光朝,等.玉米多肽脱色工艺优化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 学报,2009,28(004):25-29.
[0014]
[10]胡庆苹,魏鉴腾,裴栋,等.响应面法优化鱼籽多肽酶解液脱色工艺[j]. 食品工业科技,2016,37(21):189-194.


技术实现要素:

[001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衡量蛋白多肽溶液脱色效果的方法,弥补了现有技 术研究中存在的弊端,脱色效果观察更加直观,适用于视觉上难以区分、差异 小的溶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16]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7]
一种基于衡量蛋白多肽溶液脱色效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0018]
(1)将脱色前、后的多肽干样以相同浓度比例溶解于超纯水或去离子水 中得样品溶液,于室温放置一定时间后,采用酶标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将样 品溶液和超纯水分别于380nm-780nm间隔1-10nm进行扫描,测定其在该范围 的吸光度;
[0019]
(2)制作波长-吸光度折线图;
[0020]
(3)根据折线图变化趋势或计算脱色率,以定性或定量指标的变化确定脱 色效果:
[0021]
a脱色效果的定性指标:当样品溶液的折线走势越靠近超纯水折线时,脱 色效果越彻底,当样品溶液的折现走势越偏向上方,脱色效果越差;
[0022]
b由折线图计算脱色率,根据脱色率数值的高低,确定脱色效果。
[0023]
进一步地,所述脱色率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0024][0025]
其中,以间隔10nm扫描为例:
[0026]
s1为脱色前样品溶液折线与横坐标轴、x=380nm和、x=780nm围成的面 积;
[0027]
s2为脱色后样品溶液折线与横坐标轴、x=380nm和、x=780nm围成的面 积;
[0028]
s3为超纯水或去离子水与横坐标轴、x=380nm和、x=780nm围成的面积;
[0029]
为由数个上底和下底为相邻两吸光度的值、高为10的梯形组 合而成,其计算公式如下:
[0030][0031][0032][0033][0034]
在上式中,10代表380nm-780nm光谱中所间隔的10nm,即看成组成面 积中梯形的高。
[0035]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基于衡量蛋白多肽溶液脱色效果的方法,还包括在步 骤(1)前将脱色处理前、后的多肽溶液采用同样的干燥方式制成多肽干样的 步骤。
[0036]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方式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
[0037]
进一步地,步骤(1)样品溶液和超纯水在380nm-780nm范围内间隔10nm 进行扫描;
步骤(2)室温放置时间为30min。
[0038]
进一步地,波长-吸光度折线图采用excel或origin软件制作。
[0039]
进一步地,步骤(1)相同浓度比例为5%-20%。
[0040]
进一步地,所述相同浓度比例为10%-20%。
[004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42]
本发明方法消除了现有测定方法的缺陷,对于研究不同脱色方式的差异及 效果,该方法能够将脱色后样品的脱色效果于同一折线图中进行对比,且更加 直观,特别是视觉上难以区分的、差异较小的溶液。对于颜色较浅,但浑浊度 较高的多肽溶液,该方法也能较显著的显现出来,实用性和准确性优势突出, 为现有多肽溶液颜色测定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有望作为新的标准用于行业 中。
附图说明
[0043]
图1为本发明脱色率计算公式原理示意图;
[0044]
图2为本发明原理中人的可见光波长范围示意图;
[0045]
图3为实施例1中不同酶解条件下牡蛎酶解液380-780nm吸收波长-吸光 度折线图;
[0046]
图4为实施例2中其中六种颜料不同稀释度处理后所得溶液扫描的波长
‑ꢀ
吸光度折线图;
[0047]
图5为实施例2中另六种颜料不同稀释度处理后所得溶液扫描的波长-吸 光度折线图;
[0048]
