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处理剂进出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3:49: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剂存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处理剂进出料系统。


背景技术:

2.水处理剂是指添加在水处理流程中,用于去除水体中污染物及有害物料,得到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民用或工业用水的一类化学添加剂,其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纺织和交通等工业领域。
3.在工厂生产水处理剂后利用管线和料泵输送到储存区域储存,以便随时从储存区域再次通过管线和料泵,泵送至车辆上进行转移运输。在进入储存区域和输出储存区域的管线上均需要安装料泵,往往将多个料泵集合到泵房区域进行统一管控,由于泵房区域与储存区域之间距离较远,设置长距离的管道,利用多根管线分别完成储存区域对同种水处理剂的进料与出料,会生产额外的生产成本,如何节省泵房区域与储存区域之间的管路是目前水处理剂储存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节省泵房区域与储存区域之间的管路,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处理剂进出料系统。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处理剂进出料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水处理剂进出料系统,包括料泵和储槽,所述阀门f1与所述料泵的入口相连,所述料泵的出口通过管道经阀门f2、阀门f3与储槽顶部的入口相连;
7.所述阀门f2与阀门f3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两个旁路管道,靠近阀门f3的旁路管道经阀门f4与储槽底部的出口相连,靠近阀门f2的旁路管道经阀门f5后与阀门f1与料泵的入口之间的管道合并;
8.所述料泵的出口与阀门f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一个旁路管道,旁路管道上设有阀门f6。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处理剂储槽进料时,打开阀门f1、f2、f3,关闭阀门f4、f5、f6,水处理剂通过阀门f1流经料泵泵送,并通过阀门f2、阀门f3进入水处理剂储槽完成进料;在水处理剂储槽出料时,打开阀门f4、f5、f6,关闭阀门f1、f2、f3,水处理剂从储槽通过阀门f4、阀门f5流经料泵再次泵送,并通过阀门f6完成出料;水处理剂通过阀门f4后流出至阀门f2、阀门f3之间的管道完成长距离运输,使得用一根管道可以兼作水处理剂的进料和出料,从而提高管线的重复利用率,精简管线,在泵房与储存区较远时,大大减少浪费的情况发生。
10.优选的,所述料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阀门后的多个管道相连。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管道均可将储槽内的水处理剂出料,在需要向多个位置出料时,可以灵活连接,以提高实用性。
12.优选的,所述阀门远离料泵的一端连通有用于过滤物料的过滤箱。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溶的物料容易堵塞在管道内或沿管道流通堵塞料泵,过滤箱在进料口截留下未溶的固体,使得后续水处理剂无不溶性物料并沿管道流通,减少卡坏料泵的情况发生。
14.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半箱和下半箱,所述上半箱内固定有一层过滤网,所述下半箱内设置有一层过滤板和使过滤板振动的振动装置,所述过滤板孔隙直径小于所述过滤网孔隙直径。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处理剂流入过滤箱经过滤网一级过滤,其中大块不溶物料被截留,小块不溶物料进入过滤盘中,并通过振动装置使过滤板上下滑移振动,防止不溶物料堵住过滤板的通孔而造成的不溶物料堆积导致水处理剂不能正常流入管道,设置二次过滤使进入进料管道的水处理剂无明显不溶物料,同时保证水处理剂顺利通过过滤箱。
16.优选的,所述振动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下半箱两侧壁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过滤板平行设置,所述转轴上穿设固定有凸轮,所述凸轮与过滤板表面抵接,所述下半箱外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所述过滤板沿下半箱内侧壁上下滑移设置,且所述下半箱内侧壁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过滤板朝向凸轮靠近的弹性件。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凸轮和弹性件,使得过滤网在下半箱内反复振动,进而实现将水处理剂的不溶物料从过滤板上弹起,避免堵塞过滤板上通孔的情况发生。
18.优选的,所述下半箱两相对内侧壁上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下滑移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过滤板端部固定,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位于滑块与滑槽底端之间,且弹簧两端分别与滑块与滑槽底端固定。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产生形变后,产生弹力带动滑块沿滑槽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过滤板向上滑移,完成对过滤板的复位动作,使不溶性物料弹起。
