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5:19: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为了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中设置了指纹识别功能,用于在电子设备上解锁会支付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操作。
3.在相关技术中,一些电子设备中用于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模组悬空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机壳上(例如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并且,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芯片为较脆的薄膜晶体管芯片(thin film transistor,tft)。
4.然而,由于一些电子设备的屏幕质地较软,用户使用指纹识别时的按压压力很容易让屏幕产生凹陷形变,屏幕凹陷的同时会导致指纹芯片同步发生形变,在变形过程中指纹芯片容易出现开裂等功能性问题(例如指纹识别功能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芯片容易开裂或指纹识别功能不良的技术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7.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指纹识别区域,指纹识别区域为柔性区域;衬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衬板上开设有通孔;指纹识别模组,至少部分设置于通孔中,与指纹识别区域的位置对应,指纹识别模组与衬板之间存在第一间隙;变形件,设置于第一间隙中,一端与衬板连接,另一端与指纹识别模组连接。
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模组,远离所述显示装置的衬板的一侧,并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之间存在间隙。
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衬板、指纹识别模组和变形件,显示面板包括柔性的指纹识别区域;由于衬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衬板上开设有通孔,指纹识别模组至少部分设置于该通孔中,与指纹识别区域的位置对应,还与所述衬板之间存在第一间隙,变形件设于该第一间隙内,一端与衬板连接,另一端与指纹识别模组连接,并且,在被识别指纹接触按压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变形件处于第二形态,同时变形件上存在朝向显示面板(即指纹识别区域)的推力。如此,在用户通过该显示装置将用户的指纹与指纹识别区域接触进行指纹识别时,指纹识别区域会受到指纹带来的压力压向指纹识别模组,而变形件会存在朝向指纹识别区域的推力,该推力与压向指纹识别模组压力方向相反,从而避免指纹识别区域受压变形后压向指纹识别模组,导致指纹识别模组开裂的风险或指纹识别功能不良。
1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侧视方向);
13.图2是图1的a-a向示意图之一;
14.图3是图1的a-a向示意图之二;
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00-显示装置,200-电子设备;
18.1-显示面板,2-衬板,3-指纹识别模组,31-挡板,32-指纹识别单元,4-第一间隙,5-变形件,6-壳体,7-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直”、“水平”、“水平”、“垂直”、“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3.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及电子设备200。
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该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柔性显示面板1(即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例如折叠手机;也可以用于具有刚性显示面板1(即刚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例如具有刚性显示面板1的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等。
2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衬板2、指纹识别模组3、变形件5。
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包括指纹识别区域,指纹识别区域为柔性区域。衬
板2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侧,衬板2上开设有通孔;指纹识别模组3的至少部分设置于上述通孔中,并且,指纹识别模组3与指纹识别区域的位置对应,还与衬板2之间存在第一间隙4;变形件5设置于上述第一间隙4中,变形件5的一端可以与衬板2连接,另一端可以与指纹识别模组3连接。
