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17:05: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加固结构,将震损连梁中间部分的耗能段截掉,保留两端未耗能段的连梁残余段(1),对连梁残余段(1)套设加固结构(3)进行结构加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3)包括:框架主体(31)、传动组件(32)以及紧固组件(33),所述框架主体(31)包括前后设置的两组环形支架(311)以及多组等间距环绕设置在两组环形支架(311)之间的滑槽件(312),框架主体(31)前端面还设有用于与阻尼器(2)连接的连接板体(313),所述连接板体(313)上设置有与阻尼器(2)连接的球铰链支座(314),所述传动组件(32)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于滑槽件(312)两侧的v型连杆(321)、底部连接片(322)以及防滑垫片(323),所述v型连杆(321)外端与滑槽件(312)槽体内壁通过转轴固定转动连接,v型连杆(321)内端与滑槽件(312)槽体内壁滑槽滑动连接,v型连杆(321)通过连接处铰接的转动件(324)与所述底部连接片(322)配设有的卡槽(325)滑动连接,所述防滑垫片(323)设置于底部连接片(322)下方用于与连梁残余段(1)接触,且防滑垫片(323)与底部连接片(322)通过螺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紧固组件(33)包括分别设置与两组v型连杆(321)内侧的紧固拉环(331)、以及多组周向等间距设置的自紧螺栓(332),所述紧固拉环(331)分别与各个v型连杆(321)的内端通过滑动推块(326)连接,所述滑动推块(326)与v型连杆(321)连接并与滑槽件(312)滑动连接,自紧螺栓(332)螺杆外端贯穿环形支架(311)并与自紧螺栓(332)螺母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紧螺栓(332)螺杆内端与紧固拉环(331)位置对应处设置的嵌槽(333)之间设有用于张紧螺杆的弹簧(33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片(323)采用硬质橡胶或钢板,且可根据加固结构(3)与连梁残余段(1)间隙大小选择不同厚度的防滑垫片(323),防滑垫片(323)与连梁残余段(1)接触一侧侧面还设置有防滑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31)采用一体成型方式或采用焊接成型方式制备而成,所述紧固拉环(331)与滑动推块(326)采用螺栓或焊接的连接方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具体为阻尼系数可调节的可变阻尼器(4),所述可变阻尼器(4)设置于两端连梁残余段(1)之间,其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一侧的连接板体(313)的球铰链支座(314)连接,所述可变阻尼器(4)包括上支座(41)、下支座(42)以及设置于上支座(41)并与下支座(42)配合的活塞(43)及活塞杆(44),所述活塞(43)通过活塞杆(44)与上支座(41)内顶面连接,活塞(43)包括活塞外壳(431)以及活塞内壳(432),所述活塞外壳(431)为上大下小的圆柱凸台结构,其上、下端面均密集设置有用于油泥等经过的孔,且活塞外壳(431)下部圆柱部分侧壁也设置有用于油泥等经过的孔,所述活塞内壳(432)为上下连通的环形圆柱筒体,其上、下端面对应设置有与活塞外壳(431)上、下端面匹配的第一孔板(433)、第二孔板(434),所述第一孔板(433)、第二孔板(434)分别通过周向设置的多组用于补偿与活塞外壳(431)贴合间隙的弹簧伸缩杆(435)与活塞内壳(432)的翻边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内壳(432)侧壁周向等间距设有斜螺纹(436),且所述活塞外壳(431)内壁与活塞内壳(432)位置对应处设置有配合斜螺纹(436)使其转动的螺纹槽(437),活塞内壳(432)侧壁上设置有与活塞外壳(431)下部圆柱部分侧壁设置的孔
位置匹配的孔,所述活塞内壳(432)中心处架设有用于与活塞杆(44)对接的内杆(438),所述内杆(438)下端通过固定杆与活塞内壳(432)的内壁固定连接,内杆(438)上端与活塞杆(44)下端面配设的沉槽滑动连接,且沉槽内设置有升降电机(439)并通过升降电机(439)的输出轴与内杆(438)上端的转动片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阻尼器(4)可对与连梁残余段(1)连接处加装压力传感器以及配设控制器,从而实现对可变阻尼器(4)的升降电机(439)进行动态调节指令。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震损连梁部分切除将震损连梁中间部分的耗能段截掉,截掉的中间部分占连梁总长度比例为0.25~0.5,保留两端未耗能段的连梁残余段(1);步骤二:连梁残余段(1)加固对连梁残余段(1)端部的裂缝进行处理,并对连梁残余段(1)进行加固处理,随后对两组连梁残余段(1)分别套设加装用于自收紧的加固结构(3);步骤三:阻尼器(2)加装将阻尼器(2)两端与其两端对应的加固结构(3)端面固定,即完成震损连梁部分切除的加固处理。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梁残余段(1)的加固处理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碳纤维布加固或粘贴钢板加固中任意一种方式。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连梁残余段(1)的加固处理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碳纤维布加固、粘贴钢板加固或加固结构(3)加固中任意一种方式。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选用金属复合型阻尼器,其在步骤二开始前预先对连梁残余段(1)端部预埋用于与阻尼器(2)连接的连接钢板(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所述加固结构包括:框架主体、传动组件以及紧固组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震损连梁部分切除,步骤二:连梁残余段加固,步骤三:阻尼器加装。本发明通过对连梁残余段加固成耗能性能好的连梁,能够很好的解决由于地震等造成连梁损坏的修复问题,并且当再次地震来临时,无需加固只需更换阻尼器即可,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廷彦 周云 邓雪松 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2.09
技术公布日:2022/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