20.优选的,所述过滤板表面与凸轮相接处的位置设置有凸起。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凸轮通过凸起顺利地通过过滤网。
22.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片。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处理剂的不溶物料从过滤板上弹起后,搅拌叶片对不溶物料进行破碎和混匀,进一步减少水处理剂中的不溶物料。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两次过滤使水处理剂的过滤效果更好;
26.2.防止水处理剂中的不溶物料堵塞过滤箱;
27.3.将水处理剂中的不溶物料再次搅拌进行破碎,进一步减少水处理剂中的不溶物料。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水处理剂进出料系统的流程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水处理剂进出料系统中过滤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水处理剂进出料系统中过滤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水处理剂进出料系统中过滤箱的下半箱的剖视图。
32.附图标记:1、料泵;2、储槽;3、过滤箱;4、上半箱;5、下半箱;6、过滤网;7、过滤板;8、转轴;9、凸轮;10、电机;11、滑槽;12、弹性件;13、滑块;14、凸起;15、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水处理剂进出料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料泵1和储槽2,阀门f1与料泵1的入口相连,阀门f1远离料泵1的一端连通有用于过滤物料的过滤箱3,料泵1的出口通过管道经阀门f2、阀门f3与储槽2顶部的入口相连。阀门f2与阀门f3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两个旁路管道,靠近阀门f3的旁路管道经阀门f4与储槽2底部的出口相连,靠近阀门f2的旁路管道经阀门f5后与阀门f1与料泵1的入口之间的管道合并。料泵1的出口与阀门f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一个旁路管道,旁路管道上设有阀门f6,料泵1的出口远离阀门f6的一端与多个管道相连。
35.水处理剂储槽2进料过程中首先经过滤箱3进行过滤,其中的不溶物料被截留,减少后续水处理剂堵塞管道的情况发生。进料时,打开阀门f1、f2、f3,关闭阀门f4、f5、f6,水处理剂通过阀门f1流经料泵1泵送,并通过阀门f2、阀门f3进入水处理剂储槽2完成进料;出料时,打开阀门f4、f5、f6,关闭阀门f1、f2、f3,水处理剂从储槽2通过阀门f4、阀门f5流经料泵1再次泵送,并通过阀门f6与多个管道连通,向不同位置的运输设备出料,增加出口提高实用性;水处理剂通过阀门f4后,将原本用额外作出料的管道与阀门f2、阀门f3之间的管道合并,使得用一根管道可以兼作水处理剂的进料和出料,从而提高管线的重复利用率,精简管线,在泵房与储存区较远时,大大减少浪费的情况发生。
36.如图2和图3所示,过滤箱3包括通过螺丝螺纹连接且相互扣合的上半箱4和下半箱5,上半箱4内通过螺丝固定有一层过滤网6,下半箱5内活动设置有与过滤网6平行的过滤板7,过滤板7孔隙直径小于过滤网6孔隙直径。水处理剂流经过滤箱3时,大块不溶物料截留在过滤网6上,在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拆卸螺丝更换过滤网6;小块的不溶物料落入过滤板7内,水处理剂经过二次过滤处理,减少不溶物料堵塞管道和料泵1的情况发生。
37.如图3和4所示,过滤板7端部与下半箱5内侧壁抵接,下半箱5两相对内侧壁上对称竖直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内上下滑移设置有滑块13,滑块13与过滤板7端部固定,滑槽11底端与滑块13之间固定有弹性件12,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12优选为多个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接于滑槽11底端与滑块13底面。过滤板7顶部设置有使其振动的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下半箱5两侧壁之间的转轴8,转轴8位于过滤网6与过滤板7之间且与过滤板7平行设置,下半箱5外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转动电机10,转动电机10的电机轴贯穿下半箱5侧壁并与转轴8固定相连。转轴8上对称焊设有两个凸轮9,两个凸轮9边缘均与过滤板7顶面抵接,使过滤板7两端同时振动,过滤板7顶面与凸轮9相接触的位置一体成型有圆弧状的凸起14。转动电机10驱动转轴8和转轴8上的凸轮9转动,凸轮9与凸起14滑动摩擦并不断振动过滤板7,通过凸轮9和弹簧的配合使过滤板7内的不溶物料的振动弹起,避免不溶物料堵塞过滤板7上的通孔的情况发生。
38.为了进一步减少水处理剂中的不溶物质,如图4所示,转轴8上沿其轴向还焊设有螺旋状的搅拌叶片15,搅拌叶片15位于两个凸轮9之间,搅拌叶片15与过滤板7之间保持一定间隙,搅拌叶片15将回弹至过滤网6与过滤板7之间的不溶物料进行二次破碎混匀,使水处理剂顺利通过过滤板7。
39.本实施例一种水处理剂进出料系统的实施原理为:水处理剂储槽2进料过程中首
先经过滤箱3进行过滤,减少后续水处理剂中不溶物质堵塞管道的情况发生。进料时,打开阀门f1、f2、f3,关闭阀门f4、f5、f6,水处理剂通过阀门f1流经料泵1泵送,并通过阀门f2、阀门f3进入水处理剂储槽2完成进料;出料时,打开阀门f4、f5、f6,关闭阀门f1、f2、f3,水处理剂从储槽2通过阀门f4、阀门f5流经料泵1再次泵送,并通过阀门f6与多个管道连通,向不同位置的运输设备出料,增加出口提高实用性;与储槽2底部出口相连的管道通过阀门f4后与阀门f2、阀门f3之间的管道合并,使得用一根管道可以兼作水处理剂的进料和出料,在泵房区域与储存区域较远时,大大减少浪费的情况发生。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