27.其中,在被识别指纹与显示面板1的指纹识别区域接触的情况下,变形件5处于第二形态,同时变形件5上存在朝向显示面板1(即指纹识别区域)的推力。
28.可以理解,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域为柔性区域,显示面板的其他区域可以为柔性区域,也可以为刚性区域。若需要能够被折叠的显示装置100,则可以采用柔性显示面板,即指纹识别区域和其他区域均为柔性。若考虑到显示面板的刚性性能,例如防划伤、抗摔效果好,则可以采用指纹识别区域为柔性区域,其他区域为刚性区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29.示例性地,上述衬板2可以采用金属衬板2,例如导电金属衬板2,或不透光的导电金属衬板2。具体的,衬板2可以采用钢板,或钢片。
30.需要说明的是,若显示面板1为柔性显示面板,或能够被折叠的显示面板,则衬板2为刚性衬板2,同时并具有弯折性能,对设置在衬板2上的显示面板1具有支撑作用。如此,当折叠显示面板1时,衬板2可以被同步折叠,并且保持对显示面板1的支撑作用,以保证显示面板1在被折叠后的正常功能。
31.可以理解,指纹识别模组3与指纹识别区域的位置对应,即为:指纹识别区域的位置处于指纹识别模组的检测范围内,例如,指纹识别区域可以与指纹识别模组相对(或正对)。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指纹识别模组3的正上方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
32.示例性地,上述变形件5处于第二形态时,可以为变形件5的变形状态(即发生形变的状态)。
33.可以理解,在被识别指纹与显示面板1的指纹识别区域接触按压的情况下,指纹识别区域会受到被识别指纹的压力发生变形,同时变形件5会处于第二形态,在该形态下,上述推力的方向与被识别指纹压向指纹识别区域的力的方向相反,因此,通过指纹识别区域压向指纹模组的压力的至少部分能够被上述推力抵消,减小了指纹识别区域的形变量,进而避免因为指纹识别区域的变形后指纹识别区域压到指纹识别模组3的指纹芯片上,导致指纹识别模组3开裂的风险(例如指纹芯片开裂)或指纹识别功能不良。
34.同时,在指纹识别区域压向指纹识别模组3的过程中,指纹识别模组3保持相对平整,减小了指纹识别模组3的形变量。也就是说,指纹识别模组3内部应力会远低于指纹识别模组3的指纹芯片的开裂阈值,避免了指纹芯片开裂的风险。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衬板2、指纹识别模组3和变形件5,显示面板包括柔性的指纹识别区域;由于衬板2设置在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侧,其上开设有通孔,指纹识别模组3至少部分设置于该通孔中,与指纹识别区域的位置对应,还与所述衬板之间存在第一间隙,变形件5设于该第一间隙内,一端与衬板2连接,另一端与指纹识别模组3连接,并且,在被识别指纹接触按压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变形件5处于第二形态,同时变形件5上存在朝向显示面板1的推力。如此,在用户通过该显示装置将用户的指纹与显示面板1接触进行指纹识别时,显示面板1会受到指纹带来的压力压向指纹识别模组3,而
变形件5会存在朝向显示面板1推力,该推力与压向指纹识别模组3压力方向相反,从而避免因为显示面板1的变形后显示面板1压到指纹识别模组3的指纹芯片上,导致指纹芯片开裂或指纹识别功能不良。
36.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变形件5可以采用形状记忆金属变形件,介电弹性体变形件,也可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变形件,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37.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变形件5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这些变形件5在指纹识别模组3的一周均匀设置。
38.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变形件5的数量为8个,这8个变形件5在指纹识别模组3的一周均匀设置,如此,在指纹识别模组3需要抵消显示面板1压力的需求的情况下,变形件5能够在指纹识别模组3一周产生均匀的推力。
39.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变形件5可以分别与上述衬板2和指纹识别模组3电性连接。
40.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变形件5的一端可以与衬板2电性连接,另一端可以与指纹识别模组3电性连接。如此,若变形件5为形状记忆金属变形件,在变形件5、衬板2及指纹识别模组3之间为通电状态时,变形件5因为通电发热,进而变形产生收缩力,该收缩力的合力即为上述推力,如此,本技术实施例能够避免指纹识别模组3受压导致指纹芯片开裂或指纹识别功能不良。
41.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供电单元,变形件5与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供电单元用于在变形件5处于第二形态时、向变形件5供电。同样的,在供电单元向变形件5(形状记忆金属变形件)供电时,变形件5因为通电发热,进而变形产生收缩力,收缩力的合力方向即为上述推力,如此,本技术实施例能够避免指纹识别模组3受压导致指纹芯片开裂或指纹识别功能不良。
