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7:44: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边坡是岩土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减少边坡发生滑坡等现象,边坡加固在防治地质灾害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现有公开号为cn112878341a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包括安装于边坡的边坡挡土板,还包括有定位桩和防滑桩,边坡挡土板通过锚索安装于边坡上,定位桩和防滑桩用于对边坡挡土板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边坡挡土板能够对边坡进行支撑,减少边坡滑坡的可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长期的使用中,边坡中会积聚较多的地下水,因此边坡会对边坡挡土板产生较大的压力,时间久了容易产生滑坡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边坡内的水对坡体造成的压力,本技术提供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结构。
6.本技术提供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边坡表面的挡板,以及设置于边坡底部的排水沟,边坡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挡板表面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挡板朝向边坡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插接于边坡内的漏水管,所述漏水管侧壁开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漏水管的一端和排水管相连通,所述排水管的下端包括有延伸于排水沟内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泄水孔,所述竖直部内设置有受压于水的重力而使得水能够从泄水孔流出的启闭件;所述支撑座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空腔和滑动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包括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支撑座的侧壁且和空腔相贯通;所述连接部的内壁设置有环凸,所述环凸朝向支撑座的一侧上铰接有第一盖板,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空腔的开口,所述支撑座的外壁上铰接有用于遮盖开口的第二盖板;所述支撑座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沿转动轴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风叶,所述转动轴和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压力的驱动机构使得转动轴转动时能够驱动滑动板往复的上下运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水管插接于边坡中且漏水管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漏水孔,边坡内的地下水能够通过漏水管流入排水管并且从排水管流到 排水沟中,从而减少地下水对边坡的压力;风叶在受到风吹时能够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通过驱动机构使得滑动板上下运动,当滑动板向下运动时,将空腔内的空气压缩,气体能够驱动第一盖板抵接于环凸上,并且能够推动第二盖板使得空腔内的空气从开口跑出,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驱动滑动板向上运动,此时空腔处于吸气的状态,第二盖板能够抵接遮盖于
开口,排水管内的空气能够通过环凸进入到空腔内,因此排水管内气压能够降低,从而有利于边坡中的水流入漏水管中,以提高排水效率。
8.可选的,所述空腔内壁水平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直滑动连接于安装板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下端抵接于滑动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转动轴外壁上的偏心轮,所述驱动杆的上端抵接于偏心轮的外壁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偏心轮一起转动,因此偏心轮转动时即可以通过驱动杆推动滑动板向下运动,使得第一弹簧被压缩,第一弹簧即可以提供滑动板向上运动的趋势,从而使得转动轴转动时滑动板能够往复的上下运动。
10.可选的,所述驱动杆的上端转动设置有滚珠,所述偏心轮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滚珠滚动的凹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滚珠的作用下能够减少偏心轮和驱动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对驱动杆的推动效果。
12.可选的,所述第一盖板和环凸之间、第二盖板和支撑座侧壁之间均连接有扭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扭簧的作用下能够提高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在平时的密封性。
