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温控微波炉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6:17: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温控微波炉,包括微波炉体(1),所述微波炉体(1)内包括有放置加热物品的加热腔室,所述微波炉体(1)内还包括有多个磁控波导组件(2),所述磁控波导组件(2)与加热腔室相通,所述磁控波导组件(2)用于将产生的微波功率传输到加热腔室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炉体(1)内还设有温显装置(3),所述温显装置(3)包括测温摄像头、温显屏(31)以及温显电路板,所述测温摄像头和温显屏(31)分别与温显电路板信号连接,所述加热腔室的上表面设有检测孔,所述测温摄像头位于检测孔上方且通过检测孔朝向加热腔室内部,所述温显屏(31)位于微波炉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温显屏(31)用于显示测温摄像头检测到的加热腔室内部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温控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炉体(1)上还设有炉门(4),所述炉门(4)包括门框(41)、内板(42)以及外板(43),所述门框(41)转动连接在微波炉体(1)上,所述外板(43)螺栓连接在门框(41)上,所述门框(41)朝向外板(43)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将内板(42)固定在门框(41)上以封堵门框(41)的框口,所述门框(41)朝向加热腔室的一侧设有用于锁紧炉门(4)的锁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温控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分布在门框(41)的框口四周的夹板(5),所述夹板(5)包括限位部(51)和夹持部(52),所述限位部(51)与门框(41)垂直连接,所述夹持部(52)与门框(41)水平,当所述内板(42)与门框(41)连接时,所述限位部(51)与内板(42)的外边侧壁接触,所述夹持部(52)与内板(42)的一侧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温控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42)朝向门框(41)的一侧面上还设有沿内板(42)四边设置的连接槽(6),所述门框(41)的框口四周分别设有突出的插板(7),当所述内板(42)与门框(41)连接时,所述插板(7)插接在连接槽(6)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温控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6)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四块所述插板(7)上均设有与第一密封圈密封接触的第二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温控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42)的一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滑孔(421),所述锁件包括连接在门框(41)上的锁钩(8)以及连接在微波炉体(1)上的锁体(9),所述锁钩(8)包括连接条(81)以及位于连接条(81)上的两个滑钩(82)以及两个卡钩(83),所述滑钩(82)连接在对应的滑孔(421)内,所述锁体(9)包括锁壳(91),所述锁壳(91)的一侧面上设有两个插孔(911),两个所述插孔(911)内均设有用于引导卡钩(83)进入插孔(911)的限位片(10),其中一个所述插孔(911)内还设有顶推件(11),所述顶推件(11)用于驱动卡钩(83)运动以使卡钩(83)脱离限位片(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温控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件(11)包括转轴(111)和弧形片(112),所述转轴(111)水平位于限位片(10)下方,所述弧形片(112)位于转轴(111)外侧壁上,当所述卡钩(83)插入插孔(911)内时,所述弧形片(112)的外弧面与卡钩(83)接触,所述锁壳(91)内还设有第一动力组,所述第一动力组驱动转动以使所述弧形片(112)顶起卡钩(83)至卡钩(83)脱离限位片(10)。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温控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件(11)包括顶柱,所述锁壳(91)内还设有第一动力组,所述第一动力组驱动顶柱运动以使所述顶柱顶起卡钩(83)至卡钩(83)脱离限位片(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控微波炉,包括微波炉体,微波炉体内包括有放置加热物品的加热腔室,微波炉体内还包括有多个磁控波导组件,磁控波导组件与加热腔室相通,磁控波导组件用于将产生的微波功率传输到加热腔室内,微波炉体内还设有温显装置,温显装置包括测温摄像头、温显屏以及温显电路板,测温摄像头和温显屏分别与温显电路板信号连接,加热腔室的上表面设有检测孔,测温摄像头位于检测孔上方且通过检测孔朝向加热腔室内部,温显屏位于微波炉体的外侧壁上,温显屏用于显示测温摄像头检测到的加热腔室内部温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实时监控加热腔室内的温度,提供加热腔室内温度的直观显示,避免用户因温度不知而打开炉门造成烫伤。成烫伤。成烫伤。


技术研发人员:盛林峰 晁洪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仟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