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直肠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2:05: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直肠给药器。


背景技术:

2.临床上对于一些吞咽困难,进食困难的患者给予了鼻饲管,因此药物需要研碎后经胃管注入,但很多药物研碎后会使药物功效丧失,在肿瘤科,癌症晚期疼痛患者常用的药物奥施康定,研碎后就丧失了止痛功效,所以经常要用奥施康定经直肠给药。
3.但目前没有专门的直肠给药器,只能靠护士用手指把药物塞进去,这样不但增加了护士工作量,还增加了病人不适感,而且护士手指长度有限,导致药物可能没有到达直肠吸收最好的位置。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直肠给药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给药效率的新型直肠给药器。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直肠给药器,包括给药器本体,所述给药器本体包括给药筒、软质十字口瓣膜、活塞轴和活塞,所述给药筒的一端设置有软质十字口瓣膜,所述活塞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侧与给药筒的内壁滑动连接。
7.为了达到便于向给药筒内部注入药物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直肠给药器,优选的,所述给药筒的顶部连通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塞。
8.为了达到对注药速度进行控制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直肠给药器,优选的,所述给药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给药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塞轴远离给药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滑动变阻器。
9.为了达到提高给药筒与箱体之间连接牢固度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直肠给药器,优选的,所述给药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远离给药筒的一端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10.为了达到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挂置存放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直肠给药器,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吊块,所述吊块的内部设置有通孔。
11.为了达到便于使用者对本装置握持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直肠给药器,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杆,所述握杆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
12.为了达到对患者进行保护和便于观察给药筒进入直肠深度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直肠给药器,优选的,所述给药筒由透明硅胶软管制成,所述给药筒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该新型直肠给药器,在对患者进行注射前,使用者将加药管内部的密封塞取出,通
过加药管向给药筒的内部注入药物,然后再通过密封塞将加药管密封,然后医护人员手部握持住握杆和加固杆,将给药筒一端的软质十字口瓣膜插入患者的直肠内部,当给药筒插入到合适位置时,开始对患者注入药物,注药时,使用者将气缸开启,通过气缸推动活塞轴移动,活塞轴带动活塞在给药筒的内部移动,将药物注入患者的体内,当需要对注药速度进行调节时,使用者转动滑动变阻器,通过滑动变阻器对气缸的伸出速度,从而对活塞轴和活塞的移动速度进行控制,进而对注药速度进行控制,本装置中通过设置加固杆,可以对给药筒和箱体之间的牢固度进行加强,使箱体内部的机构在使用时更加的稳定,从而使注药更加稳定,减小患者的不适感,通过设置吊块并在其内部开设通孔,便于使用者对于本装置的挂置存放,通过设置握杆并在其外侧设置防滑套,便于使用者对于本装置的拿持,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由透明硅胶软管制成的给药筒,在给药筒进入患者的直肠时,由于给药筒为软质材料制成,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通过在给药筒的外侧设置刻度线,便于使用者在将给药筒插入直肠时观察进入的深度,从而可以提高使用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目前没有专门的直肠给药器,只能靠护士用手指把药物塞进去,这样不但增加了护士工作量,还增加了病人不适感,而且护士手指长度有限,导致药物可能没有到达直肠吸收最好位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直肠给药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给药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所示给药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1、给药器本体;101、给药筒;102、软质十字口瓣膜;103、活塞轴;104、活塞;2、加药管;3、加固杆;4、防滑套;5、固定杆;6、箱体;7、气缸;8、滑动变阻器;9、刻度线;10、吊块;11、握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直肠给药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给药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给药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新型直肠给药器,包括给药器本体1。