图6为实施例2中再五种颜料不同稀释度处理后所得溶液扫描的波长-吸 光度折线图;
[0049]
图7为实施例3中活性炭ac1不同添加量及不同脱色时间的脱色效果图;
[0050]
图8为实施例3中活性炭ac2不同添加量及不同脱色时间的脱色效果图;
[0051]
图9为实施例3中活性炭ac3不同添加量及不同脱色时间的脱色效果图;
[0052]
图10为实施例3中活性炭ac4不同添加量及不同脱色时间的脱色效果图;
[0053]
图11为实施例3中活性炭ac5不同添加量及不同脱色时间的脱色效果图;
[0054]
图12为实施例3中活性炭ac1-ac4较优处理方案脱色后的波长-吸光度折 线图;
[0055]
图13为实施例4中4种活性炭ac1、ac2、ac3和ac4脱色后继续采用8 种滤布抽滤脱色的效果图;
[0056]
图14为实施例5中以活性炭ac2处理、fc6滤布抽滤为基础的样品溶液在 继续经不同超滤膜超滤脱色后脱色的效果图;
[0057]
图15为实施例6为不同多肽产品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的脱色折线图;
[0058]
其中,图3中(a)为动物蛋白酶酶解处理后酶解液波长-吸光度折线图;
[0059]
图3中(b)为乳清蛋白酶酶解处理后酶解液波长-吸光度折线图;图3中(c) 为胰蛋白酶酶解处理后酶解液波长-吸光度折线图;图3中(d)为风味蛋白酶 酶解处理后酶解液波长-吸光度折线图;图3中(e)为复合蛋白酶酶解处理后 酶解液波长-吸光度折线图;图3中(f)为碱性蛋白酶酶解处理后酶解液波长 -吸光度折线图;
[0060]
图4中对应的九种颜色依次为:大红(scarlet)、玫瑰红(rose)、朱 红
(vermilion)、深红(crimsonred)、紫红(purplered)、透明铁红 (transparentredoxide);图5中对应的六种颜色依次为:桔黄 (orangeyellow)、土黄(yellowochre)、透明铁黄(transparentyellowoxide)、 藤黄(gamboge)、淡黄(yellowpale)、柠檬黄(lemonyellow);图6中对 应的五种颜色依次为:草绿(sapgreen)、酞菁绿(phtalocyaninegreen)、 浅绿(greenlight)、翠绿(viridian)和深绿(greendeep);
[0061]
图7-图11中的左侧折线图为活性炭ac不同添加量及不同脱色时间脱色处 理后于380-780nm吸收波长间隔10nm扫描得到吸光度制作的折线图,右侧比 色皿中溶液为ac不同添加量及不同脱色时间脱色处理后溶液在相同视角下的 拍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 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领域的专业人员 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 化和修饰。
[0063]
本发明方法符合比尔-朗伯定律。
[0064]
如图1所示,一般以380nm-780nm作为人的可见光范围,在电磁波谱中, 这个范围能够刺激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所引起的感觉不同,形成颜色差异。人 的颜色感觉从红到紫对应其波长从长到短。
[0065]
人所看见的物体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其会吸收了不同范围波长的光, 而剩下的未被吸收的光则被反射呈现出来,这些光也被称为互补光。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s)又称互补色,是指任何两种以适当比例混合后而呈 现白色或灰色的颜色,即这两种颜色互为补色。
[0066]
同理,对于有色溶液也是如此,在380nm-780nm不同波长的光透过溶液 时,不同颜色的溶液由于互补吸收作用会表现出不同的吸光度特性;并且同一 颜色溶液,其浓度越高,所有光的普遍透过率越低。采用光谱扫描的方式即是 通过测定其吸光度大小,从而反映其颜色深浅。
[0067]
大部分多肽溶液呈现一定颜色,而造成其颜色差异可能由于制备原料自身 携带的色素不同,或浓度上的差异等,采用380nm-780nm光谱扫描能够较好 的适用于多肽溶液,并且对于多肽溶液脱色效果的衡量也较为直观。
[0068]
实施例1
[0069]
将新鲜牡蛎清洗开壳后于打浆机中,加入2倍质量的去离子水,破碎混合 均匀,取出牡蛎液按3000u/g分别添加动物蛋白酶(a)、乳清蛋白酶(r)、 胰蛋白酶(y)、风味蛋白酶(f)、复合蛋白酶(m)和碱性蛋白酶(j),在 相应适宜的ph和温度条件下分别酶解1、3、5、7、9h,并收集不同酶解条件 下的酶解液,于沸水浴中灭酶10min,冷冻干燥。