42.示例性地,供电单元可以为电池,例如,锂电池、蓄电池等,或其他可能的供电单元,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43.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若指纹识别区域被按压面积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变形件5处于第一形态。若指纹识别区域被按压面积大于上述预设值,则变形件5发生形变,并且变形件5处于所述第二形态。
44.可以理解,指纹识别区域的被按压面积可以为,用户进行指纹识别时用户手指与指纹识别区域接触,进而对指纹识别区域产生按压的面积;也可以为误触碰到指纹识别区域时,指纹识别区域被按压的面积。
45.在一种示例中,第一形态可以为变形件5的初始形态(即变形件未发生形变情况下的形态,或变形件自然放松情况下的形态),第二形态可以为变形件5的变形形态(即发生形变的形态)。
46.在另一种示例中,第一形态可以为变形件5的形变量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形变量,第二形态可以为变形件5的变形状态,该变形状态的形变量大于上述预设值。
47.该示例中,形变量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变形件的形变非常微弱,变形件处于绷紧状态,该情况不同于变形件的初始状态。
48.结合上述两种示例,可以理解,变形件5在第一形态下存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的推力可以为零,或者,变形件5在第一形态下存在的朝向显示面板1的推力,小于变形件5在
第二形态下存在朝向显示面板1的推力。
49.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没有通过指纹对显示面板1的解锁需求时,被识别指纹与指纹识别区域的接触面积通常为零,或者因为对显示面板1进行除指纹解锁之外的其他操作(例如对显示面板1的点击输入)时,用户偶发性的将较少的指纹部分与指纹识别区域接触。这个情况下,显示面板1受到的来自指纹的压力往往是较微弱的,通常不会对指纹模组带来机械性损伤,所以,变形件5可以保持第一形态,无需存在朝向显示面板1的推力,或者只需存在小于第二形态下时朝向显示面板1的推力(如此,能够在显示面板1所受指纹解锁压力过大时,能够快速产生朝向显示面板1的推力)。
50.可选地,上述第二形态可以为收缩形态,第一形态可以为伸展形态(即变形件未发生形变情况下的形态)。
51.示例性地,收缩形态可以为螺旋形态(即变形件的形状为螺旋状),圆弧形态(即变形件的形状为圆弧状),或其他可能的形态。
52.可以理解,当指纹识别区域被按压面积大于上述预设值的情况下,指纹识别区域会受到被识别指纹的按压力发生变形,并挤压指纹模组发生位移,指纹模组发生位移的同时会带动变形件变形,为了抵消或抵抗按压力,变形件5会处于收缩形态(即第二形态),在收缩形态下,变形件的收缩力的合力即为上述推力。当指纹识别区域被按压面积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情况下,通常,指纹模组不会被指纹识别区域挤压而发生位移,进而,指纹模组不会带动变形件发生变形,因此,变形件5不具有抵抗按压力的需求,可以处于伸展形态(即第一形态)。
53.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变形件5处于第二形态时,变形件5处于第一通电状态;变形件5处于第一形态时,变形件5处于第二通电状态。
54.其中,第一通电状态对应的通电电流大于第二通电状态对应的通电电流。
55.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变形件5处于第二形态时,变形件的状态为变形状态,变形件处于第一形态时,变形件的状态为上述绷紧状态。
5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电状态对应的通电电流大于第二通电状态对应的通电电流,则变形件5在第一通电状态下的形变量大于变形件5在第二通电状态下的形变量。也就是说,变形件5在第一通电状态下、存在的朝向显示面板1的推力,大于变形件5在第二通电状态下、存在的朝向显示面板1的推力。
57.例如,若变形件5为形状记忆金属变形件,如此,既能够在显示面板1未受到压力(例如指纹解锁时的压力)变形的情况下,上述推力不会过大影响指纹识别模组3的正常工作,又能在显示面板1受到压力变形的情况下,变形件5的通电电流能够快速增大,并且变形件5能够快速发热升温产生足够的收缩力,即上述推力能够快速增大以抵消显示面板1受到的至少部分压力。如此,能够快速避免指纹识别模组3受压导致指纹芯片开裂或指纹识别功能不良。
58.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变形件5处于第二形态时,变形件5处于第三通电状态;上述变形件5处于第一形态时,变形件5处于断电状态。
59.示例性地,第三通电状态对应的通电电流可以与第一通电状态对应的通电电流相同,也可以不同,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60.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变形件5处于第二形态时,变形件5处于变形状态
(即发生形变的状态),变形件5处于第一形态时,变形件5处于初始状态(即未发生形变的状态)。
61.若变形件5为形状记忆金属变形件,在显示面板1未受到压力(例如指纹解锁时的压力)变形的情况下,指纹识别模组3不会受到显示面板1的压力,指纹识别模组3不具有抵消显示面板1压力的需求,此时,变形件5处于断电状态,保持变形件5的初始状态,变形件5不会产生收缩力,即不会产生朝向显示面板1的推力。在显示面板1受到压力变形的情况下,指纹识别模组3有可能受到显示面板1的压力导致压裂指纹芯片,指纹识别模组3具有抵消显示面板1压力的需求,此时,变形件5将由断电状态切换为第三通电状态,在通电状态下,变形件5会发热升温产生足够的收缩力,即产生上述推力以抵消显示面板1受到的至少部分压力。如此,能够避免指纹识别模组3受压导致指纹芯片开裂或指纹识别功能不良。
