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服务器机箱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6:19: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机箱。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服务器的散热要求越来越高。刀片服务器是可以在标准高度的机架式机箱内插装多个卡式的服务器单元,可以应用于特殊的行业和高密度的计算环境中,是一种高密度、高性能的计算机,因此,刀片服务器对散热的要求较高。
3.在现有的服务器机箱内,同一风机模组需要对硬盘模块、主板模块等多个功能模块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服务器机箱。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服务器机箱,包括:
6.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容纳腔;
7.背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背板用于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
8.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硬盘模块、主板模块、散热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背板上设有与所述硬盘模块、所述主板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使所述电源模块供电给所述硬盘模块、所述主板模块和所述散热模块,所述连接器还用于所述硬盘模块与所述主板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硬盘模块可抽拉式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电源模块、所述主板模块和所述散热模块可抽拉式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收容腔;
9.其中,所述主板模块包括有第一风机和主板,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对所述主板进行散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对所述硬盘模块进行散热。
10.进一步地,所述主板模块还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主板安装于所述第一盒体,所述主板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风机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输入并对所述主板进行散热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
11.进一步地,所述主板包括第一板体和与所述第一板体呈l形连接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围合形成避让区,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避让区。
12.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模块还包括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还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二插接头与所述第二风机电连接,所述背板还设有镂空结构使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连通,所述第二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背板的镂空结构,所述第二风机用于驱动气流对所述硬盘模块进行散热后从所述第二进风口输入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机设有气流输入端和气流输出端,所述气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气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散热模块还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气流输出端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围合形成气流通道,在出风方向上,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为所述第二盒体的一侧内壁。
15.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有第三风机和电源,所述第三风机用于对所述电源进行散热。