14.可选的,所述启闭件包括滑动连接于竖直部内的启闭板,所述竖直部的内底面和启闭板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当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泄水孔位于启闭板和竖直部的底部之间的位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入竖直部内,在水的重力作用下使得启闭板向下运动,第二弹簧被压缩,启闭板滑动至一定位置时,竖直部内的水能够和泄水孔相连通,从而使得水能够从泄水孔处排走。
16.可选的,所述启闭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穿设过竖直部的底面并且连接有浮球。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球位于排水沟内,当排水沟内的流水运动时能够带动浮球运动,从而使得浮球能够通过拉绳带动启闭板在竖直部内滑动,启闭板滑动时即可以将排水管内的气体从环凸的位置处挤出,从而进一步降低排水管内的压强,从而提高边坡内的水流入漏水管中。
18.可选的,所述漏水管内均转动设置有清理杆,所述清理杆的轴线方向和漏水管的轴线方向相重合且清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排水管的内壁上,所述清理杆于漏水管内的部分外壁上设置有刷毛,所述清理杆靠近排水管的一端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叶轮,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向排水管内供水的供水结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入排水管内时水能够推动叶轮转动,从而带动清理杆转动,清理杆转动时刷毛能够刮动漏水管内的内壁,从而减少漏水管发生堵塞的可能,从而保持平时排水的效率。
20.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结构包括设置于供水管侧壁且向上延伸的竖管以及设置于竖管的上端的集水斗,所述集水斗呈上大下小的扩口状结构,所述竖管内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柱,所述凸柱的下端为镂空状结构,所述凸柱的外壁上下滑动设置有挡水板,所述安装架和挡水板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挡水板的第三弹簧,当所述挡水板向下滑动时第三弹簧被压缩并且凸柱镂空的部
分能够和集水斗内腔相重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集水斗内能够不断的汇聚雨水,雨水积累的量增加时,在其重力的作用下能够推动挡水板向下滑动,第三弹簧被压缩,当集水斗内的水和凸柱的镂空部重合时水能够流入供水管并流入排水管,从而驱动叶轮转动,进而带动清理杆转动。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漏水管插接于边坡内,边坡内的水能够流入漏水管内并从排水管排走,从而减少地下水对边坡的压力,滑动板上下运动时能够降低排水管内的压强,从而提高边坡内的水流入漏水管内的效率;2.浮球在排水沟的水的扰动下能够带动启闭板在竖直部内运动,从而进一步减少对排水管内的压强,进一步提高漏水管的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排水管和漏水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座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连接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竖直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漏水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供水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挡板;2、排水沟;3、支撑座;4、排水管;5、漏水管;6、漏水孔;7、竖直部;8、泄水孔;9、启闭件;91、启闭板;92、第二弹簧;10、空腔;11、滑动板;12、第一弹簧;13、连接部;14、环凸;15、第一盖板;16、开口;17、第二盖板;18、转动轴;19、驱动机构;191、驱动杆;192、偏心轮;20、安装板;21、滚珠;22、凹槽;23、拉绳;24、浮球;25、清理杆;26、刷毛;27、叶轮;28、供水结构;281、竖管;282、集水斗;29、供水管;30、安装架;31、凸柱;32、挡水板;33、第三弹簧;34、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结构。参照图1,边坡加固结构包括安装于边坡表面的挡板1,挡板1可以通过锚杆等方式固定于边坡的表面。
27.参照图1和图2,边坡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沟2,挡板1的表面安装有多个排水管4,排水管4沿平行于边坡倾斜角度的方向进行设置且所有的排水管4之间互相平行。挡板1朝向边坡的一侧上安装有漏水管5,漏水管5插接于边坡的土壤中,漏水管5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漏水孔6,漏水管5的一端穿设过挡板1的表面并和排水管4相连通,土壤中的地下水能够通过漏水孔6进入到漏水管5内并且流入排水管4,从而将水从排水管4排走。
28.参照图1和图2,边坡的上端安装有支撑座3,支撑座3的数量和排水管4的数量一一对应。支撑座3上开设有空腔10,排水管4的上端包括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和排水管4的上端一体设置,且连接部13连接于支撑座3的侧壁并和空腔10相连通。
29.参照图2和图3,空腔10的内底面上均匀固定有多个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的上端连接于同一个滑动板11,第一弹簧12对滑动板11进行支撑,滑动板11的截面和空腔10相对应,即滑动板11的侧壁抵接于空腔10内壁,当施加作用力于滑动板11的上表面时,滑动板11能够在空腔10内竖直向下的运动,且第一弹簧12被压缩。
