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马桶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1:32: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马桶。


背景技术:

2.卫浴俗称主要用于洗澡的卫生间,是供居住者便溺、洗浴、盥洗等日常卫生活动的空间及用品,其中,马桶是卫浴设备中的一种,马桶也称为座便器,是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马桶的排水管一般都是“s”弯管,目的是在排水管内储存一定量的水以防止下水管内的臭气从排水管排出来,起到水封的作用,但是储存的水容易滋生细菌,随着人们卫生意识不断提高,马桶的杀菌问题备受关注。
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马桶的杀菌方式主要使采用次氯酸钠溶液对便池进行消杀的方式,但次氯酸钠溶液使用不当可能造成氯气的产生,氯气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吸入人体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且次氯酸钠溶液在使用过程接触到人体皮肤,会损伤皮肤,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马桶,以改善目前采用次氯酸钠溶液对便池消杀时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现状。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马桶,包括马桶体与臭氧发生模块。所述马桶体自顶部向内凹陷而形成便池;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包括:壳体,设有气道,所述气道具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便池内或所述便池的上方;以及臭氧发生装置,固定于所述气道内,用于生成臭氧。
6.可选地,所述气道还具有进气口,所述臭氧发生模块还包括风机;
7.所述风机固定于所述气道内,并用于引导气体沿所述进气口指向所述出气口的方向流动。
8.可选地,所述风机设于所述进气口处。
9.可选地,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与所述出气口之间,并沿所述臭氧发生装置指向所述出气口的方向,所述气道的轮廓逐渐收缩。
10.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与顶壳;所述底壳与所述顶壳相对设置并固定,所述底壳与所述顶壳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气道,所述底壳朝背离所述顶壳的一侧凸出而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与所述气道连通的安装槽;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11.可选地,所述底壳设置有第一通孔。
12.可选地,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变压器与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用于在所述变压器通电时电离空气中的氧气,以生成所述臭氧。
13.可选地,所述马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便池的顶部,并与所述出气口相对设置。
14.可选地,所述马桶还包括上盖与安装座;所述马桶体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自所述马桶体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容置腔与所述便池靠近设置;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容置腔的顶部,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容置腔;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并位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上盖具有延伸至所述便池的顶部的安装壁,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壁,或者,所述上盖具有延伸至所述便池的顶部的安装壁,所述安装壁构成所述挡板。
15.可选地,沿所述马桶体的顶部指向所述马桶体的底部的方向,所述挡板逐渐远离所述出气口。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包括马桶体与臭氧发生模块。其中,马桶体自顶部向内凹陷而形成一便池。臭氧发生模块包括壳体与臭氧发生装置。壳体设有气道,该气道具有位于便池内的出气口。臭氧发生装置固定于壳体的气道内,并用于生成臭氧。
17.与目前市场上的马桶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桶能够通过臭氧发生装置生成臭氧,生成的臭氧将从出气口流向便池。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故其可对便池进行消毒杀菌。同时,臭氧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其在一定时间内即会分解成无害的氧气。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可改善目前采用次氯酸钠溶液对便池消杀时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现状。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桶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桶的分解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发生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壳的立体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壳的立体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发生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6.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其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的立体示意图、分解示意图以及臭氧发生模块的分解示意图,马桶1包括马桶体100与臭氧发生模块200。其中,马桶体100是上述各结构的安装支撑结构,其自顶部向内凹陷而形成一便池101。臭氧发生模块200包括壳体210与臭氧发生装置220。壳体210设有气道201,该气道201具有位于便池101内或便池上方的出气口201a。臭氧发生装置220固定于壳体210的气道201内,其用于生成臭氧,臭氧是一种淡蓝色气体,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杀菌性能,能够对马桶体100以及便池101的物体起到杀菌的作用。