16.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三盒体,所述第三风机和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第三盒体,所述电源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三插接头,所述第三风机设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风机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三进风口输入并对所述电源进行散热后从所述第三出风口吹出。
1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围绕于所述背板的四周;所述顶板包括盖合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第一盖板和盖合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朝向所述第二盖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第二盖板朝向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卡扣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模块、所述主板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均设有第一弹性卡扣结构,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对应所述第一弹性卡扣结构的位置设有第二弹性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弹性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二弹性卡扣结构弹性卡扣连接,以使所述散热模块、所述主板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分别锁紧于所述第二收容腔。
19.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服务器机箱,通过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设置,能够分别为主板和硬盘模块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服务器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隔挡组件安装于第二收容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隔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隔挡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顶板的爆炸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背板安装于箱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背板位于第一限位架与第二限位架之间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背板位于第一限位架与第二限位架之间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分隔组件安装于第一收容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硬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主板模块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主板模块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散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散热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8.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源模块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源模块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0.图中,服务器机箱100;箱体10;背板11;第一连接器111;第二连接器112;第三连接器113;第四连接器114;顶板12;第一盖板121;第二盖板122;插槽123;凸起124;底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卡槽16;第一收容腔101;容纳区间1011;收容槽1012;第二收容腔102;第一插拔腔1011;第二插拔腔1012;第三插拔腔1013;第一开口103;第二开口104;硬盘模块20;硬盘21;托架22;定位孔221;主板模块30;第一风机31;主板32;第一板体32a;第二板体32b;第一插接头321;避让区322;第一盒体33;第一进风口331;第一出风口332;散热模块40;第二风机41;气流输入端411;气流输出端412;第二盒体42;底壳42a;上壳42b;第二进风口421;第二出风口422;第二插接头43;第一侧板44;第二侧板45;气流通道46;走线通道47;电路板48;指示灯49;电源模块50;第三风机51;第三插接头52;第三盒体53;第三进风口531;第三出风口532;限位组件60;第一限位架61;第一窗口611;第二限位架62;第二窗口621;第一固定结构63;第二固定结构64;分隔组件70;横间隔板71;竖间隔板72;安装板721;限位凸台722;第一导向结构723;滑轨7231;导槽724;定位组件80;定位板81;斜坡82;定位柱83;隔挡组件90;第一安装架91;第二安装架92;第一竖隔板921;第二竖隔板922;限位结构923;第一横隔板93;加强凸起931;隔挡架94;导向结构941;导轨942;第二横隔板95;第三竖隔板96;弹性片200;锁舌201。