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给药器本体1包括给药筒101、软质十字口瓣膜102、活塞轴103和活塞104,给药筒101的一端设置有软质十字口瓣膜102,活塞轴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04,活塞104的外侧与给药筒101的内壁滑动连接。
22.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患者进行注射前,使用者将加药管2内部的密封塞取出,通过加药管2向给药筒101的内部注入药物,然后再通过密封塞将加药管2密封,然后医护人员手部握持住握杆11和加固杆3,将给药筒101一端的软质十字口瓣膜102插入患者的直肠内部,当给药筒101插入到合适位置时,开始对患者注入药物,注药时,使用者将气缸7开启,通过气缸7推动活塞轴103移动,活塞轴103带动活塞104在给药筒101的内部移动,将药物注入患者的体内,当需要对注药速度进行调节时,使用者转动滑动变阻器8,通过滑动变阻器8对气缸7的伸出速度,从而对活塞轴103和活塞104的移动速度进行控制,进而对注药速度进行控制。
23.参考图1和图2所示,给药筒101的顶部连通有加药管2,加药管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塞。
24.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患者进行注射前,使用者将加药管2内部的密封塞取出,通过加药管2向给药筒101的内部注入药物,然后再通过密封塞将加药管2密封,通过加药管2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向给药筒101的内部加入药物。
25.参考图1所示,给药筒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远离给药筒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箱体6,箱体6的内部设置有气缸7,气缸7的活塞杆与活塞轴103远离给药筒101的一端固定连接,箱体6的外侧设置有滑动变阻器8。
26.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患者注入药物时,使用者将气缸7开启,通过气缸7推动活塞轴103移动,活塞轴103带动活塞104在给药筒101的内部移动,将药物注入患者的体内,当需要对注药速度进行调节时,使用者转动滑动变阻器8,通过滑动变阻器8对气缸7的伸出速度,从而对活塞轴103和活塞104的移动速度进行控制,进而对注药速度进行控制。
27.参考图1所示,给药筒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杆3,加固杆3远离给药筒101的一端与箱体6的底部固定连接。
28.箱体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吊块10,吊块10的内部设置有通孔。
29.箱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杆11,握杆11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4。
3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加固杆3,可以对给药筒101和箱体6之间的牢固度进行加强,使箱体6内部的机构在使用时更加的稳定,从而使注药更加稳定,减小患者的不适感,通过设置吊块10并在其内部开设通孔,便于使用者对于本装置的挂置存放,通过设置握杆11并在其外侧设置防滑套4,便于使用者对于本装置的拿持,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31.参考图1所示,给药筒101由透明硅胶软管制成,给药筒101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9。
32.需要说明的是:由透明硅胶软管制成的给药筒101,在给药筒101进入患者的直肠时,由于给药筒101为软质材料制成,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通过在给药筒101的外侧设置刻度线9,便于使用者在将给药筒101插入直肠时观察进入的深度,从而可以提高使用的工作效率。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直肠给药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34.在对患者进行注射前,使用者将加药管2内部的密封塞取出,通过加药管2向给药筒101的内部注入药物,然后再通过密封塞将加药管2密封,然后医护人员手部握持住握杆11和加固杆3,将给药筒101一端的软质十字口瓣膜102插入患者的直肠内部,当给药筒101插入到合适位置时,开始对患者注入药物,注药时,使用者将气缸7开启,通过气缸7推动活塞轴103移动,活塞轴103带动活塞104在给药筒101的内部移动,将药物注入患者的体内,当需要对注药速度进行调节时,使用者转动滑动变阻器8,通过滑动变阻器8对气缸7的伸出速度,从而对活塞轴103和活塞104的移动速度进行控制,进而对注药速度进行控制,本装置中通过设置加固杆3,可以对给药筒101和箱体6之间的牢固度进行加强,使箱体6内部的机构在使用时更加的稳定,从而使注药更加稳定,减小患者的不适感,通过设置吊块10并在其内部开设通孔,便于使用者对于本装置的挂置存放,通过设置握杆11并在其外侧设置防滑套4,便于使用者对于本装置的拿持,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由透明硅胶软管制成的给药筒101,在给药筒101进入患者的直肠时,由于给药筒101为软质材料制成,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通过在给药筒101的外侧设置刻度线9,便于使用者在将给药筒101插入直肠时观察进
入的深度,从而可以提高使用的工作效率。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