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6:02: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普及化了,汽车的内饰主要有真皮和涤纶织物,真皮内饰的价格较为昂贵,所以采用的并不是太多,所以现有的汽车内饰多为涤纶织物。
3.cn209580710u公开一种汽车门板复合面料,该汽车门板复合面料包括针织布层、透气网眼布层、活性炭层、热熔胶层和麂皮绒层。针织布层贴靠于车门的内侧;透气网眼布层铺设于针织布层上;活性炭层铺设于透气网眼布层背向针织布层的一侧;热熔胶层铺设于活性炭层背向透气网眼布层的一侧;麂皮绒层铺设于热熔胶层背向活性炭层的一侧。
4.cn206968116u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面料,其包括表层、基布层和弹性缓冲层,弹性缓冲层包括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第一充气管包括第一充气包和连通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充气包之间的第一管路;第二充气管包括第二充气包和连通每两个相邻的第二充气包之间的第二管路;第一充气管与第二充气管之间交错设置,且第一充气包与第二充气包之间相互错开。
5.在上述两个方案中,分别通过设置针织布层、弹性缓冲层,起到了良好的柔性缓冲作用,但是抗菌性能不佳,特别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消费者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如何保证汽车内饰空间的安全和驾乘者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提高汽车内饰面料的抗菌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包括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内侧固定有防静电层,且纤维层的外侧设置有拉绒层,所述防静电层的一侧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一侧固定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一侧连接有无纺布层;
9.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海绵,所述缓冲海绵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的内部安装有防火材料。
10.优选地,所述纤维层为一种竹纤维材质的构件,且纤维层与拉绒层一体成型。
11.优选地,所述防静电层由导电纤维编织而成,且导电纤维为一种金属化合物纤维材质的构件。
12.优选地,所述抗菌层为一种涤纶经编针织面料材质的构件,且抗菌层的表面镶嵌有纳米级电气石粉末。
13.优选地,所述缓冲海绵为一种木浆纤维材质的构件。
14.优选地,所述缓冲管为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且缓冲管的表面与空腔内壁之间通过胶粘固定相连。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通过设置抗菌层,在抗菌层的表面镶嵌有纳米级电气石粉末,通过这些电气石粉末发射的电子,击中抗菌层周围的氧分子,使之成为带电荷的负氧离子,能使车内在长期封闭使用空调的情况下,大大提高车内的负氧离子含量,具有清新空气的作用;
17.2、通过设置缓冲层,缓冲层中缓冲海绵和缓冲管的设置,可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即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颠簸时,也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其中,缓冲海绵采用木浆纤维材质,普通的海绵主要是由聚氨酯制成的,对人体有害,而采用木浆纤维制成的海绵能够自然分解,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纤维层、2拉绒层、3防静电层、4抗菌层、5缓冲层、51缓冲海绵、52空腔、53缓冲管、54防火材料、6无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3,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包括纤维层1,纤维层1为一种竹纤维材质的构件,纤维层1的外侧设置有拉绒层2,且纤维层1与拉绒层2一体成型,拉绒层2是采用拉绒机在纤维层1的表面拉制形成的平绒,有利于提高本内饰面料的质感和触摸时的舒适性。
24.参照图3,纤维层1的内侧固定有防静电层3,防静电层3由导电纤维编织而成,且导电纤维为一种金属化合物纤维材质的构件,防静电层3采用金属化合物纤维材质,以混合纺丝法、吸附法或化学反应法制成,牢度较好,有助于消除静电,防静电层3的一侧连接有抗菌层4,抗菌层4为一种涤纶经编针织面料材质的构件,且抗菌层4的表面镶嵌有纳米级电气石粉末,抗菌层4的一侧固定有缓冲层5,缓冲层5的一侧连接有无纺布层6,无纺布材料质轻,柔软度适中,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且安全环保,可快速降解。
25.参照图3,缓冲层5包括缓冲海绵51,缓冲海绵51为一种木浆纤维材质的构件,普通的海绵主要是由聚氨酯制成的,在化学反应时会产生很多刺激性气体,是有毒物质,而采用木浆纤维制成的海绵能够自然分解,更加环保,缓冲海绵5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52,空腔52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有缓冲管53,缓冲管53为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缓冲海绵51和缓冲管53的设置,可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即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颠簸时,也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缓冲管53的表面与空腔52内壁之间通过胶粘固定相连,缓冲管53的内部安装有
防火材料54,防火材料54可提高本面料的阻燃性,使面料的使用更加安全。
26.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27.本实用新型中,在纤维层1的表面设置拉绒层2,拉绒层2是采用拉绒机在纤维层1的表面拉制形成的平绒,有利于提高本内饰面料的质感和触摸时的舒适性;防静电层3采用金属化合物纤维材质,以混合纺丝法、吸附法或化学反应法制成,牢度较好,有助于消除静电;在抗菌层4的表面镶嵌有纳米级电气石粉末,通过这些电气石粉末发射的电子,击中抗菌层4周围的氧分子,使之成为带电荷的负氧离子,能使车内在长期封闭使用空调的情况下,大大提高车内的负氧离子含量,具有清新空气的作用;缓冲层5中缓冲海绵51和缓冲管53的设置,可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即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颠簸时,也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包括纤维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1)的内侧固定有防静电层(3),且纤维层(1)的外侧设置有拉绒层(2),所述防静电层(3)的一侧连接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的一侧固定有缓冲层(5),所述缓冲层(5)的一侧连接有无纺布层(6);所述缓冲层(5)包括缓冲海绵(51),所述缓冲海绵(5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52),所述空腔(52)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有缓冲管(53),所述缓冲管(53)的内部安装有防火材料(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1)为一种竹纤维材质的构件,且纤维层(1)与拉绒层(2)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3)由导电纤维编织而成,且导电纤维为一种金属化合物纤维材质的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4)为一种涤纶经编针织面料材质的构件,且抗菌层(4)的表面镶嵌有纳米级电气石粉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海绵(51)为一种木浆纤维材质的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53)为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且缓冲管(53)的表面与空腔(52)内壁之间通过胶粘固定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抗菌汽车内饰复合面料,包括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内侧固定有防静电层,且纤维层的外侧设置有拉绒层,所述防静电层的一侧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一侧固定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一侧连接有无纺布层;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海绵,所述缓冲海绵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的内部安装有防火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抗菌层,在抗菌层的表面镶嵌有纳米级电气石粉末,通过这些电气石粉末发射的电子,击中抗菌层周围的氧分子,使之成为带电荷的负氧离子,能使车内在长期封闭使用空调的情况下,大大提高车内的负氧离子含量,具有清新空气的作用。具有清新空气的作用。具有清新空气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碧玉 朱海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佳和纺织复合面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