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43.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
合。
44.如图1-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服务器机箱100,包括箱体10、背板11和功能模块,箱体10内设有容纳腔;背板11设于容纳腔内,背板11用于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收容腔101和第二收容腔102;功能模块包括硬盘模块20、主板模块30、散热模块40和电源模块50,背板11上设有与硬盘模块20、主板模块30、散热模块40和电源模块50电连接的连接器,连接器用于使电源模块50供电给硬盘模块20、主板模块30和散热模块40,连接器还用于硬盘模块20与主板模块30之间的数据传输;硬盘模块20可抽拉式的连接于第一收容腔101,电源模块50、主板模块30和散热模块40可抽拉式的连接于第二收容腔102。
45.其中,主板模块30包括有第一风机31和主板32,如图15所示,第一风机31用于对主板32进行散热;散热模块40包括有第二风机41,如图17所示,第二风机41用于对硬盘模块20进行散热。
46.示例性地,第一风机31与第二风机41均采用离心风机,箱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103、第二开口104,第一收容腔101与第一开口103连通,第二收容腔102与第二开口104连通,第二风机41驱动气流从第一开口103输入,进入第一收容腔101带走硬盘模块20的热量后,进入第二收容腔102,经第二风机41的驱动使带有热量的气流从第二开口104输出;第一风机31驱动气流进入主板模块30后,带走主板32的热量后再从第二开口104处输出。
47.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41设置,能够分别为主板32和硬盘模块20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硬盘模块20配置多个朝着第一开口103的方向拔插,电源模块50、主板模块30和散热模块40均朝着第二开口104的方向插拔,硬盘模块20、电源模块50、主板模块30和散热模块40的可抽拉式的设计方便安装、维护及更换。
48.可选地,如图1-图2所示,箱体10包括顶板12、底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板13的两侧,一体成型形成u形结构,顶板12、底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围绕于背板11的四周;顶板12盖合于u形结构且与u形结构铆合连接,方便拆装。
49.可选地,如图5所示,顶板12包括盖合于第一收容腔101的第一盖板121和盖合于第二收容腔102的第二盖板122,第一盖板121朝向第二盖板122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扣结构,第二盖板122朝向第一盖板121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扣结构,第一卡扣结构与第二卡扣结构卡扣连接。示例性地,第一卡扣结构为设于第一盖板121朝向第二盖板122一侧的插槽123,第二卡扣结构为设于第二盖板122朝向第一盖板121一侧的凸起124,可以理解地,插槽123也可以设于第二盖板122朝向第一盖板121的一侧,凸起124也可以设于第一盖板121朝向第二盖板122的一侧;将顶板12拆分为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分别盖合于第一收容腔101与第二收容腔102上,且通过插槽123和凸起124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分别打开第一收容腔101与第二收容腔102,从而方便箱体10内任一功能模块的拆装。
50.可选地,如图6-图10所示,服务器机箱100还包括限位组件60,限位组件60包括第一限位架61和第二限位架62,第一限位架61位于第一收容腔101,第二限位架62位于第二收容腔102,第一限位架61与第二限位架62分别与背板11设有连接器的两侧面相对设置,用于限制背板11的移动,第一限位架61与第二限位架62上分别开设有与连接器相适配的第一窗口611和第二窗口621,以使连接器外漏。通过限位组件60的设置能够限制背板11的移动,以
防止背板11由于各个功能模块的插拔而产生向前或向后的变形,从而提升连接器对接的稳定性。
