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移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6:57: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移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钢包是在冶炼过程中一个能够储存钢水、运输钢水的容器。如今由于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一些重要设备和仪器的制造需要钢材的质量不断提高,这样就要求提高钢材的纯净度,除去钢水的夹杂物,严格控制钢水中一些有害元素的成分,在钢包中进行精炼处理便成为提高钢材质量的一种方法。
3.在清理钢包水口时,会伴有一定量的烟尘溢出,烟尘的主要化学物质为fe2o3、cao、mgo等,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等不利影响,因此导致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化。
4.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清理钢包水口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除尘装置,能够减少清理钢包水口时造成的环境污染。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可移动除尘装置,包括:
8.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设于地面,且钢包设置部位于所述固定轨道的中间凹槽内;
9.移动集尘罩,所述移动集尘罩安装于所述固定轨道,可在所述固定轨道上移动,且笼罩于所述固定轨道的上方,用于罩设所述钢包;
10.除尘管道,设于所述移动集尘罩内,且与所述移动集尘罩软连接,所述除尘管道的末端与用于进行抽吸、净化的净化装置连接。
11.优选地,所述除尘管道与所述移动集尘罩活动连接。
12.优选地,所述除尘管道与所述移动集尘罩通过胶带连接。
13.优选地,所述除尘管道包括第一管道段和第二管道段,所述第一管道段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管道段的入口端活动连接;
14.所述第一管道段位于所述移动集尘罩内,所述第二管道段位于所述移动集尘罩外部,且与所述净化装置连接。。
15.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段为弧形管道。
16.优选地,所述固定轨道设有凹槽,所述钢包设置于所述凹槽。
17.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
18.优选地,所述除尘管道设于所述移动集尘罩的斜上方。
19.优选地,还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连接并控制所述移动集尘罩移动。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除尘装置,在清理钢包水口时,将钢包放置于固定轨道
内,移动集尘罩沿固定轨道移动至钢包上方,使移动集尘罩将钢包围住,清理过程中产生的烟尘通过除尘管道排至净化装置。
21.本技术提供的可移动除尘装置,能够防止清理钢包水口时产生的烟尘无组织排放,从而减少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工人工作环境的质量。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可移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中:
25.1为钢包、2-1为第一管道段、2-2为第二管道段、3为移动集尘罩、4为固定轨道、5为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可移动除尘装置,能够减少清理钢包水口时造成的环境污染。
28.请参考图1,图1为可移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除尘装置,包括固定轨道4、移动集尘罩3以及除尘管道,固定轨道4设于地面,且钢包1设置部位于固定轨道4,移动集尘罩3安装于固定轨道4,可在所述固定轨道4上移动,且笼罩于固定轨道4的上方,用于罩设钢包1,除尘管道设于移动集尘罩3内,且与移动集尘罩3软连接,除尘管道的末端与用于进行抽吸、净化的净化装置连接。
30.其中,固定轨道4为两条平行直线轨道,钢包1放置在固定轨道4内部,当需要清理钢包1水口时,移动集尘罩3沿着固定轨道4移动至钢包1上方,即移动集尘罩3罩住钢包1,此时可开始清理钢包1。
31.除尘管道的末端连接的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器和除尘风机,清理钢包1时,将除尘风机打开,则清理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被除尘风机产生的吸力吸入除尘管道,通过除尘管道后进入净化器,净化后的烟尘中含有大量的含铁资源,通过压球工艺,将其制作成污泥球作为炼钢氧化剂,清理完钢包1后,移动集尘罩3沿固定轨道4移动至与钢包1不相交的位置,再将钢包1提起即可。
32.通过将烟尘吸入、净化以及后续的工艺,能够杜绝烟尘的排放,同时可以有效的回收含铁资源,从而减少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工人工作环境的质量。