28.对于上述马桶体100,请具体参阅图2,马桶体100自顶部向内凹陷而形成一便池101,便池101用于收容水。此外,马桶1还包括上盖300以及安装座400;相应地,马桶体100顶部于靠近便池101的位置还内凹形成容置腔102,上盖300盖设于容置腔102的顶部;安装座400则安装于容置腔102,并位于马桶体100与上盖300之间,其是臭氧发生模块200的安装载体。
29.对于上述臭氧发生模块200,请具体参阅图3至图5,图4和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壳和顶壳的立体示意图,该臭氧发生模块200安装于上述安装座400,其包括壳体210与臭氧发生装置220。其中,壳体210设有气道201,该气道201具有位于便池101内的出气口201a。具体地,该壳体210包括底壳212与顶壳213,底壳212与顶壳213相对设置并相互拼接,以共同围合形成气道201。底壳2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卡钩2121,顶壳213设置有与第一卡钩2121相适配的第一卡扣2131,该第一卡钩2121和第一卡扣2131卡接配合,以实现底壳212与顶壳213之间的固定。应当理解,即使上述实施例中底壳212与顶壳213是通过卡接配合的方式实现安装固定,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底壳212与顶壳213可以通过螺接、铆接或者胶接等其他方式实现安装固定,本技术不对其具体配合方式作出限定,只要保证底壳212与顶壳213固定后围成上述气道201即可。
30.较优地,为了防止壳体210内有液体积聚,底壳212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123。第一通孔2123的设置可在底壳212内积聚有液体时将该液体排出,以防止液体对臭氧发生装置220的电性连接造成影响。
31.臭氧发生装置220固定于壳体210的气道201内,其用于生成臭氧;相应地,气道201设有位于便池101内的出气口201a,如此,臭氧发生装置220生成的臭氧可经由出气口201a流向上述便池101,以对便池101的壁面以及便池101内的液体进行消毒杀菌。具体地,底壳212朝背离顶壳213的一侧凸出而形成安装部,安装部设有与气道201连通的安装槽2122,该安装槽2122用于安装臭氧发生装置220。较优地,为确保臭氧发生装置220安装于壳体210时的稳定性,壳体210还包括第一抵持筋板2124与第二抵持筋板2125。具体地说,安装槽2122的侧面凸出形成第一抵持筋板2124,底壳212朝向顶壳213的一侧凸出而形成第二抵持筋板2125。第一抵持筋板2124和第二抵持筋板2125分别抵持安装臭氧发生装置220,以使臭氧发生装置220过盈地安装于安装槽内,从而保证臭氧发生装置220较佳的安装稳定性。应当理解,即使上述实施例中臭氧发生装置220与壳体210是通过安装槽2122收容以及第一抵持筋板2124和第二抵持筋板2125抵持实现安装固定,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臭氧发生装置220与壳体210可以通过螺接、铆接或者胶接等其他方式实现安装固定。
32.接下来对臭氧发生装置220的具体结构作出说明,请具体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臭氧发生装置的分解示意图,该臭氧发生装置220包括外壳223、变压器221与臭氧发生器222。外壳223通过上述第一抵持筋板2124与第二抵持筋板2125卡持于上述安装槽2122内,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壳2231和第二外壳2232;第一外壳2231与第二外壳2232共同围合形成一收容腔2233。具体地,第一外壳2231面向第二外壳2231设置有第二卡钩2231a,第二外壳2232面向第一外壳223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卡钩2231a相适配的第二卡扣2232a,第二卡钩2231a和第二卡扣2232a卡接配合,以使第一外壳2231与第二外壳2232之间固定。变压器221安装于壳体223内,其包括初级线圈(图中未示出)以及次级线圈(图中未示出);该初级线圈用于与外部的电源连接,次级线圈则与臭氧发生器222连接。臭氧发生器222亦安装于上述收容腔2233内,其用于在变压器221通电时电离空气中的氧气,以生成臭氧;相应地,第一外壳2231设有第二通孔2231b,以便生成的臭氧向外壳223外逸出,以及气道201内的空气进入收容腔2233,以便于臭氧发生器222对空气进行电离。可选地,第二通孔2231b呈腰型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臭氧发生器222包括两极片(未标注),该两极片通电时则在两极片件形成高压,从而可电离空气中的氧气以形成臭氧。应当理解,即使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外壳2231与第二外壳2232是通过卡接配合实现安装固定,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外壳2231与第二外壳2232可以通过螺接、铆接或者胶接等其他方式实现安装固定。当然,即使本实施例中臭氧发生装置包括壳体223、变压器221以及臭氧发生器222,但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壳体223亦是可以省略的。
33.进一步地,为使臭氧发生装置220生成的臭氧能够有序地从出气口201a流向便池101,该臭氧发生模块200还包括风机230。具体地,上述气道201还具有贯通壳体210的进气口201b,风机230固定于气道201内,并用于引导气体沿进气口201b指向出气口201a的方向流动。本实施例中,风机230固定于进气口201b,底壳212于进气口201b处朝向顶壳213的一侧凸出而形成相对设置的两第一夹持筋板2126;顶壳213于对应上述两第一夹持筋板2126处分别凸出而形成第二夹持筋板2132,该两第二夹持筋板2132之间相对设置。风机230夹持安装于两第一夹持筋板2126之间以及两第二夹持筋板2132之间。应当理解,即使本实施例中的风机230固定于进气口201b,在实用新型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230可以固定于出气口201a或者气道201的其他位置。还应当理解,即使上述实施例中风机230是通过两第一夹持筋板2126之间以及两第二夹持筋板2132的夹持以及底壳212与顶壳213的围合实现在气道201内的安装固定,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风机230可以通过螺接、铆接或者胶接等其他方式直接安装于底壳212或顶壳213,从而实现在气道201内安装固定。