62.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结合图1,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指纹识别模组3可以包括挡板31和指纹识别单元32,指纹识别单元32可以为超声波指纹识别单元。
63.其中,该挡板31设置于上述通孔中,挡板31与上述衬板2之间存在上述第一间隙4;上述显示面板1可以通过挡板31与指纹识别单元32连接;变形件5的一端与上述衬板2连接,另一端通过挡板31与指纹识别单元32连接。
64.示例性地,上述挡板31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见图2)、正方形(见图3)、圆形、三角形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65.示例性地,变形件5的两端与衬板2和挡板31之间可采用固定连接方式或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方式例如:焊接或铆接;可拆卸连接方式例如: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例如卡接)。
66.示例性地,挡板31的第一表面可以与显示面板1连接,挡板31的第二表面可以与指纹识别单元32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
67.举例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挡板31的上表面(第一表面)与显示面板1的下表面连接,挡板31的下表面(第二表面)与指纹识别单元32连接。这样的结构中,挡板31对挡板31上方的显示面板1具有支撑作用,当用户需要解锁时,手指按压接触到上述指纹识别区域,在手指按压的作用下,结构相对薄弱的变形件5发生轻微变形,而显示面板1、挡板31和指纹识别单元32保持相对平整,一起向下发生位移,如此,既保证了结构的稳固性,又能够在变形件5变形时,能够产生收缩力,进而产生朝向显示面板1的推力,以抵消至少部分手指压力。
68.另外,当用户需要解锁时,手指按压接触到上述指纹识别区域,在手指按压的过程中,超声波指纹识别单元能够保持相对平整的状态,减小了超声波指纹识别单元的形变量,保持了超声波指纹识别单元最佳的超声指纹性能。
69.需要说明的是,指纹识别单元32也可以为其他类似的指纹识别单元32,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挡板31的材料与上述衬板2的材料相同或不同,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70.应注意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关于变形件5的电性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两种示例。
71.在一种示例中,变形件5的一端与衬板2电性连接,另一端可以通过挡板31与指纹识别单元32电性连接。如此,当上述指纹识别区域受到压力(例如指纹解锁时的压力),变形件5由第一形态切换为第二形态,衬板2、变形件5与指纹识别单元32之间存在通路,变形件5
的电路状态由第二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切换为第一通电状态(或第三通电状态)。
72.在另一种示例中,指纹识别单元32可以通过上述供电单元与变形件5连接。如此,当上述指纹识别区域受到压力(例如指纹解锁时的压力),变形件5由第一形态切换为第二形态,同时,供电单元向变形件5供电,变形件5的电路状态由第二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切换为第一通电状态(或第三通电状态)。
73.在第一通电状态(或第三通电状态)下,变形件5将会产生朝向显示面板1的推力,该推力能够抵消指纹识别区域受到的至少部分压力,同时,能够避免指纹识别区域对应的显示面板1、过度压向指纹识别单元32方向,还能够避免挡板31和指纹识别单元32过度偏移初始位置,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固性。
74.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单元3还包括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
75.其中,监测单元,用于监测被识别指纹与指纹识别区域的接触面积;
76.控制单元,用于在监测单元监测的接触面积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变形件5处于上述第一形态;
77.或者,用于在监测单元监测的接触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变形件5处于上述第二形态。
78.可以理解,第二形态对应第一通电状态或第三通电状态,第一形态对应第二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
79.因此,控制单元,可以用于在监测单元监测的接触面积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变形件5处于第二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或者,可以用于在监测单元监测的接触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变形件5处于第一通电状态或第三通电状态。其中,第一通电状态对应的通电电流大于所述第二通电状态对应的通电电流。