51.可选地,第一限位架61与第二限位架62均设有第一固定结构63和第二固定结构64,第一限位架61与第二限位架62的第一固定结构63与箱体10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架61与第二限位架62的第二固定结构64与背板11固定连接,从而将背板11夹紧于第一限位架61与第二限位架62之间,以限制背板11的移动,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第一固定结构63包括设置于第一限位架61和第二限位架62四周的铆接结构,设置于第一限位架61与第二限位架62四周的铆接结构分别与顶板12、底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结构64包括多个螺钉固定结构,通过螺钉穿过第一限位架61、背板11和第二限位架62上的固定孔,从而将背板11与第一限位架61、第二限位架62连接固定,防止背板11由于各个功能模块的插拔而产生向前或向后的变形,从而提升连接器对接的稳定性。
52.可选地,多个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11、第二连接器112、第三连接器113和第四连接器114,第一连接器111用于与硬盘模块20电性连接,第二连接器112用于与散热模块40电性连接,第三连接器113用于与主板模块30电性连接,第四连接器114用于与电源模块50电性连接,其中,背板11朝向第一收容腔101的一面为第一侧面,背板11朝向第二收容腔102的一面为第二侧面,第一连接器111设置于第一侧面,第二连接器112、第三连接器113和第四连接器114设置于第二侧面,通过上述设置,方便各个功能模块与多个连接器的插接。
53.示例性地,背板11由多层pcb板结合而成,至少包括12层,多层结构的设置方便多个连接器的布线,避免各个连接器的布线相互干扰。
54.可选地,第一连接器111、第二连接器112、第三连接器113和第四连接器114均错位设置,防止互相干扰,第一连接器111配置为四个以上,四个以上的第一连接器111呈矩阵式排布于第一侧面,图8中示例第一连接器111为二十四个,二十四个第一连接器111呈六排四列排布于第一侧面;每个第一连接器111可适配一个硬盘模块20,每个硬盘模块20可装载两个硬盘21,从而可容纳四十八个硬盘21。
55.可选地,第二连接器112配置为四个以上,四个以上的第二连接器112呈矩阵式排布于第二侧面,第三连接器113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器112之间,第一方向为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排布方向,第四连接器114设置于第二侧面的第一方向的边缘处;图10中示例第二连接器112为十二个,十二个第二连接器112呈两排六列排布于第一侧面,方便对多个硬盘模块20进行散热,将第四连接器114设置于边缘处,方便散热模块40集中对硬盘模块20进行散热。
56.可选地,第三连接器113配置为两个,两个第三连接器113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于第二侧面,两个第三连接器113均竖向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器112之间,排布合理,方便主板模块30的插接。
57.可选地,第四连接器114配置为两组,每组第四连接器114包括有一个以上沿第二方向排布的第四连接器114,第二方向为顶板12与底板13的排布方向,两组第四连接器114分别设置于第二侧面在第一方向的两侧边缘处。图10中示例每组第四连接器114包括有两个沿第二方向排布的第四连接器114,其中两个第四连接器114用于连接备用的电源模块,正常使用时不插接电源,当需要时可以插接备用电源;两个第三连接器113对称设于靠近第四连接器114的两组第二连接器112一侧,合理利用空间,且不影响散热模块40集中对硬盘
模块20进行散热。
58.可选地,服务器机箱100还包括有分隔组件70和定位组件80,如图11所示,分隔组件70间隔设于第一收容腔101内,用于将第一收容腔101分隔成多个容纳区间1011,每个容纳区间1011包括至少一个收容槽1012,每个收容槽1012收容一个硬盘模块20,收容槽1012的数量与硬盘模块20对应,图11中示例为二十四个收容槽1012,定位组件80包括有定位板81,如图7所示,定位板81连接于背板11的第一侧面且位于第一连接器111下方,定位板81朝向硬盘模块20的一侧设有斜坡82,用于引导插入收容槽1012的硬盘模块20移动至靠近第一连接器111时,使硬盘模块20沿着斜坡82移动至抵持于定位板81表面,以对准第一连接器111,从而方便硬盘模块20精准对接第一连接器111。
59.示例性地,如图11-图12所示,分隔结构包括横间隔板71和竖间隔板72,竖间隔板72包括有两个安装板721,两个安装板721相背的一面均设有限位凸台722和第一导向结构723,以使竖间隔板72朝向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两面均设有限位凸台722和第一导向结构723,在本实施例中,竖间隔板72的数量设有六个,横间隔板71的数量为一个,横间隔板71沿第二方向设于顶板12与底板13之间的中部位置,以将第二收容腔102分隔成上下两个区域,其中三个竖间隔板72在上部区域沿第一方向间隔均匀设于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之间,在上部区域围合形成四个容纳区间1011,另外三个竖间隔板72在下部区域沿第一方向间隔均匀设于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之间,在下部区域围合形成四个容纳区间1011,从而通过横间隔板71与竖间隔板72的设置以形成矩阵式排布的八个容纳区间1011,每个容纳区间1011包括三个收容槽1012,以形成二十四个收容槽1012,每个收容槽1012内均对应有限位凸台722和第一导向结构723。