34.进一步地,为使臭氧自臭氧发生模块200的出气口201a输出时相对集中,流速较快,进而保证臭氧可到达便池101的较远处,本实用新型还对臭氧发生模块200的结构作进一步改进。具体地,于臭氧发生装置220与出气口201a之间,并沿臭氧发生装置220指向出气口201a的方向,气道201的轮廓逐渐收缩。当风机230导入气道201的空气的流量相对稳定时,由于气道201在臭氧发生装置220与出气口201a之间的轮廓逐渐减小,则臭氧在该部位的流速将逐渐变快;同时,由于出气口201a的轮廓小,故臭氧输出时也更为集中。此外,气道201的出气口201a处轮廓较小的设置还有利减小其伸入便池101内的体积,避免其伸入便池101的部位体积过大而影响用户的使用。
35.进一步地,为避免自出气口201a输出的臭氧向马桶体100的上方流动,并逸出马桶体100,从而在短期内造成浴室的污染,马桶1还包括挡板500。具体地,挡板500设于便池101
的顶部,并与出气口201a相对设置。如此,挡板500可阻止自出气口201a输出的臭氧直接流向便池101的顶部,而是引导其向马桶体100的内部流动。本实施例中,上述上盖300具有延伸至便池101的顶部的安装壁310,挡板500安装于安装壁310。较优地,沿马桶体100的顶部指向马桶体100的底部的方向,挡板500逐渐远离出气口201a。如此,挡板500一方面可引导臭氧向便池101的底部流动,另一方面还引动臭氧向便池101远离臭氧发生模块200的一侧流动,避免臭氧沿着便池101靠近臭氧发生模块200的壁面流动;该设置使得臭氧对便池101的消杀效率更高。可以理解的是,即使本实施例中,挡板500是一独立于上盖300的结构,并安装于上盖300,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由上述安装壁310直接构成挡板500本身。
36.此外,马桶1还包括便圈600与马桶盖700。请再次参阅图2,便圈600承载于马桶体100的顶部,其与马桶体100转动连接。便圈600的中部设有通孔,当便圈600承载于马桶体100上时,其内边缘延伸至便池101开口的区域之后,以在用户使用马桶1时起到坐垫以及减少便池101内液体溅出的作用;当便圈600转动至与马桶体100的顶面具有一定夹角时,则方便用户清理马桶体100以及便圈600。马桶盖700亦设于马桶体100的顶部,并与马桶体100转动连接,以使马桶盖700可以盖设或者打开于便池101。当马桶盖700盖设于便池101时,便池101和马桶盖700围合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
37.进一步地,为了控制臭氧发生模块200的运作,防止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臭氧,马桶1设有传感器800和缓冲垫900,请参阅图2。传感器800用于感应马桶盖700是盖合还是打开便池101,当传感器800感应到马桶盖700处于盖合状态时,臭氧发生模块200开始运作,产生臭氧;当传感器800感应到马桶盖700处于打开状态时,臭氧发生模块200会停止运作,防止用户使用时,持续产生的臭氧逸出马桶体100对室内造成污染,从而可以减少臭氧溢出而造成的污染。当缓冲垫900用于马桶盖700盖合便池101时,对马桶盖700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马桶盖700盖合时产生的冲击力对马桶体100造成损坏。
38.以下结合各附图对马桶1的杀菌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39.当用户没有使用马桶1时,传感器800感应到马桶盖700处于盖合状态,臭氧发生模块200开始运作,臭氧发生器222电离空气中的氧气产生臭氧,臭氧从第一外壳2231的第二通孔2231b排到气道201,风机230转动使气道201内的气体从进气口201b流动到出气口201a,从出气口201a输送出来的臭氧在挡板500的作用下向便池101流动,从而对马桶体100以及便池101内的水进行杀菌。
40.当用户使用马桶1时,将马桶盖700打开,感器800感应到马桶盖700处于打开状态,臭氧发生模块200停止运作。用户使用完毕后,再将马桶盖700盖合便池101,感器800感应到马桶盖700处于盖合状态,臭氧发生模块200开始运作,从而对马桶体1进行杀菌并等待下一次使用。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桶1包括马桶体100与臭氧发生模块200。其中,马桶体100自顶部向内凹陷而形成一便池101。臭氧发生模块200包括壳体210与臭氧发生装置220。壳体210设有气道201,该气道201具有位于便池101内的出气口201a。臭氧发生装置220固定于壳体210的气道201内,并用于生成臭氧。
42.目前市场上的马桶大多采用银离子陶瓷材料或者使用84消毒液进行杀菌。其中,银离子陶瓷材料的杀菌方式只能对马桶体本身的陶瓷进行杀菌,不能对马桶内的收容物进
行杀菌,且其杀菌范围狭隘,杀菌效果并不理想。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具有腐蚀性,在使用84消毒液的对马桶杀菌时,若用户操作不当则容易伤害皮肤;且84消毒液与酸性物质混合会产生氯气,氯气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使用者不慎吸入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严重时还会导致中毒或者死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桶1能够通过臭氧发生装置220生成臭氧,生成的臭氧将从出气口201a流向便池101。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故其可对便池101进行消毒杀菌。同时,臭氧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其在一定时间内即会分解成无害的氧气。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可改善目前采用次氯酸钠溶液对便池消杀时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现状。
43.应当理解,即使上述实施例中,出气口211a是位于便池101内,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出气口211a还可以位于便池101的上方,例如,将出气口211a设置于马桶盖700上,或将出气口211a高于便池101设置。
4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