80.即,控制单元,可以用于根据监测单元监测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控制上述供电单元输出至变形件的输出电压大小(或输出至变形件的输出电流大小)。
81.进一步地,控制单元,可以用于在监测单元监测的接触面积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上述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与第二通电状态或与断电状态相匹配(即该输出电压与上述第一形态对应);或者,可以用于在监测单元监测的接触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上述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与第一通电状态或与第三通电状态相匹配(即该输出电压与上述第二形态对应)。
82.可以理解,通常,被识别指纹与指纹识别区域的接触面积越小,则指纹识别区域受到的压力(例如指纹解锁时的手指按压力)越小,被识别指纹与指纹识别区域的接触面积越大,则指纹识别区域受到的压力越大。
83.因此,第一阈值的大小,一般以如下原则进行设置:在变形件5处于断电状态或第二通电状态下,上述接触面积等于第一阈值时,指纹识别区域所受的压力、能够损坏指纹识别单元32(例如上述指纹芯片)或影响正常指纹识别功能,上述接触面积小于第一阈值时,指纹识别区域所受的压力、不会损坏指纹芯片或影响正常指纹识别功能,为原则进行设置。
84.如此,在上述接触面积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指纹识别区域所受的压力、不会损坏指纹识别单元32或影响正常指纹识别功能,指纹识别单元不具有抵消指纹识别区域所受的压力的需求,只需控制变形件5处于上述第一形态即可。在上述接触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
阈值的情况下,指纹识别区域所受的压力、能够损坏指纹识别单元31或影响正常指纹识别功能,指纹识别单元32具有抵消指纹识别区域所受的压力的需求,因此,需要控制变形件5处于上述第二形态,使得变形件5存在朝向显示面板1的推力。
85.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上述监测单元监测的上接触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上接触面积的大小,控制上述变形件5在第二形态下的通电电流的大小。
86.具体地,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变形件5在第二状态下的通电电流随着上述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接触面积越大,指纹识别区域受到的压力会越大,相应的,随着上述压力的增大,控制单元控制变形件5在第二状态下的通电电流也实时增大,由于变形件5(例如形状记忆金属变形件)的通电电流越大,变形件5发热升温加快,则变形件5产生的收缩力就越大,也就是说,产生的上述推力就越大。
87.如此,本技术实施例能够灵活的根据指纹识别区域所受压力的大小,控制变形件5在第二形态下的通电电流的大小,以避免指纹识别区域所受压力损坏指纹芯片或影响正常指纹识别功能。
8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200,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壳体6,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
89.其中,上述壳体6,设置于所述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模组3、远离显示装置的衬板2的一侧,并与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模组3之间存在第二间隙7。
90.示例性地,参照图4,显示装置设置在壳体6上,指纹识别模组3的下表面与壳体6之间存在间隙。如此,在通过指纹识别模组3进行指纹识别过程中,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按压力度过大时,变形件5的形变量也较大,致使指纹识别模组3向下运动,会与壳体6接触,在壳体6的支撑下,避免了指纹识别模组3出现开裂的现象(例如指纹识别芯片的开裂)。
9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壳体可以为电子设备的电池盖中框结构,也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其他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92.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非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等,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9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9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