60.其中,限位凸台722用于限制硬盘模块20在第一方向的移动,第一导向结构723沿硬盘模块20的插拔方向延伸,硬盘模块20两侧设有第二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723和第二导向结构配合,以引导硬盘模块20在收容槽1012内的移动;硬盘模块20插入收容槽1012时,其两侧紧贴限位凸台722,以限制硬盘模块20的左右移动,同时硬盘模块20两侧的第二导向结构与第一导向结构723配合,以引导硬盘模块20在收容槽1012内移动的同时能够限制硬盘模块20的上下移动,从而避免硬盘模块20由于往复距离过长及自重较大产生扭曲变形,方便引导第一连接器111与硬盘模块20的精准对接,避免连接器受力不均,造成损坏。
61.具体地,第一导向结构723包括至少两个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滑轨7231,相邻两个滑轨7231围合形成导槽724,硬盘模块20可滑动的卡设于导槽724并能够沿着导槽724在收容槽1012的长度方向上滑动。
62.可选地,如图7、图13所示,定位组件80还包括有定位柱83,硬盘模块20包括至少一块硬盘21和用于承载硬盘21的托架22,第二导向结构可以是托架22两侧的侧板,托架22可抽拉式的连接于收容槽1012,托架22朝向背板11的一侧设有与定位柱83相适配的定位孔221,托架22插入收容槽1012时,定位柱83插设于定位孔221中,以使第一连接器111与硬盘模块20对准,从而方便硬盘模块20精准对接第一连接器111。
63.示例性地,将定位柱83的端部设置为圆台状,其直径较小的端部与定位孔221相对,其直径较大的部分与定位孔221大小相适配,其直接较小的端部与定位孔221之间的间隙设为0.2mm,方便定位柱83插入定位孔221,当硬盘模块20插入收容槽1012时,由于硬盘模块20与收容槽1012内壁之间的间隙很小,使其两侧的定位孔221很容易被引导到与其相对
的定位柱83的端部,定位柱83插入定位孔221后,通过定位柱83的引导,从而保证第一连接器111与硬盘模块20的精准对接。
64.可选地,第二收容腔102为插拔腔,服务器机箱100还包括有设于插拔腔的隔挡组件90,如图2所示,隔挡组件90用于将插拔腔分隔成至少一个第一插拔腔1011、至少一个第二插拔腔1012以及至少一个第三插拔腔1013,第一插拔腔1011用于收容散热模块40以使散热模块40可抽拉式的安装于第一插拔腔1011,第二插拔腔1012用于收容主板模块30以使主板模块30可抽拉式的安装于第二插拔腔1012,第三插拔腔1013用于收容电源模块50以使电源模块50可抽拉式的安装于第三插拔腔1013,第一插拔腔1011、第二插拔腔1012和第三插拔腔1013的前后端均设有开口,方便气流流通。
65.其中,第一插拔腔1011配置为一组以上,每组第一插拔腔1011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一插拔腔1011,第二插拔腔1012的高度与每组第一插拔腔1011层叠后的高度相适配,第二插拔腔1012、第三插拔腔1013和各组第一插拔腔1011沿第一方向错位设置于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之间,第一方向为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的排布方向。通过隔挡组件90的设置将插拔腔分隔成沿第一方向错位设置的第一插拔腔1011、第二插拔腔1012和第三插拔腔1013,使散热模块40、主板模块30和电源模块50能够可抽拉式的安装于箱体10,模块化的设计方便服务器内各部件的安装、维护及更换;其中,通过第一插拔腔1011、第二插拔腔1012和第三插拔腔1013的排布设计能够合理利用空间,由于主板模块30的体积较大,沿第一方向排布能够减少所占水平面积,与第二插拔腔1012并列的各组第一插拔腔1011可以层叠多个以安装多个散热模块40,从而可以安装多个功能模块,以满足使用需求。
66.可选地,为了使整体结构更协调,同时可以安装多个散热装置,每组第一插拔腔1011包括两个第一插拔腔1011,两个第一插拔腔1011层叠设置后的高度与第二插拔腔1012的高度相适配。
67.可选地,各组第一插拔腔1011位于插拔腔的第一方向上的中部区域,第三插拔腔1013位于插拔腔的第一方向上的边缘区域,第二插拔腔1012位于第一插拔腔1011与第二插拔腔1012之间。从而方便布置多个第一插拔腔1011,使散热装置安装于第一插拔腔1011集中对硬盘模块20进行散热,从而可以满足多个硬盘模块20的散热,收容电源模块50的第三插拔腔1013设置于边缘区域能够避免影响散热模块40对硬盘模块20的散热,由于主板模块30沿第一方向竖向排布,宽度较小,减少所占水平面积,也能够避免影响散热模块40对硬盘模块20的散热,合理利用空间。
68.可选地,如图2-图4所示,第二插拔腔1012配置为两个,隔挡组件90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之间的第一安装架91和第二安装架92,第一安装架91和第二安装架92均包括第一竖隔板921和第二竖隔板922,第一竖隔板921与第二竖隔板922相对设置围合形成与主板模块30相适配的第二插拔腔1012,从而方便主板模块30的插拔。示例性地,第一安装架91与第二安装架92的第一竖隔板921和第二竖隔板922与背板11之间均设有间隙,第一竖隔板921或第二竖隔板922的底部设有截面为凹字形的限位结构923,凹字形限位结构923朝向第二插拔腔1012的边缘处沿主板模块30的插拔方向延伸,以引导主板模块30在第二插拔腔1012内的移动,凹字形限位结构923的设置不仅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而且能够使主板模块30与第二竖隔板922之间具有间隙,第一竖隔板921或第二竖隔板922上还设有镂空结构,通过上述设置,方便气流流通对第二插拔腔1012内的主板32进行散热。