30.参照图3和图4,连接部13的内壁上固定有环凸14,环凸14朝向支撑座3的一侧上铰接有第一盖板15,第一盖板15能够盖合于环凸14上;支撑座3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16,支撑座3的外壁上铰接有用于盖合于开口16的第二盖板17,第一盖板15和第二盖板17可以均通过扭簧的方式进行安装,使得在自然状态下第一盖板15盖合于环凸14上,第二盖板17盖合于开口16。当滑动板11受到压力向下运动时,第一弹簧12被压缩,空腔10内的气体能够从开口16处被挤出并推动第二盖板17运动,而此时气体是驱动第一盖板15抵接于环凸14上;结合图2,当第一弹簧12的弹力驱动滑动板11向上运动时,空腔10进行吸气,使得第二盖板17盖合于支撑座3的侧壁上,排水管4内的气体被吸入空腔10内,从而使得排水管4内的气压下降,有利于在漏水管5内产生低压,从而使得土壤内的水更容易流入漏水管5内。而为了减少雨水积累于支撑座3,支撑座3上端侧壁可以开设有溢水孔,使得滑动板11上不会积累雨水。
31.参照图2和图5,排水管4的下端包括有竖直部7,竖直部7和排水管4可以为一体设置,竖直部7竖直向下延伸于排水沟2内,且竖直部7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泄水孔8,排水管4内的水能够通过泄水孔8流入到排水沟2中,并且竖直部7内还安装有受压于竖直部7内的水而能够控制泄水孔8用于排水的启闭件9。
32.参照图5,启闭件9包括安装于竖直部7内底面的第二弹簧92,第二弹簧92的轴线和竖直部7的轴线相平行。启闭件9还包括安装于第二弹簧92上端的启闭板91,启闭板91的截面为和竖直部7内壁相贴合的结构,并且启闭板91能够在竖直部7内沿竖直部7的轴线方向滑动。当第二弹簧92处于自然状态时,启闭板91的高度高于泄水孔8的高度,使得竖直部7内的水积聚于启闭板91上,随着水量的增多,启闭板91被下压第二弹簧92被压缩,使得泄水孔8和竖直部7内的水相连通,从而使得水能够从泄水孔8排走。因此在启闭件9的作用下能够减少滑动板11滑动时,气体从泄水孔8排走的可能。
33.参照图2和图3,为了方便驱动滑动板11上下的运动,支撑座3上转动安装有转动轴18,转动轴18水平设置,且可以通过轴承等方式实现转动连接。转动轴18的一端安装有多个风叶34,风叶34沿转动轴18的周向均匀设置,因此在有风的情况下即可以驱动通过风力驱动转动轴18转动。转动轴18和支撑座3之间还安装有传递压力的驱动机构19,在驱动机构19的作用下即可以驱动滑动板11往复上下运动,从而对空腔10内的气压进行调整。
34.参照图2和图3,空腔10的内壁上水平固定有安装板20,驱动机构19包括竖直穿设过安装板20的驱动杆191,使得驱动杆191能够在安装板20上上下滑动。驱动机构19还包括固定于转动轴18外壁上的偏心轮192,转动轴18和偏心轮192的圆心位置相错开,并且驱动杆191穿设过安装板20时驱动杆191的上端抵接于偏心轮192的侧壁上,驱动杆191的下端抵接于滑动板11的上表面,因此转动轴18转动时即可以通过偏心轮192推动驱动杆191向下滑动。进一步的,为了减少偏心轮192和驱动杆191上端之间的摩擦力,驱动杆191的上端面转动安装有滚珠21,并且偏心轮192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滚珠21滚动的凹槽22。
35.参照图5,启闭板91的下表面固定有拉绳23,拉绳23向下穿设过竖直部7的底面并且固定有浮球24,浮球24可以为塑料的材质。浮球24位于排水沟2内,使得排水沟2内的水流
动时能够带动浮球24运动,从而浮球24能够通过拉绳23带动启闭板91运动,进而使得启闭板91运动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小排水管4内的气压。
36.参照图2和图6,为了减少漏水管5的漏水孔6发生堵塞的可能,漏水管5内转动有清理杆25,清理杆25和漏水管5的轴线相重合且清理杆25的一端转动于排水管4的内壁上,清理杆25于漏水管5内的部分侧壁上均匀固定有刷毛26,清理杆25靠近排水管4的一端外壁上还固定有叶轮27,叶轮27沿清理杆25周向均匀设置多个,连接部13上还安装有用于向排水管4供水的供水结构28,在水的作用下能够通过叶轮27驱动清理杆25转动,清理杆25转动时即可以使得刷毛26将漏水管5内壁上的泥沙刮落,从而减少漏水管5堵塞的情况。
37.参照图2和图7,相邻的连接部13之间安装有将连接部13连接在一起的供水管29,供水管29和连接部13相连通。供水结构28包括安装于供水管29侧壁上的竖管281,竖管281和供水管29相连通;竖管281的上端安装有集水斗282,集水斗282呈上大下小的结构,从而使得集水斗282容易收集雨水。供水结构28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本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个连接部13之间安装有一个供水结构28。
38.参照图7,竖管281内壁上安装有安装架30,安装架30上固定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凸柱31,且凸柱31和竖柱同心设置,且凸柱31的下端为镂空结构。凸柱31的外壁还上下滑动连接有挡水板32,安装架30上安装有用于支撑挡水板32的第三弹簧33,当集水斗282内的水量变多时,雨水的重力推动挡水板32向下运动,第三弹簧33被压缩,从而使得凸柱31的镂空部分能够和集水斗282的内腔相连通,从而使得集水斗282内的雨水能够流入到连接部13内,并流入到排水管4,从而驱动清理杆25转动。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结构的实施原理为:边坡内的地下水能够通过漏水孔6流入到漏水管5,并且流入到排水管4中;在有风的时候风力通过风叶34驱动转动轴18转动,从而使得滑动板11能够上下的往复运动;当滑动板11向下运动时,空腔10内的气体从开口16被挤出,滑动板11向上运动时排水管4内的气体通过环凸14被吸入空腔10内,因此排水管4内的压强能够降低,从而提高地下水流入到漏水管5内效率。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