[0070]
将干燥后的粉末按10%、20%复溶于去离子水中,于室温静置30min后取适 量样液于酶标仪380nm-780nm间隔10nm进行扫描,测定其在该范围的吸光度。
[0071]
酶解条件如下表1。
[0072]
表1酶解条件
[0073][0074]
不同酶解条件下牡蛎酶解液颜色差异结果如图3(a)-(f)所示。
[0075]
由图3可以看出,该实施例建立的方法,能够十分清晰的看出不同酶解条 件下牡蛎酶解液的颜色深浅差异,其中,去离子水由于无色透明,在 380nm-780nm吸收波长范围下呈现的折线紧贴横坐标轴。对于牡蛎酶解液,其 在380nm-780nm的吸光度不具有最高峰,它的颜色越深则对光谱的吸收度越高, 折现越偏上方,反之颜色越浅则吸收度越低,折线越靠近下方去离子水的折线。 通过该方法我们可以看出,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的样品溶液颜色相对较深,采 用胰蛋白酶的颜色相对较浅。
[0076]
从结果上分析,采用同样的原材料牡蛎,在不同的酶解条件下其酶解液也 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即使是采用同样的蛋白酶在不同的酶解时间下的酶解液颜 色也不同。并且在图3(a)中,a5-10%在380nm-550nm的吸光度高于a9-10%, 而a5-10%在550nm-780nm的吸光度则低于a9-10%;在图3(e)中,部分酶 解液如m3-10%、m5-10%、m7-10%和m5-20%等在670nm具有一个明显的吸 收峰,但在m9-10%、m1-20%和m9-20%等组分中该吸收峰并不显著,类似的 现象也出现在图3(d)中。因此,在对比酶解液或多肽溶液颜色时,又或者是 测定酶解液的脱色效果时,选取单一的波长不一定准确。
[0077]
实施例2
[0078]
由于多肽溶液样品颜色各异,本实验采用水彩颜料用于溶液基本颜色的 测定,同时验证建立方法的可行性及相关原理的解释。由于水粉颜料容易 沉淀且溶解后色彩较深,影响测定。而水彩原料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材质 为阿拉伯树胶(粘合剂)、甘油/糖水(润湿剂)、苯酚(防腐剂)等,这 些材料对溶液在料对溶液在380nm-780nm的吸收度影响较小,因此本实验 选取水彩颜料用于实验的测定。
[0079]
将36种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分别按照500、1000、2000、4000、8000和 16000倍稀释于去离子水中,于室温静置30min后取适量样液于酶标仪380 nm-780nm间隔10nm进行扫描,测定其在该范围的吸光度;同时将样品溶液 装置于50ml玻璃比色皿中,于相同视角下拍照,以验证本发明方法脱色效果 更直观的准确性。
[0080]
现从上述实验中选取其中几种颜色测定的吸光度折线图和拍照照片进 行汇总,结果如图4-图6。
[0081]
本实施例确定研究方法,从实验结果上看,颜色的深浅及其浓度差异均 会造成样品溶液在380nm-780nm波长范围的光源具有不同的吸收程度。溶 液的稀释倍数越高,其浓度越低,进而光的透过率更高,于折线图中越靠 近下方去离子水的测定折线。同时,溶液的吸收峰范围随着颜色的加深而 逐渐增加。
[0082]
从实验的36种颜色的折线图及拍照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对于如淡黄、柠 檬黄、藤
黄、土黄、桔黄和透明铁黄等黄颜色溶液在380nm-500nm吸收程 度较高;像大红、玫瑰红、朱红、深红、紫红等红颜色溶液在450nm-600nm 吸收程度较高;此外,像浅绿、草绿、酞菁绿、翠绿和深绿等绿颜色溶液 在550nm-700nm范围内具有特殊的吸收峰。部分颜色溶液可能是由于可以 通过其他几种颜色混合而成,其表现为在不同的波长范围内产生特殊的吸 收峰。
[0083]
该现象符合光的互补色吸收作用,颜色较浅的溶液对波长范围较低的光的 吸收度较高,而颜色较深的溶液对波长范围较高的光的吸收度较高。但部分溶 液的颜色可能是由多种颜色混合制成,其对光的吸收波长不具有该规律。同时 溶液浓度越高,其对光的吸收作用越强。不同颜色溶液均在380nm-780nm具 有不同的吸收效果,与比色皿的拍照样品的脱色溶液效果相对应,因此,对于 酶解液的不同原料来源可能携带的不同色素,该方法均能够很好呈现其效果。
[0084]
实施例3
[0085]
采用鲟鱼鱼皮作为本实施例实验的原料,添加4倍质量的去离子水,加入 复合蛋白酶在50℃酶解同一时间后、灭酶、离心,得到上清液为鲟鱼鱼皮蛋 白多肽溶液。
[0086]