69.其中,第一竖隔板921与第二竖隔板922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紧贴顶板12和底板13的折弯加强结构,用于实现第一竖隔板921、第二竖隔板922与顶板12和底板13的铆接固定,方便拆装,上述的凹字形限位结构923可以为第一竖隔板921或第二竖隔板922的底部的折弯加强结构,方便组装。
70.可选地,如图3所示,隔挡组件90还包括第一横隔板93和两个以上的隔挡架94,两个以上的隔挡架94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安装架91和第二安装架92之间,第一横隔板93沿第二方向设置于顶板12与底板13之间,第二方向为顶板12与底板13的排布方向,第一横隔板93穿设于两个以上的隔挡架94的中部,且第一横隔板93的两侧边缘处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架91和第二安装架92的中部,以将隔挡架94与第一安装架91和第二安装架92之间的区域以及相邻两个隔挡架94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组第一插拔腔1011。由于主板模块30的高度比散热模块40的高,一个主板模块30的高度与两块散热模块40的高度相适配,通过隔挡架94与第一横隔板93的设置可以方便排布多个第一插拔腔1011,从而安装多个散热模块40,以满足多个硬盘模块20的散热,图中示例为三个隔挡架94,从而将第一安装架91与第二安装架92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八个第一插拔腔1011。
71.可选地,如图3-图4所示,隔挡组件90还包括导向结构941,导向结构941安装于隔挡架94的中部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插拔腔1011的间隔处,导向结构941朝向第二插拔腔1012的两侧边缘处设有导轨942,导轨942沿散热模块40的插拔方向延伸,以引导散热模块40在第一插拔腔1011内移动,通过导轨942的设置可以使散热模块40的插拔更加顺畅,同时可以引导散热模块40的移动,以使散热模块40对准背板11上的第四连接器114,实现精准对接。
72.可选地,如图4所示,隔挡架94为中空的框形结构,使相邻的第一插拔腔1011之间相互连通,降低箱体10的重量,导向结构941的截面为凹字形结构,通过导向结构941的设置不仅能够起到导向作用,而且能够使相邻的第一插拔腔1011具有间隙,方便气流的流通。
73.可选地,如图2所示,为了使整体结构更协调,第三插拔腔1013配置为两组,每组第三插拔腔1013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三插拔腔1013,第一插拔腔1011的高度与一组第二插拔腔1012的高度相适配。示例性地,每组第三插拔腔1013包括两个层叠设置的第三插拔腔1013,由于主板模块30的高度比电源模块50的高,因此一块主板模块30的高度与两端电源模块50的高度相适配,有高度差的部分可以通过折弯加强结构来调整,以使第三插拔腔1013与电源模块50相适配,第三插拔腔1013的开口处可以配置有门板,多个第三插拔腔1013中,可以空置其中一个或两个第三插拔腔1013,作为备用电源仓,不装配电源模块50,通过门板封住,在原有的电源模块50损坏时,再装配备用的电源模块50以供电给硬盘模块20、主板模块30和风机模块。
74.可选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隔挡组件90还包括两个第二横隔板95和两个以上的第三竖隔板96,两个以上的第三竖隔板96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左侧板14与第一安装架91之间和右侧板15与第二安装架92之间,第二横隔板95沿第二方向设置于顶板12与底板13之间,两个第二横隔板95分别穿设于两个以上第三竖隔板96的中部,其中一个第二横隔板95的两侧边缘处分别安装于左侧板14和第一安装架91的中部,另一个第二横隔板95的两侧边缘处分别安装于右侧板15与第二安装架92的中部,以将左侧板14与第一安装架91之间的区域以及右侧板15与第二安装架92之间的区域分隔成两组第三插拔腔1013,第三竖隔板96与
第一安装架91和第二安装架92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组第一插拔腔1011;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设置第三插拔腔1013的同时还能够多设置多个第一插拔腔1011。
75.示例性的,如图2-图3所示,第三竖隔板96为两个,两个第三竖隔板96中的一者设于左侧板14与第一安装架91之间,左侧板14与该第三竖隔板96之间的区域分隔成一组第三插拔腔1013,该第三竖隔板96与第一安装架91之间的区域分隔成一组第一插拔腔1011;两个第三竖隔板96中的另一者设于右侧板15与第二安装架92之间,右侧板15与该第三竖隔板96之间的区域分隔成一组第三插拔腔1013,该第三竖隔板96与第二安装架92之间的区域分隔成一组第一插拔腔1011。
76.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图未示),隔挡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二横隔板,第二横隔板沿第二方向设置于顶板与底板之间,其中一个第二横隔板的两侧边缘处分别安装于左侧板和第一安装架的中部,另一个第二横隔板的两侧边缘处分别安装于右侧板与第二安装架的中部,以将左侧板与第一安装架之间的区域以及右侧板与第二安装架之间的区域分隔成两组第三插拔腔,在本实施例中,左侧板与第一安装架之间以及右侧板与第二安装架之间仅设置有第三插拔腔,减少机箱体积。