33.可选的,固定轨道4也可以为两条平行曲线轨道。
3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除尘管道与移动集尘罩3活动连接。
35.需要说明的是,除尘管道位于移动集尘罩3内部的部分与移动集尘罩3的右侧面活动连接,从而达到固定除尘管道的目的。
36.基于除尘管道与移动集尘罩3活动连接的设置,除尘管道能够固定在一个位置,避免除尘管道掉落而达不到好的吸尘效果,并且便于除尘管道的拆装和清洗。
37.可选的,除尘管道与移动集尘罩3的其他面活动连接,或者设有支撑件支撑除尘管道,将除尘管道固定。
3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除尘管道与移动集尘罩3通过胶带连接。
39.使用胶带连接除尘管道和移动集尘罩3,便于除尘管道的拆装。
40.可选的,除尘管道与移动集尘罩3也可通过卡扣或者其他方式活动连接。
4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除尘管道包括第一管道段2-1和第二管道段2-2,第一管道段2-1的出口端与第二管道段2-2的入口端活动连接;第一管道段2-1位于移动集尘罩3内,第二管道段2-2位于所述移动集尘罩3外部,且与净化装置连接。
42.其中,第一管道段2-1设置于移动集尘罩3内部,第二管道段2-2设置于移动集尘罩3外,入口端具体为烟尘进入除尘管道的端口,出口端具体位置烟尘排出除尘管道的端口,因此第一管道段2-1的出口端与第二管道段2-2的入口端连接,第二管道段2-2的出口端连接有除尘风机和净化装置。
43.第一管道段2-1的出口端与第二管道段2-2的入口端活动连接,当需要更换可移动除尘装置的使用位置时,可以更换第二管道段2-2,以便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同时也便于拆装。
44.具体的,第一管道段2-1的出口端与第二管道段2-2的入口端通过胶带连接,两者也可以通过橡胶软连接或者其他类似的方式活动连接。
4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移动集尘罩3的后壁面设有管道孔,第一管道段2-1的出口端和第二管道段2-2的入口端通过管道孔连通。
46.需要说明的是,移动集尘罩3包括两个侧面、顶面以及后壁面,后壁面根据除尘管道的安装位置设有管道孔,第一管道段2-1的出口端与第二管道段2-2的入口端通过管道孔活动连接。
47.基于管道孔的设置,便于对除尘管道位置的固定,且管道孔给予除尘管道一个支撑力,避免除尘管道因为重力向下坠导致第一管道段2-1和第二管道段2-2连接处断开。
48.可选的,移动集尘罩3也可以没有后壁面,则第一管道段2-1的出口端与第二管道段2-2的入口端直接连接。
4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管道段2-2为弧形管道。
50.具体的,第二管道段2-2为弯曲成直角的弧形管道。弧形管道的设置能使可移动除尘装置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能使用,例如需要将可移动除尘装置靠墙设置时,弧形管道能减小可移动除尘装置背后的占用空间,并且能横向连接除尘风机和净化装置。
51.可选的,第二管道段2-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管道。
52.在上述任意一个方案的基础之上,固定轨道4设有凹槽,钢包1放置于凹槽。
53.在固定轨道4内设有恰好能放置钢包1的凹槽,该凹槽在固定轨道4的轴向上是贯通的。
54.凹槽的设置限定了钢包1在横向上的移动,防止钢包1在横向上滚动,不便清理,并
且钢包1可以在固定轨道4的轴向上任意位置放置。
55.可选的,也可以在固定轨道4上的不同的几个位置设置多个凹槽。
5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凹槽为弧形凹槽。
57.具体的,凹槽的底面为弧面,能够更好的防止钢包1在横向上移动,且能更好的与钢包1贴合。优选为,弧形凹槽与钢包1的外形贴合设置,即恰好满足钢包1放入的状态。
58.可选的,凹槽的底面也可以为矩形或者其他形状,若凹槽底面为矩形,则凹槽的深度需要达到能限制住钢包1在横向上移动的位置。
59.在上述任意一个方案的基础之上,除尘管道设于移动集尘罩3的斜上方。
60.将除尘管道设于移动集尘罩3的斜上方,在吸入烟尘时,烟尘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距离被吸入,不会产生气流对冲的情况,并且在移动集尘罩3移动至钢包1上方时,除尘管道位于钢包1外部,因此能够更好的吸入烟尘。
61.可选的,除尘管道也可以设于移动集尘罩3的其他位置。
62.在上述任意一个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电动机5,电动机5连接并控制移动集尘罩3移动。
63.电动机5位于移动集尘罩3的后下方,当需要清理钢包1时,电动机5控制移动集尘罩3移动至罩住钢包1的位置,清理结束后,电动机5控制移动集尘罩3移动至与钢包1不相交的位置,便于提起钢包1。
64.使用电动机5能够自动地、准确地控制移动集尘罩3移动至指定的位置,操作简便。
65.可选的,电动机5可以位于其他位置。
66.可选的,也可以通过液压、气缸或者其他方式控制移动集尘罩3移动。
6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移动除尘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