选取工业上常用的5种活性炭对鲟鱼鱼皮蛋白多肽溶液进行脱色处理,分 别按照0.15%、0.30%、0.45%和0.60%添加活性炭,并在50℃分别脱色30 min、60min、90min和120min,并采用滤纸抽滤,同时添加同质量的食品级 硅藻土作为助滤剂。将抽滤后得到的鲟鱼鱼皮蛋白肽溶液于室温放置30min 后,采用酶标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将样品溶液和超纯水于380nm-780nm间 隔10nm进行扫描,测定其在该范围的吸光度;计算脱色率。同时,将溶液装 置于50ml玻璃比色皿中,于相同视角下拍照;结合照片及光谱扫描的结果能 够较显著的观察样品的脱色效果,以此验证本发明方法脱色效果更直观的准确 性。
[0087]
以下表2为活性炭ac1不同添加量和不同脱色时间的脱色率统计;表3 为ac2不同添加量和不同脱色时间的脱色率统计;表4为ac3不同添加量和 不同脱色时间的脱色率统计;表5为ac4不同添加量和不同脱色时间的脱色 率统计;表6为ac5不同添加量和不同脱色时间的脱色率统计。脱色率计算 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
[0088]
现列出ac1添加量0.15%、脱色30min处理的脱色率计算过程:
[0089]
其中,380-780nm范围内的吸光度值测定结果如下表:
[0090]
[0091][0092]
采用ac1脱色处理前样品溶液折线与横坐标轴、x=380nm和、x=780nm 围成的面积s1;
[0093]
采用ac1脱色处理脱色后样品溶液折线与横坐标轴、x=380nm和、x=780 nm围成的面积s2;
[0094]
s3为超纯水与横坐标轴、x=380nm和、x=780nm围成的面积;
[0095]
为由数个上底和下底为相邻两吸光度的值、高为10的梯形组 合而成,其计算公式如下:
[0096][0097][0098][0099][0100]
经上述数值计算,带入脱色率公式,
[0101][0102]
其他处理条件的脱色率数值的计算过程不再赘述。
[0103]
表2ac1脱色率
[0104][0105]
表3ac2脱色率
[0106][0107]
表4ac3脱色率
[0108][0109]
表5ac4脱色率
[0110][0111]
表6ac5脱色率
[0112][0113]
如图7-11所示,为上述各活性炭不同添加量及不同脱色处理时间后,得到 的波长-吸光度折线图和相应的溶液拍照图的对照。图12为较优的活性炭处理 方案的波长-吸光度折线图。
[0114]
通过本实施例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够清晰的看到,随着活性炭添加量 越高,脱色时间越长,鲟鱼鱼皮蛋白肽溶液的脱色效果基本呈现越显著的 特点。部分活性炭如ac1和ac4在添加量达到0.6%时,其脱色效果略下 降,这可能与其中部分细微的活性炭依然留在溶液当中,不能被滤纸所截 留有关,因此加深了样品的颜色。单从右侧拍照获得的照片的视觉上就能 够看出,第5种活性炭(ac5)的脱色效果较差,同时采用本实施例研究建 立的
方法,也能够清晰的看到采用ac5脱色处理后,多肽溶液在380 nm-780nm的吸光度依然十分接近脱色前的多肽溶液(control),特别是 ac5在添加量为0.15%时更为显著。对于部分颜色十分接近的样品溶液, 单采用视觉难以区分,而结合光谱扫描的结果,通过折线图的变化趋势和 脱色率的数值,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获得脱色效果,我们则能够将其颜色 深浅很好的进行区分。本发明研究表示脱色率的方式与其脱色效果也能够 很好的对应。
[0115]
将较优的4种活性炭ac1、ac2、ac3和ac4的最佳脱色条件下的光 谱扫描结果汇总在图12。其中采用ac2的脱色效果在4种活性炭中最佳。 在此基础上,继续后续实施例中的脱色处理及脱色效果的观察和验证。
[0116]
实施例4
[0117]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采用鲟鱼鱼皮作为原料,添加4倍质 量的去离子水,加入复合蛋白酶在50℃酶解同一时间后、灭酶、离心,得到 上清液为鲟鱼鱼皮蛋白多肽溶液。
[0118]
选取实施例3实验中较好的四种活性炭及其所对应的最佳脱色条件,分别 为ac1(活性炭添加量0.45%、脱色2h)、ac2(活性炭添加量0.6%、脱色2h)、ac3(活性炭添加量0.6%、脱色2h)和ac4(活性炭添加量0.45%、 脱色2h)。模拟生产上板框抽滤机设备,分别采用工业生产上常用的8种滤布 (分别标记为fc1、fc2、fc3、fc4、fc5、fc6、fc7、fc8)替代滤纸进行 抽滤,将抽滤后得到的鲟鱼鱼皮蛋白肽溶液于室温放置30min后,采用酶标仪 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将样品溶液和超纯水于380nm-780nm间隔10nm进行扫 描,测定其在该范围的吸光度,计算脱色率;同时将溶液装置于50ml玻璃比 色皿中,于相同视角下拍照;结合照片及光谱扫描的结果能够较显著的观察样 品的脱色效果。