77.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横隔板93和第二横隔板95朝向底板13或顶板12的一侧设有加强凸起931,示例性地,加强凸起931为冲压形成,能够增强第一横隔板93和第二横隔板95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地,为了降低成本,第一横隔板93与第二横隔板95上也可以不设置加强凸起931,或在第一横隔板93与第二横隔板95中的一者上设置加强凸起931。
78.可选地,散热模块40、主板模块30和电源模块50朝向顶板12或底板13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卡扣结构,顶板12、底板13、第一横隔板93或第二横隔板95上对应第一弹性卡扣结构设有第二弹性卡扣结构,第一弹性卡扣结构与第二弹性卡扣结构弹性卡扣连接,以使散热模块40、主板模块30和电源模块50分别锁紧于第一插拔腔1011、第二插拔腔1012和第三插拔腔1013。通过第一弹性卡扣结构与第二弹性卡扣结构的设置能够方便散热模块40、主板模块30和电源模块50的定位与锁紧。
79.示例性地,如图14-图19所示,第一弹性卡扣结构为安装于散热模块40、主板模块30和电源模块50的弹性片200,弹性片200延伸有凸出的锁舌201,如图3所示,第二弹性卡扣结构为设于顶部、底板13、第一横隔板93或第二横隔板95上对应位置的卡槽16,散热模块40、主板模块30和电源模块50插入对应位置时,锁舌201卡入卡槽16内实现散热模块40、主板模块30和电源模块50的锁紧,由于弹性片200具有弹性,需要抽出散热模块40、主板模块30和电源模块50时,需要用力拔出即可。
80.可选地,如图14-图15所示,主板模块30还包括第一盒体33,第一盒体33设有第一进风口331和第一出风口332,第一出风口332朝向第二开口104,方便气流输出,第一进风口331设于第一盒体33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侧面,第一方向为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排布方向,第一盒体33设有在第一方向上的侧面可以为开盖的无遮挡设计,第一进风口331为第一风机31的气流输入端,第一风机31与主板32安装于第一盒体33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面,该侧面设有多个镂空结构,方便气流流通,第一出风口332与第一风机31的气流输出端相对设置,第一出风口332包括有多个呈六边形的镂空结构,形成蜂窝状结构,增大通风量,方便气流流通,对主板32的散热效果好;主板32朝向背板11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一插接头321,第一风机31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一进风口331输入并对主板32进行散热后从第
一出风口332吹出。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将第一风机31和主板32集成于第一盒体33形成模块化设计,方便主板模块30的拆装的同时能够方便主板32的散热。
81.可选地,如图15所示,主板32包括第一板体32a和与第一板体32a呈l形一体连接的第二板体32b,第一板体32a和第二板体32b围合形成避让区322,第一风机31位于避让区322。l形结构的主板32与位于避让区322内的第一风机31的设置结构紧凑,合理利用空间。
82.可选地,如图16-图17所示,散热模块40还包括第二盒体42,第二盒体42朝向背板11的一侧还设有用于与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二插接头43,第二插接头43与第二风机41电连接,背板11还设有镂空结构使第一收容腔101与第二收容腔102连通,第二风机41安装于第二盒体42,第二盒体42设有第二进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第二出风口422朝向第二开口104,方便气流输出,第二进风口421连通背板11的镂空结构,将第二风机41集成于第二盒体42内,不仅方便抽拉式的安装于第二收容腔102,模块化的设计能够方便散热模块40的安装、维护与更换,而且方便对硬盘模块20进行散热,提升散热效果。
83.可选地,如图17所示,第二风机41设有气流输入端411和气流输出端412,气流输入端411与第二进风口421连通,气流输出端412与第二出风口422连通;散热模块40还包括导流结构,导流结构包括第一侧板44和第二侧板45,第一侧板44与第二侧板45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出风口422的两侧,第一侧板44与第二侧板4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气流输出端412的两侧,第一侧板44与第二侧板45之间围合形成输出气流的气流通道46,在出风方向上,第一侧板44与第二侧板45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第二风机41用于驱动气流对硬盘模块20进行散热后从第二进风口421输入进入第二盒体42并经过导流结构从第二出风口422吹出;通过导流结构的设置,能够引导气流集中从第二出风口422输出,防止气流倒流回气流输入端411,并且通过在出风方向上,使第一侧板44与第二侧板45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的设置,能够提升通风量,从而使该散热模块40的散热效果更好。