[0119]
表7为8种滤布抽滤的脱色率结果。脱色率计算同实施例3的计算过程和 方式,此处不再列出。
[0120]
表7八种滤布抽滤处理后脱色率
[0121][0122]
如图13,在左侧的光谱扫描结果中,位于最上方的折线为未经过脱色处 理的样品溶液(control),最下方的折线为去离子水;在右侧的拍照图片 中,最左边的为未经过脱色处理的样品溶液(control),颜色较深。
[0123]
对比采用照片上拍照所显示的脱色效果,除ac1和ac4颜色相对较深 以外,其他2种活性炭都较为相似,难以用肉眼分辨,特别是各组彼此之 间更难区分。这也是现有采用容器直接观察蛋白溶液脱色效果难以区分的 弊端。而结合光谱扫描分析的折线图,可以很显著的看出ac2(活性炭添 加量0.6%、脱色2h)在8种滤布的抽滤脱色效果,在4种活性炭中均是最 佳的,所有的折线都较为靠近下方去离子水的折线,而其中采用fc6抽滤 的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最高,颜色也是最浅的。因此,通过该实验结果, 进一步的说明了本研究建立方法的可行性。
[0124]
实施例5
[0125]
采用实施例3的实验和实施例4的实验中优化后的最佳工艺进行脱色,选 用ac2(活性炭添加量0.6%、脱色2h),并采用fc6抽滤得到滤液。将滤液 依次用50nm陶瓷膜、100kda超滤膜、20kda超滤膜、10kda超滤膜、3kda 超滤膜进行超滤脱色,并收集相应的组分多肽溶液,冷冻干燥。将干燥后的干 样按照10%的浓度溶解于去离子水中,于室温放置30min后,采用酶标仪或 紫外分光光度计,将样品溶液和超纯水于380nm-780nm间隔10nm进行扫 描,测定其在该范围的吸光度;同时将溶液装置于50ml玻璃比色皿中,于相 同视角下拍照;结合照片及光谱扫描的结果能够较显著的观察样品的脱色效 果,凸显了经滤布抽滤得到的滤液,在继续采用陶瓷膜处理脱色前、后,采用 本发明的折线图及脱色率计算结果,对脱色效果判断具有更好的直观性和准确 性。
[0126]
表8为
[0127]
表8超滤膜处理脱色率
[0128][0129]
结合图14结果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建立的方法能够很清晰的显示超滤 对多肽溶液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活性炭处理后,溶液中大部分的色素及 悬浮浑浊的物质等已被脱除。采用50nm陶瓷膜和100kda超滤膜处理能够 较好的对多肽溶液进行脱色,而20kda超滤不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其效 果甚至比100kda超滤膜处理还差。采用3kda超滤膜超滤处理后的多肽溶 液颜色已经十分接近无色透明,从视觉上也能够印证这一点。
[0130]
因此,通过折线图的变化趋势或脱色率的数值,表明,本发明建立的方法 能够直观、确定的呈现不同脱色处理方式处理后的具体脱色效果。
[0131]
实施例6
[0132]
将3种市面上的多肽产品(p1:日本进口猪皮胶原蛋白肽;p2:罗赛洛法 国进口鳕鱼胶原蛋白肽;p3:日本进口鳕鱼鱼皮胶原蛋白肽)按照10%和 20%的浓度溶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至固体样品完全溶解,于室温放置30 min后采用酶标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将样品溶液和超纯水于380nm-780 nm间隔10nm进行扫描,测定其在该范围的吸光度。绘制折线图。
[0133]
结合图15可以看出,对于市场上的多肽产品,本发明研究建立的方法, 能够很好的适用,同时结果能够得出,样品浓度差异会对多肽溶液的吸光度或 色泽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比较多肽溶液脱色效果时,应该尽量控制样品 浓度相近,即本发明方法所要求的将样品以相同的浓度比例溶于去离子水或超 纯水,以此可以更好的对比脱色效果。
[0134]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内。
[0135]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