84.可选地,第一侧板44为第二盒体42的一侧内壁,将第二盒体42的一侧内壁作为第一侧板44可以简化第二盒体42内结构,仅需要设置倾斜的第二侧板45即可,可以理解地,也可以增加一块板体紧贴第二盒体42内壁形成第一侧板44后,与第二侧板45围合形成气流通道46,第二侧板45的设计使被第二风机41驱动输入第二盒体42内的带有热量的气流集中从气流通道46输出至第二出风口422,防止气流回流至气流输入端411或从其它间隙处散出而影响散热。
85.可选地,第二侧板45与第二侧板45之间的夹角为24
°‑
26
°
。可以设计为24
°
、25
°
、25.3
°
、25.5
°
或26
°
,由于离心风机的气流输出端412的宽度小于盒体宽度,因此气流输出端412与第二盒体42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无法防止气流输出端412输出的气流从间隙处散出或回流至气流输入端411,因此将气流输出端412设置于紧贴第二盒体42的一侧内壁,再设置第二侧板45与第二盒体42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气流通道46,阻挡气流从间隙中散出或回流至气流输入端411,上述角度的设计能够使气流通道46的开口更大,提升通风量,且沿着出风口的出气方向设置,使气流输出更顺畅。
86.可选地,散热模块40还包括电路板48,第二插接头43设置于电路板48上,电路板48与第三风机51电连接,电路板48安装于第二盒体42内靠近第三进风口531的一端。将电路板48安装于靠近第三进风口531的一端,合理利用空间,不影响气流通道46的布置,且能够电路板48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
87.可选地,散热模块40还包括指示灯49,指示灯49安装于第二盒体42,指示灯49与电路板48通过电线电连接,用于显示散热模块40的启动状态,方便观察散热模块40是否正常工作,示例性地,指示灯49安装于第二盒体42设有第二出风口422的一侧,使指示灯40位于服务器机箱100的外侧,方便观察。
88.可选地,第二侧板45背向第一侧板44的一面与盒体另一侧内壁围合形成走线通道47,指示灯49的电线穿过走线通道47与电路板48电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使用简单的结构布置实现走线通道47与气流通道46分隔,防止互相干扰。
89.可选地,第二出风口422包括多个六边形孔,多个六边形孔形成蜂窝状结构。相比于现有的四边形的出风口,蜂窝状结构的出风口的通风效果更好。
90.可选地,第二盒体42包括底壳42a和上壳42b,底壳42a和上壳42b可拆卸连接围合形成容纳第二风机41、导流结构和电路板48的空腔。底壳42a和上壳42b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方便拆卸与安装,也可以通过卡扣结构等其它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盒体为长方体结构,便于抽拉式安装于第二收容腔102。
91.可选地,如图18-图19所示,电源模块50包括有第三风机51和电源,第三风机51用于对电源进行散热,第三风机51驱动气流进入电源模块50后,带走电源的热量后再从第二开口104处输出。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三风机51设置,能够集中为电源模块50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
92.可选地,电源模块50还包括第三盒体53,第三风机51和电源安装于第三盒体53,电源朝向背板11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三插接头52,第三盒体53设有第三进风口531和第三出风口532,第三出风口532设置于第三盒体53朝向第二开口104的一端,第二进风口421设置于第三盒体53的另一端;第三风机51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三进风口531输入并对电源进行散热后从第三出风口532吹出。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将第三风机51和电源集成于第三盒体53形成模块化设计,方便电源模块50的拆装的同时能够方便电源的散热。
93.在本实用新型中,硬盘模块20、主板模块30、散热模块40和电源模块50的可抽拉式的设计方便安装、维护及更换;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41和第三风机51的设置能够分别为主板32、电源和硬盘模块20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通过限位组件60的设置能够限制背板11的移动,以防止背板11由于各个功能模块的插拔而产生向前或向后的变形,从而提升连接器对接的稳定性;通过隔挡组件90的设置能够合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机箱重量的基础上还能够容纳多个功能模块,并且方便各个功能模块的安装。
9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